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组寻呼成功率指标直接影响使用感知。结合无线侧资源负荷情况,调整核心网SGSN(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服务支持节点)中准备定时器、重寻呼次数、重寻呼响应定时器、重寻呼间隔递增等参数,并根据指标反馈,确定了针对不同无线资源配置场景的最优配置,实现分组寻呼成功率的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2.
寻呼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网络的寻呼能力的优劣,寻呼性能的高低也反映了网络的接通性能,是网络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改善无线寻呼成功率是无线网优人员比较棘手的地方,本文结合该指标的内涵及优化成果,运用接入参数调整手段,总结了影响无线寻呼成功率的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潘乐 《电信技术》2005,(7):52-55
对于GSM网络来说,无线寻呼成功率是反映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无线寻呼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用户呼叫时的主观感受。因此分析影响寻呼成功率高低的各个环节并采取措施改善,在网络优化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寻呼成功率是衡量网络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对于所有手机用户是否能够成功作被叫来说十分重要。寻呼成功率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位置区、寻呼方式、寻呼组设置和无线环境,本文主要讨论寻呼策略对寻呼成功率的影响,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寻呼成功率是衡量网络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对于所有手机用户是否能够成功作被叫来说十分重要。寻呼成功率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位置区、寻呼方式、寻呼组设置和无线环境,文章主要讨论寻呼策略对寻呼成功率的影响,并结合实际的试验对现网目前的寻呼策略优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移动通信的网络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运营商对网络性能指标的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涉及到用户感知的指标,例如寻呼成功率、接通率、掉话率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文章对影响用户感知的重要指标寻呼成功率进行了分析。从分析影响GSM网络寻呼成功率的原因人手,找到寻呼成功率的参数优化方法。通过无线寻呼参数的优化,使寻呼成功率明显提高,达到预期的目的,提高用户感知。  相似文献   

7.
严洁  蔡家麟 《信息技术》2011,(9):159-161
主要研究GSM系统中的寻呼性能,根据现行GSM寻呼系统提出寻呼四次重发方案,将MSC重发方案和BTS重发方案进行对比讨论,选择BTS重发方案,详细介绍寻呼方案实现过程并给出测试结果,能够提高GSM系统的寻呼成功率,特别适用于无线信号差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无线系统接通率的定义如下:无线系统接通率=主叫无线系统接通率+被叫无线系统接通率。·主叫无线系统接通率=主叫比例*随机接入成功率*业务信道分配成功率·被叫无线系统接通率=被叫比例*寻呼成功率*业务信道分配成功率。在无线系统接通率的定义中涉及到5个分项指标:主叫比例、随机接入成功率、业务信道分配成功率、被叫  相似文献   

9.
高疆 《移动通信》2002,(10):55-57
寻呼响应成功率是一项衡量网络性能,直接影响长途来话接通率的重要指标.本文结合实际网络的优化经验,针对影响寻呼向应成功率的无线、有线网络的诸多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5G网络的规模化,用户对5G网络质量要求逐步提高,对SA网络的优化势在必行。文章介绍了5G SA寻呼优化的框架,深入研究了寻呼的流程,对寻呼流程进行分解,找出关键点,基于XDR话单,提出了寻呼成功率的大数据分析方法。根据寻呼成功率优化框架,针对寻呼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影响寻呼的因素包括寻呼策略、无线因素、接入因素、其他因素等,并根据对实际网络进行优化实践,提出优化建议及改进方案,对5G SA的核心网优化提供了经验指导。  相似文献   

11.
寻呼成功率是GSM网络中一项重要的指标。从寻呼信道的逻辑结构和帧结构着手分析,推导出寻呼信道的容量公式,从理论上对寻呼的容量进行了估算,并与实际的网络容量进行比较,提出了提高寻呼容量的方法。对寻呼成功率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寻呼指标提升中容易忽略的问题剖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重点剖析了寻呼成功率指标提升中容易忽略的寻呼时间间隔、RACH重发次数、T3101计时器、RACH最小接入电平,MS最小接入电平等参数设置,同时给出了相关的容量门限.将寻呼成功率成功提升到98%的良好工作实践,说明该指标的提升即使在山地丘陵环境中也是可行的,而且随着电信重组工作的铺开,从用户导向的角度考虑,这种探索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研究并提出了CDMA网络移动交换机系统间短消息寻呼的技术要求,主要描述了CDMA网络移动交换机系统间短消息寻呼对服务交换机、相邻交换机技术的要求、呼叫流程等,并对该技术在现网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估。本文所述的CDMA网络短消息系统间寻呼技术能明显改善CDMA网络MT短消息的首发寻呼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专门针对寻呼成功率指标偏低的问题进行专项优化研究,并举例介绍寻呼成功率专项优化的流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The paper considers a paging problem in the optical feeder microcellular system where group simulcasting and 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 technologies are incorporated. The objective is to propose an effective paging procedure whose performance is measured in terms of paging load, average paging delay, and paging success probability. In the paging procedure, paging signals are transmitted via group simulcasting, for which the control channel is allocated dynamicall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cedure is analyzed in an approximate queueing network model. The proposed procedure is then compared in performance with a simulation approach, from which the procedure is found to outperform any previous methods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6.
刘明娜  梁俊贤  华力 《通信技术》2010,43(8):225-227
小区寻呼丢弃数量不仅是衡量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与用户感受密切相关。GSM网寻呼丢弃量与网络寻呼策略、LA(位置区)寻呼容量、寻呼组设置、业务分担参数设置等因素息息相关。主要针对造成寻呼丢弃的多种原因分析,并结合实际优化案例说明通过LA分裂、对MFRMS(寻呼信道复帧数)参数及T3314参数调整均能够有效改善小区寻呼拥塞从而降低寻呼丢弃数量,对全网寻呼成功率的提高也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7.
In cellular networks, location managements has a strong impact on signaling load. To minimise mobility-based signaling traffic. Location Areas (LAs) have to be defined correctly. Large LAs increase paging traffic, while small LAs increase location updates. Thus, operators have to trade-off these two constraints to maximize network performance. Several authors have proposed selective paging to reduce paging load.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intelligent paging algorithm based on most-recent interaction data. Trial results in a live GSM-EDGE Radio Access Network (GERAN)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can reduce paging traffic significantly, while keeping paging success rates almost unaltered.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TD—SCDMA/GSM共LAC组网方案,缩短终端进行系统间重选的时延,改善用户“呼叫不可达”时延。并且通过优化配置,提升TD—SCDMA系统寻呼能力,以保障共LAC方案的可行性。实测结果表明,在乒乓重选的极端场景下,寻呼成功率从40%提升到100%,基本消除“呼叫不可达”现象。并且,TD系统的寻呼能力达到250TMSI/s,消除了寻呼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