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室分用户位置定位方法,利用循环神经网络算法构建楼宇立体栅格的关联模型,再结合室分用户的MR数据,完成室分用户位置轨迹的拟合与位置定位。在此基础上,关联信令侧KQI感知数据实现室分用户感知的智能监控。在某市进行试点,对识别出的用户感知问题现场排查确认,位置定位精确度达到88.65%。经过两个月的专项整治,解决用户感知问题327处,室分MR覆盖率由94.41%提升至97.22%。  相似文献   

2.
室分系统一直存在难监控、难定位的问题。为了快速、全面地诊断LTE室分小区的问题原因,并为LTE室分小区的优化提供指导和参考,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R电平分布的室分定界方法,并进一步结合多维数据完成问题原因的定位,有效地提升了室分系统的问题识别、定位效率。通过现网的验证,该方法准确率达80%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现网室内分布系统各项关键指标对现有室分系统故障排查流程进行了分析,对利用MR数据排查室分故障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分析了利用规划设计方案进行问题点定位方法的可能性,提出了调整后室内分布系统故障排查及分析流程;对调整后室内分布系统故障排查及分析流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前,4G和5G网络室分系统对天线等无源器件缺乏实时有效的监控手段,本文通过采集UE MR数据并进行聚类训练获得室分小区的多个类簇,利用Boxplot函数计算类簇的波动阈值区间,结合工参建立每个射灯天线与类簇的初始映射覆盖关系模型,最后判断波动是否在阈值区间,实现监控射灯天线等无源器件是否存在异常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4G室内深度覆盖不足问题是影响客户体验和运营商收益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室分站点性能和用户MR等数据的全量采集与研究分析,利用AI技术建立室分故障特征模型,并根据模型中好点和差点与室分物业点、站点、小区进行匹配,实现室分故障的精准定位,进一步提升网络优化及维护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现有深度覆盖规划流程,对现有的流程优缺点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利用MR定位室内用户分布指导5G深度覆盖规划的合理性,提出了利用MR数据进行室内外用户采样点区分的方法,提出了利用MR数据精确定位室内外用户分布区域的方案,提出了利用MR定位室内用户分布指导5G深度覆盖规划的流程,对利用MR定位室内用户分布指导5G深度覆盖规划流程应用实现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现有常规深度覆盖规划流程,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利用MR定位室内用户分布指导5G深度覆盖规划的合理性,提出了利用MR数据进行室内外用户采样点区分的方法,制定了利用MR数据精确定位室内外用户分布区域的方案,确定了利用MR定位室内用户分布指导5G深度覆盖规划的流程,对利用MR定位室内用户分布指导5G深度覆盖...  相似文献   

8.
针对WCMDA室内分布系统不同场景存在的网络质量问题,通过话务量、MR覆盖、导频污染、容量、网络故障等方面对室分WCMDA网络现状进行多维度的评估分析,创新建立基于MR数据分析的分场景室内分布优化评估体系,有效解决了室内深度覆盖网络问题,实现了室分WCDMA网络质量和用户感知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9.
基于LTE测量报告数据的小区覆盖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首先阐述TLTE测量报告数据(MR数据)的新特征以及标准采集方案,然后提出了一种利用LTE测量报告数据天线到达角(MR.AoA)和时间提前量(MR.Tadv)对扇区的覆盖集中度以及小区中用户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了TD-LTE网络中MR测量报告及其作用,并通过对万州城区全量MR数据进行二次处理分析,全面的完成了TD-LTE宏站及室分站点覆盖总体情况分析和覆盖问题总结,便于网络优化人员进一步有针对性的整改、处理。本文可为其他省市公司进行全量LTE覆盖分析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影响室内用户感知的信号弱、速率低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MR数据、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无源器件、小区参数等多个角度出发,进行室内分布系统问题的定位与优化方法的探讨,以解决弱覆盖问题导致的一系列影响用户感知的投诉,从而作为研究方法提供给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整改及维护相关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目前移动通信中常用的天馈线模式和室内分布系统维护情况进行了分析,针对造成通信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天馈线系统的维护问题进行探究,提出了基于智能复合天馈线远程供电传输模式下对室内分布系统的故障处理和维护方式,建立了新的故障监控和维护方式。在原有移动通信基站智能复合信号源和直流电源合路进天馈线远程传输供电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室内分布天馈系统故障监测模块和功分器自动控制增益模块内置定向耦合器。并与天馈线驻波比或回损的值和隔离度及电压/电流标准数据库数学模型配合共同来实现室内分布系统天馈线的安装质量和网络运行情况的好坏判断。  相似文献   

13.
室内环境与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密切相关,其环境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文中据此设计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室内环境质量监测系统。传感器采集室内甲醛浓度、温度、湿度、PM1.0、PM2.5、PM10、CO浓度,通过RS 485通信方式传送到电脑监控端, C#界面实时显示环境数据及综合质量,超过上限发出语音警报,数据通过SQL数据库保存。经试验证明,该系统能够稳定、高效监测室内环境数据。  相似文献   

14.
The system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ollects temperature of leaves and humidity on leaves of crop. As well as greenhous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uch as temperature, humidity, etc. Crop diseases, especially, have deep relationship not only with indoor environmental factors but also with humidity lasting time on leaves and temperature of leaves. Accordingly, monitoring crop itself is as important as monitoring indoor environments. Using these collected greenhouse environmental data, indoor environments can be mor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and monitoring crop itself can contribute to improve productivity and to prevent crops from damages by blight and harmful insects. In addition, it will be possible for farmers to do control plant growth through closely study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oor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nd monitored information on crop itself. Collected data can be stored to database either in server installed in greenhouse or to remote server. It is made possible to collect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effectively and automatically greenhouse in the site or from a remote place through web browser. System components are: temperature sensor, humidity sensor, leaf temperature sensor, leaf humidity sensor, Zigbee based wireless sensor node, relay nodes for automatic control, and data server to store greenhouse information. The system is implemented using low power wireless components, and easy to install.  相似文献   

15.
针对4G用户和VoLTE用户的快速增长以及室内移动业务的快速提升,尤其是视频、手游和网络直播等对数据业务的高要求,室内深度覆盖问题成为各大运营商建设精品网络、抢占市场,创造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新型数字化分布系统,相比传统的DAS系统,具有高效吸收话务、灵活快速组网及快速实施的能力,能够对目标区域达到全监控、高定位、高容量、易协同及多制式覆盖的效果,是LTE网络室内深度覆盖的不二选择,亦是5G室内网络覆盖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传统室内分布系统的基础上,较为深入地探析了如何进一步优化移动4G网络室内分布系统,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