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平衡剖面技术在盆地构造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平衡剖面技术是一种遵循几何守恒原则而建立的地质剖面正演与恢复方法,是构造演化定量分析的有效手段。介绍了平衡剖面技术的原理和平衡剖面的制作。论述了平衡剖面技术在反转构造和挤压区盐构造平衡、伸展断陷盆地亚分辨正断层预测等方面取得的进展,而对不同方向的叠加构造、含斜向滑动的构造以及含不均匀剥蚀的多期构造平衡与恢复目前则难以实现。由二维剖面平衡与复原走向三维平衡与复原,同时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实现完整的三维地质可视化、平衡和恢复系统,是平衡剖面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利用三维地质建模对砾岩储层非均质性进行定量研究和高密度定量表征,阐明油田主要挖潜方向及潜力区。储层构造建模建立了一种利用地震解释、钻井对比得出的断点数据与分层数据相互校正的构造模型;沉积微相建模定量表述了储集砂砾体大小、几何形态及其三维空间分布;相控储层参数建模实现了储集相带分布概率、原始储层数据及三维地质解释经验约束的储层参数模型。通过建模较好地解决了各种数据分辨率不同给储层数据信息结合制造的矛盾,优选出符合油田实际生产状态的非均质砾岩储层地质模型,形象、直观地显示出砾岩油藏断裂扩边潜力区和有利沉积相带控制油气储层规模及范围。  相似文献   

3.
针对柴达木盆地柴西南地区岩性油气藏、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四川盆地和吐哈盆地高陡构造、哈萨克斯坦滨里海盆地盐丘和盐下构造等重要勘探盆地和重点勘探领域,进行地震资料处理、有利储层预测、油气检测等方法研究,形成了多信息约束、多方法综合的静校正技术、地表一致性处理技术、叠前保真去噪技术、各向异性浮动基准面叠前成像技术、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模型正演及多属性半定量缝洞型储层预测技术、三维缝洞体系定量雕刻及流体识别技术,同时形成了三维大连片一体化处理解释、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半定量—定量描述、复杂地表高陡构造成像和盐下构造成像等配套技术。在重要勘探盆地和重点勘探领域应用以上技术系列,取得了明显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三维地震数据的构造演化与储层沉积演化解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平衡剖面解释技术是利用地质构造的复原过程来研究复杂构造区的构造演化特征和过程,并对解释结果进行验证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技术;层序地层学研究则是通过层序的划分与对比以及体系域的构建来认识盆地的沉积演化和沉积相的一种重要解释技术.两种方法一个是研究剧烈构造变形区地质构造解释问题,另一个则是研究盆地沉积特征、沉积相问题.然而对于空间仅具有一定观测尺度,垂向仅有一定分辨率的三维地震数据而言,如何发挥两种技术的优势,解决实际的地质问题呢?通过实际解释研究,提出了基于相对平衡剖面的构造演化和储层沉积演化解释方法.该方法基于三维地震数据,并结合了平衡剖面和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技术特点,不仅可以快速且比较有效地解决较小区域(地震三维区内)构造解释中的问题,快速有效地验证参考标准层解释的合理性,同时可以获得古地貌信息.在此基础上,再结合井信息和三维地震数据中的反射特征,最终获得三维空间的储层沉积演化解释结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长庆气田S81井区井间储层三维数学模型和方法的总体描述,提出了三维联合插值的新方法,并将测井数据和地震数据联合运用,利用三维地质模型建立起了S81井区构造模型的三维数据体,使井间的构造形态在立体空间的展布显示更进一步细致化。  相似文献   

6.
长岭凹陷位于松辽盆地南部的腹部,过去40年的勘探只在其中发现了乾安油田,石油地质储量0.7×108t。近几年来,通过现代勘探综合技术的应用,位于凹陷中心的大情字井地区白垩系砂岩储层中新发现了超亿吨级规模的石油地质储量。该油田处于沿盆地长轴方向入湖的保康大型三角洲前缘相带,构造位置在长岭凹陷向斜区,油藏主要受岩性控制,油水关系复杂,隐蔽性强,勘探难度大。以高分辨率三维地震为核心的现代勘探技术在该油田的发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成熟盆地老区的继续勘探提供了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伊通盆地是吉林油田近十年来勘探并初现储量规模的复杂性断凹盆地,其中构造解释和砂砾岩储层预测一直是攻关的难点。在探索适合伊通盆地地震资料解释的过程中,在已有的多种适用地震技术中,通过对这些技术的优化与组合,利用瞬时相位属性技术实现了盆地目的层底砾岩与基底花岗岩的识别;利用时间切片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结合实现了盆地老资料有效的构造解释;通过地震属性分析技术与波阻抗反演技术的结合实现了岩性圈闭的有效识别。  相似文献   

8.
以辽河盆地西部凹陷牛心坨潜山构造裂缝型变质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首先在实际岩心观察描述的基础上,给出了表征储层裂缝的八个定量表征参数;然后利用单井测井资料进行特殊处理,给出了单井裂缝方位及纵向上裂缝分布规律;最后应用三维有限元技术,在储层裂缝形成期(沙四期)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的基础上.进行构造裂缝的三维定量预测,给出了裂缝的方位.以及裂缝密度的三维分布状况,为该油藏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也为类似油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野外露头资料数字化和图形工作站的结合,地质模拟可应用于严格的地下储层的三维解释。沉积环境和野外露头地层的数字化被解释为三维环境示图,以构建模拟储层体的三维模板。这些三维几何体和相关的比例参数用以建立相应地下储层几何体的三维数字模型。中两个实例说明了这种方法,美国的现代河流体系用来建立数字化模型。这些数据的解释可以建立被严格定义的三维沉积单元外部几何形态和相应的内部沉积构造之间的关系。北德克萨斯Boonsville油田石炭系河曲砾岩储层中的含气储层体使用了这种源于模拟的数字模型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0.
沁水盆地向斜型水封气藏形成条件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沁水盆地具备形成古生界向斜型水封气藏的基本条件:(1)复式向斜型盆地结构;(2)复向斜主部充足的气源(3458.6×108m3)及其与盆地构造的良好时空配置;(3)复向斜边缘常规储层沿下倾方向渐变为低孔渗致密储层;(4)复向斜边翼水动力封堵与区域盖层联合构成的有效封存与圈闭条件。由此预测盆地腹部向斜轴部附近,上、下古生界当分别构成水动力圈闭条件下的两大天然气赋存系统。  相似文献   

11.
由于以往仅仅依据构造资料,故在吐哈盆地鄯勒地区第三系部署的部分钻井相继落空,气藏规模和储量未能落实。目前的勘探实践表明,该区第三系浅层气藏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构造气藏,而是一个构造―岩性控制的复合型气藏。利用:1以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为基础的地层和气层综合描述技术;2以多井、多方法的层位标定为基础,以人机交互综合解释为依据,以构造演化分析为检验的构造模型建立技术;3地震相、测井相和沉积相相结合的沉积模型建立技术;4高精度的储层反演技术;5地震沿层信息和AVO、Compak方法储层含气性预测等气藏综合描述技术,对吐哈盆地鄯勒地区第三系浅层气藏进行了综合描述,结果,查明了构造形态、构造特征、沉积微相分布与储层发育特征的关系,搞清了储集类型及特征以及储层各项参数(包括孔隙度、饱和度、渗透率、有效厚度、含气体积等),明确了气藏含气范围、驱动类型与圈闭类型,落实了气藏规模及地质储量。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陕231井区盒8储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231井区三维地震勘探是鄂尔多斯盆地的第一块大面积三维地震区块,部署的主要目的是准确地描述盒8砂岩储层,提供水平井的钻探井位,本文在综合分析研究区地质、钻井、测井、地震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精细的构造解释技术及属性分析,地震相分析,地震反演等多种方法综合的储层预测技术,对该区的构造及储层做出精确的解释与预测,提出水平井的建议井位,为下一步天然气的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哈萨克斯坦斋桑盆地是中亚地区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由于构造复杂导致油气富集规律认识不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进程。基于精细的三维地震解释,结合构造演化与生烃过程、源储配置关系,通过分析盆地内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构造活动强度与油气勘探结果,对斋桑盆地的构造特征和油气成藏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斋桑盆地自二叠纪以来共经历了4期构造沉降和4期构造挤压反转,目前盆地形态以挤压构造为主要特征,发育叠瓦构造、对冲构造、冲起构造等多种构造样式;侏罗纪末期的逆冲断层活动控制了主区、北东区和K区的构造形态雏形,上新世末期断层再次发生挤压逆冲造就了现今的构造形态;斋桑盆地可大致分为3次大的成藏期;深层油气藏为自生自储型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浅层气藏分布主要受控于深层油藏的分布规模及喜山期形成的浅层逆冲背斜、断背斜等有利圈闭;印支期的构造运动对斋桑盆地的油气成藏起了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具体表现为印支期构造运动强烈(三叠系被严重剥蚀或者该期逆冲活动强烈)的三维S井区、K构造和二维东区的M井区域,其圈闭普遍为空圈闭,钻井试油基本出水,而已钻遇的油气藏均位于印支期构造活动较弱区域。综合以上研究认为,盆地东部北缘和东部南缘应是斋桑盆地未来寻找油气藏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14.
RM油藏描述系统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郎晓玲  芦天明 《测井技术》1997,21(5):366-369
RM油藏描述系统能够应用地震,地质,测井等多种资料,精确地标定油藏的位置和计算储量,预测储层参数,建立地质和油藏模型。本文以H地区为例,通过现有的三维地震,地质,测井资料的综合应用,利用RM系统从测井资料处理入手,运用地震资料匹配处理技术,声阻抗反演技术及储层预测技术,对储层的几何形态,物性参数进行了描述,并进行了储量计算。  相似文献   

15.
吐哈盆地库木凸起前缘综合地质研究与钻探表明,鲁东地区二叠系仓房沟群和侏罗系七克台组两套主要目的层上超下削,与英也尔鼻隆背景配套形成大型地层-岩性稠油油藏。文章针对该区二叠系近源沉积体系快速变化的沉积相带空间展布和七克台组薄砂层储层预测的难点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通过确定敏感性强的岩石物理参数,运用地震属性分析、地震波阻抗及测井特征曲线反演技术,并结合沉积微相,对本区优质储层及目标砂体的分布进行了预测,搞清了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内储集层砂体的沉积规模、几何形态、空间分布,并进一步对储层物性进行评价,经钻探证实预测结果的可信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在综合分析近年来柴达木盆地及邻区深部地球物理资料(如重力、航磁和地震反射剖面等),以及盆地构造格局和样式等相关地质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柴达木盆地一级构造为新生代宽缓复向斜,且复向斜与盆地基底和岩石圈结构呈镜像特征;复向斜的形成与上地壳挠曲、下地壳流动以及刚性地幔顶部挠曲上隆为耦合关系,揭示出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的直接动力源于深部岩石圈地幔物质的上涌;柴达木盆地整体为“上地壳挠曲,下地壳流动”型复向斜盆地。  相似文献   

17.
沿层属性分析在储层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进行储层研究中 ,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 ,提取多种沿层属性参数 ,探索储层的横向变化规律 ,成为储层研究的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方向。利用多参数属性分析技术 ,不仅期望描述储集体的几何形态与构造特征 ,而且期望描述储集体的内幕特征 (如物性展布、旋回关系、含流体性等 )。本文在分析几种重要参数计算原理的基础上 ,研究了模型参数正演 ,并以此为基础对某盐湖盆地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参数提取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对高分辨率、高信噪比的地震资料 ,使用属性分析进行储层的横向变化研究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8.
李航  苏耿 《南方油气》2006,19(2):50-53
针对百色盆地那坤油田复杂地表条件,地震反射资料信噪比较低和地质构造复杂的特点,开展了三维地震资料目标处理来提高地震资料的品质,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地震技术进行构造精细解释和储层预测等方面的工作。研究成果表明:该区地震资料品质有明显改善,构造格局得到进一步落实,并在储层预测方面也取得了新的认识。运用该成果在坤12块东部布署探井获得工业油流,为那坤油田的滚动勘探开发提供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把一种能确定任何形状和规模正断层的三维几何形态的一种通用自动方法应用于尼日利亚Nun River油田的三维地震反射数据的反演。除了计算断层的几何形态处,此法亦能自动追踪扩张方向(例如滑动向量的水平分量),而不需要事先对断层的形状和扩张方向有任何了解。计算结果是通过最大限度地缩小由两个或多套断层间的不拟合值而找到的。在本文讨论的例子中,预测断层面与地震成像的断层极为一致。尽管计算扩张方向与断层的平均走向斜交,此参数值仍不能较好地求解。我们的方法与标准的平衡剖面法在两个重要的方面有显著的不同。首先,我们假设扩张方向是未知的;第二,应用反演理论能确保了解所计算断层的几何形态的正常置信度区间。这一点对勘探或生产规模上遇到的一系列问题都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一旦确定了三维位移场,上盘构造的三维重建恢复等难以解决的重要问题变傅容易解决了。  相似文献   

20.
地质建模可以定量、直观地展示储层三维物性参数及几何形态,提高井间物性的内插精度,从而提高储层精细描述的精确度。苏里格气田东区Z30区块储层发育于河流相,砂体横向变化快,储层预测难度较大,故利用Petrel软件,以钻井数据为基准,按照点-面-体的建模步骤建立Z30区块构造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测井解释单井相数据为基准,采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构建了沉积微相模型;并以相控建模技术为指导,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建立了储层属性模型。储层建模研究为准确评价储层性质及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