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密度老城区海绵城市径流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缺乏专项治理措施的现状,为了解决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涝问题并实现径流控制,基于"老城区以问题为导向,以点带面"的基本思想,同时考虑高密度老城区"人口密度大,改造难度大和遗留问题多"等特点,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因地制宜,采取合理有效的技术方案实现对老城区的径流控制。以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萍乡试点区中的典型老城区西门内涝区为例,提出针对高密度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径流控制方案,主要包括源头地表绿色设施的减量控制以及末端地下调蓄设施的二次控制。总结了地表绿色设施组合的技术思路,介绍了地下调蓄设施的计算方法、布设以及抗浮设计等。结果表明:高密度老城区径流控制不能单靠绿色设施进行源头控制,也需要地下调蓄设施进行末端治理,其中单靠绿色设施实现了55.7%的径流控制率,加上地下调蓄设施后完成了75%的径流控制目标。该方案为类似老城区径流控制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对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径流控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评估西安小寨老城区海绵城市改造效果,采用耦合管网模块的二维城市雨洪模型对不同降雨重现期下小寨老城区海绵改造前后的内涝积水情况进行模拟.通过对比模拟不同降雨重现期下建设前后的积水分布、积水水量和积水面积,发现不同重现期下的内涝情况在海绵改造后均有所改善,小寨老城区海绵改造对老城区内涝缓解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3.
海绵城市建设一经提出就质疑声不断,为健康有序地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暴雨内涝防控与海绵城市建设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论述了城市暴雨内涝成因,提出了城市暴雨内涝防控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探讨了城市暴雨内涝监测预警技术。介绍了海绵城市概念和内涵,重点探讨了城市暴雨内涝防控与海绵城市建设两者关系,只有在成功地构建起源头径流控制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及城市水利防洪系统等城市雨洪管理四大子系统的基础上,才能有望解决城市内涝灾害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 MIKE URBAN 的城市内涝模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日益突出的城市内涝问题,为了减少内涝灾害的发生、达到防洪排涝的目的,以成都市某小区为例,基于对小区排水管网的概化处理,雨量分配利用芝加哥雨型,应用 MIKE URBAN 软件模拟小区排水管网在不同降雨强度下承压运行情况及管点溢流情况,并通过设置小型调蓄池和扩增管径两种途径改善城市内涝状况。结果表明: 改造后管网设计重现期由 2 年一遇提高到 10 年一遇,管段承压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在遭遇 10 年一遇降雨时,管道峰值流量明显降低,典型管道削峰率达62. 5% ,管网过水能力大幅度增加。在今后排水系统改造中,应当使城市管网与雨水调蓄池等海绵措施相结合,实现削减峰值雨量,从源头上防止内涝的发生。该模型具有建模简单、运算精确的特点,对城市防洪排涝相关研究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梳理我国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发展和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防洪排涝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要促进城市防洪排涝工作与城市建设管理之间更好地互动和协调,并从加大排水系统升级改造、划定洪水调蓄空间控制红线、加强对雨洪控制和利用强制性要求、完善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标准、健全防洪排涝应急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日益突出的城市内涝问题,为了减少内涝灾害的发生、达到防洪排涝的目的,以成都市某小区为例,基于对小区排水管网的概化处理,雨量分配利用芝加哥雨型,应用MIKE URBAN软件模拟小区排水管网在不同降雨强度下承压运行情况及管点溢流情况,并通过设置小型调蓄池和扩增管径两种途径改善城市内涝状况。结果表明:改造后管网设计重现期由2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管段承压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在遭遇10年一遇降雨时,管道峰值流量明显降低,典型管道削峰率达62. 5%,管网过水能力大幅度增加。在今后排水系统改造中,应当使城市管网与雨水调蓄池等海绵措施相结合,实现削减峰值雨量,从源头上防止内涝的发生。该模型具有建模简单、运算精确的特点,对城市防洪排涝相关研究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的进程带来内涝频发、径流污染、雨水资源大量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诸多城市问题,因此,建设绿色海绵城市迫在眉睫。四川省遂宁市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面临着水体污染、内涝频发、水生态功能退化、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结合遂宁市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象水文条件,提出了源头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城市排蓄系统建设以及水生态体系构建3条建设途径,并就现阶段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针对贵安新区马场科技新城面临的水环境高度敏感、水资源短缺以及防洪排涝压力较大等现实问题,在最大限度保留和保护原有生态敏感区域的基础上,依托蓝绿网络结构,打造集"生态海绵"、"弹性海绵"、"活力海绵"、"智慧海绵"为一体的马场科技新城海绵城市,并从通风体系、雨污水资源化利用、内涝治理、水质净化等方面探索山地城市的海绵城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及城市化发展影响,广州市极端降水事件频发,对城市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在收集典型历史内涝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广州市内涝成因,判定风险等级。通过系统分析源头海绵、雨水管渠、调蓄水体、河道及排涝泵站等设施有效应对降雨的能力,找出内涝防治系统存在的短板;采用局部积水点防治能力、整体内涝防治能力两种方法,结合水帐计算,分析各行政区整体内涝防治能力,对广州市11个行政区的内涝防治系统进行评估,得出各排涝区和积水点内涝防治能力结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近些年城市更新改造水问题凸显,对城市内涝防治提出巨大挑战,雨洪利用的理念与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建设理念与相似,既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又可以解决城市更新面临的提标改造问题,还可以减轻城市用水紧张状况。以北京首钢冬奥单板大跳台项目为例,通过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巧妙的解决了城市内涝和城市更新发展中面临的排水系统提标改造的问题,以期为后期城市更新规划及雨洪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交通防汛管理是历年来城市防汛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系统总结了北京市近年来道路积滞水灾害概况并剖析其原因,主要包括:(1)排水设施标准偏低;(2)城区不透水面积增加;(3)断头路和断头管的影响等。为降低灾害损失,北京市在汛期交通应急指挥体系建设、易积滞水点改造、工程规划前期等领域采取了系列改进措施。虽然这些措施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在精准确定洪涝风险区、实时发布动态预警及径流源头控制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建议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改进:(1)利用洪涝模拟技术提升规划道路系统防洪排涝安全设计标准:(2)应用大数据技术主动发布积水信息帮助公众调整出行计划;(3)深入贯彻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多措并举从源头控制道路雨水径流。上述建议有助于提升交通系统的防洪排涝水平,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削减城市雨水径流总量,进而可保障城市交通系统汛期安全运行,服务于海绵城市构建的远景目标。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城市洪涝灾害日趋严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发展受到极大威胁,因此建立合适的城市防洪排涝标准、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成为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以处于"三湖"地区的武穴市防洪排涝工程体系现状为例,提出该地区在排涝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缓解内涝的一些方法,最后对未来解决内涝应该增加的水利基础设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城市内涝问题发生频率不断增加,雨水排放及利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以广州市天河智慧城核心区为例,分析了区域内防洪排涝设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该城区建设海绵城市的思路、总体规划,提出了水系整治、城市设施低影响开发及雨水综合利用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4.
完善北京市防洪排涝体系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7,(2):28-33
通过分析北京市历史及近期降雨、洪涝灾害特点,针对现状防洪排涝体系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完善北京市防洪排涝体系的三个关键问题:确定建设的总体思路、调整完善主要流域防洪排涝格局、明确防护对象及防洪排涝工程标准体系。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确定北京市防洪排涝总体思路为"流域控制、分区防守、洪涝兼治、化害为利";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根据流域发展情况,调整永定河、北运河两大重要流域的防洪排涝系统格局;针对中心城、副中心等重要保护区域,对主要干流河道防洪标准体系进一步调整、细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海绵改造对城市洪涝的影响,有效提高城市对洪涝问题的韧性,对福州市晋安河片区海绵改造效果进行分析。基于InfoWorks ICM模型对片区管网、地表、河道进行耦合模拟,设计了7种海绵改造方案,对各方案计算结果进行评估,并进一步选择琴亭湖附近典型排水片区,量化分析了海绵城市建设与湖库联合调度协同措施下片区的内涝响应。结果表明:构建的洪涝模拟模型能有效模拟晋安河片区暴雨内涝过程,不同的海绵改造措施对最大淹没面积、溢流节点数、超载管道数以及主河道不同断面水位的影响有所不同;全域海绵改造与管网优化组合的方案作用下,模拟得到的海绵改造综合效益最优。苏迪罗台风降雨驱动下,典型排水片区在无海绵改造措施下的总淹没面积为22.87 hm2,采用可持续的城市排水系统(SUDS)措施后,淹没面积减小为22.48 hm2,进一步加入调度规则,总淹没面积减小为9.83 hm2,仅采用源头海绵改造措施在面对极端降雨时效果有限,结合SUDS与湖库调度可以有效减缓内涝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城市洪涝防治工作在保障城市安全的同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此背景下,海绵城市建设作为防治洪涝和改善生态的有效手段得到了大范围推广建设。然而,自身功能的限制使海绵城市一般无法独立完全解决城市洪涝灾害问题,因此推动海绵城市和防洪排涝工程的和谐并举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人水和谐的必然要求。在全面总结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和海绵城市建设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防洪排涝工程和海绵城市建设的关系和地位,以及二者和谐并举的重大意义。最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提出了转变洪涝防治指导思想、摆正防洪排涝工程和生态海绵城市建设的各自地位、有机结合海绵城市建设与防洪排涝工程的3点建议,以期为防洪排涝工程和生态海绵城市建设和谐并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促进我国城市洪涝防治中的人水和谐。  相似文献   

17.
近年,随着区域性极端天气频发,城市内涝问题十分突出,安全威胁与日俱增。同时,水污染与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河南省安阳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海绵型城市建设将指引未来城建方向,在城市建设中寻找一条既可解决内涝,又可有效治理城市水体污染、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两全之法。通过规划打造具有"拦、分、蓄、滞、排"防洪治涝理念的海绵型城市,构建城市防洪排涝保障体系;通过规划水生态建设、水文化景观、水环境治理、水资源利用、产业布局等要素的海绵型城市,打造"城在水中、水在城中、人在绿中",人、水、城相依相伴、和谐共生的独特城市风貌和宜居环境。  相似文献   

18.
城市内涝是城市水灾害之一,是城市"排水、排涝、防洪"工程关注的重点,体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但由于城市"排水、排涝、防洪"工程的建设与管理隶属不同行业,三者之间的设计运行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区域防洪排涝安全。在对"排水、排涝、防洪"的概念要点与内涵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排水、排涝、防洪"工程的和谐关系建设问题,其结论有助于提升城市防洪排涝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符锐 《江苏水利》2016,(12):59-62
针对滨江平原区城市特点,深入分析城市内涝发生的原因,并针对不同雨情,科学地提出城市在雨水源头、管道排水系统、城市水系排涝系统、超标准情况下内涝防治措施,制定出了"源头控制—排水管网—城市水系—应急对策"为一体的城市内涝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深圳市为例,重点分析南方沿海城市,尤其是发达地区的城市在经历了城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后,所面临的城市水体污染以及防洪排涝压力,以及在深圳进入存量规划阶段后由于大量城市更新项目带来的新的市政设施压力等,由此导致城市面临生态保育不足的现状。从提出完善海绵城市建设所需数据库入手,构建完整海绵体系和防洪排涝体系,统筹智慧水务监测控制系统与社会服务应用以及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分区建设,缓解城市内涝,减少其对于城市快速发展的影响。以期在未来南方沿海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中起到前瞻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