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电厂由于供热采暖指标的大幅增加,需要增大供热能力,但是该电厂抽汽凝汽式机组的实际抽汽量有限,采用抽汽供暖满足不了供热量的需求。根据电厂的实际需求经过分析后,决定采用背压式机组供热改造方案。背压式机组供热改造主要是采用低压光轴转子,中压排汽除了少部分减温减压后用于低压转子的冷却外,其余直接排至热网加热器,完全满足了供热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以南方燃煤电厂为例,探讨了常见改造项目在提高机组效率、满足供热需求、增强灵活性等方面的应用和效果。首先介绍了三改联动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对350MW机组进行了案例分析,发现采用压力匹配器改造后,虽然可以降低供热节流损失,但会限制机组出力;增加对外供热量可以明显降低机组供电标准煤耗且改造成本较小;灵活性改造时需要注意对控制系统协调方式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3.
依照热量法基本原理,就电厂复杂供热系统下大机组供热比指标与统计计算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以锅炉输出热量为基准的机组供热比定义式,给出了电厂日常统计中简捷计算方法,对行业标准中供热比定义式的适用条件以及机组供热量的计量进行了讨论,且对于统一业内供热指标统计规范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湖北能源集团鄂州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鄂州发电公司)330 MW机组供热改造工程的设计原则、系统设备、现场布置等情况,分析了实施供热改造工程能够取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随着用汽企业的增加和供热量的增长,综合效益将更加显著,对纯凝式火电机组的供热改造工程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采用“基于吸收式热泵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将常规供热系统与吸收式热泵系统有效结合,实现能量的阶梯利用,回收乏汽余热。以山西古交电厂2×600 MW供热机组的实际供热工况为例进行设计,得出供热最大化工况下对应的汽轮机抽汽量与排汽量,以及不同的热泵出水温度对应的抽汽量、排汽量与最大供热量的曲线关系。结果表明,对应于每一个吸收式热泵出水温度,均存在最佳的汽轮机抽汽量,而且随着吸收式热泵出水温度的变化,对外最大供热量基本不变,但抽汽量减少较为明显,电厂收益增加。  相似文献   

6.
采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汽轮机乏汽余热用于供热,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以某300 MW直接空冷供热机组为例,建立了基于热泵回收乏汽余热的供热机组性能计算模型,分析了供热量对热泵辅助供热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热泵辅助供热方式下机组的调峰性能。结果表明,回收乏汽余热的吸收式热泵性能系数为1.73,热泵辅助供热方式的火用效率较传统供热方式提高了15.6%。采用热泵辅助供热可节省供热抽汽64.7 t/h,机组净增功率11.1 MW。随着供热量的增加,热泵辅助供热系统中乏汽利用量及节省的汽轮机抽汽量增多,而机组净增功率先增加后减少。采用热泵辅助供热后,机组的可调峰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7.
白城发电厂31—12—3型汽轮机组改为非调整式抽汽供热机组已安全运行九年。改造后的供热机组单机供热量为15百万大卡/时,可满足一个年产为万吨纸的中型纸厂的用热需要。并且使电厂单机发电热耗降低6.1%,年节约标准煤1750吨。对综合利用节约能源确实是个积极有效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8.
热电厂供热改造中利用热泵提取凝汽器循环水余热可以节约能源,介绍了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参数的选择原则,以某热电厂2×600 MW亚临界凝汽机组供热改造实例,介绍了机组配置热泵方案及其选型参数的确定,指出电厂采用热泵机组后,提高了发电机组热效率,在供热量和发电量不变前提下,降低了锅炉的煤耗,最后提出了热泵选型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利用电厂乏汽余热构建新型热源方式,是实现火电节能和城市清洁供热的重点方向。为了同时回收多台机组全部的乏汽余热,一种新型多热源梯级供热系统,已应用于国内多座空冷电厂。文中针对该系统的全工况优化开展深入研究:以2×300MW直接空冷机组为原型建立系统供热特性计算模型,引入"供热等效电"作为新型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的综合能效评价指标;结合热网参数和系统供热量构成的变化规律,以进一步发掘系统节能潜力为目标,提出机组背压调整的优化运行方法。经分析表明在不同设计工况下,采用优化背压运行均可以一定程度降低系统供热等效电Weq.s及单位供热量总成本ct,系统综合能效与经济性得到改善。成果用于指导大型机组乏汽余热利用系统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10.
文中介绍了亚临界纯凝机组供热的现状和需求。以某电厂亚临界纯凝机组为例,分析了其供热改造的必要性、可行性,采用高压缸排汽供热对机组负荷、汽轮机动叶、隔板强度、轴向推力和锅炉再热器、热力系统的影响进行研究,确定了机组的最大安全供汽量。改造后,机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电厂经济效益增加,节约资源、降低环境污染,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袁忠明 《电工技术》2023,(11):219-221
随着周边用户供热量逐渐增加,单机再热冷段供热负荷最大时瞬时流量已达80 t/h,机组运行中再热器关闭容易超温,低负荷时段再热蒸汽压力偏低,不能满足工业热用户用热需求。结合黔北发电厂供热改造机组设计情况,采用两机并列供热运行方式,可在不增加投资改造前提下尽量满足当前热负荷需求。  相似文献   

12.
以内蒙古某电厂2×200 MW、2×350 MW四台供热机组为研究对象,从厂级经济性和调峰性能角度出发,分析低压缸零出力、光轴、高背压改造三种供热技术对厂级净效益及调峰性能的影响。基于Ebsilon软件搭建四台供热机组改造前后的数学模型,分析低压缸零出力技术、高背压改造技术对单台机组经济性能和调峰性能的影响。在四种厂级供热方式下分析厂级的经济性能和调峰能力及机组背压、疏水温度、供热压力对各机组最小出力负荷的影响。研究得出,供热量相同时,低压缸零出力改造可使机组最小出力下降33 MW,高背压改造可使机组最小出力降低80 MW;四台机组供热改造后(1、3号机组切缸改造、2号机组光轴改造、4号机组高背压改造)厂级深度调峰能力最优;厂级供热负荷低于1000 MW时,四台机组经供热改造后运行经济性最优,供热负荷高于1000 MW时,四台机组按原抽凝供热运行经济性最优;供热压力对各机组调峰性能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
传统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利用汽轮机中压缸抽汽来加热热网循环水,由于换热温差大,造成较大的不可逆热损失。对此,本文提出了低位能加热供热技术,将汽轮机乏汽直接回收利用,对热网循环水进行加热,吸收热量后的热网循环水再通过中压缸抽汽进一步加热,实现蒸汽热能更加高效和全面的利用;并以太原嘉节燃气热电厂空冷供热机组为例,利用低位能加热技术对其供热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后供热面积增加200万m2,每年供热量增加92.60万GJ,整个供热期发电量增加69.57×106 k W·h,且供热系统运行稳定,满足实际运行需要。低位能加热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机组热能转化效率,扩大供热面积,降低了热电厂的供热成本,对同类型机组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供热机组调峰能力试验和最大供热能力试验的试验原理、边界条件和注意事项;针对天津地区300 MW供热机组的供热情况进行了专项试验;通过分析供热期内不同供热量对应的发电负荷数据,找出供热负荷和发电负荷之间的关系,模拟发电负荷的变化曲线,为供热期间天津电网调控和电厂机组运行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根据蒸汽再热技术实施供热改造后的某300 MW亚临界机组,依据"等发电功率"+"等供热量"的原则,通过进行三组对比性的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纯凝通流改造+供热优化"对机组运行经济性的影响.重点研究改造前后供热工况下机组性能变化,并对比分析改造前后纯凝工况下的机组性能.分析得出:纯凝通流改造前后纯凝THA工况下汽轮机...  相似文献   

16.
为增加供热面积和提高机组热效率,某化工生产企业自备电厂采用高背压真空加热器吸收机组乏汽余热,对热电联产直接空冷机组进行了供热技术改造。改造后,机组减少了冷源损失,提高了循环热效率,供暖循环水温度升高了15~20℃,厂用电率下降了1.5%~2%,经过整个供热周期的考验,机组及供热系统运行状况良好,达到了改造目的。并给出了机组继续进行热、电、冷三联产深度节能技术改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供热改造进度的逐渐深入,以某热电公司为例,该公司接带的供热面积逐年增加,而电量形势不容乐观,面临小电量、大供热的外部环境。针对该难题,该公司从大温差换热出发,优化供热运行方式,研究最小的电量和最大的供热量的配比关系,确定供热机组的最小电负荷,确认机组深度调峰负荷,满足供热机组50%负荷的调峰能力。通过该技术方案的实施,实现了供热机组深度调峰。  相似文献   

18.
介绍某330 MW机组切除低压缸运行的技术改造内容和改造后的设计性能。通过改造后的性能试验,验证机组切除低压缸运行的性能指标,并比较改造前后机组供热能力和调峰能力的变化。在锅炉最低稳燃负荷条件下,机组切缸运行的最低试验负荷为102 MW,比改造前降低63 MW;改造后,机组调峰区间为102~335 MW,调峰能力为233 MW,比改造前的170 MW增大63 MW;机组最大采暖抽汽量为653 t/h,最大采暖供热量为476.2 MW,均超过设计值。机组切除低压缸运行的改造方式有利于低负荷调峰,并维持较大的供热能力,或在相同电负荷工况下,增大机组供热量,提高全厂供热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估吸收式热泵在供热机组中的作用,建立了吸收式热泵在供热机组上应用的节能计算模型,并以某300 MW供热机组为例,对机组的系统能效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供热机组在安装了吸收式热泵以后,供热量相同的情况下可大幅度减少抽汽量,在一般情况下,供热机组安装吸收式热泵后,所带来的收益为汽轮机所增加的发电量,而非简单的回收热量。  相似文献   

20.
耿直      付营剑  姚瑶  曾庆仪  张斌  刘媛媛  李芳  常绪成  顾煜炯 《热力发电》2022,51(6):17-24
为了实现太阳能与地热能稳定高效利用,设计了太阳能与地热联合互补利用系统。首先对构成联合互补利用系统的4个子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将热功转换系统与热泵机组中导热流体分别选为甲苯和R410A;然后采用EBSILON软件将4个子系统耦合,并设置设计参数,输入郑州某地区供暖季气象参数和地热参数数据,研究太阳能与地热联合互补利用系统的发电与供热等关键指标。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能系统的供热量最低稳定在27.23 kW,且随着太阳辐射量的升高而升高;地热机组的供热量一般在160.26 kW,且进口地热水温度每上升5 ℃,地热机组的供热量升高6.30 kW,地热机组供热量在太阳能系统供热量上升时有所下降,可与太阳能实现有效互补增加能源利用率,也增大了系统供暖的稳定性。该研究可为太阳能与地热能清洁供热的工程化应用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