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内蒙古京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089 t/h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大比例掺烧高热值煤泥运行试验。在相同负荷工况下,通过改变煤泥掺烧比例,分析各工况掺烧煤泥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参数及经济性的影响。试验发现:掺烧煤泥比例由0升至60%时,锅炉排烟温度升高了8℃,虽然厂用电率增加了0.65%、效率降低8%(由91.68%降至90.88%,仍高于设计值90%),但由于燃料成本的大幅降低,电厂的综合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针对煤泥资源大量浪费、工业利用率低的问题,阐述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煤泥型煤简易流程,通过在某电厂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不同比例煤泥型煤的实际运行数据,分析了掺烧煤泥型煤对锅炉热效率的影响,并详细计算了掺烧煤泥型煤后各项热损失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型煤中煤泥与粉煤灰的最佳制备配比为2∶1,煤泥型煤的掺烧比例在35%及以下可实现稳定燃烧.  相似文献   

3.
刘志强 《中国电力》2013,46(9):29-33
以某电厂15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就掺烧不同比例煤泥对锅炉燃烧特性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通过不掺烧煤泥、掺烧煤泥主泵转速25%和掺烧煤泥主泵转速40% 3个工况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煤泥比例的增加,锅炉平均床温明显降低,更接近于最佳脱硫床温;炉膛温度场分布更趋均匀,更有利于炉内燃烧和受热面吸热;炉内屏式过热器壁温经常超温现象得到显著改善;锅炉主汽温度偏低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对褐煤掺烧烟煤混配煤特性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整合,提出计算分析模型和理论方法,确定褐煤混配煤参数特性分布规律,采用量子粒子群理论对参数方程进行校核计算.同时,采用分区段计算的循环流化床(CFB)炉膛传热模型和序贯模块迭代的锅炉热力计算总体算法,对燃烧不同褐煤掺配比例混配煤的CFB锅炉进行变煤种、变工况热力计算,分析褐煤掺烧比例对锅炉运行参数的影响规律,确定合理掺烧比例范围为50%~70%,并对高比例掺烧褐煤的大型CFB锅炉运行性能进行了优化,优化后锅炉热效率提高了2.045%~3.174%,综合厂用电率降低了0.458%~1.127%,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在临涣中利发电有限公司2×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煤泥掺烧技术介绍的基础上,进行了煤泥掺烧的热态试验研究,并就煤泥掺烧对锅炉密相区床温、底渣可燃物含量、排烟温度等关键参数的影响进行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于超临界600 MW机组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在1 MW机组CFB燃烧试验台上进行了煤泥掺烧试验,就大比例掺烧煤泥对锅炉性能及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煤泥掺烧比例最高可达到70%,此掺烧比例下燃烧稳定;飞灰份额随煤泥掺烧比例提高而提高,掺烧比例为35%、55%和70%条件下,飞灰份额分别为77.84%、82.32%和83.78%;大比例掺烧煤泥后炉内循环物料量减少,不利于整个炉膛保持上下均匀的温度场分布;掺烧煤泥后的燃烧效率在99.29%~99.41%之间,掺烧煤泥比例并不会明显影响燃烧效率;掺烧煤泥对于煤的结焦特性无明显影响;煤泥掺烧比例的提高导致SO2排放质量浓度先降后升,而NOx排放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7.
以济三电力有限公司440 t/h循环流化床(CFB)锅炉为研究对象,就煤泥掺烧比例变化对锅炉燃烧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泥掺烧比例的增大,锅炉密相区床温均有所下降,77%掺烧比例时床温降到860℃左右,有利于炉内脱硫,脱硫效率达到86%以上;随着煤泥掺烧比例的增加,锅炉效率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变化;当煤泥掺烧比例在50%~60%范围内时对应锅炉效率峰值,超过这个比例后锅炉效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用于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CFB)锅炉掺烧是目前利用煤泥的最佳途径之一.目前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主要有煤泥管道输送入炉掺烧和煤泥干燥后进入给煤系统入炉掺烧两种典型方式,对这两种方式进行简单介绍和相关技术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以热平衡的方法进行了经济性比较.最终结论是两种方式在技术上各有优势,但煤泥管道输送系统综合经济性优于煤泥干燥系统.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济三电厂的4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煤泥燃烧技术的特点,总结了440t/hCFB锅炉燃用煤泥的运行改造经验。该技术能够大大降低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成本,减少炉内磨损,延长锅炉运行周期。创造性地在大型锅炉上采用中部给料方式,使煤泥量由设计的25%增大到60%燃料比例,不仅填补了国内缺少大型掺烧煤泥锅炉的空白,大大提高CFB机组煤泥投入率,为大型化煤泥锅炉设计、运行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FLUENT软件对一台75 t/h煤泥流化床锅炉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掺烧比例(57%、62%、67%、72%)下高水分煤泥对炉内燃烧特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燃料颗粒的轨迹。结果表明:煤泥掺烧比例每增加5%,炉膛整体温度下降约20℃;当煤泥掺烧比例小于72%时,炉膛出口NOx排放量降低;当煤泥掺烧比例为72%时,受炉膛含氧量的影响,炉膛出口NOx排放量上升;固体颗粒物在炉内出现回旋和强烈的返混,延长了煤颗粒在炉内的停留时间,保证了未燃尽颗粒的多次循环燃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