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1 毫秒
1.
在乡村复兴和传统村落保护的大趋势下,传统建筑的更新再利用,连接着建筑遗产与乡村文脉、记忆、新需求等的关系。本文以丁屋岭客家传统民居更新为高校-乡村共建实践基地为例,探索基于最大化适应原有环境、空间、结构等的适度、适宜的更新设计;在高校-乡村共建目标下,促进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的保护传承发展,以及提供与乡村建设结合的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乡村复兴活化的可推广策略经验。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如荼,单一的风貌提升和环境改善难以有效激发乡村活力。该文以仙居县下叶村有机更新实践为例,以旅游居住共建共享为切入点,提出了风貌展示面的提升、线性景观共建共享、节点建筑更新改造的乡村空间环境有机更新模式,以期为同类型乡村有机更新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周伟 《南方建筑》2015,(2):32-37
文章通过对偏远乡村少数民族民居现状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其绿色更新的被动式设计方法,即充分利用当地的土、木、瓦材料,利用自然资源,以简单可行的方法,结合当地建造传统及现代建筑技术,形成建筑的地域适应性技术,从而切实改善原住居民的人居环境,构筑出与当地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民居,以此实现少数民族民居的绿色更新与发展。作者进而介绍了云南偏远山区傈僳族民居的设计案例及其绿色更新的实践,希望以此促进偏远地区民居人居环境条件的提高与改善,进而实现其健康适宜、与环境和谐相融的绿色更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视角对贾家村景贤大道历史街区进行研究,总结出贾家村历史街区存在建筑质量较差、环境破败、开放空间不足、文化特色消失等诸多问题,通过建筑重要性、历史街区节能设计原则、历史街区更新策略等几个方面,研究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问题,利用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法提出贾家村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具体措施,从而为贾家村历史街区的发展提供建议,将贾家村历史街区的文化内涵与历史特色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5.
乡村建筑是近些年来基于乡村振兴以及艺术赋能乡村的重要建筑载体,在更新以及改造的过程中不破坏乡村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并且用建筑艺术的设计方式充分的利用景观环境.同时,艺术赋能乡村中将乡村建筑的文化进行传承并且适应化的创新与更改,是为了创造一种宜居的生活环境,将乡土建筑的文化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营造出乡村宜居建筑的文化以及...  相似文献   

6.
随着20世纪80年代我国计划生育的实行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众多乡村教育机构被“撤点并校”,教育建筑亦被闲置废弃,造成了乡村物质空间的浪费与乡土文化的衰退。虽然近年来这些闲置的教育建筑逐渐被挖掘利用,但大多采用单向更新利用模式,使得部分空间功能固化且缺乏弹性,不利于闲置建筑的可持续利用。文章旨在结合当下“县域辐射”与“人口回流”的社会发展趋势,重新审视乡村闲置教育建筑的更新模式,并基于“可逆干预”理念,从时间、建构、代际三个维度提出了乡村闲置教育建筑功能空间的更新策略,以契合新时代乡村振兴多元功能需求,为同类闲置建筑空间的更新活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效率和速度裹挟着人们不断奔波,让生活节奏慢下来的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乡野,回归生活的本质。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黄沙村规划实践结合乡村现状与发展,村民参与设计,在整体景观格局构建、公共开敞空间设计、建筑空间与风格引导、景观风貌要素更新等方面对景观环境进行更新,以改良乡村环境、丰富乡村产业类型、提高村民生活品质。同时凝练出一套体现海岛乡村文化的村民公约,以人文力量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针对岭南乡土建筑改造中存在的现状问题,通过运用田野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定性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为辅的方法进行研究,从采用生态节能材料和技术、推广新型绿色建造方式和创新建筑空间研究实现乡土建筑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从建筑形态文化和乡村肌理的传承、传统建筑空间文化的传承、建筑材料与技术文化传承研究乡土建筑文化可持续传承的方法,从建筑与村落整体环境融合、建筑与村民活动结合、建筑与商旅文创产业结合研究建筑与乡村整体环境可持续规划的方法,从而达到有效保护岭南乡土生态环境,传承活化岭南乡土传统建筑文脉和乡土文化特色,使建筑与乡村整体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主动式”与“被动式”并非背道而驰的概念,其均为建筑适应气候的手段,同时也是未来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以2020年Active House Award中国区竞赛一参赛获奖作品为例,探讨基于被动式设计策略和主动式技术相结合的乡村公共活动空间设计方式,试图探索一种提升乡村公共空间舒适性的绿色路径。运用实地调研法和软件模拟的方法,从通风、采光、太阳能技术等设计角度为方案中乡村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提供了宜人的室内外环境。使新建的公共活动中心在建筑文化、空间、生态节能等方面具有地域特色,提高了使用人群在乡村中的生活品质,且对当地的环境及文化资源形成最低限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以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固城镇李家村为例,从聚落形态、空间肌理、建筑质量、空间节点4方面对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进行探讨,旨在构建适应现代生活的人居环境,以期为传统乡村聚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支持和借鉴。近年来,随着国内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及全社会产业结构的转型与优化,传统乡村的生产、生活内涵与外延发生改变。一方面住房开始老化,基础服务设施较为缺乏,环境卫生条件达不到现代生活的  相似文献   

11.
山地乡村自然、文化资源丰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再次掀起乡村旅游热,为山地乡村发展带来机遇。为了促进山地乡村绿色健康发展,现以冀南地区山地乡村为出发点,将邯郸武安市山地乡村民居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分析现状问题,以健康居住、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依据绿色建筑技术,从庭院环境、建筑围护、室内环境等方面入手,为冀南及其相似地区山地乡村民居建筑的绿色节能改造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12.
红色文旅对赋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近现代同质化建设使得乡村建筑缺失特色,人口流失等问题使得乡村更新动力不足,制约乡村发展。借力红色文旅,通过发掘红色资源、提升建筑品质、导入组织活动、艺术介入创新等方法,追溯传统及地方的建筑文化元素,关注文旅环境中民居建筑的创新使用,能让缺失特色的乡村建筑焕发生机。以辉山村参谋长小院为例,基于红色文旅视角,采用溯源、提质、赋能、介入等方法,实现乡村建筑更新及可持续发展。通过设计实践,对皖北民居建筑特征进行了提炼,并对参谋长小院进行了改造实践,项目效果明显。文旅活动与建筑更新的协同对带动乡村产业更新、人居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并可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陕北丘陵区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生态环境的退化和农民的贫困。退耕还林实施后,对陕北丘陵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导致该地区乡村聚落的更新。主要表现在非空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两大方面:生态环境改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人居环境改善及社会传统观念转变——非空间维度;乡村聚落选址、规模及布局方式变化,乡村聚落模式更新及建筑院落与单体样式转型——空间维度。由此,陕北丘陵区乡村聚落的营建开始呈现出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林晓钰  汪涵 《风景园林》2022,29(11):59-64
乡村作为与城市并置的主要人居环境,其空间形态的层级研究范式需更新,以深入挖掘乡村空间形态演变机制。首先,通过整理开放建筑的外部环境与建筑内部空间一体化的全尺度层级方法,提炼层级间的“支撑-填充”关系与形态控制层级的跨层级逻辑内核。其次,在乡村人居环境的语境中进行层级扩充与调整,确定各层级的主要研究内容,建构层级间的逻辑关系框架。最后,以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下桥村为例,从外界因素与内在因素2个角度,解读形态在层级间的传递与转化机制,在“全尺度-跨层级”视角下,建构包含区域、聚落、社群、邻里、宅基地、居住单元、房间7个空间层级的乡村人居环境形态研究的层级体系,为深化理解城乡转变中的乡村建成环境提供认知方法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云南山地村落由于介入现代建筑而使乡村空间界面形态单一化,以及新建建筑打破原有空间界面导致传统村落的原真性与多样性空间消失等问题,本文以云南元阳县新街镇旧城更新项目为切入点,从山地建筑农耕系统与交通系统入手发掘其建筑特征,进一步对云南山地建筑的在地性进行研究,为当今新型村落规划与改造设计中保留原始村落空间特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乡镇地带存在大量闲置用房需活化利用,以儒岙镇综合农贸市场为例,针对其结构保存较好、蕴含历史记忆、居民认知度高等优势,以及空间封闭、功能单一、利用率低下等问题,将保存和再生理念相结合,延续原有集市的场所精神和空间逻辑,保留原有建筑的主体结构,并对建筑空间进行重构、更新,激发空间活力,将其打造成集市民客厅、公共服务、文化交流于一体的乡村共富驿站。以此为大量乡村存量建筑和公共空间的活化更新提供一种思路参考和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进程对乡村环境和建筑产生深远的影响,针对乡村建筑更新过程中存在的地域文化特征消失、资源能源消耗高、传统营造技艺的延续以及新建筑技术的推广限制等问题,坚持乡村建筑的在地建造特性,尝试提出乡村建筑的更新策略、适应性技术研究,并运用于建筑工程改造实践,以期为乡村环境和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得天独厚的地理文化环境孕育了成都平原独有的乡村聚居模式与人居环境,其作为乡村人文传承的物质载体,不仅是地域性的集中体现,也是聚落更新与保护的关键。相关研究表明,成都平原乡村聚落在清代得到了成熟发展,且有大量诗词为佐证。为重现成都平原乡村人居环境特征,本研究以符号学为理论基础、古诗词为研究材料,通过构建“字”-“词”-“句”的图式语言体系,解析了古诗词中蕴含的多维度建筑环境信息,并形成了建筑学语境的聚落空间与建筑空间图式。研究发现:(1)“文段式构成”图式语言体系是挖掘文学文本中建筑空间信息的有效路径;(2)“建筑空间图式”单元以风水林木——建筑——前院——柴门为空间序特征;(3)“聚落空间图式”表现为嵌套式(聚居)、串联式(聚居)与散点式(散居)三类。成果将为今后的设计研究中在地性探索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农村的高速发展使人们对"实用、生态"的生活环境有更高要求。针对乡村建筑的地域性特点、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从乡村建筑选址,建筑形态空间,绿色建筑技术利用等方面分析,将低技术节能建造手段与现有问题进行结合分析,改善建筑的生态效能,保护建筑文化的多样性和地域建筑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20.
裴逸飞  于洋  周凯  邢寓  龚恺 《城市建筑》2023,(19):13-17
文章以农宅部品视角为切入点,以图底转化为理论基石,将乡村建设转至乡村更新的维度进行研究,建立起宅居单体、建筑群体、村落整体三级建构体系,回应城乡一体化发展,应对所面临的资金支持、地区差异和实施路径等诸多问题。通过对无锡马山和平社区乡村更新实践中的模式语言进行解读,可以发现:精准式乡村更新,不仅能使乡村资源再度整合、重构和优化,实现绿色长效发展,而且还能在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同时,使可持续的乡土演进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