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本文对BP神经网络的构成、算法设置及BP模型的预测步骤进行介绍,并以深圳某一大型公共建筑为例进行了负荷模拟,将BP神经网络模型应用到冷负荷预测活动中,数值模拟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对负荷与各输入变量有很好的映射能力。 相似文献
4.
公共建筑是城市提供社会服务的主要场所,相比于住宅建筑能耗量所占比重较大,是建筑节能任务中最主要的关注目标。然而,传统的建筑能耗估算方法对能耗分析往往在数据的集成化、信息处理的可视化以及信息的即时性与准确性上存在不足。在对公共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公共建筑能耗估算体系,并借助BIM平台建立了建筑信息模型,通过能耗估算软件Ecotect与BIM软件的交互操作对该模型进行太阳辐射、日照遮挡等性能的分析,解决了传统能耗分析方法对能耗数据量化不准确的局限性问题,实现了信息处理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采用火灾模拟分析的方法,给出最不利火灾条件下公共建筑场芯区火灾蔓延的过程。进而分析火灾发生后,在自然排烟模式下,着火空间内烟气蔓延的规律。分析排烟送风设置是否可以确保烟气的有效控制,分析人员是否能够安全逃生,达到减少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可能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8.
9.
高层空调建筑全年动态负荷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大量兴建的高层建筑。多是高级旅游宾馆和高级办公楼,均配备有空调等一系列现代化建筑设备。这给我国本来就十分匮乏的能源供应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通过实测上海地区高层建筑一天的耗电量获知,空调占大楼总耗电量的56~78%。现代高层建筑多采用轻质材料构筑,为强调建筑立面效果又采用了较大的窗墙比以至玻璃幕墙,由于高度关系使热压、风压、渗透风量、建筑外表面与天空的辐射热交换加大,使高层建筑围护结构的冷(热)负荷成为空调耗能中的重要部分。在新风量相同的条件下,围护结构负荷占冷负荷的24~49%,占热负荷的44~63%。如果加上内部负荷,则占总负荷的70~80%。高层建筑究竟如何设计才节能?哪些节能措施(例如采用中空玻璃、采用隔热材料)有效?各类高层建筑合理的负荷指标是多少?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应有共同的比较标 相似文献
10.
公共建筑空间环境动态导向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者的行为需求是空间环境设计的重要依据,而良好的空间导向性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文章从公共建筑空间环境导向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空间动态导向的作用,深入阐述了实现空间动态导向的途径———视觉导向和空间导向组织两种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围护结构冷负荷是建筑冷负荷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建筑围护结构冷负荷计算方法需要大量详细的建筑信息。城市规划阶段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只能获得建筑功能、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有限的信息,限制了传统方法的应用。本文结合城市规划阶段特点,依据建筑体形系数及窗墙比的不同取值,将公共建筑划分为24类,提出了公共建筑围护结构冷负荷的简单计算方法。以北京地区为例,对每一类建筑进行了不同底面边长及高度条件时的建筑围护结构冷负荷计算,提出了适用于北京地区的简单估算公式,并分析了建筑围护结构冷负荷与建筑底面边长、建筑高度及建筑体形系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13.
公共建筑因其体量和形式的原因,自然通风设计中考虑的因素较多,优化较为复杂。通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以天津某公共建筑为例,对不同的中庭形式、内窗布置条件下的模拟计算,以数值模拟结果为依据,得出了自然通风较为优化的设计。这为公共建筑中数值模拟优化自然通风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
15.
16.
《福建建材》2021,(4)
风环境会直接影响到公共建筑的热舒适性和建筑能耗,对建筑的室外风环境和室内自然通风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依据模拟结果从而优化设计,可避免不合理设计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延安市某公共建筑为例,基于CFD对其室外风环境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公共建筑室外最大风速约为2.85m/s,风速放大系数最大值为1.35,建筑物前后压差约1.20~3.35Pa;其次,模拟该公共建筑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自然通风效果,结果表明,各楼层气流分布较为均匀,且风口处的风速相对较大,可形成有利穿堂风,1、2层空气龄低于300 s,3层空气龄低于200 s,换气次数N≥2次/h。从模拟结果看,该公共建筑的室外风环境和室内自然通风状况基本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同时利用绿化布局可进一步优化该公共建筑的风环境。 相似文献
17.
18.
19.
本文基于ARX模型建立建筑热负荷预测模型,并采用多组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具有很高精度,并基于热负荷预测数据优化热网调节方法,为热网实现按需供热和优化控制提供前提条件和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20.
分户计量供暖系统室温及热负荷动态模拟软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引入内围护结构热容平均温度建立了系统的热平衡方程,给出了供暖系统供热量的计算公式。根据分户计量供暖系统变室温工况的特点开发了动态模拟软件,该软件可以根据室外气象条件和内、外围护结构相关参数模拟用户行为调节时室温和供热量的变化规律。与实测数据的比较验证了软件模拟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