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述了根瘤菌分类,影响根瘤固氮机制的因素、根瘤菌及其宿主基因型的遗传改良与筛选,提出了花生根瘤菌应用存在问题及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2.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包膜缓释铁肥防治花生黄化的效果。结果表明,施用包膜缓释铁肥后,花生产量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并影响花生体内活性铁和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花生荚果产量与苗期新叶活性铁、叶绿素含量和开花下针期活性铁和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大田抽样检测结果表明,山东花生田Cd含量为0.011~0.056mgkg-1,平均0.029mgkg-1,未超出农业部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的质量标准。鲁西高于鲁东和鲁南,粘土高于壤土;烟台地区花生籽仁Cd含量为0.027~0.280mgkg-1,平均值(0.1048mgkg-1)超过了农业部对绿色食品花生籽仁的卫生要求。被测田块中超标的田块占37.5%,产品存在一定程度的Cd污染;砂壤土生产的花生Cd含量高于粘土,同一类型土壤花生籽仁中的Cd含量与土壤中的Cd含量无明显相关性,表明花生Cd污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单项试验表明,在花生常用无机肥料中,花生籽仁Cd含量在一定范围内随施肥所带进土壤中Cd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在栗钙土上设置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开花期小麦不同器官中氮的积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以叶片中积累的氮素量最高,其次为穗>茎>叶鞘,但当施氮量达到450kg/hm2时,单作小麦叶片和间套作小麦叶鞘、茎、穗氮的积累量减少,而且间套作小麦相同施氮量各器官的氮素积累量大于相应单作小麦各器官的氮素积累量。成熟时小麦各营养体氮积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颖壳 穗轴氮积累量最多,其次为茎>叶鞘>叶;成熟时籽粒氮素的吸收积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间套作小麦籽粒氮素的吸收积累量大于相同施氮量单作小麦氮素的吸收积累量。在同一施氮水平下,间套作小麦花前氮同化量和总氮同化量都大于相应单作小麦,而间套作小麦花后氮同化量却小于相应单作小麦;单作和间套作小麦总氮同化量与其蛋白质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936 ,0.987 )。  相似文献   

5.
对玉米蒜苗套作根区进行隔膜、隔网和无隔处理以及各自单作处理,通过处理间的相互比较,分析影响套作产量的主要土壤因素。结果表明:套作蒜苗土壤微生物上升其主要原因是根系间的非接触物质交换;套作玉米除此外,地上部环境的改变也使根部土壤微生物数量上升。根系间的非接触效应还使蒜苗、玉米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提高,而环境因素的改变也使玉米过氧化氢酶,蒜苗脲酶活性提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微生物对蒜苗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大于对玉米土壤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1.本试验乃在前福建省立农学院农艺试验场举行,其目的为欲明瞭花生在永安环境下的开花习性。2.试验分温室(无保温设备)与田间二环境,各植 Valaya(—1),玉林(α—1) 及凭祥三品种都来自前闽省农事试验场。3.在永安环境下,花生由播种至开花约需38.38±5.11日,由播种至开始开花所需日数的品种间、环境间都有显著的差异,在温室者(40.53±4.28)较在田间者(36.2±4.06)为长。4.花生花的开放都在白天,大多数集中在六点七点,占总观察花数98.00%,尤以六时开放最多达总观察花数53.80%。5.花生花在田间环境者以温度22°—24.95°之间开放最多,占总观察花数87.35%,在17℃以下32℃以上时没有一花开。6.花生花在田间环境者,花的开放大部集中在相对湿度86%至100%约占该环境观察花数的97.56%。7.就温湿度二者相互作用言时,花生花以在温度22°—24.9℃湿度95%至100%时开花最多,占总观察花数的82.89%。8.花生花的开花数目与温湿度没有显著的相关;温度与湿度相关显著为负相关。当相对湿度为常数时,温度与花生的开花数目有显著的正相关。温湿度与开花的复相关很显著。9.花生每株由开始开花至不再开花,其间经过的时间,因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10.花生每株开花的数目,因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11.花生花以在开放之第三十六日至九十六日开放最多,占总开花数88.914%;此六十日内逐日开花数差异尚少;最多为第五十九日,占2.658%;最少为第六十三日,占0.658%;由此可知花生花的开放,没有集中的趋势。12.花生植株花的开放顺序,系由下而上,下部最先开放,顺序而上顶端最后开放。  相似文献   

7.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铁岭市花生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年播种面积已达2万公顷,确定了以昌图付家镇为主的6镇1场花生生产专业区,花生出口量也增加。但是花生品种非常滞后,还是种多年老品种白沙1016,还有部分四粒红品种。这些老品种混杂退化严重,严重影响花生产业的发展。为此,我们进行花生新品种引进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8.
以棕壤为供试土壤进行施用钙素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每公斤土施钙200mg和800mg时,花生分别增产45%和52%;每公斤土施钙200mg的处理花生果仁中蛋白质含量较对照增加7.1%,从经济高效施肥观点出发,该处理较好。在花生开花下针期以前,每日单株吸钙量逐渐增加,而生育后期呈下降趋势。在苗期花生植株地上部含有的钙元素占整个植株体的比率较高,开花下针期居中,成熟期偏少一些。  相似文献   

9.
根据辽宁省阜新花生主产区200农户调查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 DEA),定量研究了农户花生生产的技术效率、规模效 率及综合效率,重点对比了不同花生种植规模农户的效率差异,结论表明:当前花生生产技术水平下,调查点农户花生种植的技术 效率和规模效率均较高,规模报酬已处于不变和递减状态,结合成本利润率比较认为,当地农户花生最优种植规模区间在0.933 - 1.133公顷。因此,引导农户选择较优种植规模是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增加花生产量的有效途径,可以改善生产效率,减少资金、劳 动力等要素的无效投入,实现要素的合理匹配,有效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0.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花生在施氮磷钾肥基础上 ,施用高效硼镁肥能增加花生有效分枝数 ,饱果数 ,提高百果重 ,减少秕果数 ,每公顷产量达 5 2 5 0kg ,比群众习惯施肥增产干花生 993 8kg ,增产率达2 7 7% ,增收 392 5 5元 ,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在豫东沙区进行冬小麦套作花生轮作制度中磷肥分配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套作花生生长周期中土壤速效磷的变化规律为“冬低夏高”,最低值出现在冬小麦出苗至起身期,最高值出现在花生苗期至结荚期,施用磷肥不改变这一规律;施用磷肥具有明显的以磷增氮效应,冬小麦和花生的氮素吸收利用率分别增加7%~20%和12%~24%;在冬小麦套作花生轮作周期中磷肥分配应掌握“重冬轻夏”的原则,但在土壤速效磷含量较低、磷肥相对不足情况下,一次大量集中施用应慎重。  相似文献   

12.
1.本试验乃在前福建省立农学院农艺试验场举行,其目的为欲明了花生在永安环境下的开花习性。 2.试验分温室(无保温设备)与田间二环境,各植Valaya(-1),玉林(a-1) 及凭祥三品种都来自前闽省农事试验场。 3.在永安环境下,花生由播种至开花约需38.38±5.11日,由播种至开始开花所需日数的品种间、环境间都有显著的差异,在温室者(40.53±4.28)较在田间者(36.2±4.06)为长。 4.花生花的开放都在白天,大多数集中在六点七点,占总观察花数98.00%,尤以六时开放最多达总观察花数53.80%。 5.花生花在田间环境者以温度22°—24.9℃之间开放最多,占总观察花数87.35%,在17℃以下32℃以上时没有一花开。 6.花生花在田间环境者,花的开放大部集中在相对湿度86%至100%约占该环境观察花数的97.56%。 7.就温湿度二者相互作用言时,花生花以在温度22°—24.9℃湿度95%至100%时开花最多,占总观察花数的82.89%。 8.花生花的开花数目与温湿度没有显著的相关;温度与湿度相关显著为负相关。当相对湿度为常数时,温度与花生的开花数目有显著的正相关。温湿度与开花的複相关很显著。 9.花生每株由开始开花至不再开花,其间经过的时间,因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 10.花生每株开花的数目,因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 11.花生花以在开放之第三十六日至九十六日开放最多,占总开花数88.914%;此六十日内逐日开花数差异尚少;最多为第五十九日,占2.658%;最少为第六十三日,占0.658%;由此可知花生花的开放,没有集中的趋势。 12.花生植株花的开放顺序,系由下而上,下部最先开放,顺序而上顶端最后开放。  相似文献   

13.
试验结果表明,在无机营养水平相当条件下,冬小麦应用腐殖酸生物活性肥料表现群体发育动态平稳,明显改善植株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增强抗逆性能,增产6.6%~15.2%,产量差异达到0.01显著水平;同时能够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繁衍并延缓衰减速率,提高土壤酶活性,从而可以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适度种植规模对农业增收和增产均具有重要意义,而辽西地区花生种植规模仍处于小规模状态,阻碍了双重目标的实现。以 实物、价值目标为主,通过Stata建立人均年纯收益与种植规模的线性回归模型,结合DEA定量分析综合效率,同时考虑辽西地区 区域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阜新地区花生适度种植规模是存在的,其对农户的收入和产量的影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辽 西地区花生种植适度规模户均1.40~2.67 公顷,最佳种植规模为2.67公顷,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花生种植收入和产量的双重目 标,当种植规模为2.67 公顷时,能使花生种植户经济纯收益实现最大化。因此,依据当地农业生产环境条件,有关政府部门做好花 生种植布局;加快农村生产组织规模建设,大力发展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推广花生新品种和种植 新技术;增加农业生产财政支持,丰富农业生产金融和保险项目;综合开发农产品流通与市场潜力,不断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1~2010 年中国九省份花生成本收益及物质费用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及数据包络分析(DEA) 对中国花生生产效率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中国花生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是由技术进步与综合效率共同作用的结果。各样本 区的全要素生产率仍有改善的空间。并以2010 年中国九省份花生生产效率的分析和改进为例,说明中国花生生产中存在的非效 率是由投入冗余及产出不足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6.
漂白湿润淋溶土表层的有机质、全磷、全氮、有效氮含量明显高于表下层,其它养分上下两层的含量差异尽管没有达到5%的显著性水平,但都有向表层集中的趋势。主分量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分量是土壤供氮强度的量度,表层和表下层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均对第一主分量有较大的正向负荷量。第二主分量表示氮素营养供应强度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各营养对花生生长促进作用的量度,其中表层有效钾、表下层有效磷、有效钾对第二主分量的负荷量最大,远远超出其它因素的作用。这表明,将钾肥施入表层或表下层均能提高花生产量,磷肥只有施入表下层才有最大的增产效果,氮肥对花生的生长影响很小。以上结论为肥料三要素组合试验所证实。这意味着在不改变变量属性的前提下,把多个变量按照变量的特性组合成少数新变量来解决多因素复杂问题的主分量分析方法,能够科学地、合理地指导土壤施肥。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合成的Fe -EDDHA与荷兰AkzoNobel化学公司产品叶绿灵的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图谱分析比较 ,初步确定两者主体化学结构一致。田间生物有效性试验表明 ,合成有机螯合铁肥及荷兰产叶绿灵均可显著提高花生叶绿素含量 ,改善花生铁素营养 ,提高花生产量  相似文献   

18.
张律和 《机器人》1982,4(4):50-50
在花生收获后的首次堆放时,由于温度和湿度相宜,在那些外荚裂开或被虫咬穿的花生仁里很容易招致黄曲霉菌的生长,导致花生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增加。由于黄曲霉毒素是非脂溶性的,在用花生仁榨油时,这种严重致癌的毒素就全部留在料饼内。提取脂肪后的料饼一般都是作为饲料喂着牲畜,污染严重的料饼会引起牲畜死亡。  相似文献   

19.
刘翠玲  林珑  于重重  吴静珠 《计算机仿真》2020,37(3):189-192,283
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对不同品种的花生进行快速无损分类。选取五种不同品种的花生,分别为东北小花生、富硒黑皮花生、花育36号、鲁花01号、鲁花09号,每种15颗,共75颗花生作为样本,采集400nm-1000nm波长范围内的高光谱图像,随机将6个特征波段(416nm、518nm、572nm、633nm、746nm、928nm)下的450个样本图像以2:1的比例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建立基于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实验中所采用的网络模型为具有22层深度网络的GoogleNet模型,其中将dropout_ratio修改为0.6,训练集最终准确率为96%,测试集平均准确率为93.3%,每种花生的识别率均在90%及以上。最后与传统光谱处理方法PLS-DA进行对比,发现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识别率明显优于PLS-DA,结果表明,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对花生快速无损分类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试验以池栽方式,利用植物源实物及提取物与有机无机营养成分合理组配研制成的植物源药肥,以相同投入成本的有机无机肥与化学农药组配使用为对比,研究比较了各处理对花生生长、产质、防效和土壤微生物活性的作用.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用药相比,施用植物源药肥降低花生植株高度,显著增加茎粗、侧枝长度和果针数量,增强花生抗倒伏能力,增产9.4%~11.5%,产量差异达到0.01显著水平,害虫防治效果相当,不同程度的增加土壤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量,使用该肥料对土壤生态环境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