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揭示微波实时加载作用对柱状煤瓦斯解吸特性的影响,采用自主研制的微波实时加载作用下煤体瓦斯解吸渗流实验装置,开展了无微波作用及微波间断加载作用下柱状煤瓦斯解吸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微波间断加载对柱状煤瓦斯解吸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微波加载时间越长,微波输出能越多,累计解吸量越大,解吸速率也相应越高。微波加载对瓦斯解吸的瞬时提速作用效果显著,经微波加载120 s,瓦斯解吸速率最大提高到加载微波前的5.1倍。动力学分析表明,动扩散系数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微波间断加载作用下柱状煤中瓦斯解吸的动力学规律,微波间断加载能够提高瓦斯扩散能力,降低扩散系数的衰减。  相似文献   

2.
化学机械全局平面化过程中各种颗粒的污染十分严重.随着时间增长,吸附状态由物理吸附转变为化学吸附最终形成键合.文章提出了一种优先吸附模型,是表面活性剂分子优先吸附在硅片表面,降低能量达到稳定不但可以有效控制颗粒在硅片表面的吸附状态,对已经吸附的颗粒可以起到解吸的作用.实验证明用表面活性剂对硅片进行处理,可以有效控制颗粒的吸附状态,对CMP清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了Cu2O颗粒,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粒径的大小、微结构以及组分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Cu2O颗粒为组分单一、表面含有大量孔隙的八面体结构。颗粒的粒径大小并不均匀,分布在几十纳米到1微米之间。同时研究了Cu2O颗粒的吸附特性,发现Cu2O颗粒对甲基橙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在吸附160min后,甲基橙的吸附率为67.5%,而且其最高吸附率可达94.86%。Cu2O颗粒的吸附性能可能主要来源于颗粒上的孔隙结构。拟合结果表明Cu2O颗粒的吸附过程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方程,这说明Cu2O颗粒的吸附机制主要是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4.
对高凝油进行微波作用降凝效果研究。析蜡点、凝点和含蜡量是表征原油析蜡过程的重要参数。研究发现经过微波加热处理后,各高凝油的析蜡点、析蜡高峰、常温含蜡量和凝点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高凝油的蜡晶颗粒聚结变大,凝点降低。实验进行了微波加热和水浴作用的对比,当微波和水浴作用原油到相同温度时,微波的作用效果更佳,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微波降凝存在非热效应。  相似文献   

5.
水驱、化学驱后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是继续挖潜的基础。目前分析微观剩余油普遍采用密闭取心磨制薄片的方法,这样就破坏了多孔介质中流体的原始状态。为此,本文选用大庆油田葡12组1000 mD左右的天然岩心,进行室内驱替实验。采用纳米CT技术,在不破坏岩心内部结构且保持孔隙中流体原始赋存状态的前提下,扫描驱替后岩心孔隙中不同流体的分布状态,通过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还原出孔隙中水和不同类型剩余油的三维形貌,再现了乳状、簇状、粒间吸附状、孔隙表面薄膜状、颗粒吸附状剩余油的三维形态。并初步认识了不同化学驱替手段对各类微观剩余油的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煤中有机硫结构对微波的响应规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煤中典型含硫模型化合物含硫键在不同外加能量场作用下的变化规律和断键特点,进一步理解微波脱硫的机理。结果表明外电场的加入使分子的活性和极性增加,分子中的S-S和C-S键长随外加电场的增强而增大,各基团的谐振频率随外加电场的增强而减小,振动光谱强度也有所变化。因此,作为煤中的有机含硫结构在微波脱硫过程中,需要考虑外加能量场导致分子活性及极性等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粉末涂层型电极箔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场法对颗粒烧结及孔隙的收缩进行仿真模拟,根据实际烧结孔隙数据建立了五种不同空间结构类型的孔隙模型,通过模拟计算不同粒径烧结孔隙变化,验证了模型模拟的有效性。采用单因素分析法探究了烧结温度及孔隙类型的改变对最终孔隙面积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仿真模拟中烧结温度影响颗粒间烧结速度;孔隙的类型影响最终铝粉烧结形貌,并进一步影响烧结形成的孔隙面积,其中以三角形孔隙面积最小。模型的建立对不同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孔隙类型的粉末涂层型电极箔有效表面积的预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获取脉动微波循环加热条件下低渗透储层煤层气运移采出规律,文中综合运用多孔介质传热学、 电磁学、渗流力学、岩石力学等相关理论,建立低渗透储层煤层气微波注热开采过程渗流电磁-热-流-固多物理场耦 合数学模型,结合COMSOL Multiphysics 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脉动微波循环加热过程煤层气运移采出规律的数值 模拟,获取了不同功率脉动微波循环加热条件下煤层温度场、渗流场的变化规律,并对煤层气产量进行了预测。数 值模拟结果表明:脉动微波循环加热煤储层热效应显著,煤层能快速且不断地处于高温状态,气体在高温条件下大 量解吸并运移产出。采用脉动循环加热,将继续增加煤层渗透率和煤层中游离煤层气含量,相对于常规开采,煤层 含气量大幅度降低,煤层气产量显著提高,增产与稳产交替变换使产量在长时期内处于增产状态。模拟方法与结果 可为低渗透储层煤层气脉动微波加热开采技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微波在煤泥低温脱水提质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波能对煤泥低温脱水提质,探讨了微波干燥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微波干燥对煤泥性质的影响;寻求煤泥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微波时间、功率和煤泥形状、质量对微波干燥效果影响显著。在微波作用下,煤中水分的蒸发过程分三个阶段:煤加热,外在水分减少,内在水分减少,因而干燥速度较快。烘干重量为200g,水分25%的煤样所需时间不超过700s。试验表明:干燥200s后,煤样温度可达110℃;600s后,温度可达240℃。不仅蒸发了水,也排出了挥发成分。煤泥在微波低温干燥条件下具有较好的脱水效果,干燥后煤泥的含水率和热值提升幅度均达到了预期目标,证明了微波在煤泥干燥提质方面应用的可行性。煤泥微波脱水后,由于微波加热在加热物料内形成的特殊传热传质机理,煤泥内部的矿物盐等会在煤泥表面积聚,形成"硬壳",煤泥不易粉化、破碎,且水分回吸不明显,有助于后续运输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瓦斯矿井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对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预警分析及瓦斯涌出量预测的需要,设计了一套基于矿井瓦斯浓度和风量信息为基础的矿井工作面瓦斯涌出预测及突出预警系统。文章分别介绍了该系统对煤与瓦斯突出预警分析和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的流程,介绍了各自所依托的基础模型和算法。指出针对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预警分析不但需要瓦斯浓度信息,同时需要将风流变化信息作为修正考虑进去。瓦斯涌出量的预测需要根据几种主要的瓦斯涌出源,分成不同时间段和精度进行分别预测。文章同时介绍了各自模块设计以及相对于现有瓦斯涌出量预测及突出预警系统所具备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供目前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o Management,PDM)系统对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的控制能力,实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实时测量与监控,提高管理质量,结合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CMMI)在软件领域的成功经验,适应硬件产品开发领域的需要,在介绍了CMMI的主要思想之后,重点论述了以CMMI为基础定制企业PDM系统的可能性。对产品开发框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CMMI的PDM系统概要设计模型。  相似文献   

12.
高霞  马美红 《数字通信》2012,39(5):43-46
通信、计算机领域的发明专利审查过程中,针对权利要求书中涉及伪代码的情形存在不同的审查观点.在对伪代码与自然语言、标记性程序语言进行辨析,以及对现行发明专利审查规范进行分析溯源的基础上,提出应站在技术人员的角度,按专利审查的一般标准,判断其是否符合专利申请的撰写规定和授权条件,权利要求是否清晰,再进行一致性审查的建议,对其他领域类似情形的发明专利审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片上可编程系统的视频车辆跟踪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具体产品中算法实现复杂且基于计算机(PC)平台的纯软件环境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视频车辆跟踪的嵌入式实现方法.利用可编程片上技术,使得视频检测摆脱PC平台的依赖.以Nios Ⅱ软核处理器和外设知识产权(IP)核为硬件平台,结合模拟/数字信号转换(A/D)和数字/模拟信号转换(D/A)的视频接口,以μC/OS为操作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系统的迅速发展,各类信息化应用系统逐步建立,但是各应用系统之间自成体系,从而导致了每使用一个系统就要重新登录一次,给用户的使用和管理员的管理带来了很多不便.本文研究基于CAS的单点登录系统应用,很好地解决了使用和管理困难问题,介绍了基于CAS的单点登录系统应用设计研究,系统采用用户管理LDAP轻量级目录服务、CAS中央认证服务,设计了一个统一管理界面,通过Web服务传递用户参数,实现了多应用系统的整合.  相似文献   

15.
基于狄恩流的微混合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设计的微混合器是一种基于狄恩流的被动式混合器,该混合器的结构特点是由多个不同半径的弯曲管道双螺旋而成,中部通过"S"形管道将输入管道和输出管道相连。首先分析了狄恩流形成的机理及特点,再通过流体计算软件CFD-ACE+三维模拟并分析了不同流速对二次流强弱以及混合程度的影响,最后利用微细加工技术制作微混合器,罗丹明B溶液与去离子水用作待混合液体,利用Image J软件获取混合图像的灰度值来分析混合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一种多孔硅生物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多孔硅样品进行热氧化和硅烷化处理,通过共价结合的方法将HYSA生物抗体固定到多孔硅的孔洞中;测量了加入BSA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前后的荧光光谱和反射谱.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生物分子后多孔硅发光峰消失,抗原抗体反应后发光强度增强,反射谱红移.该项研究为开发免标记的多孔硅光学生物免疫传感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蝇复眼在导弹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介绍蝇复眼结构与功能,类比于复眼,从功能上模仿,利用两个调制盘与一个成像探测器,构造一个在导弹导引头上的多模导引的应用,使导弹能够获得目标的三维空间位置,并提出一些在此基础上的解决方案及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流行的非关系型数据库MongoDB,结合Spark机器学习库中的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和支持向量机,对豆瓣影评及京东商评进行情感分类,并采用准确率、召回率、F-Measure等指标对分类效果进行评价,最后测试了Spark-MongoDB平台的扩展性能。  相似文献   

19.
在对PageRank算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MapReduce编程模型思想对PageRank算法进行改进,设计了在云平台Hadoop环境下运行的基于MapReduce的PageRank分布式并行算法,并在实验中对不同规模的Web图数据集进行了测试,分析不同的Blocksize参数对于算法计算性能的作用以及集群节点数目对于算法运行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数据挖掘技术在发现规律和知识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隐私信息,隐私保护因此成为数据挖掘过程中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其目标是在不访问真实原始数据的条件下,能得到正确的数据挖掘结果.介绍聚类分析过程中的隐私保护问题,讨论了基于隐私保护的聚类分析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