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一类代理盲签名方案进行讨论和分析,并成功地进行了伪造攻击,指出其设计上的不足之处,在分析方案不安全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2.
代理多重签名方案的密码分析与修改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伊丽江等提出的的代理多重签名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该方案是不安全的,不能抵抗公钥替换攻击和合谋攻击,并给出了两个改进的代理多重签名方案。改进后的方案具有不可否认性,不使用安全信道,以及抵抗公钥替换攻击和合谋攻击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最近何和杜学者提出的一个前向安全无证书代理盲签名方案进行了改进,并对改进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改进的方案不仅能克服原方案存在的缺陷,而且在不增加计算负担的情况下减少了签名的长度。因此,改进的方案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李莉 《中国科技博览》2012,(19):534-534
范函和张少武利用同底构造攻击方法对李方伟等人提出的基于离散对数的数字签名方案进行了攻击分析和改进-本文利用离散对数等数学理论对他们的方案做了进一步的改进,使得原方案更加合理、更有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设计出更加安全的群签名方案,针对Lin和Dou等人最近提出的群签名方案进行了分析,证明该方案是不安全的,无法抵抗本文提出的伪造攻击。利用该伪造攻击,攻击人不需要任何签名者的保密身份信息和秘密密钥信息,只是通过选取随机参数、改变原方案的部分设计步骤就能成功伪造出验证有效的群签名,从而威胁到群签名人的合法权益。分析了该群签名方案可被伪造的原因,并对如何克服该缺陷提出相应改进思想。为了验证该伪造攻击的有效性,设计了一个伪造攻击签名示例,进一步证明了Kn-Dou群签名方案是不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阶跃形式失控的基于门限自回归模型的SPC-EPC集成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PC-EPC集成是一种控制和提升产品质量的有效方法,目前在传统SPC EPC集成的研究中通常使用线性时间序列模型来描述过程的动态自相关关系,但线性模型难以对更加复杂的非线性自相关关系进行有效描述.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使用一类非线性时间序列模型,即门限自回归模型(TAR)来描述系统的动态自相关关系,并依此建立最小均方误差控制器,并进一步建立SPC EPC集成控制体系.针对在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以阶跃形式存在的过程失控,首先通过例子研究了控制器在单独使用以及集成控制方法下的控制效果并且与线性控制器相应的结果进行了对比,之后通过模拟研究进一步验证和分析了这一集成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基于非线性时间序列的集成SPC EPC控制方法可以针对含阶跃形式失控的复杂的非线性自相关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针对无线移动网络中通过代理用户进行位置服务时,不可信赖的代理用户可能带来隐私泄露和区域匿名查询造成通信代价过高等问题,提出了kAgPrivacy方法.首先,查询用户通过用户之间协作形成匿名组,然后将匿名组形成的泛化区域代替真实单一位置发送给代理用户进行位置服务.这样既避免用户和位置服务商的直接联系,也避免了代理用户的不可信性造成的隐私泄露问题.同时,采用增量近邻查询,保证了查询结果准确性;采用Voronoi图技术进行查询返回结果过滤,可减少系统通信开销.最后通过和其它算法比较,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李英  方杰 《声学技术》2006,25(3):230-234
在研究单边自相关序列(One-sided autocorrelation,OSA)和相对自相关序列(Relative autocorrelation sequences,RAS)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对自相关序列的语音信号的端点检测算法。该方法利用相对自相关算法能够消除噪声的原理,以语音信号相对自相关序列短时平均幅度代替双门限比较法中的语音信号短时平均幅度,以语音信号短时平均幅度代替语音信号的短时平均过门限率,实验表明,在低信噪比下检测精度要高于传统的双门限比较法。  相似文献   

9.
段成钢  李秀智 《计测技术》2007,27(4):20-21,25
提出了一种对摄像机进行自标定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自然场景中三组两两正交的平行线所获得的消隐点之间具备的约束条件来实现标定的,并能够对获取的消隐点进行优化校正.利用该方法开展了实验研究,并与采用传统标定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刘军  李喆  米强 《高技术通讯》2007,17(11):1107-1111
分析了Ad Hoc网络对入侵检测系统的要求,设计了一种适合移动Ad Hoc网络的基于移动代理的跨层入侵检测系统.在该系统中,检测节点监听其邻居节点网络层和MAC层的通信行为,将跨层信息作为审核数据的来源,在袭击的早期阶段就能够收集足够的袭击证据进行本地入侵检测.当本地监测信息不足以作出判断时,则引入移动代理技术进行协作检测,节约了网络资源,避免了联合检测对网络节点密度的要求,从而降低了误判率,提高了检测效率,增强了系统的分布性、灵活性和适应性.用仿真软件NS-2搭建网络仿真平台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能更好地保障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