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研究了纳米氢氧化镁对丁苯橡胶(SBR)/天然橡胶(NR)并用胶的补强性能、阻燃性能及SBR/NR并用比对胶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氢氧化镁补强效果显著,用量80份时硫化胶拉伸强度可以达到15.1MPa;可显著提高胶料的阻燃性能,且随其用量的增加而增高;SBR/NR并用比为45/55,添加80份纳米氢氧化镁时硫化胶拉伸强度可以达到15.6MPa.  相似文献   

2.
刘小婧  程贤甦 《橡胶工业》2011,58(10):610-615
以酶解木质素、甲醛和间苯二胺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制备酶解木质素-间苯二胺共聚物;以酶解木质素-间苯二胺共聚物为阻燃剂,自制微胶囊红磷为酸源,制备酶解木质素-间苯二胺共聚物/红磷/SBR阻燃复合材料,研究酶解木质素-间苯二胺共聚物用量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木质素-间苯二胺共聚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木质素用量30 9,甲醛用量0.2 mol,间苯二胺用量0.1 mol,温度80℃,时间 3 min,氢氧化钠质量分数0.03;当酶解木质素-间苯二胺共聚物用量为60份、微胶囊红磷用量为10份,酶解木质素-间苯二胺共聚物/红磷/SBR阻燃复合材料的阻燃级别达FV-0,综合物理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脲醛改性酶解木质素对丁苯橡胶阻燃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脲醛改性酶解木质素配合自制的微胶囊红磷(MRP)制得高分子膨胀阻燃剂,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其添加到丁苯橡胶(SBR)中,研究了SBR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脲醛改性酶解木质素在280℃附近出现了1个较强的吸热峰;随着改性酶解木质素或MRP用量的增加,SBR的阻燃性能提高;当改性酶解木质素用量为60份、MRP用量为10份时,或当改性酶解木质素用量为40份、MRP为12份时,SBR的阻燃级别均可达到FV-0级;SBR/改性酶解木质素/MRP共混物的燃烧残渣表面生成了连续而致密的炭层,孔洞很少且细小。当改性酶解木质素用量为40份时,SBR硫化胶具有最佳的拉伸性能;当MRP用量为10份时,SBR硫化胶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4.
制备三聚氰胺改性酶解木质素,探讨三聚氰胺改性酶解木质素(复配微胶囊红磷)对阻燃三元乙丙橡胶(EPDM)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三聚氰胺改性酶解木质素用量增大,阻燃EPDM的阻燃性能逐渐提高;当三聚氰胺改性酶解木质素用量为50份和微胶囊红磷用量为12份时,阻燃EPDM的垂直燃烧级别达到FV-0,燃烧面形成阻燃的连续多孔炭层结构。三聚氰胺改性酶解木质素与微胶囊红磷复配作阻燃EPDM的阻燃剂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应。  相似文献   

5.
以木质素部分替代苯酚合成木质素酚醛树脂(LPF),制备LPF/丁苯橡胶(SBR)复合材料,并对其形态结构、物理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LPF(木质素/苯酚用量比30/70)/SBR复合材料出现相分离,当LPF用量大于25份时,LPF与SBR相互穿插,形成互穿网络结构。加入LPF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当LPF中木质素/苯酚用量比为30/70、LPF用量为25份时,LPF/SBR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与SBR硫化胶相比,LPF/SBR复合材料质量损失率为5%时的温度降低,质量损失率为50%时的温度升高,质量保持率增大。  相似文献   

6.
庄炳建  高长勇  张杰 《橡胶科技》2019,17(12):0679-0682
研究石墨烯/丁苯橡胶(SBR)复合材料或石墨烯/天然橡胶(NR)复合材料在输送带胶料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添加石墨烯可以显著提高SBR胶料和NR/SBR胶料的300%定伸应力、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耐磨性能;石墨烯/SBR复合母胶或石墨烯/NR复合母胶(石墨烯质量分数为0. 1)用量为10~15份时,胶料的加工安全性、物理性能、耐磨性能和耐热老化性能较好;添加少量石墨烯即可提高输送带胶料的抗撕裂性能和耐磨性能,有利于延长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阻燃丁苯橡胶燃烧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阻燃丁苯橡胶(SBR)配方中氯化石蜡/三氧化二锑并用比、炭黑和白炭黑对其燃烧特性和阴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石蜡/三氧化二锑并用比为1∶1时,阻燃SBR的阻燃性能最好;与未添加炭黑的阻燃SBR相比,添加炭黑的阻燃SBR的阻燃性能提高,但阴燃现象严重;与未添加白炭黑的阻燃SBR相比,添加白炭黑的阻燃SBR的阻燃性能提高,且未产生阴燃现象。  相似文献   

8.
采用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与胶囊红磷进行复配,并添加树脂.制备阻燃EPDM/PP热塑性硫化胶(TPV)复合材料,对其性能及有机蒙脱土(OMMT)和硼酸锌的阻燃协效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树脂的加入有助于提高TPV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和阻燃性能.当阻燃剂用量为70份,即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的复配比为31.5/31.5、徽胶囊红碑用量为7份时,TPV复合材料的垂直燃烧性能等级达到V-1(试样厚度0.8mm),物理性能和加工性能较好.阻燃协效剂的加入对阻燃性能没有改善且影响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9.
冯建湘  苏胜培 《橡胶工业》2011,58(7):395-399
采用共沉淀法分别合成对苯乙烯磺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改性水滑石(LDH),再制备改性LDH/SBR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LDH能够提高SBR胶料的硫化速度,而不影响加工安全性;改性LDH能够改善SBR硫化胶的热稳定性、阻燃性能和物理性能;改性剂品种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影响不大,SDBS-LDH/SBR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0.
以湿法制备的石墨烯/丁苯橡胶(SBR)母粒作为添加助剂,研究不同用量石墨烯/SBR母粒对SB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少量湿法石墨烯/SBR母粒可以改善SBR胶料的加工性能;石墨烯的用量和分散性对胶料性能有明显影响,当石墨烯用量较小(0. 125份)时,石墨烯在胶料中的分散性较好,胶料的耐磨性能好,生热和滚动阻力低;石墨烯用量越大,胶料的抗切割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Al(OH)3,Mg(OH)2包覆红磷(10份)对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苯乙烯(PS)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OH)2用量为80份时阻燃级别达V-2,氧指数达到29%,但力学性能较差;AI(OH)3用量为80份时阻燃效果不很理想,但对力学性能影响较小;Mg(OH)2/Al(OH)3/包覆红磷体系中Mg(OH)2用量大于Al(OH)3时综合阻燃效果最好.阻燃体系的热释放速率降低,有效燃烧热出现峰值延后.  相似文献   

12.
研究无卤磷氮系复合阻燃剂JHFR101对三元乙丙橡胶(EPDM)阻燃性能及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氢氧化镁/红磷及聚磷酸铵/季戊四醇/三聚氰胺阻燃体系相比,无卤磷氮系复合阻燃剂JHFR101用于EPDM,阻燃性能优异,用量为60份时胶料的垂直燃烧等级达到V0,氧指数为30%,压缩永久变形小,耐热空气老化性能好。  相似文献   

13.
LLDPE/EPDM复合材料高效阻燃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EPDM)为基体,以经表面处理的氢氧化镁[Mg(OH)2]为主阻燃剂,微胶囊化红磷和自制阻燃剂S为核心的复合阻燃剂为阻燃增效剂,制备了阻燃性能优良的LLDPE/EPDM复合材料。重点探讨了Mg(OH)2与复合阻燃剂的阻燃效果及其对LLDPE/EPDM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OH)2与复合阻燃剂并用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当MS(OH)2用量为40份、复合阻燃剂用量为5-7份时,可获得较高的氧指数和垂直燃烧FV-0级的高阻燃性,且材料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4.
栗娟  沈梅  辛振祥 《橡胶工业》2006,53(8):463-466
研究单独使用氢氧化镁及氢氧化镁/氯化石蜡/三氧化二锑并用阻燃体系对氯化聚乙烯橡胶(CM)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使用氢氧化镁,随着氢氧化镁用量的增大,CM硫化胶氧指数增大,但氢氧化镁用量过大,CM硫化胶物理性能明显下降;与单独使用氢氧化镁相比,达到相同的阻燃效果时,采用氢氧化镁/氯化石蜡/三氧化二锑并用阻燃体系的CM硫化胶物理性能较好;采用配方优化设计系统确定氢氧化镁、氯化石蜡和三氧化二锑的用量分别为66.3,4.7和11.8份时,CM硫化胶的阻燃性能和物理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5.
以乙烯-乙酸乙烯酯塑料(EVAC)为基体,氢氧化镁[Mg(OH)2]为阻燃剂,红磷(RP)和氰尿酸三聚氰胺(MCA)为阻燃协效剂,制备了一种可应用于电缆护套料的无卤阻燃复合材料.探讨了Mg(OH)2、RP、MCA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g(OH)2为120份、RP为3.0份、MCA为3.O份、交联剂过氧...  相似文献   

16.
三单体固相接枝PP对PP/LN-MH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固相法合成的三单体接枝物PP-g-(MMA-MAH-TM)对无卤阻燃聚丙烯(PP)/疏松型纳米氢氧化镁(LN-MH)体系的改性效果,测试了阻燃体系的力学性能、流变性能、耐热性能和氧指数,并采用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进行了断面观察。结果表明,PP-g-(MMA-MAH-TM)加入可在对体系的阻燃性能、耐热性能和加工性能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同时实现体系增韧和增强,在PP-g-(MMA-MAH-TM)用量为8phr时,复合材料的性能接近纯PP,且界面相容性能极大地提高,增强了材料的界面相互作用,提高了氢氧化镁微粒在树脂基体中的分散效果。  相似文献   

17.
超微细Mg(OH)2复合阻燃改性PP-R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制了超微细Mg(OH)2和少量的十溴联苯醚复配阻燃剂与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的填充共混复合材料,研究了复配阻燃剂的用量和硅烷偶联剂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阻燃剂用量的增加对材料拉伸强度有较明显的影响,用量在10份左右时缺口冲击强度达到最大;用硅烷偶联剂处理的填料可改善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复配阻燃剂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在用量为15份时,氧指数达到27%;用量超过20份,垂直燃烧性为FV-1级。微量发烟。  相似文献   

18.
采用硅烷表面处理的碱式碳酸镁纳米片和氢氧化镁以及氢氧化铝为复合阻燃剂,通过密炼模压法制备了一系列复配阻燃剂协效阻燃EVA的复合材料。利用拉伸性能测试仪、熔融指数仪、垂直燃烧测试仪和锥形量热仪分别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加工流动性能和阻燃性能,利用热重分析仪测试了复配阻燃剂的热分解行为。结果表明,复配阻燃剂以适当比例协效阻燃EVA在更宽的燃烧温度范围内发生分解,能够起到更好的阻燃效果。并且复配阻燃剂/EVA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和烟释放率大幅度降低,分别为181.06 kW/m2和0.032 m2/s。另外,复配阻燃剂/EV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9.73 MPa,断裂伸长率为155.07%,每10 min熔融指数为1.00 g,符合电线电缆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