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谈继淮  张雄飞 《包装工程》2022,43(21):107-111
目的 基于“双碳”背景下探究林业高校材料与化工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构建符合新材料产业发展潮流及体现林业高校特色的新型材料与化工专业。方法 依托南京林业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平台,通过设置林源材料特色课程、创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的方式,实现林业高校材料与化工特色专业产教融合的课程建设。结果 通过材料与化工的课程建设,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助力材料与化工发展、拥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结论 通过特色产教融合,实现学生专业知识、科学素养和社会就业能力的多重提升。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双碳战略和新工科发展要求,培养适用能源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分析了传统能动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调整与升级、跨学科融合、校企合作以及项目训练方面探讨能动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立足专业特色,对标企业需求,推进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促进地方本科高校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新文科"背景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创新人才的关键。智能时代设计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策划基本特性的呈现,表示着新世纪以来设计专业创新教育的发展趋向,同时也对其基本目标、工作内涵、人才素质及其结构等提出新的规范性要求。文章通过对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上所做的有益探索与实践的总结反思,提出从管理模式、利用学校与社会资源、培养方式以及人才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构建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4.
双碳目标即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能源及建筑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作为建筑节能领域的关键专业之一,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项目基于以上背景,主要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实践内容、课程考核评价等多方面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进行综合改革探索,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从而满足双碳目标下暖通行业对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工科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工业领域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关乎一个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水平与进程.日本作为全世界工业发达的国家,其在工业领域高层次人才教育与培养方面有着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成功经验.基于此,本文研究了日本工科研究生的培养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日本工科研究生培养管理机制的优势所在,并针对我国工科研究生培养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借鉴日本工科研究生培养的经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当前我国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以家具与室内设计工程专业为例,将实践教育作为平台,探究实践教育影响科研创新的关键因素及不同类型的科研创新项目在实践教育中的作用,并对其进行阐述。以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研究生实践教育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对完善高校研究生教育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沈颖  朱东锋 《标准科学》2022,(S2):50-53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化的运用场景不断得到丰富,但目前数字化在标准化领域的运用尚未成熟,且具有较高的研究与开发空间与价值。本文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探讨数字化手段在未来“双碳”治理领域的重要意义,以碳金融、碳普惠、碳认证为例进行具体场景分析,创新数字化手段运用,推动“数”“治”融合,助力科学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浅谈高校实践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在不同时期,高等学校都应当以人才培养规格为目标,构建具有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因此高校的实践教学必须不断改革,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符合不断变化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孙学辉 《新型工业化》2021,(1):98-99,106
近些年来,在新工科背景下高等院校越来越重视培养高质量人才,因此,在机械教学过程中加强基础课程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近些年,新工科建设逐渐崛起,通过针对工程专业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实际需求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等院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弊端,主要体现为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基...  相似文献   

10.
“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准作为重要的国家基础性制度之一,在“双碳”目标中亦不可缺。本文介绍了“双碳”时代下,衢州根据地区低碳转型发展需求,围绕全领域覆盖、多跨度应用的“碳账户”体系建设目标,运用标准化思维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构建闭环标准体系,探索了标准化助力“双碳”工作落地,促进低碳社会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邵宇  晏婷 《包装工程》2022,43(10):378-385
目的 以现代设计的角度解析粉彩团花纹饰,探索其传承创新的可能性。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丰富并启发传统纹饰研究,促进传统纹饰在当代设计中的多元融合,给当下设计提供传承与创新理论支持。方法 研究“一带一路”的传统文化艺术源头,以景德镇粉彩纹饰为切入点,用现代设计的法则解析粉彩团花纹饰的形成。对馆藏的典型粉彩团花纹饰举例说明,分析其纹饰在艺术性、功能性及思想性上的独特之处,为传统纹饰在当代设计的创新做出一些有意义的探索。结论 “一带一路”背景下研究中国传统纹饰艺术不仅有历史考古与文化收集的价值,也有审美的价值。通过设计角度的解构和分析粉彩团花纹饰的基本特征、文化意义、艺术审美和传承载体等,有利于进一步解读“一带一路”源头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内涵,促进传统元素在当代艺术中的创意传承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推动“双一流”建设的稳步推进和满足生物质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极有必要以本科专业课“多糖化学”为载体,以课程教学为媒介,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辅以最新的研究成果,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思政元素。教学方法多样化,利用线上资源、国家级实验平台等进行交互协同化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结果 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法,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结论 通过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芦佃杰 《包装工程》2023,44(4):248-254
目的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字体设计的主动性正在释放,字体的应用场景更加多元、自由。在此背景下,以汉字传统为参照,总结当代字体设计的方法与思路,让传统与当代互连,让传统在当代新生。方法 以当代视角观照汉字传统,结合具体字体设计案例分析,从“还原经典”“古典今造”“古今互融”“形意结合”“多维视感”“材质假象”六个角度,阐述当代字体设计的方法与观念。结论 当代字体设计是面对当下时代所进行的设计实践,它不断承接新的技术变革,并不断拓展字体设计的知识体系。当代字体设计既要继承优秀汉字传统,也要顺应时代的新语境,以新观念、新思维进行字体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以期适应时代技术的发展趋势,推动汉字传统的新生。  相似文献   

14.
蒋鹏  付业君  李树 《包装工程》2022,43(6):252-258
目的 中国经典文化呈现出显著的独特性,在古代文人与工匠的合力下,已经物化进古代中国器物的造型、纹样、材质之中,这些古代器物包含中国的哲学认知与伦理规范;研究并重新认识“中国器物精神”,在现代器物中营造当代价值,将中国文化植入现代文创产品之中,能助力当下在国际化语境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脉,践行文化自信。方法 以优秀典型案例分析为途径,在古代器物文化中完成文化挖掘、做好文化分类、舍弃文化糟粕、弘扬优良文化精髓,通过阐释、比较等质化研究方法,植入现代设计方法与技术,形成新的中国当代文创设计逻辑理论。结论 现代制造业进入新的“智能、个性”化阶段,给文创产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文创设计教育只有面向本土文化挖掘与整理,加强设计人才人文素养和深层次中国工艺美术的知识建构,才能完成新时期的中国器物精神继承与再造。  相似文献   

15.
蓝蔚青  孙晓红 《包装工程》2021,42(23):136-140
目的 随着我国新型教学模式的推广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理念的普及,加强课程间的优化组合,形成关联度高的课程群势在必行.方法 通过以课程思政工作室为载体,食品质量与安全课程群建设为依托,探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为一体的"三位一体"思政育人理念.通过设立院级课程思政工作室,创建思政专题沙龙、课程思政服务社会等形式,使教学与思政有机融合,强化课程群教师的日常管理和课程建设,研讨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结合点,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发挥思政示范辐射作用.通过课程思政实施情况问卷调查,实时反馈课程群和思政工作室建设成效.结果 85.7%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能做到言传身教,是学生学习的榜样;84.8%的学生认为教师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中,有利于学生的德育培养;90.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96.8%的学生接受课程组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结论 将课程群建设与课程思政相结合,能使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通过思政育人模式改革,最终实现"三全育人"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6.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整合物理、数学、工程技术、生物医学科技与临床应用的跨领域工程科学,培养能够适应生物医学工程发展需要、熟悉国际规则和惯例、对生物医学产业发展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化研究型、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仅符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特点,对于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以东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例,通过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的探索,找出优化的研究生培养规律和教育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揭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方法,从而提高研究生教育的理论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王蕊  王双全 《包装工程》2024,45(4):152-157, 165
目的 站在宋代设计思维方式的研究角度,以理势思想中的“势中见理”关系为研究脉络,对宋代交椅形制的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揭示宋代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轨迹,探索传统思想下的宋代美学设计思维。同时为家具史研究、艺术史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方法 采用历史文献研究、文化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一方面,梳理了宋代交椅的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以交椅的式样、造型、风格、构件为切入点,对宋代交椅形制进行了详尽研究;另一方面,从坐姿、礼制、架势、工巧的角度分析了交椅在使用、等级、表现、技法上所呈现的变迁之“势”。结论 在文人士大夫自主意识较强的时代氛围下,统治阶级的观念、文人阶层的审美、市民群众的实用、梓人群体的技艺,四者结合构成了宋代交椅“经世致用”“托物言志”“道本器末”“尚巧达善”的审美造物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8.
夏进军  杨婧  范正妍  谢磊  李赟  孙远 《包装工程》2022,43(14):17-28
目的 遵循“艺工融合”理念下的跨学科实践教学与设计创新思路,以磁流体科研成果为技术基础,进行科普产品磁流体演示仪创新设计实践,探索并验证“产学研创”一体化的跨学科创新设计方法。方法 分析交互式磁流体科普产品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探索其设计创新路径。以需求与用户体验为导向构建创新设计方法,开展产品功能创新与交互设计。通过控制磁流体的磁致相变效应,完成对音乐旋律映射、语音交互映射和表情交互映射的互动演示设计,开发实现交互的实时模拟技术,形成全新的科普产品交互展示模式。结论 挖掘了交互式磁流体科普产品创新设计要素与方法,有效验证了“艺工融合”理念下设计创新实践思路,实现理论学习、前沿设计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达到了综合性大学跨学科教学模式下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创新,也为未来类似教学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罗仕鉴  杨志  卢杨  张德寅 《包装工程》2022,43(20):132-145
目的 文章研究了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模式与协同体系设计。方法 从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定义和内核出发,剖析了国外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模式;总结了我国当前发展文化产业数字化的窘境。结果 提出了适应我国文化产业数字化的高效发展模式与协同体系;结论 构建了政府主导的“1+N”协同体系发展模式:由政府主体领导的精英联盟、文化企事业、群智个体等合作伙伴共同组成的多方协作利益共同体;阐述了“五位一体”的设计发展战略,集数据战略、政策规划、数智技术标准与规范、法律体系、扶持政策为一体大力发展数字文化;形成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设计的协同保障体系,为数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20.
陈朝杰  王俊灵  陈文静  胡艺帆  余宇 《包装工程》2022,43(22):114-124, 168
目的 通过构建防护辅助一体化夜间照护系统来解决现有居家照护服务中的高龄老人夜间照护难的问题。方法 采用一日追踪法、入户访谈法进行深入调研,对居家高龄老人居家活动特征、夜间行为习惯和现有家庭照护服务供给现状进行研究,筛查夜间活动风险因素,采用案例分析法探查国内外现有夜间照护实践案例,明确高龄老人居家夜间照护的服务缺口。结论 从持续照护理念出发,在ERG需求理论的指导下,探查居家高龄老人在夜间场景下,关于健康照料、防护辅助、精神慰藉三个维度下的多层次需求,提出针对老人“起夜”场景下的居家照护服务策略,并输出辅助居家高龄老人独立自理的夜间照护系统的设计实践,为实现原居安老提供新的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