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剩余活性污泥为基体,通过高温热解处理及对其进行酸改性,制备出高效多孔生物炭吸附剂。考察了吸附温度、溶液初始pH和吸附剂投加量对Mn2+吸附效果的影响。在Mn2+初始浓度为4mg/L、吸附剂投加量为0.5g、吸附时间120min、pH为2条件下,20℃时Mn2+去除效率最高为72.55%;在Mn2+初始浓度为4mg/L、吸附剂投加量为0.5g、吸附时间120min、20℃条件下,pH为2时Mn2+去除效率最高为73.63%;在Mn2+初始浓度为4mg/L、吸附时间120min、20℃条件下,pH为2条件下,吸附剂投加量为0.5g时Mn2+去除效率最高为73.08%。生物碳吸附剂对Mn2的吸附率由改性前的45.97%,提高到改性后的73.63%。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吸附剂相较于改性之前较大幅度提升了对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核桃青皮为原料,分别在300、500、700℃条件下限氧热解制备核桃青皮生物炭,标记为WP300、WP500和WP700,并应用于溶液中Cd2+的吸附,筛选出吸附效果最佳的生物炭材料;研究生物炭投加量、溶液pH、Cd2+初始浓度对生物炭吸附效应的影响;并结合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探讨核桃青皮生物炭对Cd2+的吸附过程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500℃下制备的核桃青皮生物炭(WP500)比表面积最大,对Cd2+的吸附效果最佳;当Cd2+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WP500的最佳投加量为1.9 g/L;在pH为1~8,pH的升高使得WP500对Cd2+的去除率提高;温度为303.15 K时,WP500对Cd2+的吸附效果最好,对Cd2+的理论吸附量为99.994 mg/g;WP500对Cd2+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对Cd2+的吸附动力学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  相似文献   

3.
史春平  陈晨  程婷 《广州化工》2013,(18):60-61,66
利用粉煤灰合成的沸石吸附重金属Cr3+,考察吸附剂量与初始浓度对Cr3+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浓度与吸附剂量对粉煤灰合成沸石吸附Cr3+的去除率与饱和吸附量影响显著。合成沸石对Cr3+的吸附去除率随着初始浓度的降低而提高,随着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粉煤灰合成沸石投加量的不断增加,单位质量的沸石吸附剂对Cr3+的吸附容量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高炉渣吸附水中Cr(6+)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实验考察了高炉渣投加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溶液的pH值对Cr(6+)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实验考察了高炉渣投加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溶液的pH值对Cr(6+)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r(6+)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r(6+)浓度为15 mg/L、常温(25℃)、振荡频率为120 r/min、高炉渣吸附剂投加量为0.2 g、吸附时间为60 min、废水pH=1.5的条件下,Cr(6+)浓度为15 mg/L、常温(25℃)、振荡频率为120 r/min、高炉渣吸附剂投加量为0.2 g、吸附时间为60 min、废水pH=1.5的条件下,Cr(6+)去除率可达到80.93%,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影响不大。通过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实验得出,高炉渣吸附Cr(6+)去除率可达到80.93%,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影响不大。通过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实验得出,高炉渣吸附Cr(6+)的吸附曲线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方程式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吸附是容易发生的。  相似文献   

5.
刘转年  王艺  陈龙  游历  张媛媛 《化工进展》2015,34(8):3173-3178
重金属离子由于具有毒性、难以生物降解且可在生物体内累积,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吸附是去除重金属离子的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本文选择褐煤、烟煤、无烟煤3种变质程度不同的煤种,通过高能球磨获得超微煤粉。研究了3种超微煤粉对水溶液中Ni2+和Cr6+的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以及投加量与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煤粉对Ni2+、Cr6+的吸附量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并且Ni2+的处理效果明显好于Cr6+,在180min时褐煤、无烟煤与烟煤对Ni2+、Cr6+的吸附量分别为3.906mg/g、3.582mg/g、2.983mg/g和1.953mg/g、1.774mg/g、0.487mg/g。3种煤粉对两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均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和Freundlich等温式,随着投加量与pH值的增加,去除效果增加,在相同条件下,褐煤的吸附效果优于烟煤与无烟煤。  相似文献   

6.
以污泥生物炭作吸附剂处理水中Cr(Ⅵ),研究了共存腐殖酸对生物炭吸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腐殖酸能显著促进生物炭对Cr(Ⅵ)的吸附,大幅提高吸附量以及缩短吸附平衡时间,生物炭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在溶液初始pH4.0,生物炭浓度20g/L,Cr(Ⅵ)初始浓度在50~800mg/L范围下,Langmuir模型比Freundlich模型更好地描述等温吸附行为。加入腐殖酸(20mg/L)后,拟合得到的理论饱和吸附量达10.10mg/g,较未加入腐殖酸的吸附量5.56mg/g提高近1倍。在pH2.0~8.0范围内,吸附量随溶液初始pH值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7.
以原矿膨润土为原料,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然后从单因素条件分析膨润土对Cu2+、Cd2+、Pb2+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膨润土加入量为0.30 g、温度为25℃时,Cu2+初始浓度为200 mg/L,溶液pH值为5.0,其最大吸附率为99.92%;Cd2+初始浓度为150 mg/L,溶液pH值为6.0,其最大吸附率为99.84%;Pb2+初始浓度为50 mg/L,溶液pH值为3.5,其最大吸附率为99.12%。竞争吸附中膨润土对Cd2+吸附效果最佳。此研究对处理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具有较好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8.
分别通过磷酸、氢氧化钾、铁及微波对小麦秸秆生物炭进行改性,探究改性生物炭投加量、溶液初始pH及重金属离子浓度对重金属Pb2+及Cd2+的吸附影响及改性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磷酸及氢氧化钾改性使生物炭表面坍塌且孔隙结构连通,铁改性使比表面积降低,微波改性使生物炭产生少量孔隙。磷酸改性促进—OH及■的生成,氢氧化钾及铁改性促进—OH的生成,微波改性对生物炭基团的影响较小。改性方法的优异性依次为磷酸改性、铁改性、氢氧化钾改性及微波改性,改性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能够增强对于重金属的吸附,溶液pH为弱碱性时对于Pb2+的吸附效果最佳,Cd2+的吸附效果随着溶液pH增加而增大,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能较好反映改性生物炭对于Pb2+及Cd2+的吸附。  相似文献   

9.
屈优良 《化学工程师》2023,(9):53-56+82
针对金堤河水体存在较为严重的重金属离子污染的现象,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通过添加氯甲烷、环氧氯丙烷、四乙烯五胺、三丙胺和叔丁醇钾等处理剂,制备了一种新型生物基吸附材料SXF-1,并评价了其对重金属离子Cr6+和Pb2+的吸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生物基吸附材料SXF-1的加量为0.5%、水样pH值为5、水样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为50mg·L-1、吸附时间为12h、实验温度为20℃、干扰离子浓度为5000mg·L-1时,Cr6+和Pb2+的去除率分别能够达到96.15%和90.04%。研究结果认为,生物基吸附材料SXF-1对重金属离子Cr6+和Pb2+的吸附处理效果较好,能够满足金堤河水体生态污染治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22,(4):841-844
以煤系高岭土、消石灰和炭粉为原料,制备出一种陶粒吸附剂,用于对污水中Cr(Ⅵ)的去除,探究废液pH、初始浓度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陶粒吸附剂吸附性能良好,在40℃,pH=6,浓度180 mg/L,吸附剂用量16 g/L,吸附240 min时,陶粒对Cr(6+)的吸附量为7.58 mg/g,回收后可通过解吸再次利用,同时筒压强度为7.76 MPa,可作为优质人造轻集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采用硝酸-高锰酸钾活化法对制备的柚子皮生物炭进行改性处理,并将其作为吸附剂探究了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亚甲基蓝溶液的pH、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吸附剂投加量等条件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该吸附过程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改性生物炭投加量为0.6 g/L、pH 7、亚甲基蓝溶液浓度为100 mg/L、50℃吸附180 min的条件下,改性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容量为68.28 mg/g。通过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更好的描述了该吸附过程,同时吸附热力学表明该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晶态铁系金属氧化物的吸附容量、提高对印染废水中高溶解度和稳定性的Sb(OH)6-去除效果,制备生物炭负载锰掺杂纳米四氧化三铁,探究其吸附效果与联用生物炭负载提升吸附容量的机理。吸附实验表明,在初始pH为7.0±0.5、温度25℃、初始锑浓度200μg/L条件下,吸附剂除锑的最优条件为锰铁比0.3、负载比0.2、投加量0.3 g/L,此时模拟废水中锑含量可降至38μg/L,在更低投加量、更温和pH、室温条件下有更高的吸附容量。且吸附剂的循环使用性能较好,经三个吸附-脱附循环后吸附量仍达86%。吸附容量机理研究发现,生物炭负载提升吸附容量的机理为缓解团聚、提高吸附剂表面带正电强度、增强其对Sb(OH)6-的离子交换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稻壳为原料制备生物炭(稻壳炭),利用不同浓度的乙酸锌对稻壳炭改性,制得产物分别命名为稻壳生物炭(RHC)和改性稻壳生物炭(MRHC)。通过SEM、BET、XRD对制备的生物炭理化特性进行表征。将RHC和MRHC制成电极,测试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MRHC孔隙结构丰富,比表面积较大,且锌以颗粒状氧化物形式存在于生物炭表面。与RHC相比,MRHC电极比电容大大提高,电阻显著减小,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均有提升。MRHC-0.3(乙酸锌浓度为0.3 mol/L时的MRHC)比表面积为495 m2/g,孔容为0.214 cm3/g,该电极在2 A/g下充放电2000次后,其比电容保持率为92.16%。电极在0.9 V、p H为5、Cu2+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条件下,MRHC-0.3对Cu2+的电吸附效果最好,吸附量为9.57 mg/g。在0.9 V、pH为5、200 mL Cu2+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的条件下,去除率可达63.82%。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寻求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和开发低成本、高效的氮磷污染物吸附剂,本研究以油茶果壳为原料,制备生物炭应用于氮磷污染物的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热解温度为300℃的油茶果壳炭孔隙结构发达,含氧官能团丰富,有利于氮磷污染物的吸附;当生物炭投加量为0.01g、NH4Cl和KH2PO4的浓度为100mg·L-1、pH值为8时,吸附效果最好,NH4+吸附量为66.9mg·g-1,PO43-吸附量为193.76mg·g-1。油茶果壳炭对氮磷污染物的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模型。  相似文献   

15.
生物炭/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对苯甲酸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蕉皮为原料,通过浸渍-焙烧的方法制备了生物炭/锰氧化物复合材料。研究了生物炭/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吸附去除苯甲酸的工艺条件以及吸附等温线、动力学以及热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溶液pH=4.0、苯甲酸底液质量浓度为100 mg/L、吸附剂投加量为2 g/L的条件下,生物炭/锰氧化物复合吸附剂对苯甲酸的去除率为94.76%。此外,生物炭/锰氧化物复合吸附剂对苯甲酸的等温吸附过程服从Langmuir模型,饱和吸附量为68.213 mg/g;吸附动力学过程服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该吸附过程能自发进行。  相似文献   

16.
层迭灵芝子实体及其制备炭吸附Cd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型真菌层迭灵芝(Ganoderma lobatum)子实体及制备炭作为吸附材料用于吸附Cd2+,研究了吸附剂用量、初始pH值、反应时间、初始Cd2+质量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d2+质量浓度为10 mg/L时,层迭灵芝子实体及制备炭吸附Cd2+的最佳条件为吸附剂用量0.2 g,pH值为7,吸附时间为480 min,在此条件下Cd2+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4.50%和92.75%。子实体对Cd2+的吸附速率显著高于制备炭,但子实体和制备炭吸附Cd2+的吸附能力之间无显著差异。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研究子实体和制备炭吸附Cd2+的过程,子实体对Cd2+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而制备炭更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子实体和制备炭对Cd2+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应用化工》2022,(9):1742-1746
采用柚子皮作为生物吸附剂,在对模拟的放射性废水的单种金属元素溶液吸附研究中,柚子皮表现出对镧锕系金属离子的高效吸附;在对多种金属元素的混合溶液吸附研究中,柚子皮表现出对钍离子的高效选择性吸附。结果表明,Th(4+)的质量浓度100 mg/L、初始pH 4、吸附剂浓度3.5 g/L、粒径150(4+)的质量浓度100 mg/L、初始pH 4、吸附剂浓度3.5 g/L、粒径150200目、吸附时间120 min时,柚子皮吸附剂对Th200目、吸附时间120 min时,柚子皮吸附剂对Th(4+)的去除率可达94.87%,最大吸附量43.01 mg/g。柚子皮对Th(4+)的去除率可达94.87%,最大吸附量43.01 mg/g。柚子皮对Th(4+)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吸附属于单分子层吸附。柚子皮对钍(IV)的吸附行为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徐清艳 《山东化工》2022,(24):42-46
以花生壳粉为原料,经高温炭化得花生壳生物炭,再经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制得改性花生壳生物炭,并进行XRD和SEM性能表征。分析了不同体系、改性生物炭用量、过硫酸钠用量、溶液pH值、日落黄初始浓度以及无机离子浓度对降解日落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生物炭和过硫酸钠体系降解能力最强,脱色率是生物炭体系的14倍。在日落黄溶液初始浓度为10 mg/L体积在100 mL的情况下,0.25 g改性生物炭和0.5 g过硫酸钠在pH值=4时降解效果最好,脱色率最高可达96.8%。并且不同的无机离子NO3-、Cl-、HCO3-均会造成日落黄溶液的降解率降低。  相似文献   

19.
采用浸渍法制备ZrCl4改性γ-Al2O3吸附剂,探究了吸附剂用量、初始F-浓度、吸附时间以及溶液pH值对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ZrCl4改性浓度为2(wt)%,吸附剂ZrCl4-Al2O3投加量为4g·L-1,溶液初始pH值为4,吸附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24h时,吸附效果最好,吸附量为17.08mg·g-1,相较于未改性γ-Al2O3提高了149.4%。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是一种优势放热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应用化工》2016,(2):286-290
以碱化香蕉皮吸附剂去除溶液中的Pb~(2+),考察了NaOH浓度和碱化时间对碱化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吸附剂粒径、时间、pH、吸附剂用量、Pb~(2+)初始浓度及温度等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吸附平衡和吸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NaOH浓度为0.5 mol/L,碱化时间为8h时制备的碱化香蕉皮吸附性能较佳;最佳吸附条件为:吸附剂粒径60目,时间8h,pH为5,吸附剂用量1.0 g,Pb~(2+)初始浓度500 mg/L及温度为20℃。此时,吸附率可达74.5%,吸附量35.7 mg/g。等温吸附实验表明,碱化香蕉皮对Pb~(2+)的吸附平衡较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式。吸附过程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说明其吸附主要是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