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绵城市建设改变传统雨洪管理模式,设计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雨水收集和利用,使得场地开发前后的水文特性保持不变。以济宁某居住小区为例,探讨了城市在建小区海绵城市设计的途径,介绍了某小区低影响开发条件下的海绵城市设施:绿色屋面,落水管断接,道路、广场透水铺装,雨水收集与回用工艺。并根据《济宁市海绵城市规划技术导则(试行)》中关于海绵城市设计控制的决定性指标完成某小区海绵城市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2.
透水铺装、生物滞留设施作为典型的海绵城市设施,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全国各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当中,在城市雨水管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各城市地形地貌、水文特征等的不同,透水铺装、生物滞留设施的设计和维护等也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城市的地区条件和气候合理地进行设计及管理。论文以济南鲁能领秀城海绵城市建设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冬季寒冷气候下的透水铺装、生物滞留设施在设计和维护管理中的关键问题,旨在为鲁能领秀城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的设计及后期的管理维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建设海绵城市,推行低影响开发的城市建设模式已逐渐受到重视。文章以地下空间综合体工程为例,结合项目特点提出设计方案,利用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渗沟等海绵设施进行布局设计,经测算,工程达到了良好的雨水调蓄效果,在节约城市排水设施费用和节水等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进程带来如城市内涝等诸多环境问题,使得海绵城市和低影响开发成为热点。城市住区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的一个重要类型,既是住区居民重要的景观游憩场地,也是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的重要海绵体,是兼具径流绩效和景观绩效等综合绩效的复合设施。如何让雨水设施在发挥径流绩效的同时兼具满足居民需求的景观绩效,是目前相关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居民喜好度的研究是住区绿地雨水设施景观绩效优化提升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联合分析法,遴选雨水收集、雨水转输和雨水调蓄3个环节的源头减排雨水设施,模拟江南住区中心绿地雨水设施场景收集居民评价,进行不同居民群体的设施喜好度效用值相关性统计和住区绿地不同类型雨水设施效用值及相对重要性分析。并通过走访、文献查阅解析所得数据,为住区绿地雨水设施景观绩效提升和低影响开发设计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嘉兴市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期间,建成了一批海绵设施。具有水量控制功能的海绵设施主要包括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绿色屋顶等。这类海绵设施能有效控制的雨水径流包括:通过设施自身调蓄、蒸发、下渗回补地下水的雨水径流,以及通过设施土壤、填料等过滤、吸附作用净化后由底部盲管收集外排的径流量。因此,海绵设施的外排径流量即为通过设施溢流井外排的雨水径流总量,海绵设施进水口径流总量与外排径流总量即为设施雨水径流控制总量。本文主要以雨水花园为研究对象,监测其进出水口流量结合降雨量及降雨强度进行具体分析,综合评估雨水花园对径流控制的效果,为雨水花园的设计及推广提供有力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6.
《市政技术》2017,(4):172-174
以海南省三亚市丰兴隆海绵公园建设为例,介绍了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思路,通过各类低影响开发设施的综合运用,在公园内实现了雨水的自然渗透、调节、转输和储存。建成后的丰兴隆海绵公园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参观者的赞赏,具有良好的示范性和景观性。  相似文献   

7.
以三亚市迎宾路标准段海绵化改造为例,介绍了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思路,通过LID设施和雨水排水管网的综合运用,在机非分车带绿地内实现雨水的自然渗透、净化、转输和储存,以实现"海绵道路"的规划和建设。  相似文献   

8.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既有市政道路如何进行海绵化改造是业内面临的难点之一。从市政道路海绵改造中面临的技术措施选择、海绵设施景观效果保障、雨水溢流口布设等问题出发,结合鹤壁市淇滨大道海绵城市改造案例,阐述了不同类型市政道路的雨水控制系统构建策略、海绵设施景观统筹与细节设计要求、雨水溢流口设计要求等,并提供了相应的参考设计详图,以期为同类项目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对天津海绵城市建设主要地质条件及适宜性分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天津地区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技术措施的结构类型、设计参数、功能特点等进行了分析,定性地评估了下凹式绿地、绿色屋顶、生物滞留设施、透水铺装、湿塘、植草沟等常用技术措施的雨水调控能力;分析了天津地区常用的低影响开发措施在不同地质分区的适用性,提出了天津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地质建议,为天津中心城区(含环城四区)及滨海新区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采取的低影响开发措施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的推进,海绵城市理念已得到普遍认同。雨水湿地作为一种重要的海绵设施,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用广泛。通过对具体案例雨水湿地的应用研究,详细介绍雨水湿地水系统循环、景观设计、植物配置及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海绵城市设计提供多样化的设施选择。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我国很多城市着手建设海绵型城市,大力推行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来缓解城市雨水问题。低影响开发设施在我国还处于试验和应用起步阶段,实践案例较少,缺乏维护管理的相关经验,而运行和维护管理不当和缺失则可能造成这些雨水设施的运行效果大减折扣或适得其反。因此,有必要从技术和管理等方面概述低影响开发城市雨水设施的维护管理事宜。  相似文献   

12.
低影响开发(LID)作为一种城市设计和雨水管理思路现已逐渐成熟。LID设施无需占用大面积的土地资源即可将大部分雨水留在原地,既可以控制雨水径流污染、补充地下水,又可以减轻城市洪涝灾害。通州区作为北京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区,将LID设计理念应用于暴雨管理和面源污染控制设计,掀起了城市规划和雨洪控制理念变革的建设热潮。文章从LID的功能分析及试点区实际应用LID类型分析入手,对LID设施的技术集成进行探讨,为海绵城市建设中如何选择LID设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是第二批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以天津中新生态城某地块建筑小区为例,介绍了海绵城市设计项目的设计理念及整体思路。本项目为新建小区,以规划目标为导向,从项目竖向条件、下垫面状况及排水系统进行分析,选取了适合本项目情况的低影响开发措施,通过下凹绿地、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等不同措施的选用,实现了年径流总量、面源污染控制、雨水回用等指标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城市树池是海绵城市建设中一种重要的技术设施,是城市道路、广场树木生长所需的人工构筑物,已有较多的应用。通过对比分析海绵城市建设中各种城市树池的建池原则、处理方式、植物灌溉、雨水回用等特点,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设计并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净化初期径流并储存回用雨水的海绵型改进优化树池,并相应地提出了该新型树池的构造要求、设计方法与参数,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要求,对其应用特点与要求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设施具有径流控制与节水效果高、运行维护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建筑小区海绵城市设计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海绵城市概念的概述,简述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的类型、构造、适用条件,分析其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选择、应用,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已建既有住宅小区内雨水花园、生态停车位、净化调蓄设施、调蓄净化明沟等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海绵化技术改造,大大提升了小区的环境品质。解决改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积累了一定的施工经验,改造技术的成功应用,也为今后"海绵城市"类似低影响开发设施改造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雨水问题日益突出,海绵城市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普遍存在投资大、回报周期长、收益低、公益性强等特点。目前大多数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采用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建设,以缓解政府的财政负担。针对城市化过程中雨水管理设施建设的资金问题,美国采用雨水收费的办法,为雨水设施的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并在推动雨水设施的建设方面发挥了激励奖惩和筹集资金的双重作用,但如何制定有效的雨水收费制度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的工作。系统分析了美国的雨水收费模式、激励政策以及雨水收费计算方法等,以期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资金保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日益加剧的城市洪涝灾害,我国颁布实施《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人工湿地作为一种低影响开发设施,其较好的吸纳径流、去除污染及景观价值方面的优势必将在径流总量/污染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的建议,对人工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价值和作用,以及设计时相对于传统人工湿地设计的不同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对人工湿地在"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及应用方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海绵城市建设在旧城区改造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雨水的合理收集、利用与适时补充地下水,达到缓解水资源紧张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旧城区改造工程中的应用,有着重大现实而长远的意义。济南市舜园小区的海绵城市设计思路是以"渗""滞"为主、"蓄""用"结合,设施分散、就地消纳雨水。建设模式彰显了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雨水排放模式。设计人员从汇水分区入手,完善排水系统,结合LID设施提升场地设计到优化路面及改造微地形,秉持了低影响、低成本、因地制宜及特色创新的设计原则,在改善济南市人民群众居住环境的同时,打造出海绵城市建设的亮点,彰显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砖瓦》2021,(9)
以厦门新机场莲河片区莲嶝路海绵设计为例,说明了项目控制目标的确定依据,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指标计算,提出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安装透水铺装,绿化带设置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方法,以达到对雨水的径流总量控制和污染控制的目的,针对海绵工程施工提出注意事项,以保证各设施正常发挥性能,为其他类似的市政道路工程海绵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