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成功烧成温度为1040℃和烧成周期为70分钟并适用于彩釉砖的硅锌系结晶釉。探讨了各组成及工艺制度对结晶尺寸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配方。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手段对析晶机理、晶形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烧成工艺对钧瓷釉呈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洪巍  王淑玲 《陶瓷》2000,(3):27-29
利用河南省神地区的原料研究了烧成温度制度对钧瓷釉呈色的影响,通过对釉色的观察和利用国产JFY-PS测配色仪进行颜色分析,结果表明,在适当的烧成工艺条件下,可以在相当宽的组成范围内获得呈色良好的钧红瓷釉;还原温度的高低是影响钧瓷釉呈色的重要影响因素,较低的还原温度减弱了Cu2O胶粒和Fe^3+显色,使釉的长波反射率降低,相对强化了Fe^2+的显色使用,可以获得不同深浅的葡萄紫浅釉;偏高的还原温度将显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一种在还原气氛下SK7~9的温度时烧成的釉配方。为了在不同温度下能够使用和可以使用不同的色料,作者对所用的木灰作了某些改变。作者已经证实,灰釉不单只在还原气氛下而且在氧化气氛下烧成也是十分有效的。加入木灰、特别是在SK7~9的温度下还原气氛烧成的釉得到了为中国陶工们所赞赏的深沉而美丽的外观。这类中国灰釉向现代  相似文献   

4.
低温快烧结晶釉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工艺配方着手,试制成功了一种符合现代建筑陶瓷产品低温快速烧成要求的新型结晶釉。探讨了各组成及釉层厚度对结晶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本实验中釉中形成了大量的Zn2SiO4晶体。  相似文献   

5.
王邓  朱聪旭  徐辉  刘鹏  郑直  冯铭华 《硅酸盐通报》2015,34(12):3477-3481
在钧瓷基釉中加入微量稀土金属氧化物,采用马弗炉、微波烧结炉及工业窑炉烧制钧瓷样品,设定相同烧成制度,研究在不同烧成设备条件下对变色钧瓷釉层的显微结构及呈色影响.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釉层的物相组成及显微形貌;通过CM-2500C分光测色仪研究钧瓷的变色效果.分析结果显示,添加稀土金属氧化物后在微波烧结炉中烧成,得到的钧瓷样品效果较好.三种不同窑炉烧成条件下的钧瓷样品均有明显析晶现象,变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低温快烧结晶釉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成功烧成温度为1040℃和烧成周期为70分钟并适用于彩釉砖的硅纱结晶釉。探讨了各组成及工艺制度对结晶尺寸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配方。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手段对析同理,晶形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利用普通陶瓷原料,经合理配方,制成釉浆施于坯体上,干燥后在还原气氛下进行煅烧获得试样。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坯釉张力不同而形成藤蔓状缩点釉,无釉的部分有绒毛状花纹。本文主要研究原料、施釉厚度、烧成气氛等方面对藤蔓花纹缩点形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制了能与以黄河泥沙为主要原料制备的陶瓷节能保温砖坯体相匹配的低温一次烧成生料釉,采用TG-DTA、XRD、SEM等分析了样品性能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B-2-3,其烧成温度为1120℃,釉面硬度为637.3HV,釉层晶相组成为透辉石、钙长石等,乳浊效果好.探讨了影响釉烧成温度的诸因素及釉的乳浊机理.  相似文献   

9.
以高岭土、长石、石英、磷酸钙、氧化锌、氧化铁等原料制备高温无铅仿古金属光泽釉。主要研究了釉料配方组成及烧成制度对釉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在基础釉中添加(wt.%)磷酸钙25,氧化锌2,氧化铁20,在烧成温度为1260℃、保温20min条件下,可获得釉面效果良好的红色仿古金属光泽釉。采用XRD、SEM等现代测试方法对釉层的显微结构和物相组成进行表征,揭示了釉面的呈色效果与配方组成和显微结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无光黄褐色窑变釉的配方、工艺、烧成制度进行了研究。通过在釉料配方中添加氧化铁、碳酸钡等原料,釉面出现自然窑变黄褐色效果,在合适的烧成条件下呈现无光窑变釉。试验得到氧化铁最佳添加量为5~7%、碳酸钡26~29%,采用氧化气氛烧成,烧成温度范围1210~1250℃。  相似文献   

11.
无铅釉配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小莉 《佛山陶瓷》1998,8(1):38-40
本根据塞格尔式的基本组成,简述了各种氧化物对无铅釉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在不同的烧成温度下,不同用途釉的各种组成建议的限量。该有助于在研制开发新的基釉中确定初步配方以及对现有的釉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2.
以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出土青花瓷为研究对象,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青花瓷样品胎、釉的化学组成进行无损分析.结果表明,龙虎山大上清宫青花瓷胎中Al2O3含量均值为22.2%,明显高于景德镇周边瓷石原料,应为使用高岭土加瓷石的二元配方;青花瓷釉采用了釉灰加釉果的配方,釉灰和釉果的使用比例变化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3.
北京龙泉务辽金代瓷器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龙泉务辽金代白瓷和黑瓷进行了研究,其胎的组成以高铝、钠和低硅为特征,其组成与北方古代名窑瓷胎有明显差别,样品釉的组成差别较大:一个样品属碱钙釉、三个样品属钙碱釉;二个样品属钙质釉,酱色釉是在强氧化气氛下烧成,故在黑釉表面形成一屋赤铁矿结晶体,使其釉的外观呈酱红色,细白瓷样品的烧成温度为1240℃左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临汝青瓷的仿制工艺。仿制试验实践表明:临汝青瓷胎可以用当地的几种劣质粘土配制,也可以用长石、石英和优质粘土配制。但胎体不同对釉色有很大影响。临汝青瓷釉是一种富含钙的透明釉,可以用适当量的当地粘土配以长石、石英和木灰以及方解石等原料配制。釉之化学组成是影响釉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当SiO_2/Al_2O_3之比为7~8、Fe_2O_3含量在1.5~1.8%范围内,釉色较好,P_2O_2含量较高时,导致釉乳浊,釉中的Fe_2O_2成分由不同原料引入时,其呈色效果明显不同。烧成温度、气氛、烧成时间、冷却制度以及釉层厚度等也对釉的表现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硅铝比例对锌釉表观性能的影响。该实验是在确定锌釉的赛格尔式和不同硅铝比例的情况下进行,即固定赛格尔式中碱性成分的摩尔量,而按照有规律的改变硅铝的比例含量。分别在1100℃、1150℃、1200℃三个温度下,采用氧化气氛烧成制备样品。采用肉眼法对样品表观性能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相应条件下的锌釉表观性能分布图。  相似文献   

16.
文章研究了宋兔毫釉坯釉料的化学组成、坯釉料的细度、坯釉厚度、施釉方法、烧成温度、烧成气氛,其中釉的成分、釉中三氧化二铁含量及烧成温度对兔毫釉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烧成中气氛的变化会使之形成不同颜色的兔毫釉。  相似文献   

17.
祭红釉是铜红釉中的一种,釉色深沉,釉面光润,釉中无龟裂纹理、不流釉、不脱口、不开片,是一种名贵釉。笔者以釉果、氧化铜、石英、方解石、长石、石灰石、高岭土、玻璃粉、碳酸钡、氧化锌等为主要原料,采用还原气氛烧成,研制出呈现出血红色且表面光滑的祭红釉。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探讨配方组成对祭红釉釉面效果的影响,最终获得了釉面效果较佳的祭红釉。研究结果表明:祭红釉釉面效果较佳的配方组成(wt%)为:碳酸钡10、石英22、方解石2、氧化铜0.7、釉果23、长石12.5、玻璃粉4、石灰石13、氧化锌6、高岭土6。  相似文献   

18.
《陶瓷》2017,(12)
笔者对无光豹纹花釉的配方及烧成制度进行了研究。在底釉配方中添加氧化铁、氧化锌等搅动釉面出现自然窑变纹路效果,面釉施普通的光泽颜色釉,在合适的烧成条件下呈现无光豹纹花釉。研究烧成温度,保温温度、保温时间等对釉面效果的影响等,得出最佳效果为:底釉中氧化铁添加量为6%~8%、氧化锌添加量为2%~4%,采用梭式窑氧化气氛烧成,最高烧成温度为1 290℃,二次保温温度为1 130~1 150℃,保温时间为60min。  相似文献   

19.
抗菌搪瓷及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搪瓷面釉中引入磷酸银抗菌剂,研制出了抗菌搪瓷。在确定了抗菌搪瓷的底釉和面釉的配方及其烧成温度制度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烧成温度对银挥发量的影响,并对在不同的烧成温度下,Ag^ 在釉层中的径向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备抗菌搪瓷时,在面釉中加入1.5%Ag3PO4、烧成温度为940℃时即获得良好的抗菌效果、釉面质量及抗菌耐久性。  相似文献   

20.
以生料石灰碱釉为基础,通过三角配料法,确定了钧瓷窑变釉的最佳配方。以同一配方釉在同一窑炉中烧制出紫红色、蓝紫色的窑变釉。利用色度仪、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Raman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仿钧瓷窑变釉的形成及呈色机理。结果表明:同一配方样品在窑中摆放的位置不同,表现为温度以及气氛不同,导致其微观结构以及着色元素价态不同,从而形成钧瓷窑变釉;此外,窑变釉的成色原因是氧化铁和氧化铜共同参与形成的,其中不仅仅只有离子着色,还有结构成色的参与。成功的解释了钧瓷窑变釉的形成原因及呈色机理,为钧瓷窑变釉的复仿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