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本文针对山区输电线路工程常见的几种地质情况,在塔位地形坡度为0°、15°、30°和45°的情况下,对常规的基础型式造价进行对比分析,从造价角度对基础选型进行探讨,并结合安全可靠、环境保护、施工运输条件等因素推荐不同地质情况下合理的基础型式,为山区输电线路工程的基础优化设计,有效降低输电线路工程的造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前,越来越多的输电线路需要途经承压水地区,而承压水对输电线路塔基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有重要影响。以新疆地区750 kV交流超高压输电线路悬垂塔的基础设计为例,对其基础选型和施工方法进行了对比论证,推荐了承压水地区输电线路的基础型式和施工方法,为承压水地区输电线路的基础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原状土基础在山区输电线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晓俊 《云南电力技术》2010,38(5):87-88,99
介绍原状土基础作为输电线路工程的杆塔基础型式,其充分利用原状土地基自身的承载特性,提高基础的抗拔、抗倾覆承载能力。具有开挖土方量小、钢材用量少、节省模板、施工简单,保护环境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输电结构基础设计和试验指南》(IEEE Std 691-2001)是由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协会输配电委员会主编,其成果经过了大量的试验验证,是美国输电线路基础设计的主要依据,在世界许多国家被广泛地采用和借鉴,了解其标准对我国的电力建设以及涉外工程有着重要意义。掏挖基础和挖孔桩基础是在输电线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原状土基础型式,本文对中国和美国该基础型式的设计方法进行介绍和对比,结果可为输电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浅谈掏挖式基础在输电线路上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德才 《广东电力》2000,13(4):25-26
提出了一种新的输电线路基础型式-掏挖式基础,讨论了该基础型式的受力特点,并与传统的板式基础和阶梯式基础比较,得出:基于广东省的地质条件,掏挖式基础适于广东省大多数输电线路的塔基,工结构合理,可减少基础土石方开挖工程量,节省钢筋和混凝土的,降低工程造价。广东省500kV蓄增Ⅱ输电线路的部分塔基首次采用了掏挖式基础,线路已投运一年多,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6.
特高压输电线路煤矿采动影响区铁塔基础设计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kV交流输电线路是我国第1条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优化后的线路路径不可避免地经过煤矿采动影响区,基于对采动影响区铁塔基础设计相关技术及地基稳定性评价和逐基塔位地基变形量化分析及计算比较专题研究,本着安全可靠、先进可行、经济合理的目标,确定了煤矿采动影响区铁塔基础设计的原则、合理可行的基础型式和设计方案,为确保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安全、稳定运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输电线路不等高基础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方位不等高基础主要是针对山区输电线路工程特点,结合已广泛应用的铁塔全方位长短腿,充分利用塔位周围自然地形,采用主柱加高方式调整塔腿高度,达到减少塔位基面开方、保护林木植被和自然生态环境、降低工程总造价的目的。通过不同岩石地质条件及可能应用的典型的不等高基础型式的真型试验,验证基础设计计算理论,分析基础承载特性、规律和工程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结合向家坝—上海±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特点,开发研制了输电铁塔掏挖基础机械成孔的旋挖钻机专用设备,并选择具有典型地质条件的BN157和BN162塔位进行了现场基础真型试验和工程应用。通过与人工掏挖基础相比较,掏挖基础机械成孔设备避免了人工掏挖基础的安全风险,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在输电线路工程基础施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山区输电线路距离长,地形条件复杂,输电线路转角塔基础存在下压和上拔工况,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输电线路转角塔基础的选型和设计比较困难。针对山区存在大量的覆盖层较厚、下覆基岩工程性状较好的复合地层和上拔荷载较大的转角塔,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压力型锚索承台基础型式。对其特点和技术优势进行了归纳总结,给出了压力型锚索承台基础的设计计算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强度预应力管桩(PHC)在大跨越基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500kV凤台淮河大跨越线路工程是安徽电网西通道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采用“耐-直-直-耐”跨越形式,全长2305m,跨越塔全高146m,其跨越塔基础采用高强度预应力管桩(PHC)加承台型式,此种型式基础在线路工程中较少采用,在工程实际应用中。质量保证和控制工期方面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建筑工业化和国网公司“两型三新”工程建设理念要求,越来越多预制结构工程技术应用于输电线路基建项目中。其中输电线路预制基础应用最为广泛。预制基础的应用可大幅度减少输电线路基础施工工序、缩短工程周期、降低工程成本和劳动量。提出了一种实用新型输电线路直线塔预制板式基础,介绍了预制板式基础结构方案、安装就位方案。对预制板式基础的优势进行阐述和总结,为今后预制板式基础在输电线路直线塔中推广应用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掏挖式基础受力机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掏挖式基础是近年来在我国输电线路建设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基础型式, 具有充分利用原状土的承载力、减少开挖量等优点。为进一步研究掏挖基础的工作机理以及抗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掏挖基础进行了原位真型基础载荷试验, 原位测试各种试验工况下基础的变形性状和承载能力。根据试验结果着重对抗拔计算及地基基础间的作用特性进行了分析, 为掏挖基础在浙江地区输电线路工程中的应用和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1000kV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程为背景,结合以往双回路换位塔设计成果,利用三维间隙分析软件,设计了三柱式换位塔、双柱式换位塔以及双回共杆换位塔,并估算了塔重、基础、绝缘子等工程量,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得出双共杆换位塔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最后,推荐1000kV淮南-南京-上海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程采用双回共杆换位塔型式。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以1000 kV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程为背景,结合以往双回路换位塔设计成果,利用三维间隙分析软件,设计了三柱式换位塔、双柱式换位塔以及双回共杆换位塔,并估算了塔重、基础、绝缘子等工程量,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得出双回共杆换位塔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最后,推荐1 000 kV双回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采用双回共杆换位塔型式。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在输电线路工程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研究并总结了山区输电线路环保设计的若干理念,主要结论如下:优化铁塔长短腿的极差设计,为基础配置和选用提供更大的空间;因地制宜选择性地设计特殊的塔型(如小根开铁塔、跳线上绕塔、Z型边坡塔、三角形断面塔等),可满足山区工程实际需要;优先选用原状土基础和新型环保基础型式;长短腿与不等高基础配合塔脚架使用可最大限度减少开方,建设性提出了几种适宜的塔脚架方案;山区塔基边坡推荐优先采用生态或综合护坡方案。  相似文献   

16.
舟山与大陆联网螺头水道大跨越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输电线路跨越工程。大跨越地处海岛甚至海中,地形位置狭小,施工条件恶劣;高塔基础型式多样,有海岛斜置式插入钢管基础,还有海中基础;370 m高塔结构复杂,高度高、尺寸大、直径大、重量大;跨越螺头水道国际航道,耐张段长、跨距大,航道通航流量大,大型船舶通行频繁。对舟山与大陆联网大跨越工程施工关键技术作了介绍,为类似输电线路大跨越工程施工提供良好的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刘洪义 《吉林电力》2011,39(3):7-10
针对东北地区部分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地表由1.5~2.5 m厚粘土层覆盖,以下为岩层,且岩体整体性好,风化程度轻的地质情况,指出如采用掏挖基础、岩石锚杆基础等大开挖型式,易造成环境植被大面积破坏并加大基础工程量.通过总结分析掏挖基础和岩石基础的优点,提出了一种适宜这种地质条件且经济环保的掏挖加岩石锚杆复合环保型原状土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新型金属锚基础采用免开挖方式,充分利用原状土层力学性能来稳定杆塔。介绍了其研制过程及近年来在国内输电线路中应用实例,提出了设计应用于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杆塔基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魏占元 《青海电力》2009,28(3):22-24
通过对青藏铁路110 kV输变电工程自立塔锥柱基础发生沉降、位移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多年冻土对输电线路工程地基与基础的危害及破坏机理,并对多年冻土地区输电线路工程建(构)筑物的地基处理方法和施工措施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对多年冻土地区输电线路工程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建军 《广东电力》2014,(5):109-112
在山地线路设计中,需根据塔位实际地形、地质情况因地制宜采用铁塔长短腿及基础型式,达到最大程度地降低土石方工程量,以维持塔位原状地形、地貌,从而达到节省投资、保护环境等目的。基于此,首先介绍铁塔设计中广泛采用的全方位长短腿的配置及其优缺点;然后通过分析山区输电线路铁塔型式以确定合适的基础优化方法;最后认为:为维持基础水土环保,应适当采用挡土墙、护坡和排水沟设计,从而达到环保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