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2 毫秒
1.
蔡鹏博  孟伟  张洪武  郑升辉  付晓燕 《功能材料》2022,(8):8176-8179+8230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MgGa2O4:xMn2+(x=0.5%,1%,3%,5%)系列绿色长余辉发光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发光光谱、余辉光谱、热释光谱等表征手段对其长余辉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样品的发射光谱的结果表明,Mn2+在509 nm处的特征发射峰,对应Mn2+离子的4T1(4G)→6A1(6S)电子跃迁,随着Mn2+掺杂浓度的增加,其发光强度先增强后减弱,掺杂浓度为3%时样品具有最好的发光性能;掺杂浓度为1%时其余辉强度最强,余辉时间可以持续1h以上;热释光谱在342 K附近出现一个宽峰,这表明样品存在大量的陷阱,这有利于捕获被激发的电子,形成长余辉发光。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CaMoO4∶Eu3+红色荧光粉,采用热解法制备g-C3N4蓝色荧光粉,并制备复合荧光粉g-C3N4/CaMoO4∶Eu3+。利用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分析、热猝灭分析对荧光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aMoO4∶Eu3+红色荧光和复合荧光粉g-C3N4/CaMoO4∶Eu3的衍射峰与CaMoO4粉末标准卡PDF#85-1267的衍射峰相匹配。在393nm的激发下,g-C3N4在462nm处发蓝绿色光,CaMoO4∶Eu3+在616nm处发红色光。通过改变g-C3N4与CaMoO4∶Eu...  相似文献   

3.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Yb-Ho共掺的La2W2O9纳米晶。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荧光光谱(PL/PLE)对前驱体及产物进行表征。系统地研究了样品包括功率/温度依赖发射光谱、潜在上转换发光机制、主发射的衰减动力学、发光颜色等上转换发光特性及荧光测温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功率980 nm光源激发下,(La0.88Yb0.1Ho0.02)2W2O9荧光粉在654 nm出现最强发射峰,对应于Ho3+离子的5F55I8跃迁。在298-548 K温度范围内的上转换发光性能研究表明所得荧光粉可通过荧光强度比模式(FIR)和荧光寿命模式(FL)实现双模式荧光测温。在980 nm光源激发下,所得荧光粉可基于Ho3+的最强发射峰5<...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新型红色荧光粉Zn6Ga8-xTiO20:xCr3+。用XRD、XRF和TEM对样品的成分和晶体结构进行表征, 发现所合成的荧光粉为单一的混合尖晶石结构, Cr3+能有效地掺杂进入基质Zn6Ga8TiO20中, 并占据八面体格位。荧光光谱分析表明, 激发谱由四个峰组成, 峰值分别为281、337、420和555 nm, 其中281 nm对应Cr3+离子的4A24T1(4P)跃迁, 337 nm来自O2-的2p轨道电子向Ga3+的4s4p轨道迁移跃迁, 420和555 nm分别对应Cr3+离子的4A24T14A24T2g的跃迁。发射光谱是由2E→4A2的跃迁辐射零声子线(689 nm, R锐线)、处于畸变的环境中Cr3+发射的N线(696 nm)以及由晶格振动导致的声子伴随发射峰组成。这种荧光粉是一种可能应用在白光LED上的红色荧光粉。  相似文献   

5.
红色荧光粉对改善白光LED(w-LEDs)发光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制备与商用LED芯片相符的、高效和稳定性好的红色荧光粉,本研究采用传统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系列四方白钨矿结构的Na1–xMxCaEu(WO4)3(M=Li,K)红色荧光粉,并系统研究了Li~+和K~+的掺杂对NaCaEu(WO4)3荧光粉晶体结构、发光性能以及热淬灭特性的影响。Rietveld精修结果显示,掺杂Li~+和K~+没有改变NaCaEu(WO4)3基质的四方白钨矿结构,而是形成了固溶体,并且导致晶格常数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光致发光光谱表明,在近紫外光395nm激发下,荧光粉呈现典型的红色发射,其最强发射峰位于617nm处,对应于Eu3+离子的~5D0→~7F2跃迁,这表明Eu3+处于非对称中心格位。更值得注意的是掺杂Li~+和K~+有效改善了NaCaE...  相似文献   

6.
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一种新型系列橙红色荧光粉Ca2Gd1-xSbO6:x Sm3+(x=0、0.01、0.02、0.03、0.04、0.05、0.06),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致发光(PL)光谱、高温荧光光谱和荧光衰减寿命等手段表征其物相结构、晶体结构、化学纯度和光学性质,研究了材料的发光性能。结果表明,这种荧光粉基于Sm3+在597 nm处的4G5/26H7/2跃迁,引入Sm3+作为发光中心在407 nm激发下可发出波长为597 nm的橙红光。随着Sm3+离子浓度的提高Ca2GdSbO6:Sm3+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先提高后降低。根据Dexter理论,其浓度猝灭是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主导的,Sm3+离子的最佳掺杂浓度为x=0.03。...  相似文献   

7.
王亚楠  刘鑫  李兆  曹静  王永锋  吴坤尧 《功能材料》2021,(3):3160-3163,3176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Lu2.94Al5O12:0.06Ce3+绿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致发光光谱(PL)对样品的物相、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Lu2.94Al5O12:0.06Ce3+绿色荧光粉为立方晶系,表面为类球形。激发光谱中,位于340和450 nm的激发峰分别归属于4f的两个能级到5d能级的跃迁而产生的吸收,340 nm处的激发峰是由于发光是由于2F5/2到5d的跃迁,而450nm处的激发峰是由于2F7/2到5d的跃迁。发射光谱中,位于525 nm的发射峰对应Ce3+的4f-5d电子跃迁。当Ce3+掺杂量为6%,1500℃煅烧5 h时,Lu2.94Al5O12:0.06Ce3+绿色荧光粉CIE色坐标为(0.3683,0.5959),是一种可以用作白光LED的绿色荧光粉。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Bi3+和Eu3+共掺的Y2MgTiO6荧光粉,X射线衍射谱(XRD)分析表明,所有样品的晶体结构均为单斜晶系P21/n, Bi3+和Eu3+掺入Y2MgTiO6中并替代Y3+的位置。通过光致发光光谱、X射线激发荧光谱(XEL)系统研究了Bi3+和Eu3+掺杂浓度与发光强度之间的关系。荧光分析表明,Y2MgTiO6∶Bi3+,Eu3+荧光粉可被271nm左右的近紫外光激发,在620nm处表现出较强的红光发射带,这一发光属于Eu3+5D07F2特征跃迁;当Eu3+掺杂量为20%(摩尔分数)...  相似文献   

9.
采用静电纺丝与气相还原氮化相结合的方式制备了用于白光LED的CaSi2O2N2:Eu2+荧光纤维。通过调节纺丝溶液溶剂的配比, 得到了空心结构的Ca-Si-O-Eu纳米纤维和CaSi2O2N2:Eu2+荧光纳米纤维。样品在微观上保持中空纤维结构, 宏观上也保持薄膜的状态。利用X射线衍射对样品物相结构进行分析, Ca-Si-O-Eu中空纤维在1300℃保温5 h后得到层状结构的CaSi2O2N2, Eu2+离子的掺入没有改变CaSi2O2N2的主晶相。在400 nm激发光照射下CaSi2O2N2:Eu2+荧光纤维在550 nm附近具有一个宽发射峰, 对应着Eu2+离子4f65d→4f7跃迁。与CaSi2O2N2:Eu2+荧光粉或普通荧光纤维膜比较, 制备的中空荧光纤维膜有更高的发射光强度。  相似文献   

10.
稀土离子掺杂的上转换发光材料近年来在照明、太阳能电池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水热法制备了Ho3+/Yb3+掺杂的NaGd(MO4)2荧光粉,通过XRD、SEM、光谱分析等手段对NaGd(MO4)2荧光粉进行了表征,研究了Ho3+/Yb3+掺杂对钼酸盐荧光粉发光特性的影响。形貌结构分析表明,Ho3+/Yb3+掺杂的NaGd(MO4)2荧光粉均为纯的四方相结构,颗粒尺寸约为0.4~0.9μm, Ho3+/Yb3+的掺杂使NaGd(MO4)2荧光粉的晶胞参数变小。光谱分析表明,NaGd(MO4)2荧光粉中546 nm处的绿光是来自Ho3+5F4  相似文献   

11.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一系列Gd2-2xZnTiO6∶xSm3+(x=0,0.01,0.03,0.05,0.07,0.09,0.11)橙红色荧光粉,并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及荧光性能进行了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所制Gd2ZnTiO6∶Sm3+(GZT∶Sm3+)荧光粉均为双钙钛矿结构,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由几十微米大小无规则形状的颗粒堆积而成。在407nm近紫外光激发下,GZT∶Sm3+的发射光谱展示出两个较弱的发射峰(4G5/26H5/2,566nm;4G5/26H9/2,650nm)和一个较强的发射峰(4G5/26H  相似文献   

12.
以Sr2CO3、Si3N4和Eu2O3为原料, 以C为主要还原剂, 采用碳热还原氮化工艺合成Sr2Si5N8:Eu2+荧光粉, 着重研究了C、Sr2CO3添加量及Eu2+浓度对产物物相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当C与Si3N4的摩尔比 nc/=9/5时,合成出Sr2Si5N8:Eu2+单相荧光粉, 添加适当过量的Sr2CO3可提高合成产物的N含量, 且荧光粉的发光强度与其N含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在450 nm蓝光激发下, 受Eu2+的4f65d1 → 4f7跃迁作用, Sr2Si5N8:Eu2+荧光粉在550~700 nm波段范围产生非对称宽带发射。随着Eu2+掺杂浓度由1.5mol%增加到20mol%, 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先增强后减弱, 达到2mol%时发生浓度淬灭现象; 发射主峰由608 nm逐步红移至641 nm; CIE色坐标从(0.606, 0.393)位移至(0.656, 0.343), 是一种可用于白光LED的优质红色荧光粉。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气悬浮方法制备了Nd3+/Yb3+共掺La2O3-TiO2-ZrO2前驱体玻璃, 通过热处理获得了微晶玻璃。通过DTA对前驱体玻璃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利用光致发光谱, TEM和EDS对微晶玻璃进行了表征分析, 并研究了热处理对上转换发光的影响。结果表明: 玻璃转变温度和析晶起始温度分别为799℃和880℃. 在980 nm激光激发下, 样品发射出中心位于497, 523, 545, 603和657 nm处的五条发光带。热处理后样品上转换发光强度提高, 经过880℃保温50 min热处理的微晶玻璃显示了最强的上转换发光, 在545 nm处的发光强度是前驱体玻璃的11倍, 这是由于在微晶玻璃基质中存在致密柱状晶和Nd3+离子在晶体中富集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戴智刚  李友芬  李刚  杨儒 《无机材料学报》2016,31(10):1081-1086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Tb3+, Yb3+共掺杂的Sr2B2O5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PL)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和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 合成样品为单斜结构的Sr2B2O5相。分别使用543 nm和980 nm的监测波长, 得到的激发光谱均在354 nm、374 nm处有较强的激发峰, 其中374 nm处最强, 说明Sr2B2O5荧光材料在近紫外光区对太阳光有很强的吸收; 在374 nm( Tb3+:7F65D3) 紫外光激发下, 观察到Tb3+: 5D47FJ ( J = 6, 5, 4, 3) 可见光区发射光, 并检测到Yb3+: 2F5/22F7/2的近红外发射光。通过研究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与Yb3+掺杂浓度的关系, 发现在单斜晶体Sr2B2O5中, Yb3+具有很高的猝灭浓度。  相似文献   

15.
采用传统高温固相法在1050℃烧结下制备了Na2Ca3-xSi6O16∶xEu3+红色荧光粉,其中Na2Ca2.93Si6O16∶7%Eu3+荧光粉的发光性能最好。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纳米SiO2并包覆在Na2Ca2.93Si6O16∶7%Eu3+荧光粉表面,包覆量为2%~10%(wt,质量分数,下同)。通过X射线衍射仪、激发-发射光谱分别对荧光粉物相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采用CIE色度坐标分析软件对样品的色度图进行绘制。结果表明纳米SiO2包覆量不同的荧光粉其基质结构未发生改变,纳米SiO2包覆膜是无定型的,样品的发射峰位置没有变化,但发射强度不同;当纳米SiO2包覆量...  相似文献   

16.
以Y2O3、Eu2O3、Bi(NO3)3·H2O、浓HNO3、偏钒酸铵、氨水、无水乙醇和一缩二乙二醇为原料,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辅助水热法合成YVO4: Eu3+, Bi3+纳米颗粒。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和荧光光谱(FL)等手段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为YVO4: Eu3+, Bi3+纳米颗粒,均具有四方晶相结构,其微结构随反应溶液的的pH值变化。YVO4: Eu3+, Bi3+纳米颗粒在619 nm处有较强的红光发射(电偶极跃迁5D07F2),在594 nm有较弱的橙光发射(磁偶极跃迁5D07F1)。随着Eu/Bi比值的增大材料的荧光先增强后减弱,在Eu/Bi比值为5时样品的红光发射最强。溶液的pH值影响YVO4: Eu3+, Bi3+纳米晶的发光强度,其中pH值为10时的样品其红光发射最强。并探讨了YVO4: Eu3+, Bi3+纳米晶的发光机理。  相似文献   

17.
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烧结方法制备了稀土Sm3+掺杂的(Bi0.5Na0.5)TiO3无铅压电陶瓷。系统分析了掺杂浓度、烧结温度和离子补偿对发光特性的影响。稀土Sm3+离子的加入实现了(Bi0.5Na0.5)TiO3陶瓷的红绿光发射, 其激发光波段位于400~500 nm范围内, 与已经成熟的蓝光LED芯片的发射光谱充分匹配。当烧结温度为1100℃, Sm3+离子的掺杂浓度为0.015 mol时, 陶瓷样品呈现最强的发光强度。同时, 通过Li+、Na+、K+离子进行电荷补偿, 有效提高了陶瓷样品的发光性能, 发光强度随离子半径增大而增强。可见, Sm3+掺杂的(Bi0.5Na0.5)TiO3材料在光电集成器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近红外(NIR)荧光粉转换型发光二极管(pc-LED)具有尺寸小、效率高以及光谱易于调节的特点,在特种照明、传感、微型近红外光谱仪等各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报道的发射波长超过850 nm的近红外荧光粉的荧光热稳定性较差.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合成了一种立方相结构的Sc(PO3)3:xCr3+(x=0, 1, 5, 10, 12, 14, 16, 18 at%)荧光粉,其具有725–1150 nm的宽发射带,发射峰为875 nm,与之前报道的发射峰超过850 nm的荧光粉相比,其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在423 K下,5 at%样品的积分发光强度保留了室温下的73.4%.通过对比研究立方相和单斜相Sc(PO3)3:Cr3+荧光粉变温X射线衍射,发现立方相荧光粉优异的荧光热稳定性可能归因于高温下较小的键长和键角变化.利用该荧光粉制备的NIR pc-LED在150 mA电流驱动下,产生了26.62 mW的NIR辐射功率.驱动电流为10 mA时,最高电光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Lu2(MoO4)3:Eu3+系列红色荧光粉,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能谱仪(EDS)和荧光光谱(PL)仪对制备荧光粉的结构、形貌、元素组成及光致发光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Eu3+成功掺入基质晶格中并得到Lu2(MoO4)3:Eu3+纯相样品,荧光粉颗粒大小在2μm左右。制备温度依赖样品光致发光结果表明1 000℃下制备Lu2(MoO4)3:Eu3+样品发光性能最好。煅烧时间依赖样品光致发光结果表明1 000℃下煅烧时间为6 h时样品发光效果最好。反常于荧光粉发光热猝灭现象,Lu2(MoO4)3:Eu3+样品在外界测试温度为250℃左右时出现热增强...  相似文献   

20.
采用硬脂酸盐熔融新方法合成了[(Y1-xLux)1-yCey]3Al5O12固溶体荧光粉(x=0’0.5, y=0.005’0.03), 并通过XRD、SEM、BET和PL-PLE等方法对该荧光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纯相石榴石在800℃的低温下即可生成, 而不经过YAM和YAP中间相。煅烧所得[(Y1-xLux)1-yCey]3Al5O12 荧光粉具有良好的均一性和分散性, 并在455 nm蓝光激发下于544 nm附近呈现最强黄光发射。粉体的发光强度随煅烧温度升高而增大, 归因于结晶度提高和表面缺陷减少。发现Ce3+的荧光猝灭浓度为1.5%, 猝灭机制为Ce-Ce间的交换相互作用和晶格缺陷。发现发射峰位随Ce3+含量增加而红移, 而最强激发峰和发射峰随Lu3+含量增大而蓝移, 归因于Ce3+离子5d激发态能级重心移动和晶体场劈裂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