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制备了聚乙二醇-双-全氟2-[(2-丙氧基)-丙氧基]丙酸酯(I),并考察其表面活性.全氟-2-[(2-丙氧基)-丙氧基]丙酰氟和聚乙二醇-400,在有机碱三乙胺的存在下,发生酯化反应,得到聚乙二醇-双-全氟24(2-丙氧基)-丙氧基]丙酸酯,并以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进行表征.结果表明:I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54 ... 相似文献
2.
PMMA-[BMIM]PF_6-非质子溶剂复合型凝胶电解质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烯类单体MMA在离子液体[BMIM]PF6和PC、DMC等形成的混合溶液中聚合,合成一系列PMMA-[BMIM]PF6-非质子溶剂复合型凝胶电解质,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m([BMIM]PF6)∶m(PC)=45∶55时,凝胶电解质PMMA-PC-[BMIM]PF6的室温电导率值为3.44×10-3S/cm,当m([BMIM]PF6)∶m(DMC-PC)=35∶65时,PMMA-LiPF6-(PC-DMC)-[BMIM]PF6的室温电导率值为10.05×10-3S/cm,并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变化规律符合VTF方程。凝胶电解质热分解温度都在250℃以上,在80℃时热失重小于0.97%。锂离子的迁移数约为0.3。电化学窗口高达5.1V。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由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和三氟甲基磺酸钠(NaTf)形成的二元低温熔盐电解质材料,采用差热分析、电化学阻抗和循环伏安法分别对熔盐电解质体系的热学性质、电导率和电化学窗口等进行了研究。测试结果表明,LiTFSI/NaTf熔盐体系的最低共熔温度为188℃,而且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在300℃以内没有明显热分解的迹象;LiTFSI/NaTf熔盐体系具有较好的电导率,电导率随着LiTFSI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温度为230℃、摩尔配比为1∶3的LiTFSI/NaTf熔盐体系的电化学窗口为4.7 V,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电化学窗口减小幅度较小,表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以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14VP)接枝聚乙二醇(PEG)为基质,用萃取法制备了均相结构的微孔型聚合物电解质.对此共聚物电解质和纯PVDF-HFP电解质进行比较表征,并以接枝共聚物电解质组装扣式电池进行了性能检测.结果表明,PVDF-HFP接枝PEG后可提高吸液率、保液能力和电导率.20℃时PVDF-HFP和PVDF-HFP-g-PEG的电导率分别为2.60×10-3S/cm和3.28×10-3S/cm.0.2 C充放电时,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9.3 mAh/g.50次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充放电效率为99%.初始放电比容鼍为120.7 mAh/g,终止放电容量为115.9 mAh/g.0.5、1、2 C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0.2 C放电容量的96.2%、94.5%和81.3%. 相似文献
5.
先以偏氟乙烯-六氟丙烯的共聚物(PVDF–HFP)作为成膜物质、丙酮作为溶剂,采用浸没沉淀法制得多孔聚合物膜,再将多孔膜浸入含有1 mol/L LiPF6的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的离子液体电解液中获得多孔聚合物电解质膜(PPEM)。研究了PVDF–HFP质量分数和凝固浴温度对PPEM吸液率、离子电导率和电化学稳定窗口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合物溶液的PVDF–HFP质量分数为20%、凝固浴温度为25℃时,所得的PPEM电化学稳定窗口为5V,吸液率达到40.2%,但离子电导率为1.52×10-4 S/cm,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相转化法制备基于聚氧化乙烯(PEO)/热塑性聚氨酯(TPU)/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3种高聚物共混形成的电解质隔膜,将其浸泡在浓度为1 mol/L六氟磷酸锂(LiPF6)的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三者体积比为1:1:1)电解液中形成一种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GPE).采用SEM、EDS、FTIR、XRD、TG、DSC、万能拉力机和交流阻抗法对隔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PEO):m(TPU):m(PVDF-HFP)=3:1:4的隔膜具有均匀的多孔形貌,结晶峰面积最低,拉伸强度达到15 MPa左右,离子电导率为7.9×10–3 S/cm,综合性能最佳.将该隔膜装配成CR2032纽扣电池进行电池循环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0.2 C倍率下电池的充放电比容量分别达到了164和161 mA·h/g,在15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仍能保持在152 mA·h/g左右,库伦效率保持97%以上,表明该GPE是一种优异的电池材料. 相似文献
7.
8.
9.
10.
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种方法合成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一种是NDA与EG直接酯化法;另一种是PEN废料醇解再缩聚法。直接酯化阶段分别采用2种工艺条件进行研究:一种是n(NDA)/n(EG)=1/1.8,w(催化剂)/w(NDA)=0.05%;另一种是n(NDA)/n(EG)=1/2.0,w(催化剂)/w(NDA)=0.03%。用零级反应动力学方程研究NDA直接酯化动力学,得到上述2种工艺条件下的酯化反应活化能分别为40.01 kJ/mol和86.80 kJ/mol。借鉴PET醇解工艺研究PEN的醇解,得到PEN的醇解条件为:醇解反应温度:195~235℃;配比:n(PEN)/n(EG)=1/(1.3~2.0);反应时间:150~180 min。BHEN的缩聚条件为:反应温度:285~290℃;反应时间:取决于反应配比与催化剂的加入量;真空度:优于65 Pa。通过对废料醇解[n(PEN)/n(EG)=1/1.3]再合成的PEN和PEN新切片醇解[n(PEN)/n(EG)=1/1.3、1/1.8]再合成的PEN的热失重研究,得到热分解活化能分别为:140.08 kJ/mol、395.00 kJ/mol和210.76 kJ/mol。 相似文献
11.
12.
以(对苯乙烯磺酸基)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STFSI)、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PEGM)和甲基丙烯酸四氟丙酯(TFMA)、甲基丙烯酸八氟戊酯(OFMA)、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为单体,合成了三种锂单离子导电聚合物电解质隔膜。采用FTIR、SEM、EIS和LSV对隔膜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所合成的电解质膜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90 ℃,10-5 S/cm)、较宽的电化学稳定窗口(4.5 V)和高的锂离子迁移数(≈1)。将隔膜组装CR 2025扣式电池进行恒电位间歇滴定法(PITT)测试,结果显示电解质隔膜拥有较高的锂离子扩散系数(60 ℃,10-9 cm2/s)。经热处理后,电解质膜与锂金属的界面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表明这与含氟侧链基团在聚合物电解质的表面富集有关。 相似文献
13.
以Ni(NO3)2·6H2O和NaOH为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Ni(OH)2电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表征了样品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该样品是具有片状纳米次级结构的β-Ni(OH)2。采用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充放电测试研究了该β-Ni(OH)2样品的储锂性能,结果发现该样品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非常高的储锂活性,在50 mA·g-1电流密度下其第3次循环放电比容量高于1550 mA·h·g-1;样品电极中的碳含量对其循环性能和倍率性都有显著影响,通过交流阻抗(EIS)测试分析了样品电极中碳含量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果胶聚电解质配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天然多糖壳聚糖和果胶合成壳聚糖 /果胶聚电解质配合物 ( PEC) ,探讨了 PEC合成过程反应机理 ,考察 PEC薄膜在水溶液中的溶胀行为、对 p H刺激响应性和做药物释放载体的可能性。关键词 :壳聚糖 ;果胶 ;聚电解质配合物用天然多糖壳聚糖和果胶合成壳聚糖 /果胶聚电解质配合物 ( PEC) ,探讨了 PEC合成过程反应机理 ,考察 PEC薄膜在水溶液中的溶胀行为、对 p H刺激响应性和做药物释放载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相转化法制备基于聚氧化乙烯(PEO)/热塑性聚氨酯(TPU)/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三种高聚物共混形成的电解质隔膜, 浸泡在1 mol/L六氟磷酸锂(LiPF6)的碳酸乙烯酯(EC): 碳酸二甲酯(DMC): 碳酸甲乙酯(EMC)=1:1:1的电解液中形成一种新型的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GPE)。采用SEM、FTIR、XRD、TG、DSC、拉伸性能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配比为3:1:4的隔膜具备均匀的多孔形貌,结晶峰面积最低,拉伸强度达到了15 MPa,离子电导率为7.9?10^(-3) S?cm,综合性能最佳。将聚合物配比为3:1:4的隔膜装配成CR2032纽扣电池进行电池循环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0.2 C下电池的充放电比容量分别达到了164 mAh/g和161 mWh/g,在15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仍能保持在152 mAh/g 左右,库仑效率保持97%以上,是一种优异的电池材料。 相似文献
16.
以 2 -氯丙酸乙酯和 2 ,4-二氯苯酚为原料 ,在乙醇钠催化下 ,合成了 2 - (2 ,4-二氯苯氧基 )丙酸乙酯。作为芽后除草剂 ,可制成乳剂使用 ,也可经皂化制成钾盐、钠盐或胺盐水溶液使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相转化法制备了一种由醋酸纤维素(CA)改性的P(VDF-HFP)-PEO聚合物隔膜,并将隔膜浸入锂盐溶液中得到凝胶态电解质(GPE)。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示差扫描量热分析仪(DSC)、热重分析仪(TGA)、交流阻抗仪、电化学工作站对隔膜及GPE的相关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CA改性后的聚合物隔膜相比改性前具有更好的孔结构、更优异的热学性能和吸液效果。这些特点赋予了GPE更高的离子电导率(室温下2.68×10^-3 S/cm),同时电化学窗口也达到4.25 V(vs.Li+/Li)。使用所制备的GPE组装电池进行测试,表现出了较好的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Ce0.8Y0.2-x Cax O2-δ(0.02≤x≤0.10)系列电解质材料。通过红外、热重、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交流阻抗和热膨胀系数测试对试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经600℃煅烧所得粉体形成了单相立方萤石结构,平均晶粒尺寸在5~10nm之间;Ce0.8Y0.2-x Cax O2-δ超细粉体具有较高的烧结活性,在1 400℃烧结得到的Ce0.8Y0.2-x Cax O2-δ系列电解质陶瓷的相对密度均大于96%。在该系列材料中,Ce0.8Y0.1Ca0.1O1.85具有良好的离子导电率、较低的电导活化能和适中的热膨胀性能。它在800℃时的离子电导率为0.041S/cm,电导活化能为0.81eV,热膨胀系数为13.5×10-6 K-1(常温~800℃)。 相似文献
19.
20.
以尿素为沉淀剂,以乙二醇为溶剂,通过溶剂热法制备出多级前躯体Ni0.8Mn0.1Co0.1CO3,通过焙烧该前躯体和LiOH·H2O的混合物制备出高比容量的锂离子正极材料LiNi0.8Mn0.1Co0.1O2。采用XRD、FESEM及恒流充放电测试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产物形貌均一,有高结晶度。在0.1 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为194.6 mAh g-1;当放电倍率提高到2.0 C时,该材料仍然具有78.4mAhg-1的放电比容量,并且该材料在各个倍率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1.0 C的放电倍率下,经过50次循环,放电容量保持率为92.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