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建设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而国际化又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高水平全英文课程建设成为高校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本文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强本拓新办学思路和发展战略,以"高等煤化学"全英文课程建设为例进行改革与实践.结合国际工程教育理念从以"前沿性和探究性"为特色的课程内容建设、以"学生为中心"...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特点,借鉴欧美发达国家著名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围绕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立体化创新性培养平台建立、正确选题及规范过程培养等几个方面,讨论加强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论证了建立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体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建设,围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人才的教改目标,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化工类研究生培养现状、交流合作模式等进行改革和探索。旨在确保研究生系统地掌握专业理论与技术,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科学技能,成为知识面宽、基础扎实、拥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实践能力的综合型双一流人才。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是研究生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教育国际化的必然选择。各高校都把培养高层次、高质量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着眼点,力争培养出优秀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文章着重对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教育旨在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为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提供支撑。在当前国家对高素质研究生需求增加的形势下,为了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持续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加强研究生能力与素质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建设课程思政;基于产学研合作,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强化培养全过程管理,深入推进国际交流。这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取得了良好成效,对新时代化工学科研究生教育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著名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我们加强了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内容,建立了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高校研究生国际交流与合作普遍存在交流质量不高、形式单一等问题。为了破解这些问题,文章介绍了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在研究生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的实践,总结了该学院的相关创新举措及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云教育将是未来国际交流的主要形式。研究成果对促进高校研究生国际化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增强研究生国际化能力为核心,以培养优秀的科学研究工作者为目标,围绕如何提升研究生国际化交流能力和学术水平展开论述。针对目前的培养现状,提出了开设双语类课程、开展国际化学术交流及建设国际化教师队伍等策略,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国际化,不断拓宽研究生视野,产出更优质的科研成果,助力学校的"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9.
具有环保特色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贤明  陈彬  刘阁 《广州化工》2013,41(1):179-180,201
本文对新形势下高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机制进行了研究,指出具有环保特色的高校在满足社会需求、突出特色、引领本地区文化走向的定位和办学特色成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结合本校实际,提出重视那些与优势学科相关的学科,进一步丰富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内容,不断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形成以研究生为中心,最大限度地引导、调动、发挥研究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尽量使较弱的学科与优势学科形成交叉学科,或实行文理融合,突出特色,从而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
招生工作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近五年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生源质量、科技创新、国际化交流及就业情况等,探讨了研究生招生政策改革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初步探索了研究生大气课程的全英文课程的建设方案。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如何进行研究生"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全英文课程建设,明确其与本科生"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区别与联系,对促进"双一流"、"国际化"进程,对提升我国高校综合实力及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剖析了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现状,探析了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培养研究生的优势,介绍了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探索。高校通过构建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新模式,可以推进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工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改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依靠校企合作培养材料专业研究生,可为合作企业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本文结合作者在材料学领域培养研究生的经历,总结校企合作方面的经验,主要包括在培养方式改革、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师资人才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等,形成了培养过程监控与培养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经验,推进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发展与深入,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和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成为衡量高校国际学术与科研实力的重要指标,研究生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日益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关注点与竞争点之一。本文探讨了当前理工科院校研究生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分析了如何通过开设学术论文写作课程、专题讲座培训、寓教于赛等方式提高研究生学术英语论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吸引企业参与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关键性因素。高校要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以办学优势为基础,社会需求为导向,科学选择合作企业。联合培养单位应对其合作类型做出准确定位并选择相应的合作方式,以保证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自主创新能力是高校创新的脊梁。本文对于组织形式和激励形式,多学科交叉创新的原则,导师指导形式和资源配置形式进行了探讨,探索了一种适合地方工科高校的研究生多学科交叉的培养模式。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迈向国际化、大众化对地方工科高等学校的研究生创新培养的需求,以期为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喀什大学现有学科教育(化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高校课程设置、师生专业需求、实际培养条件等方面。为实现高质量培养学科教育(化学)专业研究生的目的,在“学、研、教”三位一体理念指导下建设创新培养模式,有机融合理论学习、研讨分析和教学实践过程,从“学、研、教”三者结合的维度出发,改进课程设置、深化课程实施、创新培养方式、优化培养条件。该模式弥补了传统培养模式的不足,引导学生理论与实际双向互促,研习与探讨双向结合、实践与思考双向发力,为高质量培养具有较强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学科教育(化学)专业研究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高校实验室是大学生和研究生能力培养和开展科学实验的重要场所,对培养专业人才及推动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实验室的管理运行状态,开放与合作模式直接影响其作用发挥。本文基于桂林医学院科学实验中心的管理模式、以及与桂林理工大学专业实验室的开放与合作现状,分析了高校专业实验室的科学化管理和开放与合作实践,为充分发挥高校实验室功能及培养高校专业人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化工设计通讯》2019,(11):164-165
在当今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校企合作是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途径和重点发展方向,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可实现社会与教育资源的共享,可实现"知识-工程应用-人才"的有效迁移。结合我校动力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情况,分析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动因,以及人才培养中成绩、不足与成因,探讨并改进工程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获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效,为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国际班建设的实践,包括制定国际化与本土化统一的国际班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由优质海外资源和校内双语教师组成的全英语教学团队,推进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方法改革,增强国际化氛围的校内辐射,以此提升国内高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培养国际化化工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