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以来,强化生态文明理念、统筹全域全要素空间成为规划关注的重点方向,国土综合整治在新时期也应与国土空间规划构建起更为密切的关系。村庄规划涉及乡村地区复杂的资源环境与土地关系,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思维对于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武汉市村庄规划实施推进的实践工作,论述村庄规划应结合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完成乡村发展定位、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统筹全域空间、引导产业发展、形成合理布局等内容,并将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作为规划实施重要的促进手段。  相似文献   

2.
以效率为导向的规划充斥在高速增长时期,各类空间尺度均展现出巨大的发展差异。聚焦于村域尺度的经济与空间差异表征,建立机会公平——结果公平的过程论分析框架,对土地发展权配置——行使过程中村村差异的形成机制进行解构,结果表明:1、制度与市场偏差分别影响土地发展权的配置与行使过程,进而产生机会不公平与结果不公平;2、南海区的村村差异经历市场偏差为主——制度与市场双重偏差——制度偏差为主的形成过程;3、在国土空间规划时代,以南海区为代表的快速工业化地区面临空间层面建设状态锁定,经济层面穷者恒穷、富者恒富的村村差异锁定困局;4、需要建立土地发展权转移与交易的制度响应,推动增值收益共享、保护责任共担,破解村村差异锁定困局,支撑全域空间格局优化。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土地发展权制度,但以土地用途管制为重点的空间规划体系事实上实现土地发展权的逐级配置。探讨了在现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及相关规范要求下,土地发展权在地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是如何逐步完成其配置过程,并以雅安市为例进行分析探讨。在总体规划层面的配置过程中,经过基于自然发展条件、空间承载能力和空间保护任务形成土地发展权的“一次配置”。“二次配置”则更多体现了规划编制主体的愿景与诉求,从区域发展关系、土地的利用效率,以及既往产业与城市的发展动力等角度出发,最终实现土地发展权的初始配置。针对目前这一配置机制进行了思考与探讨,提出从“飞地经济”“生态补偿”等角度完善土地发展权的配置机制。  相似文献   

4.
盘活利用存量低效建设用地将成为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常态,但目前详细规划编制管控与土地管理仍相互脱节,需进一步发挥详细规划引导土地整备的法定化工具性作用。研究认为:面对国有、集体与增量、存量土地“双二元”混合空间,传统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与管控缺乏土地整备考虑,导致规划实施困难;广东已开始探索注重多主体协商、关注空间权益配置、面向高效实施落地的详细规划编制与管控模式;从“赋值、显值”角度明确规划和整备的作用,建立“单元—地块”的分层编制模式,以“权益基底、价值重构、高效实施”为接口,将土地整备策略与路径有机融入详细规划。  相似文献   

5.
赵民  王理 《城市规划》2023,(11):67-7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的背景下,探讨我国土地发展权及其赋予程序。首先,介绍英美等国的相关制度和运作方式,并简要综述国内学界的研究观点。然后,基于我国的土地制度和空间治理改革进程,从公法和私法视角阐释土地发展权的界定,以及从法定主体和程序视角阐释城镇国有建设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发展权授予。最后,探讨土地发展权赋予的规划控制机制,从“国土空间规划与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土地发展权赋予与‘规划条件’和‘规划许可’”,以及“土地发展权行使与‘规划管制’”这3个层面展开阐述;提出“国土空间规划赋予地方政府空间开发权利和保护责任,地方政府实施空间开发,使空间资源具有土地资产属性,进而通过出让等程序将土地发展权赋予相关权利人”的认知逻辑。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多数村庄规划建设不适用于村庄具体发展需求的问题,分析村庄规划编制的发展现状,提出村庄规划编制的具体发展路径,包括明确村庄规划的整体定位和目标、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把握村庄规划的空间价值等方法。结果表明,该村庄规划编制方法在对村庄进行全局统筹考虑的基础上可实现村庄合理规划,促进乡村建设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协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书讯     
《中国园林》2012,(10):128
《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再造秀美山川的空间战略》本书旨在通过对国土尺度上关键的自然过程的系统分析,来综合判断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战略性空间格局,全书分为单一生态过程的安全格局、基于德尔菲法的国土生态安全格局等数章内容。本书可为国土与区域尺度国土和土地利用规划、城市与区域  相似文献   

8.
张天尧  张文印  夏晟 《城市建筑》2022,(15):91-95+142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与乡村精细化治理转型的双重背景下,我国村庄规划设计可实施性低、精细化不足的问题尤为凸显。聚焦村庄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人居环境质量差等关键挑战,本文以小燕山口村庄规划实践作为案例,初步尝试构建“以人为本、融入乡土、多元协商”的精细化村庄规划设计模式。首先,以精细化土地整理为切入点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对零散闲置用地、少批多占用地等土地资源进行挖潜与整理,为产业发展提供建设用地指标;其次,细化村庄土地分类并对土地利用进行精细化设计,打造“村在绿中、绿在村中”的乡村空间形态与风貌特征,最终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开发、耕地保护、产业融合、人居环境提升等多元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土地使用规划图是体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空间安排意图的核心成果。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定位,决定了其市域用途管制主要解决集中建设空间和非集中建设空间的分区问题,也相应决定了市域土地使用分区表达的深度。要基于市级总体规划在国土空间治理体系中的定位及相应的空间管控、规划传导需要,适应规划实施管理刚弹结合的需要,科学设定市、县(区)、乡镇域不同空间尺度土地使用分区分类表达深度,结合集中城镇建设用地和区域性基础设施用地指标不同的管理特点,合理确定支撑市级总体规划刚性管控和有效传导作用的市域土地使用规划总图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0.
赵鹏飞 《居业》2024,(3):136-138
国土空间规划是我国落实土地资源开发和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其中,建筑空间属于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一部分,在当前的社会发展环境下,需要打造完善的空间规划体系。建筑空间规划设计通常分为内部空间以及外部空间两种,而建筑空间利用率的提升会间接影响国土空间利用率,最终会影响城市发展规划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针对建筑空间资源利用体系进行分析,明确科学的空间规划方案,对于新时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以及建筑空间舒适性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实用性是村庄规划的生命力所在。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将村庄规划的定位 同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对标,并赋予村庄规 划新的任务,即界定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与 村庄各项建设的管控规则,密切衔接上位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并进行传导, 既要“应编尽编”,也应“按需编制”,同 时,村庄规划的实用性内涵也呈现出“需求 导向,全面覆盖,强调规则和标准化”之特 征。围绕实用性这一核心,将新时期村庄规 划的要点概括为“内容切实、成果好用、实 施可行”,从内容框架、成果体系、组织机 制三方面构建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模式, 以崇左市保安村村庄规划为实证,对规划实 践中的底线核实、空间用途管控、全域要素 配置、居民点建设导控、面向村民的成果转化以及近期行动实施组织等重点措施进行阐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与重构, 水环境安全、适灾空间规划、韧性城市建设等 内容成为保障国土空间安全的热点,对空间规 划与风险管理提出持续不断的调整与学习、有 效适应灾害等新的要求。文章基于应对洪涝灾 害的规划趋势,围绕洪水资源、洪泛土地与社 会行动方面,梳理了洪涝灾害的风险学习与资 源管理、洪泛区的情景模拟与用地管制、管理 体系优化与社区治理等国际规划经验。在此基 础上,面向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流域专项、省 级层面、市县层面,分别提出洪涝情景模拟与 淹没范围划定、生态单元规划与重大防洪设施 布局、国土承灾风险等级划分与功能管控、绿 色空间适灾配置、项目选址避灾引导、分阶段 社区应灾体系构建等洪涝适应性策略,形成国 土空间安全语境下的洪涝适应性规划框架。以 期强化各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之间的纵向传 导与横向衔接,为开展适应洪涝灾害的规划实 践工作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3.
谭宇文  张翔 《规划师》2022,(8):18-25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新时期,传统以增量扩张为导向的空间治理思维难以适应存量优化的新要求,亟待探索以调整重构为导向的国土空间治理逻辑与规划方法。文章以“三调”为基础,分析、总结了以佛山市为代表的珠三角城镇密集地区的用地特征及问题成因,并基于佛山市“市—区”两级国土空间规划研究探索,从规划调控、机制构建和行动实施3个方面构建了国土空间高效配置与利用框架,强调在规划调控方面突出定底线、调格局、优配置三项编制内容,在机制构建方面探索流量增效、传导优化、实施评估三大制度,在行动实施方面聚焦存量用地盘活、国土整治修复两大事项,整体形成格局引导、政策集成和动态实施三大合力,以实现国土空间的高效配置与利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长期存在"城市人增地更增,农村人减地不减"的现象。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我国乡村面临资源要素约束加强和发展标准全面提升的双重压力,精明收缩成为未来村庄发展的一种趋势。收缩型村庄存在不同的类型,城市近郊地区是约束收缩型村庄主要的分布地,这类村庄具有较强的发展动力,但由于受到土地、环境、景观、产业政策等多方面的约束,只能在现有的、甚至更小的发展空间内实现转型发展。在国土空间体系下,精明收缩的村庄规划应从以往片面的关注建设空间转变到关注全域空间,不仅要提升建设空间的品质,更要挖掘农业空间的价值,通过引入新兴产业,多元方式运作、盘活存量土地、优化空间布局、出台保障政策、建立长效机制等手段,低成本、低阻力地打破传统发展路径依赖,走出一条高质量的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自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城市创新空间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在创新活动最为活跃的城市与地区,有限的土地资源约束城市空间走向紧凑、集约、高效发展,高强度发展或将成为许多城市的无奈选择.在高强度开发的背景下,城市创新空间面临空间重构,其形式与内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探讨了高强度城市创新空间的发展机制,并基于深圳重点片区的规划实践,归纳了高强度城市创新空间多层地面、空间互联、多元混合、弹性共享、立体产链五种空间组织方式,以期为高强度城市创新空间的营造与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市县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是空间开发保护关键环节。首先回溯了空间用途管制的发展演变,提出土地私有制下空间用途管制目的在于限制私人土地开发权;而我国在土地公有制下重点在于抑制地方政府的开发冲动。以新疆阿克苏地区为例,分析现行市县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中仍存在对地方开发的管制盲区,未能有效制约土地开发的低质低效趋势,地区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进而提出严格层级传导,保障管控要素精准落地;通过精细化空间管制提高地方土地利用集约度;以及生态优先,强化空间用途管制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7.
邹玥虹 《城市建筑》2023,(8):109-112
在当前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挖掘城镇空间土地资源的潜力成为缓解用地粗放低效、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县域城镇空间对于优化国土资源配置、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也起着直接作用。结合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确定用地结构、空间效率、空间品质三个维度的指标,创新构建县域城镇空间土地利用潜力评价体系。并以黄梅县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筛选出用地结构与人口规模、经济支撑基础、城镇化水平三类主要指标,结果表明黄梅县城和小池滨江新区土地利用潜力最大。针对黄梅县城、滨江新区、依山滨湖型乡镇三类城镇空间,分别提出优化用地结构、集聚产业空间、提升空间品质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发展战略。乡村振兴规划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指南,是以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以国土空间规划为指导,以村庄聚落为载体统筹落实城镇开发边界外国土空间资源配置的综合性的新型规划。农业产业转型、乡村人口重构、地域空间功能转型、居住形态演变是乡村振兴规划编制的核心要素。本文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为例,探讨了乡村振兴规划核心要素发展特征并提出规划编制建议。  相似文献   

19.
周元  陈川 《规划师》2019,35(11)
文章通过对创新走廊建设背景和内涵的解析,提出创新极核引领、创新要素流动支撑、高品质的多元化环境吸引是创新走廊空间谋划的重点。在此基础上,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空间规划实践为例,探索在地市层面创新核心、廊道、节点的营造重点,从市域空间格局重构、创新廊道空间协同发展、创新节点空间资源优化配置方面提出规划路径,以期推动国土空间的优化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日本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法律体系的梳理,明确日本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用途边界的划定以及管理的法规依据,考察日本如何通过法律体系进行国土空间的综合统筹、规划、利用与管理,并获得开发许可。根据日本《国土利用规划法》第9条,都道府县制定土地利用基本规划,将国土分为城市地域、农业地域、森林地域、自然公园地域及自然环境保护地域五大地域,即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用途边界的分类,这是用途管制的基础,也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内容。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用途边界的分类是规划行为,也是国家的公共行为,规划主体是政府,政府依据国土资源与相关法规进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用途边界划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本质是追求公共福祉,在土地财产权和国土利用的公共性基础上,确保国民健康的生活环境,坚持国土均衡发展的基本理念。日本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法律体系由《国土利用规划法》和个别法(五大地域类型法律)构成,规定了以土地利用为基础的主法与个别法叠加的综合管理体系。用途管制是依法进行的制度化的行政管理工作,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政策、法律及规划对国土进行合理、有效的管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