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介绍国内外高温浓硫酸液下泵的支撑结构特点和JHB型泵的结构,探讨泵的设计实践,如转速的确定、叶轮和压水室的水力设计、全扬程泵及导轴承的设计。大型JHB型高温浓硫酸液下泵已应用于400-800 kt/a硫磺制酸装置和300-700 kt/a冶炼烟气制酸装置中,运行稳定,安全可靠,满足了大型硫酸装置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3.
严务本 《化工粉体工程设计》2012,(3):29-32
针对高温浓硫酸腐蚀性强,硫酸装置循环泵(液下泵)的运行要求高,以及其低温位余热利用等的特殊要求,阐述了由前化学工业部组织产研结合研发的LSB200—22高温浓硫酸液下泵的运行与操作等方面的应用问题。针对冶炼烟气制酸采用热浓硫酸酸洗工艺,干吸循环酸中杂质多、含量高、腐蚀性强等问题,采用由前长城不锈钢厂和中科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共同开发的SNW-2合金,解决了干吸循环酸对泵材的腐蚀问题;总结20年的实践经验,介绍了解决硫酸装置干吸系统若干相关问题的有关措施和液下泵正常运行的若干要点。 相似文献
4.
近十几年来,随着硫磺制酸装置单线生产能力不断扩大、干吸工序低温热的回收利用和装备国产化的要求,介绍了干吸工序输送循环酸的高温浓硫酸液下泵和熔硫工序熔融硫磺泵的设计标准、技术特点、材料选择等。经使用证实,它们都满足了长期、稳定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大型高温浓硫酸液下泵的设计与使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硫酸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的不断发展,国内高温浓硫酸泵也经历了四代产品的发展过程。酸泵最高耐酸温度由第一代的50℃发展到现在的140℃,使用寿命则由3~6个月延长到24个月以上。介绍了嘉和科技JHB系列大型高温浓硫酸液下泵在设计标准、水力设计、结构和材料等方面的最近技术进展,并对酸泵的设计、选型和使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LSB 200-22型浓酸泵的选材、研制和试用等情况。在98%酸中经过6个月的现场连续运转表明,该泵工作平稳,振动和噪声达B级标准,效率高,选材适当,耐腐性能好,预计可以运转2年以上,泵的国产化程度达100%,价格比同类型泵低。 相似文献
7.
LSB耐高温浓硫酸液下泵在我厂的应用俞继昌(杭州硫酸厂)本厂硫酸生产规模为40kt/a,干燥、吸收循环酸采用泵后冷却流程,循环酸泵选用LB40型卧式泵。该泵在使用过程中,零部件损坏严重,维修工作量大,检修费用可观,而且还严重影响正常生产;该泵配用40... 相似文献
8.
金隆铜业有限公司于1997年4月8日建成投产,1999年至2002年5月进行挖潜技术改造,硫酸生产能力由原设计的375kt/a提高到460kt/a。硫酸装置干吸系统采用高温吸收工艺,根据温度的高低,循环酸管线分别采用了钢衬聚四氟乙烯管和低铬铸铁管。系统自投人运行以来,主要工艺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但循环酸管线的故障率较高,对人身和设备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同时影响了装置运转率及公司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通过试验可知:RHS-3耐蚀铸造在温度为70-220℃,浓度为98%浓硫酸中腐蚀率为0.1mm/a左右,且可以铸造和焊接。同时研制的RACI-1耐蚀铸铁也具有良好的耐蚀性。用上述合金和铸铁试制出的泵件经现场使用一年左右均无明显腐蚀。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16.
介绍了智能抄表管理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展示了使用界面,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分析生产中各个工序、各台设备的用电情况,避免了人工抄表、统计的工作,提高了企业用电量精细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对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研究,就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水资源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重点探讨,通过对水中传统污染物、不同价态污染物质等污染物进行检测,帮助水环境监测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国家水资源战略保护和布局. 相似文献
18.
杨少东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4,(5):188-190
在化工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会给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不小的阻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事故预防措施,保障化工设备的安全运行。本文对安全监测与智能预警技术进行了一定论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安全监测与智能预警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传感器和监测设备、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方法以及预警模型和算法等,并进一步阐述了安全监测与智能预警技术在事故预防中的具体应用,有助于推动安全监测与智能预警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进而为化工生产工作的安全开展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HeSNCR智能高效脱硝系统,该系统在分解炉上分层布置喷枪,每层有相应的自动控制阀门,利用人工智能软件实时跟踪窑况变化,通过分析水泥窑系统的各操作参数,准确判断氨水需用量,精确控制每组喷枪,在最合适的喷入点喷进最适量的氨水,实现最高的脱硝效率。该系统还可以在达到最大NOx脱除率的同时,有效控制氨逃逸。从2019年3月至今,系统运行稳定,成功将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在100mg/m^3(标)和50mg/m^3(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