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文章中运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和滑动平均法统计分析了1981—2020年北京市门头沟区的暴雨、高温、雷电、大风和低温灾害性天气事件的年际变化趋势,并对每种灾害天气的多年月际分布进行了统计,旨在了解门头沟地区灾害天气演变规律,以便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分析结果显示门头沟区除高温日以每10年1.3天的线性趋势递增外,暴雨日、雷暴日、大风日和低温日均在逐渐递减;暴雨大多发生在7月与8月;高温日发生在每年的5月、6月、7月和8月;雷电最早于春季3月来临,最晚于冬季12月结束;冬季大风最为频发,冷空气过程全年均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4.
2006年7月2日出现在陕北南部的区域性暴雨是副热带高压影响下的一次暴雨过程.前期的高温高湿对暴雨产生积累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高原东侧的西南暖湿气流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输送,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为暴雨的维持和加强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尺度对流系统对暴雨的产生和维持有重要影响,冷空气的侵入是暴雨产生的触发条件.  相似文献   

5.
6.
7.
文章介绍了暴雨过程的定义,并利用2008—2017年汛期(4—9月)湖北省气象观测站逐小时降水量资料对暴雨过程进行了分类;同时对90个鄂西南地区暴雨过程的持续时间、过程降水量、短时强降水的频数空间分布和日变化特征以及极端强降水特征进行了详细地统计分析。分析结果以期进一步揭示鄂西南地区强降水规律性,为鄂西南地区暴雨的预报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2017年5月6日一场7级以上大风袭击了黑龙江省五常地区。五常市气象台在上午7点30分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之后又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信号。并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平台、电视台、电子显示屏、大喇叭等发布渠道向各级政府和群众对外发布。而实况与预警基本吻合。利用区域站资料对此次大风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得出一些结论,供今后在预报、预警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文章利用NCEP fnl再分析资料对2000—2020年永州地区所有暴雨过程进行了环境场关键物理量提取,在获取物理量的基础上,比较不同类型暴雨过程的环境场差异,提出预报关键因子。结果表明:各相关物理量在暴雨过程中基本呈现发生前和发生时较大,发生后减弱的变化趋势;热带低值系统型暴雨的各物理量均值与低涡冷槽型和暖倒槽锋生型暴雨存在较大差异,而暖倒槽锋生型暴雨的各物理量均值普遍低于其他类型;低涡冷槽型的各物理量分布更为集中,暖倒槽锋生型和热带低值系统分布相对离散;不同类型的天气形势下,低层水汽通量散度、比湿、散度阈值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利用WRF中尺度模式对湖南省2009-07-24~27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模拟结果为:暴雨中心位置以及雨强与实况基本一致,但降水范围较实际偏大。诊断分析WRF模式输出的物理量发现:强降水落区与假相当位温最大值区相对应;涡度(散度)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高低空配置为强降水提供了动力条件。结合NCEP分析场、分析能量场和水汽条件,假相当位温高值区和水汽通量散度最大辐合中心与暴雨的落区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WRF中尺度模式和NCEP分析场对这场连续暴雨都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文章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业务数值预报模式和FNL再分析资料等,从大气环流背景、水汽条件、动力场和热力场特征等多个方面分析了2020-07-09发生在江西中部的一次梅雨锋特大暴雨过程,给出了数值模式预报在此次暴雨过程中预报偏差较大的可能原因,指出预报中应重点关注全球模式调整趋势及中尺度区域模式中对流区域的预报,为天气预报员对此类特大暴雨过程的预报和订正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使用常规天气、WebGIS雷达拼图、风廓线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等资料,采用物理描述、统计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2013年6月27~29日鹰潭市出现的连续性大暴雨过程,就其对流性降水和持续性降水阶段的环流背景、中尺度系统、雷达回波特征、风廓线雷达特征,以及强降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7~29日的降水分为3个阶段,27日的强对流阶段中,热力、水汽条件均为最高,抬升条件较弱,强降水点分布零散,单点短时降水雨强大;28、29日热力条件近似,短时强降水点较多,区域平均降水量大;宜春风廓线雷达显示,西南急流的加强对鹰潭一带下游降水回波的加强有1~2h的提前预示作用,若同时有低压环流向下游移动,则预示作用更明显;大气低层的切变线和地面辐合线相交处,有利于对流单体生成和发展,良好的热力和水汽条件以及较大的垂直风切变有利于回波强度维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应用实况观测及MICAPS资料,对2017年3月10日~13日暴雪天气过程分析。结果表明,伊朗和乌拉尔山高压脊同位相发展,极地冷涡的维持是本次天气过程的主导系统;中低层冷平流、低层中尺度辐合为降雪提供动力作用;槽前西南暖湿气流和南下冷空气的相互交汇作用,出现强降雪时段。  相似文献   

16.
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10-06-19江西出现的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天气水汽输送的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的水汽输送源地以南海和孟加拉湾为主,强降水落区在水汽输送带左侧风向切变线附近。暴雨过程是由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组成:一次是19日02:00江西南部和福建南部交界处的中尺度系统北抬形成的赣北暴雨;另一次是19日20:00由湖南中尺度气旋及其后续的中尺度系统东移造成的大范围暴雨。利用WRF数值模式对整层水汽输送进行高分辨力数值模拟发现,暴雨落区出现在整层水汽输送最大值区域和梯度最大处,且整层水汽输送方向为西南-东北走向。  相似文献   

17.
利用加密地面观测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分析场资料和雷达回波资料分析,对3月19日—20日凌晨的一次闽北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上空急流强度大且滞留时间长,并伴有高空辐散(200 hpa急流轴右侧,高层辐散区内)时为强对流天气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抽气作用和通风作用;由于许多倾斜对流过程的高层辐散不一定处在强对流区的上空,但只要形成垂直环流也同样有利于强对流过程发生;雷达回波对监测强对流天气发生的种类、落区、强度具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武宁县对冰雹天气的监测预警业务能力,文章使用常规天气图、探空资料、卫星云图和江西WebGIS雷达拼图等资料,对2020-03-21武宁县境内大冰雹过程进行分析,根据天气实况阐述了天气背景和环境条件,同时详细分析了受外来飑线回波系统影响造成的大冰雹过程,所得研究结果为开展武宁冰雹天气的监测预警和短临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地面加密观测资料、FY-2C卫星TBB资料和多普勒雷达探测等资料,对“200604”强热带风暴“碧利斯”产生大暴雨和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碧利斯”移动路径特别、填塞缓慢与当时的大气环流形势密切相关;其引发的暴洪与超级单体风暴暴洪有所不同;在其强降雨影响时段中永州上空一直维持着暖平流,低空风速随高度增加,1~4km范围内出现偏北急流,贴地层(1km以内)切变线的阶段性加强,这对补充其在移动过程中的能量和水汽消,耗、维持低空的上升辐合和高空辐散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8月,我国造船完工量、工业总产值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但承接新船订单量继续下降,手持船舶订单量连续11个月下降,金融危机对船舶行业的影响进一步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