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哲彬 《通讯世界》2017,(13):10-11
现阶段网络科技飞速发展,政企专线带宽扩容需求明显呈上升趋势,原有的MSTP技术由于自身成本高且无法满足高带宽的需求,这时IP RAN作为能够满足专线业务承载需求就应运而生了.本文分析研究政企专线业务的现状,阐述IP RAN承载政企专线技术的组网优势以及设置原则,探讨IP RAN承载政企专线技术的实际应用,分析IP RAN政企专线技术的接入模式,希望可以为专业人员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潘永球 《通讯世界》2017,(11):20-21
IP RAN网络作为综合业务承载网络,兼备了成本和安全性优势.IP RAN承载政企组网型专线业务,在资源部署上,需结合场景,按照网格化的方式设置合适的综合接入点,部署A2资源池;在承载方式上,对专线业务采用分段PW实现端到端承载;而融合性组网设计上,需充分考虑与MSTP、PON网络的异构融合,以及对城域网业务的业务迁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分析SDH/MSTP专线和MPLS VPN专线,结合政企专线业务需求变化趋势,策略选择利用传输网、数据网及IP RAN等方式承载政企客户业务,并制定方案选取原则择优组网。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的发展,政企专线带宽扩容需求越来越明显,原有MSTP由于自身技术特点的原因无法满足高带宽的需求,并且成本较高,可满足政企专线业务承载需求的IP RAN适时出现了。文章简单描述了政企专线业务的现状以及IP RAN承载政企专线的设置原则以及组网优势。  相似文献   

5.
陈品洲 《信息通信》2014,(11):192-194
随着IP RAN的大规模部署,其端到端的IP化能力也带来了多业务网络承载的实现空间,文章在深入了解IP RAN与各类传统专线技术在组网结构、接口能力、服务应用场景等方面差异的基础上,探究了IP RAN技术的多业务承载可行性以及对应的替代组网方案,为促进网络集约化运营、提升投资效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讯世界》2013,(18):41-43
近几年,在通信领域被频繁提及的一个名词就是"城域综合承载传送网",那何为城域综合承载传送网?它是指通过一张城域网络,接入所有的固定电话、宽带互联网接入、2G语音通信、3G语音通信、集团客户专线等业务,并且新增业务也同样接入该网络。本文将从IP RAN综合业务承载网技术特点以及烽火IP RAN技术优势两方面进行阐述。IP RAN综合业务承载网技术特点IP RAN技术当前已具备了规模组网的能力,成为当前移动承载网领域主流解决方案。IP RAN设备基于IP/MPLS技术,灵活提供多样的承载模  相似文献   

7.
根据政企专线业务对安全要求级别、业务颗粒大小的不同,提出满足需求的相应承载网络。重点分析政企专线业务通过IPRAN(IP化的移动回传网络)承载的策略,针对本地、省内(跨地市)、点到多点等不同场景的专线业务,提出相应的业务开放、链路保护机制等业务模型,以及IPRAN网络与传统专线承载网络互通方案。结合POP(综合业务接入点)点建设原则和接入层流量测算模型,根据政企客户目标群体的分布不同,提出相应的IPRAN政企业务建设模型,为IPRAN承载政企专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运营商在本地网内IP RAN网络建设情况以及目前存在的政企专线的接入需求,介绍了不同场景下政企专线接入IP RAN的组网方式。  相似文献   

9.
黄海峰 《通信世界》2010,(39):29-29
运营商推动政企业务的基石是大客户专线,在大客户专线的建设中,运营商越来越多地选择简单、可靠的CE技术。在近期举行的通信展上,三大运营商重点展示了政企业务,就此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目前运营商网络承载业务类型已经发展为以分组业务为主、传统话音业务为辅。事实上,正是基于IP的多业务迅速发展,特别是IP视频类业务(如IPTV、视频监控等)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IP RAN网络可以作为3G及LTE基站的回传网络,也可以承载政企客户VPN、互联网专线等业务,而OTN网络是下一代的骨干传送网,两者都符合未来移动通信的IP化和宽带化等业务需求,具有一定的融合优势。本文从IP RAN网络和OTN网络现状入手,分析了IPRAN的网络架构及需求分析,描述了IPRAN和OTN的融合网络架构及融合分析。  相似文献   

11.
针对IP RAN技术已经成为承载电信4G业务的主要承载技术,本文首先对IP RAN承载网技术进行介绍,然后对IP RAN后续发展以及面对的挑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吴攀 《移动信息》2024,46(3):40-41
政企网络主要用于支撑运营商政企专线的业务发展,是运营商增加收入的重要支柱。随着客户需求的变化,政企专线的承载要求也发生了转变。为解决政企专线客户数据传输时延长、不满足用户生产需求的实际问题,文中基于PeOTN政企精品网,提出一种双层叶脊网络架构。该架构结合了平衡式双线冗余和网格化分片部署,实现了专线数据传输端到端时延降低,在满足客户生产需求的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政企客户带宽的提升和MSTP网络的逐步退网,PeOTN网络将成为精品政企专线承载的主力。如何根据政企业务需求进行PeOTN精准建网及不同类型业务高效承载,是PeOTN网络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从PeOTN网络部署节奏、组网方式、业务承载方式、业务保护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制定PeOTN网络部署方案,为后续PeOTN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政企专线承载方式是制约政企业务开发的主要因素之一。在MSTP(多业务传送平台)建设速度逐步放缓,DDN(数字数据网)、帧中继等网络老化严重的背景下,利用OTN(光传送网)和IPRAN(基站回传网络)承载政企专线势在必行。文章对现有政企专线承载技术进行比较,提出现阶段电信政企专线按速率和服务等级等需求选用承载网络原则,重点研究IPRAN承载政企业务方案及MSTP承载政企专线转网方案。  相似文献   

15.
IP承载网是各大电信运营商最主要的多业务综合承载网络,承载互联网业务、视频业务、政企专线业务、移动业务及IP话音业务等。随着话音业务、移动业务及OTT(Over The Top)业务向IP承载网迁移,如何提供差异化的承载性能和可靠性是IP承载网演进应重点考虑的问题。文章结合业务和技术发展趋势,对IP承载网的发展演进进行分析研究,为电信运营商的IP承载网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IP RAN端到端L2+L3和L3到边缘2种典型组网方案;通过对多故障场景保护方式的模拟分析,给出了光缆同路由或组网光口同板卡选择的建议;提出了“业务左右对称承载”的理想组网模型,大大提高了IP RAN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李聪  宋路 《通信技术》2015,48(1):75-81
随着4G无线数据流量持续迅猛增长,LTE即将大范围部署,传统的MSTP(Multi-Service Transfer Platform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送平台)网络承载因为存在不支持流量的统计与复用、业务的承载效率低、无法实现承载点到多点、多点到多点业务、业务的承载可扩展性差等缺陷,无法满足LTE阶段突发性的流量及基站间通信需求。IP化无线接入网(IP RAN)作为全新的网络,为更好的满足承载业务端到端保障的要求,除了要实现全网组网与策略的统一外,实现网络及业务的集中监视、操作以及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首先介绍了目前政企客户专线承载的主要技术并进行了对比,结合UTN网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现网UTN承载政企客户专线的主要解决方案和相应的实施建议。针对智能专线业务承载提出了SDN-UTN部署建议,并对未来差异化业务承载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袁力 《网络电信》2014,(6):22-23
政企大客户应用的逐渐IT化,使得传统的SDH专线网络不能有效地适应大客户专线应用大带宽、多业务、IP化和灵活覆盖的新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IPRAN城域网技术应运而生,它支持面向分组交换业务的双向连接通道,适合各种粗细颗粒业务、具备端到端的组网能力,提供了更加适合于企业大客户多业务特性的“柔性”传输管道:同时继承了SDH技术的操作、管理和维护机制,是面向未来的大客户专网演进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20.
在简要分析当前通信技术向IP化演进的基础上,结合IP RAN网络特点及业务承载需求,对IP RAN建网策略、建网原则以及节点设置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