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骞 《中国新通信》2013,(21):17-17
随着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军队的信息安全保密日显重要。分析当下军队信息安全保密的策略,实现保密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是目前部队安全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新时期军队管理工作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网络信息安全的需求和安全技术的发展。通过对国内外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的分析,说明了局域网的安全监控对于国家、军队、团体、企业、个人都至关重要。介绍了一个已经通过鉴定的安全监控系统,详述了其原理、结构、功能,对信息行业的安全保密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在我国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为我国各个生产生活领域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便利,在建立数据可和信息库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计算机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带来了挑战,如何加强计算机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成为重要课题。本文深入探究计算机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好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具体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延伸与扩展网络,使对人、对事、对物的互联互通得到有效实现。随着近年来网络信息的高速发展,物联网行业也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而物联网技术是支撑物联网行业发展的必要基础,工作实践发现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需充分考虑信息安全保密诉求,并充分和信息安全保密技术相融合。鉴于此,文章以基于物联网的信息安全保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为切入点,进一步对基于物联网的信息安全保密技术措施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希望以此为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及其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效率的提高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为具体的保密工作的能力和技术提出了更大的考验。人们应该重视新时期信息安全保密对社会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认真探讨保密能力提升的策略和途径。文章首先介绍了当前信息安全保密技术的发展现状,说明了保密技术防护工作的研究对象和具体要求,探讨了提升保密能力的技术途径和宏观策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的计算机行业一直处于飞速发展的进程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军队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危机以及民众对于信息安全的加倍关注。网络的普及带来了便利,但也给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入侵者通过种种非法手段,利用网络技术窃取重要信息,不光威胁人民生活,也关系到国家财产等方方面面。本文陈述了威胁军队网络信息安全的因素,并提出几种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王宁 《通讯世界》2018,(10):67-68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军队通信装备的智能化、现代化程度也随之提升,而且在通信技术上的数字化、自动化应用水平也是越来越高,但是随着军队通信装备的科技水平的提升,对军队通信装备的值勤以及维护管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军队通信装备的值勤以及维护管理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希望能为军队通信保障整体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近年来,计算机网络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应用更加广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巨大挑战。通信企业面临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更加突出,病毒、黑客、网络犯罪等给通信企业网络信息安全不断敲响警钟。本文从网络信息安全的组成、面临问题、预防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为通信企业做好网络信息安全工作提供了参考范例。  相似文献   

9.
采访南湘浩教授的想法已经很久了。对于这位信息安全和通信保密领域的前辈,外界宣传得并不多,然而在业内提到南湘浩却是无人不知,中科院研究生院吕述望教授曾说他在业界算得上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信息安全保密的知名专家和元老、原国家保密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北大教授,年近七旬的南湘浩亲自参与和目睹了我国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发展的许多历史变迁。过去,从事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的许多人一生都是在做着默默无闻的工作,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外界知之甚少。今天,信息安全不仅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人们广泛认知,而且作为一个新兴产…  相似文献   

10.
纪彦巧 《通讯世界》2016,(24):173-174
随着电力信息的快速发展,不仅人们的生活得到了丰富,同时人们的生活也更加便捷,在现在的信息时代中,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电力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开始将目标集中到电力信息安全问题上来.鉴于此,本文主要对目前我国电力信息保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提出了这些问题的解决对策与措施,希望可以为同行业人士的研究带来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我国通信领域的发展,通信计算机逐步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然而,在通信计算机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许多潜在的风险,例如:遭遇了通信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造成信息泄露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通信计算机健康发展。文章将对通信计算机存在的不足之处等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解决通信计算机安全问题的有效对策,从而推动我国通信计算机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刚 《无线互联科技》2012,(10):168+170-168,170
随着当今二十一世纪的高速发展,大量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而随着这一现象的发生,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自己的信息保密工作。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信息技术也是在不断地成长的,目前对于信息的保密工作,提出了一门新的技术—隐蔽通信技术。这一技术适用于网络中的网络流的流程中是非常理想的一种状态,对信息的保密技术有非常大的帮助。网络流隐蔽通信技术的应用非常广阔,因为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企业来讲,保密工作都已经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技能,但是在网络流隐蔽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有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虚拟化:技术、应用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勤革 《通信技术》2011,(10):91-93,96
在当前"应用为王"的时代,虚拟化技术已经在服务器和桌面计算机中得到广泛应用,是挖掘计算机潜力和优化的主要途径,其发展趋势已经不可逆转。随着虚拟化技术的不断应用,传统的通信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势必将受到影响。面对这样的形势,首先对虚拟化的定义和技术概念进行辨析,进而介绍了虚拟化在传统计算、通信网络和信息安全领域的各种应用,最后分析了其对通信网络安全、接入和管理方面的挑战,指出了其将给通信网络和信息安全带来不小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4.
今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修订草案以高票获得通过,并将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修订草案充分体现了中央领导关于"用高科技武装保密工作"的指示精神,它提出的保密技术防护要求为加快保密技术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对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概要介绍了在互联网逐渐普及、信息交流日趋广泛的情况下,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几种主要的信息安全技术,分析了这些技术的优点及存在的漏洞,提出针对信息安全的漏洞,一方面要从技术上做好保密工作,另一方面在信息管理的角度也要做好保密工作。并指出在我军当前的新形势下,加强信息安全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军事对抗也逐渐发展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战争”,谁掌握了信息权也就掌控了战争的主动权。所以对现代军队而言,网络信息安全至关重要。现阶段我军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较快,但信息安全形势依旧严峻,部分官兵还未意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信息,网络泄密以及网络攻击事件时有出现,所以深入研究军队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的构建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钱康 《通信世界》2016,(23):54-55
基于VPN技术的通信服务迅速发展,但带来日益突出的信息安全问题.政府部门对VPN业务的管理做出了一些规定,但由于针对VPN加密隧道通信技术尚缺乏有效的安全监测手段,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空白,违规信息很容易躲避网络监控系统的过滤及监管. 对此,业界应以技术攻关为重点,尽快研究针对VPN加密隧道通信技术的监测手段,提升相关信息、安全系统能力,同时加大管理力度,提升信息安全管控水平,实现VPN业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伴随我国信息系统的高速发展和"十二五"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春风,我国在信息安全、移动通信、通信保密的发展上将逐步赶超欧美国家迈入信息高速公路的前列,同时,这也对整个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需求。现在我国开设信息安全专业的高等院校一共有800多家。  相似文献   

19.
计算技术取得的进步带动了我国通信领域的发展,计算机为人们带来更多地便利,不过由于网络通信的复杂性特征,网络潜在风险时刻伴随着通信计算机,一些严重信息安全问题会感染计算机的正常使用,本文将简要叙述通信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采用电子技术来处理日常事务,这给企业的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笔记本电脑上的数据。文中采用基于角色控制的访问控制模型,综合利用现有技术,提出移动电子设备信息安全保护系统与方法。这样,既能满足员工在公司内网或脱离内网环境下正常工作、加班等业务需求,同时也能满足在特定条件下正常使用笔记本电脑处理私人事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