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2.
小城镇建设为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提供空间载体,而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又是小城镇建设的实质与内容;它们之间可以理解为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小城镇规划的目的就是要寻求它们的统一与协调发展。 一、小城镇工业区建设对小城镇经济发展的作用 小城镇工业区可以有效地实现小城镇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有效地改善小城镇招商引资环境,有效地推动农村小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生产要素向工业区集中可产生集聚效应,其对小城镇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企业集聚。在工业园区由于企业集中布局形成企业工业群,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协作关系… 相似文献
3.
4.
分析了宿迁市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制约宿迁市小城镇建设的因素,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把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向市场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6.
一、相配套: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建设取向 小城镇发展战略的相配套的建设取向主要是生产性服务性设施的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相配套、科教文体设施和福利设施建设的相配套、房地产开发与住宅建设的相配套。通过配套建设、努力完善小城镇内部体系及与外部衔接体系建设。 (1)构建以乡镇工业为构架,以工业小区为依托,以服务业配套的小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小城镇在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下,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城镇的经济水平和建设水平明显提高。但是伴随着小城镇的高速发展,各类“城市病”也逐渐显露。惟有科学的规划建设小城镇,才能保障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小城镇建设及其管理中的问题逐步显现。但截至目前,国内对小城镇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对国内外城镇化理论的研究和我国城镇化道路选择的探 相似文献
9.
小城镇建设 路在何方--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城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客观实际的必然要求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其本质是解放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由于我国是从殖民地半殖民地脱胎而来,又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掠夺之苦,虽经过了50多年的发展,但仍然没有走出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低产出,只求数量、不讲质量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使经济发展缺乏后动力,而且造成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具体来说:一是人口过度增长;二是资源严重短缺;三是生态退化。四是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0.
借鉴国际经验 促进我国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因此大力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的一项战略,有利于推进我国的城镇化,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有利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加快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发展小城镇,规划是龙头,是推进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关键所在;合理引导和控制小城镇发展方向、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小城镇一定时期的发展蓝图,是建设小城镇管理小城镇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针对小城镇建设的自组织模式和区域组织模式,在分析比较其内涵、运行过程、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探讨小城镇建设模式的选取方法,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区域小城镇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一方面通过对平和县九峰镇总规特色的简要介绍,试图提供一种规划借鉴;另一方面对当前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试图对小城镇规划理论进行梳理,并归纳出一些针对性的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6.
17.
小城镇规划是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的重要一环,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城市规划工作实践,并运用城市规划一般原理,详细分析了县域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与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功能的扩张,出现了大城市的郊区化现象,伴随着出现了规划、建设、管理等多方面问题。概述了英国、法国、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新城建设方面的经验,将我国新城建设现状与发达国家间经验进行了对比,提出以健全法律保障和政策引导、公司化运作、总体规划等方面的新城建设建议。同时,在产业导向、住房布局、绿化预留和公共交通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了新加坡新市镇的建设组织、规划特点、结构模式。对新加坡不同阶段新市镇做了对比分析,总结了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新加坡新市镇的不同发展特点:其系统逐步完善,并引入地铁、轻轨等,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教育设施等布局均衡;剖析了典型新市镇的结构模式:布局基本围绕由轨道交通站展开的新市镇中心呈组团式布局,由新市镇、邻里、组团3级结构组成,等级规模相对合理,公共配套分级设置,使用方便。研究认为新加坡的新市镇建设适应了不同时期的居住需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其布局及空间环境、公共配套不断完善,至1990年代形成了成熟的规划建设模式,对上海的新市镇规划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