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江智洲 《A&S》2014,(2):54-56
在变电环节,无人或少人值班模式已相当普及,为保障变电站的稳定运行.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可以满足更多项目需求:在变电站实现安全防范.防止不法分子偷窃、破坏:对变电站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操作过程实现可视化监控:对变电站设备的运行场地实现环境监控;对变电站功能室大门实现出入口管理;变电站内辅助系统能够实现联动功能:实现与生产系统的联动以及信息一体化系统的互动,对变电站的设备巡检、应急指挥实现可视化监控;根据电网公司技术规范实现多级联网监控。  相似文献   

2.
基于国电南瑞RT21统一平台,围绕变电站平面图、设备一次接线图设计,以设备管理为核心,研发一套具备视频监控、设备状态监测、消防监控、门禁监控和环境监控等多个系统的集中式一体化监控的智能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实现各个子系统间的智能联动、信息共享,起到辅助、决策、智能、联动的目的,为调控中心及时了解变电站运行状况、设备运行状态提供技术支持,缩短处理事故时间,减少监控、运维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3.
基于传统变电站人工巡检的方式容易造成巡检不及时、漏检、故障判定不准、现场环境对人员安全性带来潜在危险等问题,通过融合监控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建立变电站远程智能巡检系统。这可以实现对各类输变电设备的实时感知、远程监控、智能巡检。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三层网络分布式结构,划分为应用端、网络通信端、服务端。通过布设的仪器仪表、监测设备进行终端数据采集。基于RS-232、RS-485标准接口,以及无线传输和以太网相结合传输方式,进行子站和检测装置间数据和图像信息传输,采用SQL数据库和Web服务器实现对不同数据类型的存储和访问。通过将该系统应用于实际变电站的远程巡检工作中,表明该系统有限实现了变电站远程图数采集和联动、远程智能巡检,能及时对故障设备发出预警,并有效处理设备缺陷。  相似文献   

4.
CIM模型是IEC61970标准整体框架的基础,它是一种描述电力系统所有对象逻辑结构和关系的信息模型,为各个应用提供了与平台无关的统一的电力系统逻辑描述。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ClM模型数据库的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与能量管理系统(EMS)的联动解决方案,实现了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与能量管理系统(EMS)的数据自动同步与设备操作联动视频的功能,彻底改变了以往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与能量管理系统(EMS)相互独立的运行方式,让使用者真正从电力调度专业角度利用视频图像资源辅助管理变电站的安全生产运行。  相似文献   

5.
为对变电站运检人员和设备进行有效管控,为管理者提供辅助决策,开发了一套变电站三维可视化管控系统。系统底层人员定位模块采用基于UWB技术的DWM1000定位模块,系统上层基于UE4游戏引擎开发了一套三维可视化管控平台。平台具有人员位置、设备运行状态信息三维实时显示、视频联动、虚拟电子围栏等功能。系统在国内某110kV变电站进行了实地部署,进行了人员定位等功能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画面运行流畅,信息直观,实时性强,可对人员和设备进行有效管控。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智能家居系统组网及移动端控制实现技术。控制中心由嵌入式服务器构建,采用Zig Bee将家居设备组成无线网络系统,然后通过本地Wi Fi接入的移动App提供网络服务;云服务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为家居控制中心提供云服务、为移动App提供外网接入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达到实际需求,适合家居系统的物联网化应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泉州电业局变电站远程视频辅助巡视操作系统的建设实例,阐述了系统的功能、结构、关键技术和作用.系统采用先进的视频巡检技术、SCADA系统联动视频监控、多屏显示和摄像机倒装技术,解决了电气设备在自动巡检和远方操作监视存在的技术难题,极大地提高无人值班变电站自动化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当前变电站辅助监控系统的调研发现,当前变电站辅助系统功能单一且独立分散、部署成本高而效率低下,不能满足智能变电站发展的综合性、智能化需求。针对上述问题,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测控平台在环境、安防、消防等一般辅助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具有高级辅助监控功能的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智能视频系统、一体化电源监控系统;采用标准IEC 61850建模、远动传输、统一系统联动配置等方法进行高度多系统融合,提高了变电站辅助监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综合处理性能及无人值守情况下的站内测控效率。从各个地区变电站的应用数量和站内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该平台能够满足未来智能变电站辅助监控系统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9.
依据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工作、使用中所出现的问题,阐述了系统规划、图像压缩标准的选择、防盗、消防、设备辅助检查功能实现等提高变电站视频监控安全性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要求,符合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提升变电站智能化水平,需要对变电站智能辅助系统进行多站一体化设计,以满足在调控中心监测和控制区域内对所有变电站的需求。文章首先对调控一体化模式进行了介绍,简单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变电站智能辅助系统中的应用现状;然后结合物联网技术设计了一种统一部署、多站应用的变电站智能辅助系统,并详细介绍了系统建设的方案和功能,为变电站智能辅助系统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结合河北南网50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现状,分析集控中心模式下智能变电站站端设备安全稳定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论述了在河北南网建设关键服务器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并以河北南网500kV集控中心模式下关键服务器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为例,整体论述了此类系统的总体设计、数据通讯、数据采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阳晟  邰能灵  袁成  崔鹏程 《计算机工程》2012,38(20):219-223
地下变电站辅机系统具有设备类型繁多、控制类型繁杂、关联复杂等问题.为此,采用XML语言对整个仿真系统进行建模,使用分层设计的方式实现人机交互,利用标准数据库进行外部数据接口设计,对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进行模块化设计.根据地下变电站辅机系统特点,设计和实现了辅控后台仿真以及日常巡视、操作和事故处理等子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13.
结合河北南网50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现状,本文分析了集控中心模式下智能变电站站端设备安全稳定的需求和技术发展,论述了在河北南网建设关键服务器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并以该电网500kV变电站集控模式下关键服务器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为例,整体介绍了该类系统的总体设计、数据通讯、数据采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移动警务安全接入平台中的终端设备的安全防护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并研制了一种基于动态策略的移动警务终端安全管控系统,整个系统由客户端、前置服务端和内网服务端组成,前置服务端和内网服务端分别部署在前置区和公安内网,客户端部署在移动终端设备上,确保在移动接入区和公安内网区有效进行物理隔离的前提下,将系统制定的各种安全策略规则下发到客户端执行,规范用户对移动终端的本地软硬件资源和网络资源的使用,实现安全威胁检测、防护及预警,对移动终端用户的违规访问、操作行为进行全面监测和上报,实现终端设备安全和行为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网信息化建设的加快,通过对变电站主设备和辅助设备进行三维场景建模,实现变电站场景的数字化还原,并根据变电站内设备信息将三维节点与数据库点进行逻辑关联,将变电站监控推向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的全新高度。本文旨在研究一种通用的三维交互方法,通过规范化三维模型的动态节点命名的方法,实现三维模型和三维程序之间的交互信息的自动化提取和控制,从而对变电站主设备监测数据、辅助设备监测数据等进行了全面监视,构建智慧变电站三维可视化交互平台,更加高效直观地全面监视变电站,增强设备的管控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变电设备周期状态管控难、运检效率低等问题,基于数字孪生理论,构建基于真实变电设备运维的数字化模型及系统。首先,在信息层建立能反映变电设备换流变、调相机、GIS(Gas Insulated Substation)这3类设备真实状态的数字孪生体;其次,基于换流变、调相机、GIS历史大数据,通过数字孪生体的变电站设备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采集的实时数据、运维数据来预测变电站设备下一时刻的状态,使变电设备实现实际变电站内物理层与信息层数据的融合;最后,以变电站设备运维为对象,采用信息物理融合系统进行运维数据的集成和同步,形成最终变电设备运维数字孪生框架系统。相关研究表明,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对变电设备运维系统运行效率的提升和对变电站整体智能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嵌入式Web服务器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特点。论文实现的嵌入式Web服务器主要应用于控制系统中,是根据控制系统的特点,通过对小巧的单任务Boa服务器进行改进来实现的,它具有丰富的硬件接口,可以用来适配数据采集设备和控制设备。阐述了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硬件平台的搭建、软件系统开发、以及技术支持等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完成了解决方案的设计,实现了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