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容量超长距离(ULH)传输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技术,本文介绍160×10GbsC+L波段3040km实际光纤的无电再生光传输系统的研究和实现.系统波道间隔为50GHz,波道速率10.7Gbs,发送采用CSRZ码,具有超强FEC功能,光信噪比大于15dB.国内首次成功在实际光纤传输3040km的C+L波段10Gbs信号,首次将C+L宽带喇曼光纤放大器应用于ULH系统,连续24小时无误码.取得的有实际意义的试验成果为我国的ULH系统的应用,提供了系统的性能、指标、参数、标准等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记者 刘启诚) 近日,中兴通讯推出自主研发的大容量、超长距离传输ULHDWDM系统,该系统容量达到160(10Gbit/s,波长范围覆盖C+L波段,可在G.652、G.655光纤上实现超过5000km的无电中继传输。这是迄今为止国内自主研制成果中超长传输的最长距离。中兴通讯ULH DWDM超长距离传输系统采用了分布式喇曼放大器与EDFA的混合放大技术、带超强纠错FEC的OTU、NRZ及RZ调制码型、动态功率均衡、分布式色散管理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并实现了实用化。其中,分布式喇曼放大器的增益可达到12dB,具有宽带(增益带宽可大于80nm)、增益平坦、可…  相似文献   

3.
32×10 Gbit/s 3 040 km无电再生光传输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容量超长距离(ULH)传输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技术,文章介绍了32×10 Gbit/s系统在实际的3 040 km G.652光纤上传输的试验情况.线路发送采用NRZ码,具有符合G.709的OTU2格式的线路速率,系统应用分布拉曼放大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经3 040 km传输后,Q值>3.82,光通道代价<1.6 dB,连续24 h无误码.  相似文献   

4.
WDM+EDFA+DCF光纤传输系统中色散补偿方案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在WDM+EDFA光纤传输系统中使用常规单模光纤(SMF)在1550nm窗口的大色散限制了传输距离,采用色散补偿光纤(DCF)进行色散补偿是上前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本文基于光纤WDM+EDFA+DCF的长距离传输系统,讨论了DCF色散补偿对光纤非线性效应交叉相位调制和四波混频(FWM)的影响,提出了采用DCF集总、后置、非完全补偿的色散补偿方案,这种方案可合系统具有更佳的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5.
色散补偿光纤传输系统的最佳补偿方案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采用色散补偿光纤传输系统的最佳补偿方案,经研究发现,混合补偿方案可以大大减小光纤非线性效应的影响,提高系统传输距离.此外,还对非归零码(NRZ)和归零码(RZ)的传输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大容量超长距离(ULH)传输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技术,文章介绍160×10Gbit/s系统在实际的3040kmG.652光纤上传输的试验情况.系统应用在C L波段,波道间隔为50GHz,线路发送采用CS RZ码,线路速率10.7Gbit/s,利用拉曼放大器的宽带特性,同时对C L波段进行色散补偿,使系统成本比分波段进行色散补偿大为降低.试验结果:经3040km传输后,Q值>4.29,光信噪比>15dB,光通道代价<3.5dB,连续24h无误码.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和分析了光双二进制的构造原理及其色散容差性能,研究了电色散补偿(EDC)技术的一般性原理. 通过220 km G.652光纤的传输试验,表明采用光双二进制编码和 EDC技术构建无光色散补偿链路的10 Gbit/s光纤传输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高瞻  王孝周 《通信技术》2012,(2):73-75,83
随着光网络的快速发展,系统的传输码率逐渐提升,传输技术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光纤传输系统中的各种因素造成的影响程度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针对偏振模色散(PMD)对高速光纤传输系统造成的损害,对目前光域和电域的PMD补偿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通过比较各种方案,指出高速光纤传输系统中PMD的光域补偿技术更适用,发展空间大,而且性能好。其中光纤光栅补偿技术应用广泛,对单信道和多信道传输系统都适用。因此,光纤光栅技术最具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信号能有效地在光纤中传输,提出了一种基于色散补偿光纤(DCF)与电子均衡器相结合的色散补偿技术,即在传输链路上采用DCF前置补偿/后置补偿,接收端进行电子均衡补偿。在optisystem15仿真软件中搭建了40Gbit/s的传输系统对非归零码NRZ信号的色散补偿仿真,通过与DCF前置补偿及后置补偿比较,在入纤功率较高及传输距离较长时,该系统有较高的Q值以及相对较低的误码率,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色散因素是制约1550nm模拟CATV系统无电中继传输距离的主要因素,本文提出利用已经商用化的色散补偿器件对长距离普通光纤CATV模拟传输系统中的色散进行补偿,并对比了色散补偿光纤和啁啾光纤光栅进行色散补偿的优缺点,同时文章给出了光纤光栅进行色散补偿的最佳位置。模拟系统采用皮长传输,采用啁啾光纤光栅实现对模拟信号的色散补偿可以充分发挥啁啾光纤光栅的低损耗的特性和对单波长进行补偿的特性,本文在国内首次提出采用啁啾光纤光栅(CFG)对1550nmCATV模拟系统长距离光纤传输进行了散补偿,并引用试验证明采用光纤光栅在保证较好载噪比(C/N)和三阶差拍失真(CTB)指标的情况下,能够大幅度地补偿二阶组合失真(CSO)的恶化。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一个OFDM-ROF实验仿真系统,对该系统下行链路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并采用了远程光外差技术来产生毫米波信号.用一个低频的信号源对激光进行载波抑制的双边带调制来产生频率差为毫米波频率的两束相干激光源.用Matlab软件编写了OFDM的调制和解调模块,用OptiSystem软件搭建了该系统光纤传输部分的实验仿真平台,给出了系统仿真框图和仿真计算结果.最后,针对解调后星座图随传输距离产生旋转的现象,分析了光纤色散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用信道估计的方法对色散进行了补偿,并给出了色散补偿前后系统误码率与传输距离的关系曲线.仿真结果表明,在色散补偿后该OFDM-ROF系统有效传输距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随着传输容量和传输距离的增加,光纤传输中信号的 NLD(非线性损伤)已经成为限制光纤通信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系统地总结了光域和电域 NLC(非线性补偿)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对各种 NLC 技术的机制、特点及其实用性进行了分析比较,并重点介绍了数字相干光通信系统中基于DSP(数字信号处理)的 NLC技术,探讨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光信号在不同传输距离产生的色散对光载射频(ROF)(光载无线电)传输系统的信号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静态非线性啁啾光纤光栅(NLCFBG)和动态波长扫描相结合的可调谐色散补偿ROF传输系统方案。在对所提出系统方案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制作了NLCFBG,并对ROF传输中的可调谐色散效果进行半实物仿真,分析和比较了有无光栅色散补偿时系统的传输性能;验证了此方案对不同传输距离、不同激光频率以及不同射频载波频率的光纤传输系统色散补偿性能。  相似文献   

14.
10 Gbit/s单信道长距离光通信系统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详细介绍了10Gbit/s单信道长距离传输系统各部分的理论和数值模型,该模型包括光纤传输部分、初始光脉冲部分、用于中继的掺铒光纤放大器部分、电和光学滤波器部分。采用该模型数值研究了不同占空比和不同色散补偿方式对传输系统性能的影响。该软件以及由该软件得到的结论对于高速长距离单信道传输系统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光纤信道传输速率的提升,偏振模色散(PMD)成为了限制光纤通信系统传输距离的主要因素,电域补偿技术是解决方案之一,但它又受到硬件实现复杂度及运算速度的限制.文章将并行处理技术及块最小均方(BLMS)算法应用到PMD补偿技术中,为电域补偿技术在高速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详细介绍了10Gbit/s单信道长距离传输系统各部分的理论和数值模型,该模型包括光纤传输部分、初始光脉冲部分、用于中继的掺饵光纤放大器部分、电和光学滤波器部分。采用该模型数值研究了不同占空比和不同色散补偿方式对传输系统性能的影响。该软件以及由该软件得到的结论对于高速长距离单信道传输系统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外运营商和光纤光缆供应商已开展400G技术研究及测试,主流400G技术均存在无电中继距离受限的问题,而相关实验室测试证明,基于新型光纤技术,可以很好地提升400G传输能力、延长传输距离、降低网络整体建设成本. 为了更好满足400G等超高速传输技术应用,ITU-T自2013年7月开始讨论适用于陆地传输系统应用的G.654光纤(G.654.E),在保持与现有陆地用单模光纤基本性能一致的前提下,增大光纤有效面积,同时降低光纤衰减系数,从而提升400G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18.
利用啁啾光纤光栅(CFBG)串联的多波长色散补偿器对长距离传输的8个信道信号进行色散补偿,各个信道波长符合ITU-T标准,波长间隔为100 G.系统采用掺Er3+光纤放大器(EDFA)作为功率放大器,在2 015 km的G.652光纤上无前向纠错(FEC)无电中继实现8×10 Gb/s零误码传输.结果表明,利用CFBG构成的色散补偿器各信道补偿一致性好,CFBG不但能通过滤除带外噪声有效减小长距离传输中由放大器产生的自发辐射噪声(ASE)的积累,提高传输信号的信噪比(OSNR),而且其较低的非线性特性有利于抑止信号劣化,从而有效提高长距离波分复用(WDM)的传输性能,扩展无电中继传输距离.  相似文献   

19.
荣翼  徐铭  张天生  李艳 《半导体光电》2013,34(3):476-481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搭建了100Gbit/s的PDM(偏振复用)-CO-OFDM(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并使用OPC(光学相位共轭)技术对100Gbit/s的PDM-CO-OFDM系统的传输性能进行了补偿。研究表明,相位共轭技术不仅能够补偿系统的各阶色散,还能补偿非线性效应,使用OPC技术能使系统的传输距离达到1 200km,在最佳补偿距离上,使用OPC的系统Q值比使用传统的DCF(色散补偿光纤)的系统Q值大6.3dB。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光通信系统中的色散补偿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震 《电光与控制》2003,10(2):51-54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色散补偿和极化模色散补偿是提高信噪比、改善系统性能的必要手段。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商用传输光纤及其色散特性,分析了相应的色散补偿技术,重点分析了其中普遍采用的色散补偿光纤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