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Zn对Sn-Ag-Bi系软钎料钎焊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钎料的钎焊性能很大程度取决于钎料对基板上的润湿性能,而润湿性能与液态钎料在基板上的液、固、气三相界面的界面张力有关。通过建立简化的数学模型,得出了润湿角θ与钎料熔滴铺展面积间的数学关系式。并采用铺展面积法对Sn—Ag—Bi系钎料钎焊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添加1%的Zn,可提高钎料的润湿性能,并可减少Bi的用量。  相似文献   

2.
实验研究了影响CuSi3在镀锌钢板上润湿铺展行为的主要因素:激光功率、离焦量、激光加热时间以及母材表面是否存在镀锌层.研究钎料铺展直径随着这些参数变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显微硬度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离焦量对铺展直径的影响最大;显微硬度测试结果显示,当钎料在母材上润湿铺展良好时,能够得到力学性能优异的接头,界面处硬度达到镀锌钢板的90%,为更好地利用CuSi3钎料激光钎焊镀锌钢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钎焊温度为980℃,保温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向BNi-7钎料中添加质量分数为9%的合金元素Cu,利用扫描电镜、同步热分析仪以及对比实验,分析元素Cu对BNi-7钎料微观组织、熔化特性以及润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合金元素Cu,钎料润湿铺展过程中相的种类不变,但Ni基固溶体厚度增加,共晶组织里的韧性Ni(Fe,Cr,Cu)固溶体数量增加;随着合金元素Cu的添加,钎料的固液相线温度逐渐降低,但熔化温度范围增大;对于添加9%Cu的BNi-7钎料,由于前驱膜的变宽,促进了钎料的润湿,润湿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4.
用座滴法研究了Ti_(32.8)Zr_(30.2)Ni_(5.3)Cu_9Be_(22.7)合金熔滴与Ti_(61.5)Zr_(36.4)Cu_(2.1)基片在连续升温和不同温度下保温30min的润湿行为,结果表明二者具有良好的润湿性。润湿温度影响着熔滴熔体的结构,进而造成了不同温度区间内Ti_(32.8)Zr_(30.2)Ni_(5.3)Cu_9Be_(22.7)合金在Ti_(61.5)Zr_(36.4)Cu_(2.1)基片上润湿行为的差异。在连续升温过程中,由于熔体结构发生变化,熔滴铺展分为一次铺展和二次铺展两个过程。在750~850℃保温时,润湿动力学曲线分为快速减小和稳态两个阶段,润湿过程大约在7min左右完成。700℃下受到熔滴熔体结构的影响,保温过程中熔滴不继续铺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PCD层易石墨化,硬质合金基底难被钎料润湿的这些缺点,通过应用根据剪切原理自制的试验专用夹具进行抗剪切强度测试、钎焊试验,研究了在空气条件下高频感应钎焊PCD刀具过程中钎料、钎剂对刀具焊接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当母材分别为T8钢和YG16、YG16和YG8时,钎料、钎剂的优化搭配方案.  相似文献   

6.
Ag-Cu-Ti钎料在石墨表面的润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石墨钎焊过程中如何提高钎料在石墨表面的润湿问题,采用真空钎焊,在两组不同的工艺参数条件下,分别取Ti的质量分数W Ti不同的Ag-Cu-Ti钎料,做钎料在石墨表面的润湿性实验。结果表明,W Ti及工艺参数对钎料的润湿性有重要的影响;发现用这种钎料润湿石墨,由于二者热膨胀系数相差悬殊,产生的热应力使石墨产生开裂现象;通过分析对比实验结果,优选了钎料成分及钎焊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7.
新型铝中温钎焊剂钎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开发出一种以 Zn Cl2 - Li Cl 为基,外加其它添加剂的新型铝中温钎焊剂.本文对它的钎焊性能进行了研究,包括对钎料润湿性能的影响、钎料与铝基体的结合界面情况和焊口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8.
Ag-Cu-Ti钎料在金刚石表面的润湿状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金刚石的钎焊问题,利用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分析、X射线能谱分析、X射线结构分析等方法,对Ag-Cu-Ti钎料在金刚石表面的润湿状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含Ti量对钎料的湿着状况有一定的影响界央间C,Ti元素的扩散及TiC的形成有助于改善钎料的润湿状况。  相似文献   

9.
采用显微结构法,通过观察钎焊接头形成条件,研究了以B-Ag-1为钎料的硬质合金和钢的中温连接技术。实验表明,在感应电流为450~600 A时,B-Ag-1钎料能湿润并在硬质合金上铺展,形成组织均匀的钎缝,同时通过钎料中银原子和铜原子向硬质合金的扩散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界面。钎焊温度的降低以及铜缓冲层的加入,大大降低了钎焊过程的热应力,接头和母材上均未发现热裂纹。  相似文献   

10.
采用显微结构法,通过观察钎焊接头形成条件,研究了以B-Ag-1为钎料的硬质合金和钢的中温连接技术。实验表明,在感应电流为450~600 A时,B-Ag-1钎料能湿润并在硬质合金上铺展,形成组织均匀的钎缝,同时通过钎料中银原子和铜原子向硬质合金的扩散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界面。钎焊温度的降低以及铜缓冲层的加入,大大降低了钎焊过程的热应力,接头和母材上均未发现热裂纹。  相似文献   

11.
该文基于ANSYS平台模拟了场发射阵列阴极与钼电极钎焊工艺参数对钎焊层等效应力的影响,并根据仿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当钎焊温度为850 ℃时,最大等效应力最小;当降温速率为23 ℃/min时,最大等效应力最大,之后随降温速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小;在降温过程中,高温区逐渐向硅基底扩展,温度沿焊缝方向呈对称分布,焊缝中心温度高,两边温度低。测试结果表明,钎焊接头组织致密,焊缝结合良好,没有裂纹和空洞等缺陷,且钎料对硅基底的影响很小。这是一种可行的、低成本的实现硅基场发射阵列阴极焊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研究发现,晕环是由于Cu,Ag,Sn,Mn和Au等几种元素导先钎料整体沿晶界或毛细磨痕润湿母材的结果,从而提高钎料的润湿性。液态钎料与母材的性能以及在钎焊温度下相互作用情况是影响晕环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保证LNG铝制板翅式换热器安全可靠运行,基于热弹性理论,建立铝制板翅结构热应力分析模型,采用热-固耦合方法,模拟研究实际运行过程中,钎焊接头对铝制板翅结构热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LNG铝制板翅式换热器,钎焊角曲率半径r=0. 5 mm、融合距离l=0. 137 5 mm时,在靠近翅片侧和隔板侧钎焊接头处最大等效应力达到峰值,并且最大正应力是引起该位置等效应力达到峰值的主要原因;钎料层等效应力、最大正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均变化平缓;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靠近翅片侧和隔板侧钎焊接头处,等效应力随钎焊角曲率半径增加而增大;减小钎焊角曲率半径,将降低钎焊接头处热应力变化梯度,从而降低其应力集中程度.靠近隔板侧钎焊接头处等效应力,随融合距离增加而减小,靠近翅片侧的反之;当钎焊角融合距离小于0. 08 mm时,靠近隔板侧钎焊接头处等效应力大于靠近翅片侧的,反之靠近翅片侧的大于靠近隔板侧的.上述研究成果为大型LNG工厂用铝制板翅式换热器的设计、制造以及运行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The brazing process of cubic boron nitride (CBN) grains and AISI 1045 steel with AgCuTi-TiC mixed powder as a filler material was carried out.The joining strength and the interfacial microstructure were investigat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preading of the molten filler material on AISI 1045 steel i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iC content.A good interface is formed between the TiC particulates and AgCuTi alloy through the wetting behavior.In the case of AgCuTi+16wt% TiC,the strength o...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同真空钎焊温度和保温时间条件下,研究了Ag基活性钎料钎焊立方氮化硼的焊接性与微观结构。试验结果表明:钎料中Ti的质量分数为12%、钎焊温度为950℃、保温时间为20 min时可实现Ag-Cu-Ti活性钎料与立方氮化硼的牢固连接。Ag-Cu-Ti活性钎料对c-BN的润湿性较好,界面结合紧密,并在界面处形成反应层。微观分析表明:钎焊过程中Ag-Cu-Ti合金钎料中的Ti向c-BN磨粒表面富集,并与c-BN磨粒表面N和B元素发生反应,形成TiN和TiB2,实现了Ag-Cu-Ti活性钎料与立方氮化硼磨粒的化学冶金结合。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Fe元素对不锈钢钎焊接头及镍基钎料钎焊接头组织的影响,采用BNi-2+40%(质量分数)BNi-5混合钎料对纯Fe进行真空钎焊,运用金相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能谱仪(EDS)分析,结合Thermo-Calc及Dictra软件,研究纯Fe钎焊接头显微组织、钎缝成分分布、相组成和元素扩散情况.结果表明,纯Fe钎缝主要由γ-Ni固溶体和Cr-B金属间化合物组成;通过Thermo-Calc和Dictra软件计算,温度冷却至1 173 K时钎料仍未凝固结束,凝固过程中发生了共晶反应,此时相组成及元素扩散行为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可在一定程度上指导钎焊新工艺的制定.  相似文献   

17.
利用真空钎焊方法,分别采用国产BNi-2和进口BNi-2钎料,对GH1035高温合金进行钎焊,通过对比不同宽度焊缝的焊缝组织,得出国产钎料焊缝宽度大于80μm时,焊缝中间存在共晶组织;当焊缝宽度在50~80μm时,焊缝主要组织为固溶体组织;焊缝宽度小于50μm时,焊缝出现夹渣等缺陷.而在与国产钎料同等宽度焊缝中,因进口钎料钎焊温度较高,焊缝组织主要为固溶体组织,焊缝及界面处元素浓度变化曲线较国产钎料平缓,焊缝组织优于国产钎料,界面处元素扩散好于国产钎料.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真空钎焊时在钎料中加入微量稀土元素La、Ce,能显著提高A1-Si基钎料对LD30铝 合金的润湿性和真空钎焊接头质量;明显改善钎缝微观组织,使晶粒细化,并使中间相分布更均匀, 改变第二相CuAl_2、Mg_2 Si的网状分布,使之变薄变细;促进铝合金基体与钎料中合金元素的相互 扩散和均匀分布;从而使钎焊接头强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实现金刚石刀头与刀具基体的连接,并保证一定的结合强度,采用银钎焊方法。银钎料的元素成分和含量、钎焊剂类型和作用、加热设备及感应器形状的选择和温度控制、焊缝尺寸大小和装配间隙、钎焊前的预处理等是获得优质钎焊接头的关键因素。通过对获得的银钎焊接头进行试验分析和公式应力计算及无损检测等金刚石刀具银钎焊方法的可靠性评估,结果达到并满足了金刚石刀具的切削强度要求。有效预防或避免了钎焊接头的缺陷产生,从而获得了优质的钎焊接头,保证并延长金刚石刀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