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前身为湖北师范学院化学系,组建于1977年,2008年正式更名为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学院拥有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澎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  相似文献   

2.
湖北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前身为湖北师范学院化学系,组建于1977年,2008年正式更名为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学院拥有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立项建设)、应用化学研究所、环境工程研究所、材料研究中心和清洁生产中心。  相似文献   

3.
在地方高校从师范性向技术应用性转化的背景下探究应用化学专业社会实践发展模式,着重从办学定位、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研究应化专业的课程设计、化学实验、化工见习、化学实习及毕业论文等社会实践模式的转化,结合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应化专业2009-2014应化等五届学生的社会实践的经验,探索应用化学专业在社会经济转型下社会实践开展,有利于应用化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提高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技能和就业率。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化学专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初中、高中化学专业从业人员日趋饱和,大学化学专业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了能更好地帮助在校化学专业学生就业,我们收集、分析了遵义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2015~2019年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最后就如何做好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商丘师范学院为例,化学专业以专业认证为契机,以培养卓越中学化学教师为目标,为全面提升化学专业教育质量,构建与完善化学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课堂教学过程常态化内部监控机制以及化学专业本科师范类毕业生社会满意度跟踪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实施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6.
杨家添  陈渊  陈凤  李家贵  韦庆敏 《广州化工》2013,41(6):192-193,213
为实现材料化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就业需求,玉林师范学院对材料化学专业学生开设了《普通硅酸盐工业检测》特色课程。从专业课程定位、课程实施、课程见习、课程实施效果四个角度,探讨了有关特色课程建设具体的做法,并提出了今后建设的思路。这一做法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证明是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7.
梁铣  张晓艳  魏亦军  梁鹏  陈召财 《广州化工》2012,40(23):156-158,172
以淮南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系为例,在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的实证研究基础上,发现了多媒体技术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和缺点,提出了多媒体CAI教学应与传统教学相结合、重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等三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前身是于1978年成立的湖北轻工业学院化工系,2004年6月正式更名为湖北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经过三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已经成长为学科门类齐全,专业、学科布局合理,教学、  相似文献   

9.
以衡阳师范学院化学师范专业为例,在教学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一些改革措施,以解决当前化学师范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各种问题和促进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提高创新能力。通过改革和优化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教师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模式和建立合理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等举措,我们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化学师范专业学生营造出一个实施创新和能力培养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0.
公费定向师范生是未来乡村教育的主力军,未来乡村教育质量将很大程度取决于其培养质量。以衡阳师范学院公费定向师范生化学专业为例子,通过公费定向师范生特征、教师队伍、课程设计等方面分析,对化学专业教育改革提出建议,以期培养高质量公费定向师范生。  相似文献   

11.
《环境监测》为师范类院校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针对贵州师范学院当前的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内容丰富与课时少相矛盾的问题,提出网络资源与课堂面授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其目的为了提高贵州师范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环境监测》教学质量,培养新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业人才。以应化专业《环境监测》课程为实例研究点,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于化学等相近专业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理事介绍     
《化学与生物工程》2010,27(5):23-23
潘继承,男,1964年3月出生,理学博士,教授,国家级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湖北省普通高校跨世纪学术骨干,黄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湖北师范学院学科带头人,湖北省优秀中青年创新科研团队负责人。现为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会员,湖北省生物物理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理事,《化学与生物工程》理事会理事。  相似文献   

13.
根据应用化学专业自身的性质和目前社会发展对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探讨了我校应用化学专业重新定位和培养目标的改革方向,结合我校化学和工程学的学科优势,指出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应以培养既有扎实的化学理论基础、有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和技术开发能力的应用化学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并提出了构建"一个化学基础平台课程+三个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的课程设置方案及其相应的改革措施。经过三年的改革探索和实践,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在化学基础理论教育和分析技术与电化学,化工基础与精细化学品以及高分子与新能源材料等专业方向形成专业特色,学生考研升学率和专业就业率逐年提高,改革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4.
理事介绍     
《湖北化工》2010,(5):23-23
潘继承,男,1964年3月出生,理学博士,教授,国家级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湖北省普通高校跨世纪学术骨干,黄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湖北师范学院学科带头人,湖北省优秀中青年创新科研团队负责人。现为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会员,湖北省生物物理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理事,《化学与生物工程》理事会理事。  相似文献   

15.
衷明华 《广东化工》2009,36(1):101-103
文章阐述了韩山师范学院在化学专业建设方面的三点做法,即:引导师生员工转变教育思想,关注基础教育改革;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关注学生专业发展;倡导研究性学习,关注教育平台建设;为加强化学专业建设,凸显地方特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不仅介绍了韩山师范学院化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而且对化学特色专业的建设思路、具体做法及取得的初步成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结合淮南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系近年来开设的合成化学课程,探讨了合成化学课程对化学各专业的选择,合成化学课程教学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合成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及合成化学课程教学组织与实施。  相似文献   

18.
结合淮南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系近年来开设的合成化学课程,探讨了合成化学课程对化学各专业的选择,合成化学课程教学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合成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及合成化学课程教学组织与实施。  相似文献   

19.
应用化学是介于化学与化学工程之间的一个应用型理工科专业,主要培养能在化学基础性研究人员和化学工程技术人员之间起桥梁作用的应用型人才。本文以咸阳师范学院为例,针对目前地方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办学定位不准确、专业特色不够鲜明等问题,对其专业特色、学生就业取向、专业方向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0.
药物分析是生物制药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笔者根据信阳师范学院药物分析专业教学的现状和特点,结合生物制药专业学生药学基础差、化学基础薄弱等实际问题,从药物分析调整教学内容、灵活开展教学过程、适度开展双语教学以及改革考核制度四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教学探讨,以期提高药物分析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