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商品与质量》2009,(46):6-6
泸州泸粮酒业有限公司是于白酒酿造、包装、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化企业,办公地点设在泸州市城北高新区。生产基地坐落在驰名中外的国酒宝地——泸州市石洞镇,占地30余亩,拥有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员工近300人,酿酒专业技术精英20多人,营销管理人员30多人。拥有资产1000万元,年产基酒5000吨。目前公司已拥有“烤酒匠”“国膳”“泸员外”“龙之骄”“帝王”图形和头像五个注册商标,经过多年的酝酿和实践,公司已设计定位多款包装,以独特的技术和精良的制造工艺生产高、中、低档系列产品,品种达30余个,产品销售遍布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2.
针对啤酒生产废水中污染物影响厌氧颗粒污泥活性的问题,以国内某啤酒企业的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单一变量法和控制变量法,以厌氧颗粒污泥的产气性能表征其活性,对啤酒生产过程中的酿造废水、酿造和包装混合水、包装车间化学品以及废酵母等对厌氧颗粒污泥活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酿造废水对厌氧颗粒污泥活性影响不大,而包装车间废水因含有洗瓶剂和润滑剂等而对厌氧颗粒污泥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当洗瓶剂K质量浓度为20 mg/L时,厌氧颗粒污泥的产气量下降50%以上,质量浓度增加到100 mg/L时,厌氧颗粒污泥产气量下降约70%,质量浓度超过120 mg/L后,厌氧颗粒污泥产气量几乎为0;酵母对厌氧颗粒污泥活性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洗瓶剂、润滑剂和酵母的使用,以降低对厌氧颗粒污泥活性的抑制,保持厌氧反应高效进行。研究结果为啤酒生产废水的厌氧处理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牛蒡、柠檬、麦芽汁等为主要发酵原料,酿造具有保健功效的牛蒡柠檬啤酒,探究牛蒡柠檬保健型啤酒的最佳酿造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酿造工艺,结果表明,在酿酒酵母SC203接种量为0.06%、牛蒡超微粉与柠檬的添加比例为1:7(g:g)、酒花添加量为0.06%条件下酿造的牛蒡柠檬啤酒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4.
中国白酒与金酒、朗姆酒、威士忌、伏特加、白兰地、利口酒、龙舌兰酒等同属蒸馏酒,除中国白酒外,其他蒸馏酒作为基酒广泛用于鸡尾酒的调制,文章介绍了这些酒的种类、特点、常见的品种以及调制鸡尾酒的品种,并与中国白酒作比较,对适合作为鸡尾酒基酒的中国白酒进行分析,为扩大中国传统白酒的消费市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开发茶树花资源,充分发挥茶树花对人体的保健功能,研究了白酒与茶树花一起泡制茶花保健酒的酿制工艺,比较了不同茶树品种的茶花和不同酒精浓度的基酒对茶花保健酒质量的影响,初步确定了茶花保健酒的加工工艺及主要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利用福鼎大白种的茶花泡制的保健酒品质最好;基酒酒精浓度在20°和30°的品质较好,酒精浓度高于50°的质量较差;泡制时间一般在90~120 d;茶花保健酒的酿制工艺为:茶花干制—基酒调制—酿制—过滤—装瓶;茶树鲜花可以直接和白酒泡制茶花保健酒,方法简单、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开发茶树花资源,充分发挥茶树花对人体的保健功能,研究了白酒与茶树花一起泡制茶花保健酒的酿制工艺,比较了不同茶树品种的茶花和不同酒精浓度的基酒对茶花保健酒质量的影响,初步确定了茶花保健酒的加工工艺及主要技术参数. 结果表明:利用福鼎大白种的茶花泡制的保健酒品质最好;基酒酒精浓度在20°和30°的品质较好,酒精浓度高于50°的质量较差;泡制时间一般在90~120 d;茶花保健酒的酿制工艺为:茶花干制—基酒调制—酿制—过滤—装瓶;茶树鲜花可以直接和白酒泡制茶花保健酒,方法简单、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基于参数化建模与虚拟现实技术的钢铁厂原料混匀系统的设计优化与仿真系统的结构。研究了设备设计优化、车间参数化建模和原料输送仿真技术,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混匀料车间设计与仿真的集成自动化系统。应用表明,该系统可提高原料混匀料车间的设计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针对建立车间虚拟布局系统面临的主要难点,依次从虚拟车间复杂建模、虚拟场景漫游与碰撞检测、系统实现3个层次逐层深入,进行了理论研究与系统开发.试验表明,应用本研究研发的车间虚拟布局系统,设计者能依据人的直观感受,有效地进行车间布局设计.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大发热量车间工艺排风问题的分析,认为在冬季将工艺排风的热量迁移至发热量小的车间,在夏季对温度较高的工艺排风进行预处理后回收利用,可取得良好的节能效果,为减少大发热量车间空调系统的需冷量和小发热量车间的补热量、改善车间工作条件、空调节能设计和改造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宣酒酿造技术经历了早期春酒、中期蒸馏酒、近代小窖酒三个阶段.从对春酒历史、酿造工艺的整理,分析了纪叟老春酒的制作工艺及特点;从对蒸馏酒的起源、制作工艺和特点的整理,分析了早期蒸馏酒阶段宣酒制作工艺及特点;从江南小窖的发现,分析了近代小窖宣酒酿造工艺及特点.当代宣酒的酿造工艺经过传承与改进已形成了以纪氏古法酿造技艺为核心的酿造工艺,这一酿造工艺因受其所处环境及传统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区别于其他酿造工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喷水织机是一种新型无梭织机,它利用高速喷射水引纬,从而使车间散湿量大增,直接影响空调车间的热湿比、从而影响空调设计时机器露点的取值和通风量计算。而目前无论是引进还是国产喷水织机所提供的技术文件都没有散湿量的资料,笔者通过对现有喷水织机车间选取几个进行分析、测试、比较得出简易计算方法,并探讨喷水织机车间空调设计问题,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在药厂的GMP认证中,如何优化药品生产环境通常被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来进行考察。从制药车间的布局设计、空气净化设计以及耐腐蚀处理三个角度探讨了如何优化制药车间生产环境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产品设计、生产规划与制造之间的不确定性,提高生产系统的可靠性,构建了面向数字化车间的布局与生产仿真框架;针对传统设计与制造过程中产品数据零散,不能保证各子系统数据一致性的缺陷,提出了基于单一产品数据源的制造资源库模型,对制造过程中的所有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引用面向对象技术,对车间进行三维布局设计,构建了基于产品、工艺、规划、资源组成的复杂离散生产系统的仿真模型。最后,以某军工制造企业的数控加工车间为例,对车间的生产线布局进行了重新设计和仿真验证,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研究了白酒储存过程中常见金属元素的含量、变化规律,总体来说,储存时间越长,酒中金属元素含量越多,金属元素对酒质的影响与基酒有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车间设备布局的研究,分析了应用计算机对车间设备进行辅助布局设计的必要性.根据车间设备布局问题的各种要求和目标,建立了车间设备布局的数学模型;借助计算机的高速运算能力,采用遗传算法实现了车间设备的优化布局.通过实例,对计算机辅助车间设备布局的高效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线损率是电力企业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以线损率理论计算为基础,推导了车间配电线路线损率的计算方法,分析和讨论了车间配电线路线损率与导线截面及导线规格的关系,提出了基于经济运行的车间配电线路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存在多工序同时结束的单件复杂产品的多车间制造问题,提出了存在多工序同时结束的多车间逆序综合调度算法。首先,为解决正序调度需迁移虚拟工序导致的设备资源空闲和操作复杂的问题,设计了逆序分批次调度策略;然后,为减少工序迁移和车间负载尽量均衡,设计了逆序车间确定策略确定所有工序的加工车间;最后,为满足多工序同时结束的特殊约束,设计了逆序同时开始策略确定每组虚拟工序组的逆序开始加工时间。实例验证表明,所提出算法满足特殊约束,完工时间较短且工序迁移次数少。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车间设备利用率,运用系统布置设计对某工厂零件加工车间设施总体布置进行了评价,得到了作业单位综合接近度排序表。对车间布置和生产流程进行了Flexsim建模和仿真分析,并通过调整零件生产流程与整合设备配置,确定了优化后的车间布置方案。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案提高了车间的设备利用率和腾出了更多空间,使部分零件的生产流程趋于合理。研究工作增加了传统布置设计方法无法考虑到的因素,为车间实际生产过程提供了有效的仿真数据,提高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产酯酵母是白酒酿造的重要功能微生物,发掘其产香特性并优化产酯条件对白酒酿造技术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大曲中分离得到的1株异常威客汉姆酵母为出发菌株(命名为Wickerhamomyces anomalus Y-1),对其生长耐受性进行研究,用均匀设计法进行优化试验,结合回归分析考察了培养温度、时间、转速、接种量等因素对其...  相似文献   

20.
针对注塑车间设备布局、原料区布局、模具摆放区布局和物流运送路线现状,提出注塑车间布 局基本原则,优化传统单元系统布局,合并单元构建和单元内布局过程,关联生产计划变动影响,建 立注塑车间单元构建与单元内布局集成设计模型,建立注塑车间单元系统布局与关联优化集成模 型.针对多变量、多约束和非线性的特点,以单元内物料搬运、单元内模具搬运、单元间物料搬运以 及单元间模具搬运等成本为布局模型多目标函数,以单元间物流费用、车间面积利用率和关联控制 系数ACC等为关联模型多目标函数,分别设计出结构化染色体多变异策略、实数编码多点交叉等 遗传算法,并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典型的注塑车间布局实例,验证模型和算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