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可动凝胶深部调驱机理,结合注水井和对应油井的静、动态特征,筛选出了用于确定最佳调驱井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变权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多因素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用渗透率非均质性、吸水剖面非均质性、吸水强度、井口压降曲线、含水-采出程度对应关系、油水井连通程度、油层未动用程度及沉积相特征等指标来筛选调驱注入井可提高选井的可靠性,保证可动凝胶深部调驱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对孤岛油田中二北Ng3-4单元进行注聚开发中,为了改善长期注水开发造成的层间、层内矛盾,控制聚合物的窜流,发挥聚合物驱油作用,根据区块注入井压降曲线、指示曲线等油藏动、静态资料,采用PI决策技术对单元存在大孔道的注入井进行整体剖面调整。通过室内实验筛选,确定采用“无机颗粒型+木质素磺酸钙冻胶型”复合堵剂、多段塞组合调剖工艺。现场应用表明,该工艺的实施能够大幅度提高水井压降指数,改善层间、层内矛盾,有利于提高后续聚合物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3.
弱凝胶调驱是改善和提高注水波及效率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弱凝胶的强度较低,导致其有效期较短。为此,提出了周期性注入弱凝胶技术。采用岩心平面模型进行了非周期性注入弱凝胶调驱试验和周期性注入弱凝胶调驱试验,结果表明:非周期性注入弱凝胶调驱可以封堵高渗透层,提高注入压力,降低综合含水率,提高采收率;周期性注入弱凝胶调驱可以进一步改善弱凝胶的调驱效果,延长弱凝胶调驱的有效期,从而使采收率得到进一步提高。赵108断块采用周期性注入弱凝胶技术进行了两期调驱,注入弱凝胶期间和注入以后,注入压力上升,吸水剖面得到调整,油井含水下降,产油量上升。一期调驱有效期1.0 a,二期调驱有效期1.5 a,两期调驱共增油20 500 t。   相似文献   

4.
安塞油田三叠系油藏天然微裂缝发育,平面非均质性强,注入水沿高渗条带驱替突进,优势渗流方向油井含水上升快,侧向油井见效程度低,亟需堵水调驱提高水驱效率.利用注水井压降资料双对数曲线模型和特征,可准确认识注入水的地层水驱规律;将水驱规律、注采对应关系和生产动态相结合,可有效指导注水井的堵水调驱措施实施.经实例井组堵水措施前...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驱油层吸水剖面变化规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统计分析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工业区块油层吸水剖面资料发现,绝大多数井中、低渗透层在注入聚合物溶液体积达0.08~0.2PV时吸水剖面发生返转,低渗透层吸水剖面返转时机先于中渗透层,且在整个聚驱过程中高渗透层仍保持最高的吸水量,对改善油层开发效果不利。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层间渗透率级差及有效厚度比越大、注入聚合物分子量越小,聚合物溶液对低渗透层吸水能力的调整效果越弱;地层产能系数级差是影响吸水剖面返转时机和返转周期的主要因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在聚合物驱层系组合时,应避免层间产能系数级差过大,分层注聚合物、优化聚合物分子量及段塞组合方式、注聚合物前深度调剖等措施可改善聚合物驱油效果。图10表2参13  相似文献   

6.
泡沫复合驱在胜利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针对胜利油区孤岛油田中二区中部Ng3+4油层和埕东油田西区油藏条件,进行了泡沫复合驱实验研究。封堵调剖实验表明,泡沫复合驱具有优良的封堵调剖能力,其封堵能力随渗透率增加而增大;气液共注时,阻力因子随注入量增加而持续增大,交替式注入时,阻力因子随注入量的增加波动上升,但随着注入量不断增加,两种方式均能产生较好的封堵效果;低气液比交替注入时,封堵作用表现缓慢;大段塞交替注入时,封堵效果相对较弱。驱油效率实验表明,泡沫复合驱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0%以上,发泡剂对矿化度、温度及原油性质等油藏条件改变均不敏感,适应性强。孤岛油田中二区中部Ng3+4油层实施单井试注后,生产井增油降水效果显著,注入井吸水剖面明显改善。图5表4参14  相似文献   

7.
模糊数学在区块整体调剖选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油田选择调剖井的指标主要有渗透率、吸水剖面、注入动态和注水井的井口压降曲线等,目前一般以定性分析结合经验判断来选择调剖井。这样做,一方面考虑因素不全面,往往以某一项指标为主来判断;另一方面,指标与指标之间出现矛盾时很难判断。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将选择调剖井的指标表达成决策因子,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来优选调剖井。应用该方法,在晋45断块五砂组选择了3口调剖井,现场施工后,注水剖面得到改善,区块水驱油效果变好,增加可采储量40.5×104t,增产油量3145t。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使调剖井的选择定量化,选择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有一定实用意义。图1表2参4(郭海莉摘)  相似文献   

8.
渤海LD5-2油田具有平均渗透率较高和非均质性较严重等特点,长期高强度水驱进一步加剧了储层间非均质性,亟待采取调剖调驱措施来实现深部液流转向。本文以LD5-2储层特征为模拟对象,采用三并联岩心实验开展了调剖调驱剂注入压力对分流率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微球颗粒易于在岩心注入端端面滞留,引起注入压力"虚高",液流转向效果较差。与微球类调驱剂相比,聚合物凝胶类调剖剂注入能力较强,易于进入岩心深部和发生滞留,附加渗流阻力和注入压力增幅较大。随注入压力升高,中低渗透层对调驱剂和调剖剂吸液量增加,滞留作用引起附加渗流阻力增加,液流转向效果变差,因此,采取合理注入压力有助于改善调剖调驱液流转向效果。建议矿场实施调剖调驱措施前开展注入井吸液剖面测试,据此确定调驱剂和调剖剂最高注入压力或注入速率。图16表2参20  相似文献   

9.
渤海地区稠油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储层厚度大、非均质性严重,水驱开发效果较差,亟待采取大幅度提高 采收率技术措施。针对矿场实际需求,以LD5-2 油藏地质特征和流体性质为模拟对象,开展了组合调驱增油降 水实验研究和机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可定量研究层内非均质储层吸液剖面变化规律的实验方法,实现从注入 端和采出端同时监测剖面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组合调驱可以产生协同效应。在注入段塞尺寸为0.3 PV条件 下,与单一三元复合体系调驱相比,组合调驱采收率增幅提高18 百分点。“分注分采”岩心实验发现,在发生液流 转向作用前提下,高渗透层入口分流率低于出口分流率,低渗透层反之。在调剖调驱过程中合理控制注入压力 可避免低渗层受到较严重污染,有利于提高调剖调驱措施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辽河油田H区块已经采取化学调驱的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其地质特征,从注入井与采油井两方面对其化学调驱开发效果进行评价.分别根据注入井的井口注入压力、吸水剖面和采油井的增油效果、采收率、含水状况等评价指标对该区块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调驱剂的有效封堵提高了中低渗透层的产油量,达到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最终采收率增加了...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Translated from Khimiya i Tekhnologiya Topliv i Masel, No. 10, pp. 9–10, October, 1991.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