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间歇供水条件下Green—Ampt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连续和间歇供水条件下的入渗资料,分析了Green-Ampt公式的适用性,在连续和间歇入渗之间建立了联系,模型与实验资料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浑水波涌灌溉入渗机制及其Green-Ampt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不同含沙量连续和间歇供水条件下的入渗资料,分析了Green-Ampt[1]假定在浑水间歇入渗过程中的适用性,建立了清水、浑水、连续和间歇入渗之间的联系.讨论了模型中参数的确定方法.实验证明,对于间歇入渗Green-Ampt假定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毕远杰 《人民黄河》2015,(2):145-148
将微咸水入渗后土壤结构改变对入渗的影响归结为概化饱和区导水率和湿润锋处的吸力随入渗水矿化度和钠吸附比的综合变化结果,并通过试验资料确立了试验区水质及土壤条件下饱和导水率和湿润锋处的吸力与入渗水矿化度及钠吸附比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了融入水质因素的微咸水入渗条件下的Green-Apmt模型。为了验证所建立模型的准确性,采用另外两组实测资料对其进行验证,计算入渗率的误差分别为2.68%和0.72%,模型的计算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浑水间歇入渗模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在分析总结清水波涌灌间歇入渗数学模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浑水波涌灌特点,根据不同的已知资料,提出了相应的3个浑水间歇入渗数学模型,经实测资料验证表明,这3个模型均为计算浑水间歇入渗量的有效模型,这一研究成果为浑水波涌灌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浑水波涌灌溉入渗机制及其Green—Ampt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不同含沙量连续和间歇供水条件下的入渗资料,分析了GreenAmpt[1]假定在浑水间歇入渗过程中的适用性,建立了清水、浑水、连续和间歇入渗之间的联系.讨论了模型中参数的确定方法.实验证明,对于间歇入渗GreenAmpt假定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沟道间歇积水入渗的减渗率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田间入渗试验,分析了间歇积水入渗周期减渗率和平均周期减渗率等减渗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沟道间歇积水入渗的减渗率模型,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间歇入渗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大田灌溉试验实测资料,对间歇入渗数学模型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改进的周期——循环率间歇入渗模型.实例应用表明:该法既简单易行,又可消除土壤入渗空间变异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大田灌溉试验实测资料,对间歇入渗数学模型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改进的周期--循环率间歇入渗模型。实例应用表明:该法既简单易行,又可消除土壤入渗空间变异性影响。  相似文献   

9.
黄土中Green-Ampt入渗模型的改进与验证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根据黄土积水入渗的土壤水分剖面变化特征,仅将饱和层与传导层统一视为饱和区,而将非饱和湿润层的含水量变化视为施加于饱和区的吸力势,从而在具有“活塞模型”之称的GreenAmpt入渗模型基础上,推导得出了适用于黄土区的积水入渗模型。该模型不仅可计算累积入渗量及湿润锋深度,而且还可估算出土壤水分剖面分布状况。经甘肃秦王川地区实测资料的检验,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10.
浑水波涌畦灌条件下的间歇入渗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费良军  王文焰 《水利学报》1998,29(5):0065-0071
本文依据大田浑水连续及浑水间歇入渗试验资料,探讨了浑水连续入渗和间歇入渗特性及其规律,研究了浑水泥沙颗粒级配组成对浑水间歇入渗的影响,建立了浑水泥沙物理性粘粒含量与减渗率大小的关系,此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浑水波涌灌理论与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Green-Ampt入渗模型忽略坡角和土体非饱和区对边坡降雨入渗的影响这一情况,利用倾角对土体入渗势能梯度进行修正,并将入渗时边坡土体按含水率划分为饱和层、过渡层和未湿润层,建立考虑倾角的土质边坡分层假定入渗模型,推导边坡降雨入渗深度与降雨历时的关系,并通过入渗实例将新模型与传统模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分层假定模型预测的坡面产流时间及湿润锋深度与降雨历时的关系较传统Green-Ampt入渗模型(简称为GA模型)更接近实测值;自由入渗阶段,分层假定模型的湿润锋扩展深度与GA模型一致,但入渗速率低于GA模型;积水入渗阶段,分层假定模型的湿润锋扩展深度及入渗速率均大于GA模型,湿润锋扩展深度的差值随着降雨历时的增大逐渐增大,而入渗速率差值的变化呈相反趋势。根据新模型,分析了倾角和雨强对边坡降雨入渗的影响,发现随着边坡倾角的增大或雨强的减小,雨水入渗到坡体内相同深度所需的降雨历时增加,这种现象在倾角大于60°或雨强小于20 mm/h时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大田地埋地下滴灌毛管单孔入渗试验资料,分析了供水压力对水分入渗过程以及入渗模型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供水压力对地下点源入渗过程具有明显的影响,累积入渗量随供水压力的增大而增加,压力势是影响土壤中水分运动的主导势,其相对稳定入渗率与供水压力所产生的压力势梯度直接相关;供水压力与考斯加可夫人渗模型人渗系数有一定的相关关系,而与入渗指数相关性差.研究成果对土壤水分运动理论的研究和地下滴灌灌水技术参数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城市供水调水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运用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的方法,建立了多水源联合供水调度的优化模型。该模型以供水调度系统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模拟了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外来水源等多种水源联合供水,并对多种水源的调水目标进行优化。以区间形式给出优化结果,为决策者提供宽裕的决策空间。利用该方法,可充分考虑系统中不确定因素对系统成本的影响,更真实的反映多水源联合供水系统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不确定条件下的多水源联合供水调度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针对城市供水调度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运用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的方法,建立了多水源联合供水调度的优化模型。该模型以供水调度系统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引入概率分布及区间数表示不确定性,模拟了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外来水源等多种水源联合供水过程,并对多种水源的调水目标进行优化。以区间形式给出优化结果,为决策者提供宽裕的决策空间。利用该方法,可充分考虑系统中不确定因素对系统成本的影响,更真实的反映多水源联合供水系统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5.
非饱和土壤的水分入渗特性一直为农田水利学、土壤物理学、水资源评价与管理及其水文地质学等学者重视,冻土的入渗特性在水资源评价与管理和农田水利工程中尤其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它是各种冬春灌溉灌水方法中确定灌水技术的参数的主要依据。本文以大量大田非冻土、冻土系列入渗试验为依据,揭示冻土入渗率、入渗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城市多水源供水调度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问题,将基于可信性理论的模糊规划与区间规划融入两阶段随机规划框架中,构建了基于可信性约束的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的城市供水调度优化模型。该模型用区间数、随机变量和模糊参数等形式,有效表征了系统目标函数和约束中存在的多态不确定性,模拟了不确定条件下的城市供水调度过程,并对随机过程产生的风险进行了追索。通过模型运算,得到不同可信度水平下的稳定区间解,可为城市供水管理者提供不同情景下的决策方案,帮助其规避供水缺水风险。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推求点源入渗条件下垂直湿润锋的运移规律,根据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达西定律及其相应的假定,研究了点源入渗情况下,垂直湿润锋运移距离与入渗率和累计入渗量的关系,以及湿润锋随入渗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入渗率与湿润锋倒数问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累计入渗量与湿润锋呈线性关系;湿润锋与时间存在明显的多项式关系.  相似文献   

18.
由连续灌水流推进资料确定涌流灌溉入渗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和评价涌流灌溉条件下间歇入渗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应用周期一循环率入渗模型结合连续灌田面水流推进资料的涌灌技术要素确定涌灌入渗模型的方法,实例应用表明,该法既简便易行,又可消除土壤入渗空间异性的影响,为准确评价涌灌灌水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清宫档案"雨雪分寸"所反映的降水信息,重建清光绪初年山西极端干旱事件,本文在山西省开展了人工模拟降雨入渗试验,探讨了利用改进的Green-Ampt入渗模型求解山西省累计入渗量方法的可靠性与适用性,并利用山西省1875-1878年主汛期"雨分寸"资料重建了历史时期土壤降雨入渗量.结果表明:(1)降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变水头积水入渗物理机制的分析,将入渗水头对入渗的影响归结为对表面饱和导水率的影响,基于Green-Ampt入渗模型,引用了湿润区的平均含水率的概念,并考虑了湿润区平均含水率随入渗时间的变化,建立了具有物理意义的3种变水头积水入渗模型,分析了利用入渗率-累积入渗量及入渗率-真实湿润锋图形获得模型参数的求解方法。通过室内试验,得到了湿润区的平均含水率与入渗时间之间呈乘幂函数变化的规律。利用实测资料对模型及其参数求解的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3种模型是正确的,求解参数的方法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