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我国钢铁企业污染物排放的现状,重点对比了国内外钢铁工业排放标准的差异,同时指出国内钢铁企业排放标准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内环保政策发展趋势,并提出了钢铁工业减排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天津冶金》2012,(4):23-23
环保部日前发布了7项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系列标准与《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与现行标准相比,新标准新增了污染物项目指标,并且提高了污染物项目的控制要求。作为行业准入的门槛,  相似文献   

3.
陈霞  张萍 《山东冶金》2009,31(6):22-23
分析了国家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特点,包括降低了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取消了按废水去向分级管理的规定、增加了部分污染物排放控制项目、规定了各类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等。新标准能够促进钢铁行业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环境标准是环境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数字化的环境法规,具有明显的投资导向作用。根据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形势并结合新出台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对我国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存在的问题和新标准的修订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中国钢铁行业标准化环境管理现状,采用生命周期方法(LCA)、模块化和系统化等理论方法,研究构建中国钢铁工业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形成了“5×15”模块化的标准体系结构图。钢铁企业应用标准体系,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厂区环境保护水平。该研究对于中国钢铁工业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粗钢产量已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对世界意义重大。中国钢铁工业主要采用以煤炭为主要燃料的“高炉-转炉”长流程冶炼工艺,因此在钢铁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2.5)等。从钢铁工业污染物的来源、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变化情况、不同冶炼工序污染物排放特点、中国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地域分布特点以及不同规模的钢铁企业污染物排放特点等多角度综述了近年来中国钢铁工业的空气污染物排放现状。同时简要综述了中国钢铁工业为治理空气污染物而进行的超低排放改造进展情况,据此提出了中国钢铁工业空气污染物治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未来中国钢铁工业空气污染物排放及减排趋势。  相似文献   

7.
正国发〔2016〕6号(五)化解过剩产能。1.依法依规退出。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达不到标准要求的钢铁产能要依法依规退出。——环保方面: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对污染物排放达不到《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炼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轧钢  相似文献   

8.
冶金环境保护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主要大中型企业的环境面貌有所改善,在钢铁产量大幅度增长情况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除少数污染因子如SO2等外)没有增加,已经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减少,成绩是显著的。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钢铁工业环境保护的总体水平不高。对照国家提出的要求,即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及到2000年,所有工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要达到国家大地方规定的标准,钢铁工业存在的差距是突出的,形势是很严峻的。首先,钢铁工业是国内工业系统中的排污大户.对大气排放的污染物,排放的废水和其中的污染物,以及向环境堆存…  相似文献   

9.
钢铁工业是能源消耗大户和污染物排放大户,节能减排工作应依据环境保护政策、新的行业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环保审批有保有压、严格的环境监管,以及强制实施一批重点环保工程的环境保护“倒逼机制”,促进行业长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钢铁工业是能源消耗大户和污染物排放大户,节能减排工作应依据环境保护政策、新的行业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环保审批有保有压、严格的环境监管,以及强制实施一批重点环保工程的环境保护"倒逼机制",促进行业长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铁矿石标准现状,论述了钢铁工业,特别是铁矿石工业入世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铁矿石标准化工作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2.
基于我国钢铁行业烧结烟气排放标准、排放特征和现行污染物控制技术,分析了国内外先进的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活性炭(焦)吸附工艺、湿法脱硫除尘+选择性催化还原协同净化技术、循环流化床多组分污染物协同净化工艺、高性能烧结废气净化工艺、新型密相半干法烟气集成治理技术等工艺的技术思路、特点和存在问题等,并针对钢铁行业的实际需求对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ISO/TC17/SC16制定的钢筋国际标准的内容和特点,以及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的情况,提出利用国际标准促进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Byproduct gas is an important secondary energy in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and its optimization is vital to cost redu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to be more eco-friendly,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n integrated optimized system, taking economic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 into consideration. Therefore, the environmental cost caused by pollutants discharge should be factored in total cost when optimizing byproduct gas distribution. A green 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MILP) model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byproduct gases was established to reduce total cost, including both operation cost and environmental cost. The operation cost included penalty for gas deviation, costs of fuel and water consumption, holder booster trip penalty, and so forth; while the environmental cost consisted of penalties for both direct and indirect pollutants discharge. Case study showed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brought an optimum solution and 2.2% of the total cost could be reduced compared with previous one.  相似文献   

15.
邹红 《山东冶金》2010,32(1):8-10,13
基于当前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从企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风险管理三方面分析了钢铁企业进入新业务领域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进入新业务领域的决策标准,一是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属于国家鼓励支持类产业;二是战略一致,具有协同效应;三是有稳定的市场需求,业务成长性好;四是有稳定的原料供应渠道,经营风险小。同时提出了进入新业务领域的两种途径,一是合资建设,二是兼并重组。  相似文献   

16.
邓军华 《冶金分析》2013,33(10):24-33
简单介绍辉光放电发射光谱技术的基础知识及相关书籍情况,重点评述其在国内钢铁行业的应用。国内钢铁行业基体分析涉及中低合金钢、不锈钢、生铁、铸铁、高温合金等;阳极直径4 mm为主,分析元素已达24种,激发功率12~90 W,数据精密度多小于5%;而深度轮廓分析主要涉及镀锌板、镀锡板、彩涂板,氟元素测定和制备电镜样品是其应用的一大亮点。概述辉光放电发射光谱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进展,并对辉光放电发射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在低合金钢中多元素测定的重复性和再现性进行比较,数据表明辉光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的重复性值较低,而再现性值偏高。最后对制约辉光放电光谱技术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中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不断深入,钢铁行业的深度治理迫在眉睫。在对几种传统的多污染物控制技术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基于镁法的多污染物协同去除技术”、“烟气多污染物集并吸附脱除技术”、“多污染物中低温协同催化净化技术”以及“烧结烟气循环技术”四种新型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技术进行了总结,同时阐述了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必要性、难点以及推动超低排放的合理化建议,并对下一步深化钢铁行业超低排放进行展望(源头治理)。有利于推动和促进钢铁行业多工序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