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谈北京四合院的复建设计北京市第二房屋修建工程公司建筑研究咨询部马炳坚北京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发展古城格局和独特风貌,是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受到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如北京东城区南罗鼓巷、国子监街、东四1~12条,西城...  相似文献   

2.
太空板是一种既能发挥钢结构建筑优点.又能够弥补其耐火、隔热性能不足的 建筑板材,已由北京太空板业股份有限公司推向市场,它能与钢结构体系配套开发 出多种建筑体系,为建筑产业化发展开辟了一条道路。 一、太空板及其建筑体系简介 1.太空板给钢结构建筑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该板是一种以闭孔高发泡水泥为芯材,配与主承骨架,并与水泥面层及加强筋共同复合而成的专利建筑板材。由于它具有突出的轻质高强、高效节能.耐火耐久、安装简捷等特点,使太空板适用各种钢结构建筑,它与各种类型钢结构配套,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近几年建筑板材的发展速度较快,1999年,建筑板材生产总量为2.41亿m2,占墙材总量1.41%,其中纸面石膏板1.3亿m2,各种空心条板约8400万m2(不包括加气混凝土条板);2001年,建筑板材生产总量为3.23亿m2,占墙材总量1.8%,其中纸面石膏板1.81亿m2,各种空心条板约1.06~1.08亿m2。但是,我国建筑板材产量占墙材总量的比例与发达国家建筑板材产量普遍占墙材总量40%~60%相比,相差太远。特别是大多数墙材技术装备仍然处于低档次、低水平的初级开发阶段,沿用小规模半机械化方…  相似文献   

4.
建筑与艺术文化与美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曹诺 《华中建筑》1997,15(3):24-25
建筑与艺术文化与美学曹诺1建筑与艺术的关系在一般人看来,“建筑”与“艺术”一个是工程学科,一个是艺术学科,似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由于“建筑学”这个学科的内容和专业特点,又产生了“建筑艺术”“建筑美学”“建筑文化”等等这些学科交叉融合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此文根据1999年北京UIA大会学术主题“21世纪的建筑学”,对其四个分题“建筑与环境”、“建筑与文化”、“建筑与科技”、“建筑与城市”的内容,提出12点需要侧重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同时提出了这12点和合关系的内容,阐述了建筑与城市发展的和合观。  相似文献   

6.
创造优美、舒适的休息空间──北京西单广场设计构思熊明,由扬城市中的广场,如同围棋中的“眼”。围棋中没有“眼”,棋就不能活;城市中没有广场,就会缺乏生气,难以满足城市的许多功能要求。城市广场通常有下述功能:(1)缓解人流交通。历史上广场的产生,是为了缓...  相似文献   

7.
《北京规划建设》2001,(3):52-56
2001年5月15日,历时八个月之久的“9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评选活动终于尘埃落定。峻工于90年代的中央广播电视塔、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与亚运村等十座建筑,从三十个候选建筑中脱颖而出。由市民投票评选产生的“十大建筑”,被称为北京建筑艺术创作的“百花奖”,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三届。第一届评选产生的以人民大会堂为代表“5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和第二届评选出的以北京图书馆新馆为代表的“8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都客观而真实地记录了建国以来首都建筑艺术创作的发展历程,折射出时代的不断变迁和城市的繁荣进步。“9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评选活动得到了首都市民的广泛参与和热情支持,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共收到选票63万张。此次评选出的“9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更加注重环境的整体美,力求与原有建筑和谐共处,注意融入中国传统的建筑语言,建筑更细腻耐看,同时建筑设计更加紧随新技术的进步。本刊特别用五个版面对“9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进行了较翔实的介绍。从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建筑师界人士在探索“古都风貌、民族特色、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建筑艺术创作中的一些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8.
北京汉威大厦建筑设计简介宋源北京汉威大厦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其东南面为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北侧为北京京广中心.东距东三环路约1公里。经北京市规划部门统一规划,这一地区将成为北京市最大规模和最现代化的商务中心区,汉威大厦将成为该区首座落成的智能型商业...  相似文献   

9.
跨世纪城市建筑理念之一:从轴线(对称)到“院套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建筑理念意味着从城市角度考虑建筑,城市与建筑具有同构的关系(图1),城市建筑理念拓展了单纯的建筑单体概念,以此为前提,可以讨论一系列中国城市建筑的现状及未来取向,本文以北京城市建筑为例,疏理出从轴线(对称)到“院套院”这一脉络,作为跨世纪的中国城市建筑的理念之一。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的建筑—北京兴涛会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算深入却一直未曾中断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个现象让我越来越感兴趣:就是在中国建筑传统中,对于我们今天称之为“建筑”与“城市”的两个概念并没有特别的区分,而这恰恰成了中国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对干中国的传统来说,城市(如紫禁城、北京城)不过是放大的建筑,而建筑(如四合院)却可是缩小的城市。用今天的话来讲,所谓的“城市”与“建筑”具有平面与空间布局的同构特征。可能并不恰当:我把这种“城市”与“建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称作“城市”与“建筑”的复合性。 中国建筑的另外的特点上一在于它的特别简化单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