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面对中国视讯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国外厂商纷纷加快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国内视讯企业也紧跟市场动态,推出了各自的视讯产品。一时间,国内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挤入视讯领域参与竞争。众多视讯产品让人眼花缭乱.各行各业的视讯会议解决方案更是层出不穷。同时,也使得视讯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在“高手云集”的视讯行业厂商中.鼎视通作为一家国内企业,引起了我们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北京鼎视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于2月14日在北京新闻大厦举办了2006年产品推介会.并就新的一年渠道推广政策做了详细介绍。据悉,鼎视通2006年的市场定位确定为IP视讯产品提供商:其技术方向为多媒体通信和视频会议系统。鼎视通希望为业界提供领先的网络多媒体技术和高品质的视讯产品以及专业视讯服务。  相似文献   

3.
无论在全球视讯会议领域还是在中国视讯会议市场上,美国宝利通公司(下文简称宝利通)都是当仁不让的老大。不久前,宝利通正式收购北京鼎视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鼎视通)。而鼎视通是宝利通在中国收购的第一家本土公司,所以影响颇深。为探询鼎视通被收购的前前后后,和更清楚地了解视讯市场的现状,记者与《中国多媒体视讯》社长王宇来到了宝利通中国公司,拜访了宝利通公司全球副总裁熊胜峰先生。  相似文献   

4.
日前,北京鼎视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DSTMEDIA)在京举行公司成立五周年庆典,借庆典之机,鼎视通正式向业界和媒体发布了2006“亮剑行动”,公司市场总监郝建民解释说:“以前的鼎视通都是以MCU专业厂商形象出现,自从被宝利通收购后,公司对产品线和策略都进行了调整,销售渠道也改为分销方式。经过半年的准备,鼎视通将以崭新的形象在2006年亮相。”据悉,此次行动将在中国各地以及日本、韩国等12个城市陆续启动。2006年,鼎视通将发力中低端应用市场,目标是把终端做成像会议室内的投影仪、复印机一样,而不是视讯会议的奢侈品。这次巡展推出的B5…  相似文献   

5.
国内的视讯会议运营业务的开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主要方式有传统的基于电路交换的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和建立在H.323基础上的视讯会议系统两大类。铁通也建设了H.320和H.323两套系统,其中基于H.323的视频应用平台“全视通”于2001年建成.面向公众运营.总体投资近1亿。但迄今为止.这两类视讯会议运营方式都未赢得大量的用户.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从容走过2004     
在2004年1月,当记者还对视讯市场还不太了解的时候,就走访了鼎视通公司,就是在那时,记者得知了鼎视通公司是国内MCU的领军企业,不仅在技术上领先,而且在2003年国内MCU市场的销量情况也名列前茅。也就是从那时起,记者开始关注鼎视通,从2004年年初的全国巡展,到与神州数码合作销售“神鼎”电视墙服务器系列。一年的时间过去了,鼎视通公司又有了更大的收获,在2004年年末之际,记者再次走访了鼎视通公司。  相似文献   

7.
《电信科学》2006,22(3):88-89
近日,北京鼎视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公司五周年庆典。五年来,鼎视通公司秉持着“诚信为本,服务至上,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经营理念,对内科学管理,对外稳健运作。力争实现社会、用户和公司的良性互动发展。凭借着雄厚的技术实力,鼎视通以市场需求为第一导向,在产品领域不断推陈出新,与国内外产品一拼高下。2006年,鼎视通将一改“IP视讯产品专业提供商”的形象,向外界正式推出自有品牌的全套视讯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销售工作也将转为以渠道为主。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在2003年的中国MCU市场上,鼎视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鼎视通是一家没有外部资金投入的企业,但凭借着雄厚的技术实力、良好的企业信誉、周到的客户服务、优秀的管理团队以及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却成为了国内众多MCU厂商中最成功的一个。  相似文献   

9.
析儿 《通信世界》2005,(19):42-42
面对视讯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入,目前深圳市迪威视讯技术有限公司与业内的鼎视通、海尔等几大厂商隆重推出“威风行动——2005多媒体视讯整体解决方案全国巡展暨渠道建设会”,由此奏响了“威风行动”全国巡展活动的序曲。  相似文献   

10.
视讯业务是集图像、语音、数据于一体的多媒体通信业务,必将成为继语音、数据业务后的又一个可向公众普及的通信基本业务.视讯业务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 在视讯业务领域有2个最重要的国际标准:H.320-会议电视及可视电话系统的框架性建议;H.323-基于分组交换的多媒体通信系统.20世纪90年代初,H.320标准诞生,基于该标准的产品在全球商用.1996年,H.323标准诞生,其后迅速推出V2、V3、V4版本,成为视频会议标准主流.2001年世界上第一个关于视讯业务运营的理念在中国提出.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新闻     
SONY EDITMAN便携数字采绾传输系统行业市场推广取得新进展,鼎视通企业视讯会议解决方案跻身“十大视讯解决方案”,视讯会议走进基层——V2 Conference在上海街道、乡镇的应用,携手共赢 开创视讯协作新天地,河南省电力公司采用科达视讯产品,众志成城 续写传奇——神州数码再次荣获宝利通全球合作伙伴四项大奖,RADVISION发布最新MEGACO/H.248开发工具……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全球视讯行业呈现出持续发展状态,全球会议室型终端市场持续增长,整体保持20%-25%的增长趋势。其中,亚太市场的增长势头尤为强劲,2004年第一季度终端销售额同比增长70%,MCU、网守、网关以及会议服务器等产品的销售额增长率也达到27%,与世界终端销售额5%的增长速度相比,中国的增长速度达到了84%,可谓巨大。各大运营商对视频业务的投入力度之大同样令人咂舌。中国联通的"宝视通"、中国电信的"新视通"以及中国铁通的"全视通"的广告随处可见。作为国内著名的IP视讯产品专业提供商,北京鼎视通软件技术有限公  相似文献   

13.
2008年的视迅市场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众多视讯厂商都推出了各自品牌的新产品。本期《中国多媒体通信》产品聚焦栏目收录了中国视迅市场绝大多数主流厂商的08年新品呈现给读者,让我们来一一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14.
DVISION科技有限公司针对中国宽带视频通讯市场推出了系列产品,包括MPEG—2宽带高清晰会议电视系统、宽带H.323视讯产品、专业DVB  相似文献   

15.
近日,河北省工商局采用鼎视通公司的M C U(D S T H.323M C S)、录播服务器(DST RSS)和电视墙服务器(D S T T V S)将原有省-市两级视讯会议系统延伸到县局一级。该系统依托广域网上2M带宽的专线链路,形成省-市-县三级视讯会议系统,为全省工商系统实现行政会议、业务会议、应急指挥、培训等网络一体化应用提供了多媒体信息化工作平台。利用视讯会议系统,省市县三级、省市、市县之间可以召开视频会议,实现应急指挥、工作协调、技术研讨和业务培训的视频交流工作,使与会人员可以身在异地参加会议,同时系统为机关工作人员学习和培训带…  相似文献   

16.
2005年6月2日~24,深圳市迪威视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中国多媒体视讯》杂志社、鼎视通、海尔、优创科技举行了酝酿良久的“威风行动”——2005多媒体视讯整体解决方案暨渠道建设会全国巡展活动。5月13日在国宾酒店举行了揭幕仪式之后,巡展历经了成都、广州、杭州、西安、沈阳.最后回到北京。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对视讯网络的实际维护和工程经验,就目前网络条件下提高视讯用户安全性能所采取的网络层和业务应用层的措施进行了总结;同时对H.323视讯网安全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广播电视网络》2017,(2):75-75
2017年伊始,鼎点视讯打响FTTH市场"第一枪",在1月16日开标的山西省晋中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2017年度网络物资设备采购项目第13标段EPON系统采购中从13家厂商里脱颖而出,成功中标!在此次项目的评比中,鼎点视讯提供了招标范围涉及的所有产品,包  相似文献   

19.
H.323视讯网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秋云 《数据通信》2003,(5):37-39,42
视讯业务是当前宽带业务中发展的重点,而IP视讯业务网又多采用H.323技术和设备。本文简述了H.323协议、H.323视讯业务网的组成结构及构建H.323视讯业务网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信世界》2003,(19):45-45
一、视频业务的发展趋势 1视频业务宽带化 在我国视频业务发展的初期,由于宽带接入网络不是很普遍,基于传统的ISDN线路、符合H320协议的视频系统占主要比例。最近,随着宽带网的流行和普及,视频业务的承载网络逐步从ISDN转移到宽带网络上,支持H323协议的IP视讯产品自2000年开始,在整体视频通信设备市场中占有的比例急剧上升。而基于下一代网络NGN软交换技术、SIP协议的宽带视频产品自2003年开始出现(例如,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宽带视频通”),使宽带视频通信技术实现进一步飞跃,提供了不仅在固定宽带网上,也可在移动网上应用的多媒体视频业务。宽带视频技术的出现不仅满足了人们安全、真实交流的需要,而且帮助中国通信业进人真正的多媒体时代。预计在2003年,基于宽带技术的视讯设备(包括H323和SIP)的销售额会超过传统的ISDNH320视频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