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集中供热系统的调节方法。分析了供热系统的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及变频调节模式及其研究现状,阐述了对现行供热系统的调节模式的看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比分析了北京地区采用经济流量比的两阶段变流量质调节供热系统循环水泵能耗与传统分档方式运行调节能耗,旨在促进供热系统合理的运行及调节模式的研究,更好地实现供热节能。  相似文献   

2.
蔡旭光  韩良 《区域供热》2010,(5):26-27,30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建筑采暖能耗为同纬度发达国家建筑采暖能耗的3倍左右,采暖能耗浪费是巨大的。对于廊坊开发区供热公司这样一个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供热企业来讲,要想发展、壮大,做好外网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和节能控制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  相似文献   

3.
用变速泵和变速风机代替调节用风阀水阀   总被引:22,自引:10,他引:12  
江亿 《暖通空调》1997,27(2):66-71
通过5个工程实例,探讨在供热空调系统中利用变速风机和变速泵代替调节用风阀水阀实现风和水系统的调节的可能性,分析表明,这样做可以节省运行能耗,同时改善系统的调节品质,系统的初投资一般也不会增加。水泵和风机能耗约占供热空调系统总能耗的40%,这些能耗中的1/3左右被各种调节阀门所消耗,但这样大的代价并没有换来好的调节效果,反而导致系统中许多问题发生。  相似文献   

4.
《门窗》2017,(10)
在建筑能耗中,供暖能耗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供热管网的合理调节和控制,可以使建筑工程中的供暖能耗有效的降低,起到节能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供热管网中水力不平衡即失调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几个供热管网水力平衡调节方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集中供热事业在我国的发展,节能越来越受重视,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是影响能耗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比分析了集中供热系统的几种调节方式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研究了如何进行供热系统的调节以满足用户的用热需求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建筑采暖能耗为同纬度发达国家建筑采暖能耗的3倍左右,采暖能耗浪费是巨大的。这里有现实的问题,更有历史的原因,不仅涉及建筑墙体节能,更涉及供热系统技术装备水平、管理水平,以及供热收费体制等社会政策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某分布式水源热泵区域供热项目近几年来的实际运行工况出发,对影响分布式水源热泵区域供热系统的能耗特性进行了分析,与同等容量的锅炉房供热系统相比,分布式水源热泵供热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率提高了82.6%.本文对影响分布式水源热泵区域供热系统的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输送半径在10公里之内的源水输配能耗约占系统总能耗的8%.二网水力不平衡问题可以造成能耗提高约20%.热泵机组的运行调节方案以及机组配置对能耗水平的影响约10%.  相似文献   

8.
在集中供热系统中,通常采用变流量调节的方式降低运行能耗,往往忽略压力损失对供热系统能耗的影响.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供热运行管理不当,供热系统压力损失过大引起供热能耗增加的情况不胜枚举.本文选取天津市某区的供热管网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际测试,研究了严寒期换热站一次侧、二次侧和室外管网压力损失的分布情况,并针对典型换热站存在的运行问题进行分析,旨在对我国供热系统设计及节能运行管理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供热计量在我国广泛推广,然而热计量数据对管网的水力平衡调节带来的价值却被不少供热企业所忽视。本文介绍了某供热企业建设的热计量数据采集平台的系统架构,并以平台的数据为基础,分析和探讨了热计量数据在分析供热系统能耗情况、回水温度和水力平衡度方面的应用,进而分析出管网平衡状况,指导供热企业进行二次网水力平衡调节。热计量数据为二次网平衡调节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依据,推动了管网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10.
张蕊 《区域供热》2022,(1):66-70
集中供热是保障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能源设施。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国家节能减排、环保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北方城市的传统供热模式发生了很多变化。拆并小锅炉、多热源联网运行等措施的实施,使得城市供热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供热管网变得越来越复杂,系统运行调节花费的时间更长。相对于新建热网而言,原有老旧管网供热设备设施质量较差,加之从事专业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不足,导致在供热系统投运初期易出现水力不平衡、调节滞后、能耗大、用户室温冷热不均和投诉等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老旧管网并网后整个供热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降低供热风险,是当前热力企业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西藏地区太阳能采暖建筑热工性能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藏地区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且冬季温度低,该地区非常适合大面积推广太阳能采暖系统,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但是由于实际大部分太阳能采暖工程,忽略了建筑围护对太阳能主动式采暖系统初投资与运行费用的影响,造成了太阳能主动式采暖系统初投资过高、太阳能保证率低。为了分析建筑热工性能对太阳能主动式采暖系统的影响,笔者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将建筑热工性能与主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计算分析,利用初投资费用最低与全寿命周期总费用最低两个目标函数,对主动式太阳能采暖建筑热工性能的保温性能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不仅可以降低太阳能采暖建筑的采暖运行费用,而且可降低整个系统的初投资。  相似文献   

12.
某小区居住建筑于2005年进行了外墙外保温改造。对其节能改造前后的能耗账单进行了比较分析,直接比较的结果表明,改造后的电耗增加。为了确定节能措施的真正节能效果,对其进行了认真详细的分析,采用供暖度日数和空调焓日数分别对供暖季和供冷季的能耗进行了调整,并根据过渡季节的能耗变化对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整,并对调整后的能耗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外墙加外保温的节能改造措施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而且还可改善室内的热舒适性。  相似文献   

13.
供热采暖与"行为节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供热采暖期是我国广大北方地区的能源消耗高峰期,由于我国采用的供热采暖形式较为单一,曾多次出现燃料供应紧张状况。建筑结构本身存在的保温问题、供热采暖系统存在的失调问题,加上人们对日常节能工作的忽视,都造成了有限能源的浪费。以实现建筑节能的阶段性目标为目的,结合近年来对建筑采暖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肯定了“行为节能”的做法,并提倡用户在整个冬季供热采暖过程中采用各种各样的节能手段和方法,有效地降低建筑供热采暖能耗,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北京市2栋满足"第三步"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安装分户热计量装置的新建住宅楼为研究对象,对楼内的115个住户进行冬季采暖耗热量等相关数据的逐周采集,并对其中8个住户的房间进行室温连续测试。调查和测试结果表明:住户房间室内的热舒适度明显提高,但按照室内、外设计参数折算后的采暖耗热量仍超过"第三步"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所要求的限值。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住户调节行为方式所决定的房间通风状况、室温设定偏高及邻室传热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小区集中供热系统定压补水方式和循环方式的电耗情况的研究,从理论计算和实际运行2个不同角度对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找出供热系统的电耗特点,寻求供热系统中可实施节能措施的环节和切入点,配合实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阶段性目标.合理降低供热系统的电耗,达到供热系统节约能源的目标,为今后小区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和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6.
文博  尚宇 《山西建筑》2010,36(25):245-247
针对我国目前采暖、空调能耗较大的现状,分别阐述了太阳能在制冷系统和采暖系统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各种太阳能制冷和采暖方式的原理及特点,以期促进太阳能在空调及采暖系统中的应用,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17.
张改娥 《山西建筑》2009,35(36):247-248
通过对我国地方供热采暖系统的能耗原因分析,提出在围护结构、热源、管网、室内采暖系统及其他途径等方面的节能措施,从而使节能技术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促进建筑节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科学准确地了解要进行热计量节能改造的供热系统和建筑物能耗现状,针对某小区进行了节能诊断,分析了燃煤锅炉效率、补水率、循环水泵耗电情况、室外管网水力工况、室外管网热损失率、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围护结构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建筑外窗气密性和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状况。根据实测数据,得到了既有供热系统和建筑物能耗水平与现行节能标准之间的差距,提出了节能改造的方案建议,分析了节能效益,为节能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   总被引:146,自引:19,他引:146  
江亿 《暖通空调》2005,35(5):30-40
简要分析了我国建筑能源消耗状况,从用能特点出发,对建筑物和建筑用能途径进行了新的分类,给出各类的现状、问题和节能潜力。在此基础上列出为实现建筑节能所需要的主要技术与产品研究领域和政策研究与保障机制。文中列出的关键技术研究为:基于模拟分析的建筑节能优化设计;新型建筑围护结构材料与部品;通风装置与排风热回收装置;热泵技术;降低输配系统能源消耗的技术;集中空调的温度湿度独立控制技术;建筑自动化系统的节能优化控制;楼宇式燃气驱动的热电冷三联供技术;燃煤燃气联合供热和末端调峰技术;节能灯、节能灯具与控制。有关政策与保障机制的研究问题为:建筑能耗数据的统计系统;住宅能耗标识方法与保障机制;大型公共建筑能耗评估与用能配额制;各种建筑用能装置的能耗标识标准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徐宝萍  付林  狄洪发 《暖通空调》2007,37(11):110-114
对北京市某小区的分户计量供暖系统进行了测试,得到了散热器手动调节阀不同调节工况下的室温动态变化数据。以参考房间为基准,提出了能耗百分比及邻户传热百分比的概念,分析了散热器手动调节的节能效果。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长期关阀调节工况下节能率可达20%左右,按作息规律间歇调节时节能率约为6%;在系统总体供暖充足的前提下,设置散热器温控阀可利用太阳辐射等自由热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