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概述了烘烤硬化(BH)钢板的分类、烘烤硬化机理和组织性能研究现状等,介绍了BH钢板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各工序对烘烤硬化性能的影响,并指出了BH钢板目前研究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合金化热镀锌IF钢板镀层显微组织的TEM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用聚焦离子束方法制备合金化热镀锌IF钢板镀层横截面TEM试样,应用透射电镜对其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商用合金化热镀锌IF钢板镀层显微结构由近界面的牙齿状Г相层和等轴Г1相及δ相组成,晶粒尺寸为0.5~1μm;δ相电子衍射斑点中存在明显的超点阵斑点。  相似文献   

3.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光学显微镜等设备,对合金化热镀锌无间隙原子钢板表面白色点状压印缺陷进行分析,查明了该缺陷的产生原因。结果表明:该缺陷表面合金化不充分,平整印较多,锌层局部偏厚,部分溶锌后发现有氧化铁皮;钢板表面氧化铁皮局部偏厚,酸洗时氧化铁皮未能被完全溶解,并压在钢板表面,镀锌合金化后呈白色点状压印形貌。采用降低卷取温度的方法,可有效减小钢板表面氧化铁皮的厚度,后续钢板未再发现该类缺陷。  相似文献   

4.
详细介绍了一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合金化热镀锌镀层截面形貌及对镀层中的各种锌铁合金相进行分析的方法,该方法是在普通镀层金相检验方法的基础上借助SEM获取镀层截面形貌,从而定性地判断镀层内的各种锌铁合金相的生成与否及生成量的多少,具体步骤包括金相试样的镶嵌、研磨、抛光、侵蚀和采用SEM观察镀层截面形貌。并对比分析了不同侵蚀液对镀层截面形貌的影响,发现采用添加缓蚀剂的铬酸+硫酸钠溶液侵蚀合金化热镀锌镀层得到的镀层截面形貌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材料保护》2008,41(11)
由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周亚梅、钟新华吴远斌等研究的合金化热镀锌IF钢板WSXH技术;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业,冲压多种车型的较复杂变形零件,也可推广应用于家电、建筑等行业冲压件的制造。  相似文献   

6.
高强钢合金化热镀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高强钢合金化热镀锌板作为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新型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普通热镀锌钢板相比,高强钢合金化热镀锌板具有优异的焊接性、涂装性及涂装后的漆膜耐砂砾冲击性.介绍了高强钢合金化热镀锌的研究现状、基板种类和生产工艺对镀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合金层形成机理,并对高强钢合金化热镀锌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合金化热镀锌层与基体的剥离性能,设计了一种用于剥离合金化热镀锌层的特殊试验装置和专用胶.利用该装置可以在普通的万能拉伸仪上将合金化热镀锌层从镀锌板基体上剥离下来,同时测定出其镀层脱落过程的剥离力,发现镀层剥离时剥离力曲线趋于水平线.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镀层整体与基体分离,X射线衍射分析剥离前试样由г,г1,δ和α-Fe相构成,剥离后基体侧含有г,г1,α-Fe相,镀层侧只有г,г1和δ相.这说明合金化热镀锌层在外力的作用下出现了沿镀层与基体的交界层(г+г1)开裂而发生剥离.  相似文献   

8.
9.
10.
合金化热镀锌镀层组织的数值模拟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鹏  苏旭平  刘亚  王建华  童展  李涛 《材料保护》2012,45(12):12-16,3,2
建立数学模型可确定热浸镀锌合金化变化状况,进而可改进其工艺,消除锌层在冲压时的粉化。在建模中是以锌为主扩散元素,还是以铁为主,目前仍不统一。基于热浸镀锌合金化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规律及相变机理,以锌为主扩散元素,建立了一种合理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值解法及C语言编程来模拟合金化镀层组织生长规律;同时应用Visual C++6.0平台开发了GA钢板镀层组织模拟计算软件。以连续镀锌合金化工艺最优参数,将合金化工艺参数输入,计算出ζ,δ和Γ相的生长厚度、镀层铁含量及Zn浓度-距离分布,分析η和ζ相消失的合金化时间点,能计算δ相内无浓度梯度的合金化时间点,以便控制Γ相的快速生长。根据计算结果和合金化过程分析报告可优化合金化参数,模拟获得最佳镀层显微组织。结果表明:该软件具有较为全面的输入参数、预测结果准确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对指导热浸镀锌合金化工艺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采用盐浴退火方法分别对牌号为SSGrade40,SSGrade33和SSGrade50的热镀锌钢板的冷轧硬卷进行了不同工艺的退火处理,研究了退火工艺对三种热镀锌钢板用冷轧板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确定三种冷轧板的再结晶温度及最佳退火温度范围。结果表明:SSGrade40冷轧板的再结晶温度在720℃左右,退火温度在720℃较佳;SSGrade33冷轧板的再结晶温度在680℃左右,考虑到力学性能的稳定性,退火温度选择在720℃左右较佳;SSGrade50冷轧板的再结晶温度在700℃以上,为了保证其强度富余量和性能稳定性,退火温度选择在780℃左右较佳。  相似文献   

12.
以热镀锌钢板代替锌铁合金镀层钢板可降低汽车生产成本而不影响汽车涂装性能。对2种钢板作系列前处理后,采用随车挂板和贴板方法进行涂装,对2种板材的涂装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相同工艺条件下,两者的整体涂装性能相近,电泳防腐蚀性能接近,涂层厚度相同;两者的耐高温性能和附着力性能相同;热镀锌板的磷化层晶体尺寸更为均一,其电泳...  相似文献   

13.
用四种不同退火制度对含Ti的超低碳钢热浸镀锌极进行合金化处理,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合金化层的组织形貌,用X射线衍射方法和电子探针分析了合金化层的相组成,并对其性能作了研究。通过盐雾实验发现由δip相组成的合金化层耐腐蚀性最好;通过弯曲实验发现合金化层的剥落现象很普遍;对剥落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采用平板滑动摩擦实验研究不同接触压力下合金化热镀锌钢板的摩擦因数。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变形条件下,低强度基板加工硬化较强烈;在相同接触压力下,镀锌板基板强度越高,摩擦因数越低;随着接触压力增大,低强度镀锌板摩擦因数由0.154降为0.136,高强度镀锌板摩擦因数由0.140降至0.135;随着接触压力的进一步增加,摩擦因数降低的趋势变缓。基于黏着理论深入分析了基板强度影响摩擦因数的原因,得出如下结论:摩擦因数主要由α值(总的实际接触面积中模具和镀层直接接触部分百分比)和基板表面显微硬度决定;基板强度是决定基板表面显微硬度和α值的主要因素;随着接触压力增大,不同的加工硬化率会使不同强度基板的表面显微硬度逐渐接近,致使α差异减小,最终使基板强度对镀锌板摩擦因数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15.
国内某钢厂生产的SUPER304H钢的焊接接头热影响区部分区域晶粒粗大,而国外同类产品的焊接接头热影响区晶粒则均匀细小。对国内外不同厂家生产的该钢种的焊接接头热影响区进行了金相、电镜及电子探针的检测分析,在国外产品的热影响区发现大量Cr23C6相析出,这种析出相阻碍了二次热循环时热影响区晶粒的长大,但同时会导致抗腐蚀性能变差。Cr23C6相的析出主要是因为钢材化学成分和焊接工艺的区别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底漆正常涂覆、面漆漏涂的镀铝锌彩涂板表面缺陷产生的原因,采用镀层截面金相分析、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观察以及能谱分析等手段进行了检测分析.结合实际生产状况初步认为,预清洗不完全、基板表面残留氧化铁是造成漏涂的根本原因.氧化铁的存在使得镀层不连续,出现悬崖和缺失,在凹陷处残留有气体,涂漆后烘干时受热膨胀,冲破面漆,从而成为漏涂缺陷.  相似文献   

17.
吕秀杰 《工业工程》2011,14(1):101-104
运用程序分析法对镀锌钢板生产流程进行了分析,删除了多余工序,调整了工艺;并结合布置和经路分析重新布置了加工设备,使加工路线缩短,生产周期减少23%,提高了生产率。  相似文献   

18.
对退火态IF钢板进行了不同温度的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IF钢板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F钢板中弥散分布着含碳第二相粒子;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显微组织中的含碳第二相粒子减少,IF钢板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逐渐增加,塑性应变比r值和拉伸应变硬化指数n值则逐渐减小,即钢板深冲压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9.
热镀锌钢板表面氨基硅烷膜的制备及其耐腐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金属材料硅烷化处理时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采用水溶性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APS)处理液在热镀锌钢板表面沉积了γ-APS膜.以NaCl溶液浸泡失重、塔菲尔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测技术,研究了γ-APS膜的耐蚀性能;通过傅立叶红外反射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γ-APS膜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