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漩流井开挖过程中地表及建筑物位移变化规律,利用岩土工程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漩流井基坑开挖和支护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开挖过程中土体位移场的变化规律并与实测沉降值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基坑开挖建筑物的沉降实测结果与数值模拟沉降趋势基本一致,模拟值较实测值偏大。  相似文献   

2.
运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分析程序FLAC~(3D),分析了软土中不同埋深地下通道开挖对邻近桩基及地表产生的影响,并对地下通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得到邻近桩基桩顶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并根据邻近建筑物的允许变形值评估该地下通道开挖对建筑物的影响程度,根据计算结果和通道开挖过程中周围土体运动趋势可以得出,随着地下通道埋深的增加,桩顶水平位移和沉降位移也随之增加,且增加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3.
高文坚 《山西建筑》2010,36(7):69-70
简述了地下采煤引起的地表沉陷研究现状,讨论了地表沉陷的产生原因,指出了煤矿开采沉陷过程中防治地表建筑物遭到大程度破坏的方法和措施,以期推动煤炭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矿区开采沉陷损害问题日益突出,应用建筑物下采煤的科学技术成果,逐步探索适合本矿区建筑物特点的治理沉陷损害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井下开采引起地表变形规律,以某矿采用嗣后充填开采为背景,FLAC3D建立矿山仿真模型,模拟开挖过程地表变形动态发展,确定地表变形等值线图。由数值模拟结果可知该矿地表有两个沉陷盆地,北部盆地沉陷最大值75mm,南侧盆地沉陷最大值25mm,以沉降值15mm为移动边界可知地表主要建筑物均位于移动边界之外,开采沉陷对周围企业和居民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基坑开挖引起的有建筑物场地的地表位移和变形,并探讨了基坑开挖深度、土层条件、建筑物位置等因素对地表位移和变形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7.
水平及缓倾斜煤层开采条件下离层值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层开采诱发岩层与地表移动和变形所导致的地表沉陷对地表建筑物产生很大的影响和破坏。覆岩离层充填技术作为矿区开采沉陷控制的新方法,在我国一些矿区的应用实践证明,其控制效果和经济效益均很显著,但在减沉机理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其中离层充填减缓地表沉陷技术在应用中的一个关键任务之一就是确定离层产生的位置及其大小,目前仍处于经验判定阶段,尚没有完善和准确的理论计算方法。根据薄板小挠度力学理论的基本思想,分析了采用薄板小挠度理论计算采动覆岩中离层产生位置及其大小的可行性及边界条件确定的合理性,探讨了水平及缓倾斜煤层开采条件下离层产生位置及离层值大小(薄板挠曲度)的理论确定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这些结果对于现场在应用离层充填技术减缓地表沉陷过程中确定离层产生的位置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南方矿山地质地形复杂、"三下"采煤困难,其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更加困难,系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在概率积分和GIS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资兴唐洞煤矿24采区和21采区矿山开采等多源数据,对矿区开采地表沉陷进行预计,利用Arc GIS强大的管理和分析功能,将预测结果与实地测绘数据进行对比,实现矿区开采地表沉陷预测预警可视化表达,为类似矿山地下开采沉陷防治提供参考与决策理论。  相似文献   

9.
覆岩主关键层对地表下沉动态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在对岩体内部移动与地表沉陷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物理和数值模拟方法,就覆岩主关键层对地表下沉动态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证明,覆岩主关键层对地表移动的动态过程起控制作用,覆岩主关键层的破断将引起地表下沉速度和地表下沉影响边界的明显增大和周期性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将控制覆岩主关键层不破断失稳作为建筑物下采煤设计原则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对煤矿沉陷区形成、地表变形特点及稳定性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了沉陷区构筑建筑物的相关要求,并以山西某矿区沉陷区为例,对在沉陷区构筑建筑物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该研究对于指导沉陷区构筑建筑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利用岩移观测成果指导沉陷区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沉陷区地表与岩层移动的观测分析,掌握沉陷区下采煤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规律,进而科学指导沉陷区城市规划与建设,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因地下煤层开采引发的地表土体沉陷,对其上方公路或铁路桥梁桩基产生严重危害,甚至引发整个桥梁失稳破坏。基于采动引发的地表沉陷规律和地表沉陷预计概率积分法原理,研制了一套模拟地表沉陷土体桩基载荷试验系统。采用该系统对位于地表不同沉陷位置的4根模型桩开展了试验研究;试验实测了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及桩–土相对位移在地表沉陷过程中的变化;试验实测地表沉降量和概率积分法计算值二者吻合较好,证明了该试验系统模拟地表沉陷的可靠性;试验发现4根试验模型桩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的变化均与所在的地表沉陷曲率变化相关,地表沉陷曲率变化越大,则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变化就越大;桩–土相对位移分析表明,地表沉陷曲率越大,则桩–土相对位移越大,且可能产生桩侧负摩阻力,加剧桩体下沉,引发上部桥梁结构产生不均匀沉降,甚至破坏。研究结果对于采动区桥梁桩基的保护与加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盾构掘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下穿既有建(构)筑物等情况,因此对于建筑物的竖向位移和倾斜的控制尤为重要.通过建立数值模型模拟盾构掘进过程,分析盾构掘进过程中建筑物竖向位移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得出了在冻结层和非冻结层进行盾构掘进引起建筑物产生竖向位移的原因;通过模拟盾构掘进过程,预测了后续掘进过程中建筑物的竖向...  相似文献   

14.
《工程勘察》2021,49(10):6-14
对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实测数据分析是研究桩锚支护变形的有效方法。本文根据基坑坡顶的水平位移与竖向位移、周边建筑物的沉降数据,讨论了在桩锚支护下基坑降水以及锚索施工对基坑坡顶位移和周边建筑物沉降的影响,并利用统计方法对坡顶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最后借助PLAXIS 3D有限元软件对基坑开挖进行数值模拟。实测数据以及模拟结果表明:基坑降水对坡顶的竖向位移、周边建筑物沉降影响较大;同时锚索施工也会对基坑坡顶竖向位移、周边建筑物沉降产生一定的影响;基坑坡顶水平位移和沉降呈现非线性关系;数值模拟与实测结果的趋势大体一致,可以为基坑的现场开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由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某地铁隧道盾构施工过程的数值模拟和经验公式计算,分析了盾构推进过程中地表处土体的位移和变形以及沉降分布规律,得出数值模拟的地铁隧道横向地面沉降分布曲线与实际沉降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6.
李晶晶  索效荣 《山西建筑》2009,35(35):91-93
采用概率积分法对温家沟煤矿采煤引起的地表变形进行了预计,得出采后地表移动变形最大值。根据变形值分析了开采对地表建筑物和附属物的影响,为制定地表塌陷防治措施和生态恢复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宝积山煤矿701综放工作面专线铁路下采煤引起的地表沉陷规律,给出了随着开采的进行地表水平位移、竖向位移的发展规律.现场监测表明,有限元计算得到的沉陷量与实际沉陷量基本一致,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及参数的确定是合理的.计算结果对710工作面的正常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北京某地铁线单层导洞洞桩法(PBA工法)车站为工程背景,运用FLAC3D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软件对车站PBA工法施工过程中地表竖向及水平位移、底部隆起、边桩水平位移进行模拟分析,并将结果与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和实测数据略有差异,但变形趋势相同,即在整个车站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及底部隆起均呈现对称趋势,但地表最大沉降点始终发生在中线位置,而最大隆起位置从中导洞逐渐移动到车站中线上;地表水平位移呈现以车站中线为对称轴的反对称图形,两侧土体向中线方向移动;两侧边桩向结构内部移动呈现"凸"形.  相似文献   

19.
主要研究了网格结构在拆除铸钢节点的胎架后的稳定性。通过采用SAP2000建模,对该网格结构进行模拟分析,得出铸钢节点在拆除胎架后3个方向的线位移,与利用全站仪实测数据对比,总结节点位移的规律,以及对实测数据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分析结构的稳定性。结果发现数据基本合理,符合一般规律性。实测数据与计算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煤矿综采面地表移动及覆岩破坏规律。需对采煤塌陷区地表观测站以及地表建筑物进行长期的周期性现测。单基站CORS可以给观测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对单基站CORS测量数据与GPS静态和水准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阐述了单基站CORS系统在矿区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