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利珠 《人民珠江》2014,(6):130-133
通过对九洲江广西流域各水功能区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对其下游广西广东交接断面多年水质污染趋势进行分析,表明九洲江水体水质污染严重,污染物入河量呈上升趋势,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总体呈下降趋势,水功能区达标率低。并指出影响水环境质量的原因,提出了保护治理水功能区的对策,为确保九洲江各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横江流域7个水质监测站2003~2008年水质监测资料,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为依据,采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水质指数法及流域面积加权法进行评价,指出横江流域综合水质指数常期处于3级,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也处较低水平,2003年以来水质恶化现象严重,重度污染河段为洛泽河和昭鲁河,洒渔河已开始被污染,并根据各河段污染物性质提出合理化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秦淮河南京段的水功能区划目标着手,运用污染指数法对秦淮河南京段2001--2010年的水质变化过程进行分析评价,指出秦淮河南京段污染源贡献大小依次为NH3-N、BOD、CODMn和石油类,主要超标污染物为NH3-N;秦淮新河的水质明显优于其他河段,内秦淮河的水质污染情况依旧严重。总结10年治污对秦淮河水质的影响,指出城市污水接管率、污染源、水动力条件等仍是影响秦淮河水环境的主要因素。在污染源综合整治、河道疏浚、生态修复、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控制污染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辽河流域清河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河流域铁岭段一级支流清河为例,按照全河段水质达标的考核方法,重新划定河段水质目标,采用一维水质模型计算在水功能区划水质目标约束条件下清河的CODCr和NH4-N的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表明:研究河段枯、丰两种水文条件下CODCr的水环境容量为2 012、4 111 t/a,氨氮的水环境容量为46、80 t/a。由流域点源及非点源污染负荷现状确定研究区域所需污染削减量的取值范围,CODCr月削减699~874 t、NH4-N月削减406~441 t,即可满足水功能区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5.
太子河流域水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太子河流域水环境容量,改善水质不断恶化的状况,促进区域经济与水环境容量的协调发展,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该河段的水环境容量计算公式。在全面了解了太子河流域的水文资料、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特征以及河段的功能区划分,选取污染物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作为该河段的主要污染物控制因子,并对不同频率年(75%、50%、25%)情况下的水环境容量进行计算,得出COD在75%、50%、25%频率年的水环境容量为105382 t/a、144470 t/a、192196 t/a;NH3-N在75%、50%、25%频率年的水环境容量为6849 t/a、8602 t/a、11705 t/a,结合太子河流域的现状排污量,得出太子河流域污染严重,应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6.
根据沙河鲁山排污控制区流量和水质监测成果以及该河段主要污染源鲁山县利民污水厂CODcr和NH3-N的排放量,采用一维数学模型,建立沙河该河段中污染物排放与河流水质间的定量关系,计算了该河段的纳污能力,为评价预测和编制污染控制方案及制定水功能区水质标准和排放规定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长江南京段水污染现状及限排总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乐 《水资源保护》2013,29(1):55-60
通过长江南京段18个水功能区水质的5 a变化趋势,分析主要污染源及其入江排污量,提出了各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和入江污染物削减建议。结果表明:长江南京段2005—2009年期间,83.3%的水功能区达标率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2009年83.3%的水功能区所有的水质监测点均没有达到其水质目标;主要污染源头为通江河道,其COD、NH3-N排放量分别占入江排污总量的65.7%、49.9%;工业、企业排污口的COD、NH3-N排放量分别占入江排污总量的20.9%和25.0%。长江南京段水体COD限制排污总量为6.59万t/a,NH3-N限制排污总量为0.26万t/a;需要削减污染物的水功能区包括5个饮用水水源区、1个保留区和3个渔业、农业、工业用水区;削减任务最重的为饮用水水源区,其COD和NH3-N削减率分别在87.0%~99.0%和17.8%~97.4%之间。  相似文献   

8.
黑河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黑河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编制依据、范围、目标等总体要求,制定了本次规划的重点,通过水质现状调查评价、纳污能力计算、流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等制定黑河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规划的目标是2015水平年集中式供水水源地达到规划水质目标、部分污染较轻的河流河段达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污染重河流河段水质明显改善;2030水平年各河流、各河段均达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  相似文献   

9.
辽河流域水质现状评价及其污染源解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辽河流域水系特征选取COD,BOD5,NH3-N等6个典型水质指标,以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对辽河流域主要干流水质进行评价。以此为基础,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辽河流域主要干流水体中主要污染物进行源解析。结果表明,辽河流域中、下游水体中度污染比较严重,辽河流域水体有3种典型污染物,对整个辽河流域污染的贡献率分别为56.85%,18.23%和17.51%。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全面了解渭河干流(陕西段)的水环境质量情况,本文根据2000-2008年陕西段渭河干流13个水质监控断面的监测资料,选取COD、NH3-N、BOD5、DO4项主要污染物指标作为评价因子,采用灰色局势决策-综合指数方法对该河段的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①渭河干流陕西段综合水质指数介于1.967~5之间,表明该段河流已受到污染。自常兴桥断面直至潼关吊桥断面,COD、NH3-N、BOD5、DO的监测浓度仍然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类标准限值要求,污染严重。②自2003年以来,渭河干流陕西段河流水体水质总体呈现好转趋势,主要表现在宝鸡市境内河段,这可能与入河污染物总量的变化相关。灰色局势决策-综合指数方法以细化的数值反映了评价结果,可进一步科学、客观地反映出渭河干流陕西段水质动态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以COD、NH3-N为控制指标,应用一维感潮河网纳污能力模型计算上海市水功能区水域纳污能力。结果表明,上海市水功能区COD和NH3-N的纳污能力分别为79.96万t/a和7.56万t/a。以水功能区水质和污染物入河量分析评价结果为基础,制定水功能区分阶段达标目标,并从空间和时间上分解,提出每个水功能区分阶段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2.
淮河蚌埠至临淮关段表层水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003年12月~2004年7月淮河蚌埠至临淮关段的4个断面水样进行了13个项目的分析,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内梅罗指数法对各监测断面的表层水质进行评价,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分析了各断面的污染负荷和研究河段的主要污染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各断面的水质指数不同,水质处于清洁到污染水平;各断面的污染负荷比较接近。研究河段的主要污染指标为NH3-N,在不同时期其污染负荷变化在19.73%~22.91%,其次为BOD5、CODCr和TP,冬、春、夏季其污染负荷比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韩江流域水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指出该研究区域的主要污染物为COD和NH3-N。根据设计流量,结合其水功能区划2020年和2030年的规划水质目标,采用相应的计算模型对韩江流域纳污能力和入河污染物削减量进行计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COD、NH3-N的总量控制方案,对超过允许纳污量的河段提出入河污染物削减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水平,为该水域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苏州市古城区河道水质为研究对象,对2013年城区河道17个监测断面的DO、TP、NH3-N、CODMn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探究其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利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河道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苏州古城区河道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为TP和NH3-N,而CODMn为Ⅲ类水质,基本无超标。城区河道水质时空变化明显,时间上DO浓度季节性变化明显,而TP和NH3-N浓度下降明显,综合水质标识指数的变化表明城区河道水质在逐月好转,与5月份实施的自流活水工程密切相关,而雨季水质的偏差与降水径流污染密切相关;空间上污染程度呈现出城北河道水质比城南好、主河道比小河道好的特点,污染物浓度在水流方向上具有明显的累积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秦皇岛市最新水功能区划调查和水质检测数据成果,对水功能区的现状纳污能力和河道污染物总量进行计算复核,并以COD和NH3-N为研究指标,对可能的污染源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昌黎县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最大,北戴河区最小;非点源污染是水功能区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面源污染是山区水功能区的主要污染源,内源污染和人为因素是平原区水功能区的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16.
以概化的水资源配置系统网络图为依据,构建了基于节点水量平衡、功能区水质达标的一维水体纳污能力计算模型。以COD、NH3-N为控制指标,针对流域水体类型、污染现状的不同,在合理确定水文条件、水质参数的基础上,对松花江流域的水体纳污能力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对超标污染物进行总量削减控制,到2030年能够实现流域不同层次的水质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7.
选取闽江支流沙溪河的3个断面1993—2000年主要水质监测资料,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秩相关系数法对沙溪河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并分析了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沙溪河污染程度较轻,水质状况一般,主要污染物为NH3-N,枯水期各污染因子浓度变化较大,虽然基本能满足Ⅲ类水质要求,但是水质无明显改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张鹏飞  陆健刚 《人民长江》2016,46(14):23-25
水体纳污能力的计算是河流污染物总量控制及水环境管理的基本依据。在统计湘江流域污染物排放量的基础上,选用一维河流水环境数学模型,按照流域内各水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计算得出湘江会昌流域段水体纳污能力,并与现状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湘江会昌段CODcr、NH3-N、TP纳污能力分别为6 862.83,1 559.96,208.31 t/a,湘水会昌工业用水区CODcr、NH3-N削减量分别为239.67,90.07 t/a,削减率分别为25.12%,50.75%;湘水寻乌-会昌保留区TP削减量为72.51 t/a,削减率为29.5%。  相似文献   

19.
南四湖水质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与改善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南四湖2006年、2007年、2010年和2011年4次90个采样点的水质空间分布监测数据,采用Surfer 8.0软件绘制南四湖水质空间分布等值线图,进行南四湖及分湖区水质指标的综合比较分析和平均综合污染指数的计算与污染控制效果评估。结果表明:南四湖COD、NH3-N、TP、TN和CODMn等指标的空间分布具有北高南低的非均一性特点;2010—2011年比2006—2007年枯水期各水质指标的平均浓度下降率为38.3%,整体提高了1~2个水质类别;按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相应的平均综合污染指数进行评价,达标和基本达标湖区的比例达到63.3%;2010—2011年枯水期南四湖主要污染物分担率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TP、COD、TN、CODMn、NH3-N;水质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与电导率存在很好的相关性和北高南低的污染特点,说明南四湖水污染物仍然以外源排放为主。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主要入海河口水质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江苏省沿海30处主要入海河口断面水样,分析TN、NH3-N、TP、pH值等污染指标,分别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质现状进行评价和分析,以确定污染程度和主要污染物。结果表明:江苏省90%的入海河口断面水质无法满足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水标准,其中63%的断面为轻度污染,27%的断面为中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TN和T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