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运用网络文本内容分析法,利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研究游客对合肥逍遥津公园的形象感知.通过去哪儿网、蚂蜂窝、同城网等旅游网站,获得关于合肥逍遥津公园的网络评论合计有效数据800余条.从中提取出游客对合肥逍遥津公园感知形象的高频词汇和语义网络分析结构图,并从景区景点感知、公园环境感知、和服务设施感...  相似文献   

2.
旧城区由于普遍存在绿地率低、建筑密度高等问题,对风环境研究极具紧迫性。以合肥市环城公园旧城区为研究对象,选取逍遥津公园、包河公园、杏花公园及其周边环境为例,采用CFD技术模拟场地风环境,探究影响合肥市旧城区风环境的各项空间组合要素。结果表明:(1)旧城区平均风速在0.57 m/s,明显低于合肥市平均风速;(2)杏花公园地块风环境最好,逍遥津地块建筑群组对风环境阻碍明显,包河公园地块静风区面积最大;(3)旧城区风环境主要影响因素为环城公园绿地和水体、建筑群的空间组合方式、建筑与风向之间的夹角、建筑单体形态。最后将城市公园绿地环境效应和建筑布局综合研究,基于原有旧城肌理,提出改善旧城区风环境的建筑布局与绿地布局策略,为旧城区风道规划与更新方式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1环城公园概况合肥市环城公园位于老城区四周,兴建于古城墙及护城河旧址之上,全长8.7km,最宽处达200余米,最窄处也有30m,总面积137.6hm2,其中水域52.6hm2,陆域85.0hm2。公园由包河、银河、西山、环西(含黑池坝、琥珀潭)、环北和环东等6个景区构成,并串联老城区东北角的逍遥津、西北角的杏花两个公园,被誉为合肥的"翡翠项链"(图1)。环城公园在布局上充分考虑到与周边环境以及城市整体的关系。按照500m服务半径测算可为约60万居民提供户外游憩、健身和娱乐服务。  相似文献   

4.
使用工业锅炉的企业以及水泥厂、火电厂应采用袋式等高效除尘技术。强化施工工地环境管理,禁止使用袋装水泥和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在施工场地应采取围挡、遮盖等防尘措施。加强道路清扫保洁工作,提高城市道路清洁度。实施黄土不露天工程,减少城区裸露地面。  相似文献   

5.
杨辉 《建筑与文化》2016,(8):120-121
基于社区公园现有规划布局方式的局限性,针对陕北黄土沟壑区县城建设用地极度紧张的现实,以及用地形态、城市规模和居民对公园的使用习惯等方面的特征,通过“社区公园适建用地整理、基于可达性的社区公园初步布点、社区公园服务区划分与布点优选、社区公园规模匹配与布局方案形成”四个阶段的工作,以子长县城为例,探讨适宜该地区的社区公园布局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黄土路堑高边坡坡体结构与坡面变形特点,提出了采用厚层基材喷播植草法对公路黄土路堑高边坡进行防护。并简要分析了厚层基材喷播植草护坡作用机理。通过现场人工模拟降雨,分析了厚层基材喷播植草护坡效果以及降雨对裸露黄土路堑边坡的侵蚀机制。试验表明,厚层基材喷播植草防护效果良好;在暴雨条件下,古土壤的破坏方式不同于黄土,且更易于侵蚀。  相似文献   

7.
赵樱  周万英 《园林》2002,(7):17-18
城市中有大量裸露的地面,要做到"黄土不见天",目前所采取的方法主要是硬化铺装和种草.种草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养护管理也较为复杂,而硬化铺装易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而且这两种方法,早期的一次性投入都很大.况且有些地方,这两种方法都不容易实施.  相似文献   

8.
合肥位于长江、淮河之间,南临秀色巢湖之滨,淝河之水穿流而过,自古为江淮重镇。秦置县至今,历时二千二百多年,留下了举世文明的历史古迹,合肥不仅拥有秀丽的自然景观资源,而且拥有壮美的人文景观资源,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物质基础。一、旅游资源的基本评价1.秀丽的自然生态景观合肥山水蕴秀,集江南的幽境和淮北胜景之长。有市郊的蜀山公园、蜀山湖、巢湖,风光绚丽,景色迷人。市内环城公园如同一串翡翠项链,串联着逍遥津、包河、西山、银河公园。合肥四季绿色浓郁,繁花似锦,大大小小花圃点缀街头,兴建的稻香楼绿岛及…  相似文献   

9.
徐州地区客观存在着湿陷性黄土 ,通过一工程实例简要介绍因对湿陷性黄土认知不足所引起的不均匀沉降 ,分析不均匀沉降原因 ,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公共资源,空间公平性是其布局的基本出发点。该文以社区公园为对象,针对现有布局方法无法支撑空间公平的局限性,充分考虑陕北黄土沟壑区县城建设用地极度紧张和公园绿地建设严重滞后的现实,以及用地形态、城市规模和居民对公园的使用习惯等方面的特征,借助GIS软件进行相关分析,通过"社区公园的适建用地整理、初步布点、公园服务区划分与布点比选、社区公园规模匹配与用地落实等步骤,实现社区公园与其服务人口在空间分布及规模上的匹配,最大限度地保障社区公园布局的空间公平性。  相似文献   

11.
《四川建材》2016,(5):90-91
首先对湿陷性黄土土质特性等概念进行了介绍,结合湿陷性黄土地基变形特征探讨了地基不均匀沉降发生的原因,分阶段分析其沉降原因并提出各个阶段下的防治措施,介绍了四种地基处理不均匀沉降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逍遥”商城总建筑面积为8万余平米,地处合肥闹市区最繁华的淮河路商业步行街东段,舆三国时期的历史胜迹——古教弩台、明教寺为邻,离出于“张辽大战逍遥津”典故的“逍遥津”公园也近在咫尺。 规划设计中遵循“效益和文化”相统一的创作原则,力求在实现效益文化中去创造建筑文化,在创造建筑文化中去实现效益文化。 “逍遥”者出自所在环境地段的历史文化,又赋予其全新内涵,引喻着把此综合体建成可购可游、可行可憩、可动可静、可观可赏的现代商贸中心和购物场所,即所谓“步行者的天堂”,“购物者的胜地”。其总体上的环境构思要点是: 1.鉴于明教寺的历史现状及其东口的沿街建筑已经形成,又由于长达千米的淮河路规划中必要疏放空间的欠缺,故如何  相似文献   

13.
黄土具有大孔隙和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其地基处理的得当不得当,室内外给排水措施做得好与差,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危。我从处理过的两栋建筑物黄土地基变形实例,分析黄土地基沉降的原因,探索用灰土加固黄土地基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振海 《重庆建筑》2022,(11):57-61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沉降,特别是遭遇水患后的沉降可能会造成建筑物致命性伤害。研究以实际工程中具体的建筑物发生严重不均匀沉降为例,分析其不均匀沉降的形成过程及危害的表现形式,基于此从理论上进一步分析产生沉降的原因以及黄土与湿陷性黄土的特征规律,以此采取相应的对策,达到治理沉降的目的,总结得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系统性沉降规律、特征与治理方法,可为类似工程的沉降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吴可鹏 《园林》2017,(2):64-67
浙江温州,古称瓯越,历史文化渊源悠久,人杰地灵,东晋温州城区鹿城建城时,著名风水堪舆家郭璞,根据地形,将城区华盖、海坛、郭公、松台、积谷、黄土、巽吉、仁王、灵官等九坐山通过城墙连接,形成了延续上千年的“九斗”城市格局。因此,温州市区最具人气的公园多为依托“九斗山”而稍加修饰,如华盖山公园、郭公山公园、巽山公园、松台公园、中山公园等,这类公园植物生长年限久远,保留着部分传统园林的构景且又有一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6.
以静宁隧道为例,阐述了黄土充水后物理力学性质改变和施工环境不和谐是酿成黄土洞体冒顶的基本原因,指出查明黄土分布区环境条件、精心选址、和谐施工是保证黄土洞体安全施工与使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湿陷性黄土作为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地基时,容易发生沉陷,引起不均匀沉降,导致地基事故的发生。本文针对湿陷性黄土的特性和分布,分析其湿陷性的形成原因,介绍湿陷性黄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随着设计思想的发展,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本文IDITI法就是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提出的一种新技术,其主导思想是浅层阻水、浅层排水、深层导水,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分场对黄土地基的影响,从而提高基础的强度。  相似文献   

18.
在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湿陷性黄土等特殊地质,湿陷性黄土湿陷性的消除是控制路基施工质量的一个难题。针对将水泥土挤密桩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消除不均匀沉降进行探讨,从湿陷性黄土的特征出发研究了黄土出现湿陷的原因,再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对水泥土挤密桩消除湿陷性作用的探讨研究,为以后铁路工程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建设提供相关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9.
丰富的自然体验与感知有利于发挥绿地的健康效 益,明确影响滨江人群自然感知及感知复愈性的景观环境要素 对于精细化提升公园绿地环境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以典型沿江 型湿地公园上海后滩公园为例,采用游客受雇佣拍摄法,获得 景观环境感知特征数据及感知自然程度和感知复愈程度评分数 据,探索与人群自然感知及感知复愈性相关的公园绿地景观环 境影响要素。研究发现:1)场景内存在水体、植被物种丰富度 越高、视觉主体植被健康程度越高、场地的整洁程度越高、无 硬质铺地道路或道路类型为线性延伸路径,对人群的自然感知 程度和感知复愈程度更有利;2)场景内有动物出现、人工修剪 痕迹更少会显著提升人群对自然的感知程度,但与人群的感知 复愈程度相关性不显著;3)场景内的土地裸露度会负向影响 公众在自然中的复愈感受,而对人群的自然感知程度无显著影 响。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对沿江型湿地公园景观环境提出设计 优化建议:1)增加水体要素;2)提高植被物种丰富度;3)提高 场景整洁度,降低土地裸露度,同时也须避免对植被的过度修 剪;4)营造丰富生境,提高野生动物多样性及其可观测性。  相似文献   

20.
《城乡建设》2006,(11):18-19
随处可见的休闲绿地、随处可见生活安逸的居民.扬州带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就是绿、慢、宜人在路边的休闲广场上,记者采访到一位正在散步的老大爷,当谈到自己周围环境的变化时,老大爷指着脚下的草坪说:"不说远了,3年前,这里还是裸露黄土的荒地.现在好了,是我每天必来散步的街心花园.这些年的变化快让我不认识自己生活了50年的土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