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百年建筑的西学东渐
西方建筑师在中国的活动,几乎是伴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而一步步深入的。在西学东渐之风盛行的世纪初,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提升不仅带给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以改头换面的革新,同时给西方文化在建筑等间接经济层面以强有力的动力,去影响改变其他文化,尤其是悠久古远神秘的东方。这个时候,加上西方列强在沿海抢夺土地建立各种形式的殖民地或租界,西方建筑便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除去战争经济掠夺这个层面上的不平等,在客观上,极大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我们现在辩证的看待十九世纪初的西方建筑在中国的遗迹,结合当下开放的中国业已成为世界建筑师的舞台,可以总结出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作为强势的发展完善的文明一定会对弱势的不成熟的文明产生影响。以下五篇文章将从不同角度去阐述我们在这个层面观察到的有意思的建筑史。 相似文献
3.
本提出平凡建筑师这个称呼,指出平凡建筑师在做平常设计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建筑师对专业了解要泛,对各方面都要有了解和认识。更重要一点就是建筑师对建筑领域的某一个方面或点要做到精和专,以及建筑创作中建筑师应该学会“抄”与“超”。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一座座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物拔地而起。上海的金茂大厦、北京的国贸中心等,都已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但人们可能不知道,这些建筑的设计多出自国外建筑师之手。 相似文献
5.
6.
20 0 1年 11月 9日 ,中国加入WTO前夕 ,由北京勘察设计协会及《建筑创作》杂志社共同主办的“建筑设计创精品”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北京市勘察设计协会、北京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及北京市 90年代十大建筑入围的 30个项目的主要建筑师共 5 0余位专家及领导到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建筑设计大师马国馨在全面地分析了入世对中国建筑设计市场带来的变化后强调 ,先进的建筑文化还要由中国人自己去创造、去探索。马院士的一席话令人深思并联想颇多。面对入世 ,扪心自问 ,在全新的国际大舞台上 ,与众多世… 相似文献
7.
境外建筑师在中国的实验
中国的城市正处于多、快、好。省的大跃进建设中,甚至多而快,但有时候不见得好,也不见得省。有时只注重过程的速度和求新、求变、缺乏理想的城市目标。中国的城市化的速度几乎是难以想象的,每年全国要建造大约20亿M^2的建筑,据美国时代周刊的报道,1999至2002年间,全国兴建了将近61亿M^2的新建筑,与以往相比几乎翻了一番。从1985年至2001年期间,上海一共建造了4.68亿M^2的各类建筑。其中大约59.8%是住宅。然而,如此大量的建筑理应出同的优秀建筑却相对较少。中国建筑师在当代世界建筑史上依然处于边缘状态。而建造量与中国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荷兰、西班牙等国的建筑师却世人刮目相看呢?其核心是文化问题,而不仅是“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西方建筑存在着由理性转向非理性的趋向,在我国由南方城市开始,传播到各地,以至西部,即所谓的"欧陆风格"和"仿西方古典"的建筑设计,颇受一些业主和领导们的青睐.许多建筑师或许是基于商业的考虑,为了能中标,便迎合他们的旨意,放弃了职业的标准,追求"商业效益".众所周知,西方古典建筑在历史上曾经灿烂辉煌,确实有许多好东西可以让我们去学习. 相似文献
9.
5月10日~11日,一年一度的中国院、北京院、上海现代集团的高层次设计方案研讨会再度召开,在中国院精致的场景环境下三个院的领导致辞都留下一句颇有意义的的话:中国院修龙院长希望通过中国建筑师的努力将中国建筑文化的精华放大到世界上;北京院张宇 相似文献
10.
从新的角度去看待和研究部分中国青年建筑师的创作特点,分析他们创作的得与失,希望引起建筑界对于青年建筑师创作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西部年轻建筑师的凤凰涅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试图以当今中国东西部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的地域差别为背景,分析西部年轻建筑师的现实境遇和状态,以及他们应对本土问题时的策略与方法,并指出在批判的地域主义“双重批判态度”的基础上,还应重视对当今中国社会现实问题批判的“第三重批判态度”。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城市住宅的发展现状,揭示了住宅作为产品、商品和作品的属性特征,从多层面阐述了建筑师在住宅设计中遇到的各种矛盾与困惑。 相似文献
14.
15.
设计思想与设计竞赛 中国建筑师与日本《新建筑》设计竞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在中国大陆年轻建筑师中曾经出现过参加日本《新建筑》杂志设计竞赛的热潮。这是中国建筑师学习和参与国际建筑讨论的一个渠道,也是中外建筑交流的特殊形式。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建筑状况的历史性变化以及中国社会和建筑实践与国际越来越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不少建筑师曾在国外建筑院校接受了教育。他们回国后,不仅在国内创建了大学建筑教育,而且在教育体系发展的一系列过程中不断地发挥独特的作用。文章试图通过考察中国建筑教育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分析这些海归建筑师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对建筑教育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师大量移民美国,不但促成了现代建筑在全球范围的推广普及,也可说是现代意义上的建筑师国际化的滥觞。这些来自境外的知名建筑师,到底通过怎样的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美国建筑界和普通大众,进而成功地推广了他们的建筑理念?这是一个值得深入考察的问题.同经济大萧条之后的美国相似,我们如今正在面临着类似的建筑市场开放和境外建筑师的涌入。如何协调本土建筑师和国际化建筑师的关系,如何培养奉土建筑师并将之推向国际舞台,如何批判地借鉴国际经验、不但引入具有时代特征的设计方案、同时吸纳先进的设计思想、进而培养自身的建筑文化内涵.都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在这方面,美国模式给我们提供了相当具有启发意义的经验;而对建筑教育的高度重视,事实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中国建筑师小住宅设计方案,作者从环境、空间、材料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十个方案的构思特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