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去春来花常艳 ,字里行间酒溢香” ,这是今年4月中国白酒协会沈怡方副会长来我社检查指导工作时为本刊留下的赞言。我们由衷感谢沈先生对本刊所寄予的厚望和鼓励。《酿酒科技》只是百花丛中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 ,仍需要众多园丁的浇灌、培育 ,其“艳”则更需要长时间的检验。不过 ,“字里行间酒溢香”的诗句倒是恰如其份的。《酿酒科技》作为全面报道中国酿酒工业科学技术的专业杂志 ,她从一诞生就肩负起为发展中国酿酒业、振兴中国酿酒业铺路架桥的历史使命 ,坚持面向经济、为生产科研服务的方向。“梅花香自苦寒来” ,经过20年不断的…  相似文献   

2.
1白酒工业的发展方向和方针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曾多次提到,要从人身健康上限制白酒浓度,控制白酒的数量,提倡喝“洋酒”,培养新消费习惯。为了贯彻中央领导同志的这些指示,我们认为:我国饮料酒工业仍然必须坚持优质、低度、多品种的发展方向,逐步实现四个转变,即: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蒸馏酒向酿造酒转变,粮食酒向果类酒转变,普遍酒向优质酒转变。1.1 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这包括两个内容:一是适当降低高度白酒的酒度,国家的已得到金银奖的名优酒不包括在内,因为它们有的在国际已经注册了,比如茅台酒,它有一定的酒度,要保证符合注册的内容,不能随便更动,作为质量指标,要保证达到,所  相似文献   

3.
唐玉云  张明  杜德军 《酿酒》2022,(5):139-143
射洪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射洪依靠其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千年酿酒技艺传承,从唐宋“射洪春酒”、明代“东山谢酒”、清代“沱酒”到文化名酒——舍得酒,一脉相承,佳酿辈出。通过对射洪黍、稻、麦、高粱、玉米等种植发展的追溯,归纳了射洪酒粮作物的特点,论述了射洪酿酒业的演进离不开农业及酒粮作物的发展,介绍了舍得生态酒粮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概况。  相似文献   

4.
崔林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5):45-48
正一直以来,中国酿酒行业把1987年贵阳会议上确定的"四个转变"作为行业发展的指导原则。即"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蒸馏酒向酿造酒转变;粮食酒向果类酒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及"优质、低度、多品种"的方针。四个转变的口号简洁明了、方向明确,就是这样简  相似文献   

5.
刘贵洪 《新食品》2010,(23):42-46
早在1987年,国家经委、轻工业部、商业部、农牧渔业部在贵阳联合召开的“全国酿酒工业增产节约工作会议”(后被人称为“贵阳会议”)上就提出,白酒行业需要进行“四个转变”(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蒸馏酒向酿造酒转变、粮食酒向果类酒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其中“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6.
李维青 《中国酒》2004,(1):32-33
“我国酿酒工业要以实现‘四个转变’为方向,即: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蒸馏酒向酿造酒转变,粮食酒向果露酒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这是在1987年全国酿酒工业增产节约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是针对当时白酒的酒度偏高,消耗粮食多,对健康不利等因素而提出的。是为了适应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类  相似文献   

7.
高宝山 《酿酒》1991,(2):25-28
我区酿酒业与国内酿酒业发达地区比较,起步晚,品种单一,更缺少优质清香型白酒,这与我区的民族组成及饮酒特点是不适应的。为了活跃市场,满足我区人民需要,内蒙古轻工业研究所与包头转龙液酒厂共同承担了麸曲清香型优质白酒的试制工作。该项研究课题是1983年内蒙科委科研项目(新产品试制)。课题的主攻方向是探讨以河内白曲为糖化发酵剂,应用内蒙古轻工科研所筛选出的10号产酯酵母为发酵增香剂,并加强贮酒及勾兑等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出优质清香型白酒。经过9个月的工作,试制出了麸曲清香型优质白酒,填补了我区麸曲清香型优质白酒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春酒又称水醪,此酒以冬季酿造至春季成熟而故名。古书《齐民要术》等记载了许多有关春酒的酿造法,以东汉的“九酝春酒法”和南北朝北魏“秦州春酒法”生产工艺最早;春酒以唐、宋时代最盛。从古至今,以春命名的酒种无数,古今春酒为我国的酿酒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孙悟)  相似文献   

9.
林红 《中国酒》2002,(2):14-15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而我国的酿酒业据考证也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无酒不成席”,而酒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只是一种饮食,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代表的是一种文化。历史上,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英雄壮士,皆以酒寻乐,以酒助兴,以酒赋诗撰  相似文献   

10.
《中国酒》1997,(2)
冀东大地,酿酒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孕育出一代名酒。相传明嘉靖年间,大文豪曹雪芹的先祖在今丰润县左家坞镇开设家酒作坊(今曹雪芹企业集团前身),因“酿酒甚佳”,并以“直隶东路酒”闻名遐迩。清乾隆年间,迁安贯头山村酿出的贯头山老白干甘冽纯正,也声名远播。1972年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访  相似文献   

11.
王延才 《酿酒科技》2005,(10):17-20
“十.五”期间,酿酒行业利润突破100亿元,税金突破200亿元。2004年白酒总产量311.70万千升,比2000年增长-34.6%,保证了行业的稳定发展。中国白酒的发展方向:①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通过科学研究和严格管理使白酒产品更加卫生、安全、有营养;②正确理解总量控制和持续发展的关系,向内挖潜力,向外抓机遇,抓住机遇发展自己;③正确理解“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的内涵,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方式;④白酒香型的发展应适应市场,有所创新,注重酒体的优良及酒品的个性。(丹妮)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饮料酒工业是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丰富人民生活,活跃市场,增加积累,出口创汇,安排劳动就业起了积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饮料酒工业的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步,特别是自1987年后国家经委、轻工业部、商业部、农业部等部委在贵阳召开全国酿酒工业增产节约会议以后,按照会议提出的“四个转变”(即:粮食酒向果类酒转变、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蒸馏酒向发酵酒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和“优质、低耗、多品种”  相似文献   

13.
大洋 《新食品》2007,(25):45-45
从宏观政策来看,20年前贵阳会议确认的酒类行业要向优质、低度、多品种、低消耗四个方向转变产业政策,依然指导着酒类行业的发展。相应的政策法规,无不围绕着“四个转变”展开。黄酒属于政策支持的酒种,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一今后酿酒的方针和低度白酒前景自古到今,人们喜欢饮酒,常言说:“每天九钱酒,活到九十九”,适量饮酒是可以有助于健康的。我国今后酿酒的方针:要做到四个转变,即“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蒸馏酒向酿造酒转变”、“粮食酒向果类酒转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消费者不喜欢喝烈性酒,喜欢饮低度白酒,低度白酒剌激性小,对人的健康有利。  相似文献   

15.
吴蓉 《新食品》2010,(3):132-132
历史老厂,饱含历练之美 运漕,古称“蓼花洲”,因三国时期曹操在此屯兵伐吴开挖运漕河故得名运漕古镇。追溯运漕镇的酿造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三国时期运漕镇就有了以酒祭祖祈福的习俗,此时的运漕镇已有酿洒业出现。魏晋时期,刘伶便在此留下“旨酒盈樽,莫与交欢”的诗句。到了元代,运漕镇酿酒业日益兴旺,并设立酒监以课酒税。明清两朝运漕镇酿酒业达到鼎盛,街面酒坊连襟,商贾云集。漕河上商船往来如梭,两岸泊船绵延数里。  相似文献   

16.
由于酿酒业涉及到原料与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人民身体健康,社会治安甚至国家形象等一系列敏感问题,所以酿酒行业的发展历来受到国家政策和消费需求的双重影响。当前国家政策重点扶持葡萄酒,黄酒等低酒度、低粮耗且具有一定保健作用的酒种;继续支持啤酒作为普及型饮料酒的发展方向;进一步限制白酒产销规模,并积极  相似文献   

17.
<正> 1986年3月,轻工业部在贵阳市召开“全国酿酒工业增产节约会议”。会上传达了中央领导同志关于降低白酒酒度和控制白酒生产数量的指示,并且提出酿酒行业“四个转变”的发展方针,即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蒸馏酒向酿造酒转变,粮食酒向果类酒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 白酒行业是耗粮大户。据轻工业部不完全估计,1986年全国产白酒350万吨,1987年增至430万吨,1988年超过500万吨,据估计耗粮约达125亿公斤之多  相似文献   

18.
言论     
《中国酒》2021,(2)
黄酒是最适合国人体质并与中国美食最搭配的一个酒种,其背后所蕴含的丰厚的文化积淀,赋予产业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酒业协会在“十四五”规划中给黄酒产业的发展也提出了三个方向:推动产业向优质、优势名酒产区和美酒特色产区发展;明确产业技术创新导向;提升品质和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19.
酒是带有浓厚文化色彩和个性风格的特殊商品。我国酿酒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上溯至几千年的时间,但真正意义上的酿酒业的出现却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那么,已经过去的“八五”期间酿酒工业情况如何?“九五”期间酿酒工业又将如何发展?在辞旧迎新之际,  相似文献   

20.
“碧绿”系列酒以苦荞麦为主要原料,以黄酒酿造工艺为技术基础酿制而成。成品呈现悦目的淡绿色,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及有特殊生物活性成分的生物类黄酮,作为发酵酒符合国家酒类产品“优质、低度、低粮耗、卫生营养”的发展方向。该文对“碧绿”系列酒的生产工艺流程、关键控制点、成品质量标准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