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邹梅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2,16(2)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 ,与自然山川及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历代山水画家总是在不断的认识自然、改造社会生活中借大自然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使我们认识到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和繁荣正是人与自然情感相交相融的结晶 相似文献
2.
古今山水画杰作无不从中溢出浓厚的诗意美,正是诗意美使得山水画具有"韵外之致"、"境外之情",深化了山水画的意境。山水画的意境即是指画的情与景的结合达到了高度的完美,即情景交融,构成一种发人联想、耐人寻味的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3.
试论传统民居的审美意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民居中蕴涵的优良质朴的意境和特有的艺术魅力,值得我们探索和借鉴,通过对传统民居自然美、形式美、诗情画意及其文化背景的分析,展示和探寻了传统民居的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民居中蕴涵的优良质朴的意境和特有的艺术魅力,值得我们探索和借鉴.通过对传统民居自然美、形式美、诗情画意及其文化背景的分析,展示和探寻了传统民居的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5.
试论诗歌翻译中意境的传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翻译诗歌必须把握好艺术意境的传达。情感是意境的主导因素,要传达原诗的意境,必须译出“情”。另外,要传达原诗美妙的意境,译者还应注意文学形象的移植及语言的形象化,并坚持以韵译韵,以歌译歌。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名师服装作品意境的解读,探讨了服装设计意境的构成和创造,认为服装设计意境由设计师的情感、技巧以及消费者的理解构成,提出应从提高艺术品位、追随时代潮流、丰富表现手法3个方面去创造美好的服装设计意境。 相似文献
7.
8.
钱海月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3):34-36
中国古典园林伴随着历史的脚步不断的向前发展,而中国山水画也在一定时期影响到中国古典园林,两者的关系在一定的时期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站在新时代的角度来看,它们的关系仍然是一个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勇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0(5):79-80,83
作为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山水画已经经过了近千年的发展.同时,中国山水画在整个中国画艺术上由古典向现代形态变革时期取得了比较大的蜕变和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文章就中国山水画的传统继承与转化问题分别做了阐述和介绍,同时还针对中国山水画的传统继承与转化问题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创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意境理论的形成入手,结合古代诗歌、绘画批评理论,以大量中料和实例,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这门综合艺术,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对于意境的不断追求,重点归纳,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中几种常见的意境创造手法,为当今人居环境的治理改善以及园林的创伤欣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杨金平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3,(3)
中国传统山水画在一分法构图基础上向二分法构图、三分法构图和多分法构图形式发展,它们共同丰富和完善了山水画的表现形式,也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笔墨艺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绘画的意境、诗意与藏境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受庚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1996,(6)
本文论述中国绘画的意境。认为意境来源于客观现实,画家应创造有我之境的山水画。因而作品须创立诗的意境。关键在于含蓄、藏境,文章进而论及了中图绘画藏境中空白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从“色彩比较”看中西绘画之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兰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45-47
墨色与彩色是中国画与西方画各自的基本特点和差异。将中国画的墨色、写意、散点透视以及五色观和西方画的彩色、写实、焦点透视以及三原色观进行比较研究,在它们彼此互补的关系中寻求中西绘画结合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4.
唐培仁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1995,(2)
本文对花卉构成的艺术构思、取材及表现技法作了论述。认为花卉构成是接近设计的一种绘画。它以黑白的强烈对比和最简练的点、线、面的绘画语言来表现平面的视觉艺术,是属一种新的绘画形式。 相似文献
15.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4)
通过实地调研、参考相关书籍获得二手数据的方式对楹联景观的基本意象进行规范性分析,探讨楹联景观的空间布局分异特点以及楹联景观在中国风景园林发展中的重要价值。结果表明:根据体现的基本意象差异划分为景点描述美景类、说明类、借景抒情类、状景叙事类、歌功颂德类、感慨古今类、启迪教化类、励志自勉类8种类型。不同基本意象类型的楹联景观空间布局存在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不同旅游目的地中不同类型楹联景观的空间布局差异和不同区域背景下不同类型楹联景观的空间布局差异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16.
孙克真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7,13(1):92-97
本文按两类不同使用目的的建筑绘画的创作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一类是以观赏为目的的建筑画,另一类是用于实际工程的建筑表现图。这两类建筑绘画因各有其特定的使用目的,在创作表现上也有许多不同。文中还结合了若干幅作品进行了实例分析。其次,本文还就目前正在普及发展的计算机表现图与手工方法绘制的建筑表现图的关系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张晓霞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140-141
感伤是“五四”时代普遍的审美心理。骨子里浸透了感伤的郁达夫,契合着这种时代氛围,形成了他独特的感伤风格,其作品呈现了强烈而鲜明的感伤的美学特征。他的感伤不仅仅是个人的感伤,同时也是一种时代的悲哀,一种在悲哀的转折时代中个性醒悟的阵痛。 相似文献
18.
蔡健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5):92-93,99
现实主义文学风景大师屠格涅夫运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描写出了俄罗斯一幅幅优美的风景画,通过各种各样的景物他揭示出人物的心灵和性格,让大自然参与事件,并且还能影响人物,同时由于他把大自然神秘化,所以在他笔下是以自然为本,以人的本性来显示自然的“本性”,这点与我国古代的“意境”美不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