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实验以菌株L01作为絮凝剂产生菌,考察了其所产絮凝剂对矿井水的絮凝处理效果,确定了最佳的絮凝条件.结果表明,菌株L01对矿井水有较好的絮凝效果,其菌液离心上清液比菌悬液的絮凝性能更好;在酸性条件下絮凝剂的处理效果较好,且随着酸性的增强,效果递增,选择pH=4为矿井水处理的最佳pH值;温度对絮凝剂的处理效果没有明显的影响;Ca2 有很好的助絮凝效果,添加助凝剂CaCl2后,絮凝剂对矿井水中悬浮物的最终去除率可以达到93.54%,上清液吸光度仅为0.104. 相似文献
2.
综述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获得途径,絮凝剂的成分及结构特点,影响微生物絮凝剂形成的因素及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简要介绍微生物絮凝剂在水处理中实际应用情况,并探讨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4.
食品加工废水培养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及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食品加工废水对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进行驯化培养,考察其产絮凝剂周期和优化培养条件,并且进行了废水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絮凝剂产生菌X1、X16、X20以及X38在果蔬脆片浸糖废水中培养30 h后,其絮凝活性分别为87.6%、86.5%、79.7%和82.1%。将其按不同比例进行混合培养,从中筛选出絮凝率较高且稳定的混合菌株H6,其最佳培养条件:CODCr为 3 018 mg/L、氮源为硫酸铵、初始pH为6和相对接种量为10 %,在该条件下絮凝活性为87.3 %。 相似文献
5.
6.
7.
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规模逐渐扩大,社会大众对于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文章总结了工程建筑行业已有检测技术标准,分析了我国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现状,在此基础上对金属结构工程、堤坝工程、土建工程的检测技术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且总结出水利工程检测单元和工程竣工验收检测作为两个工作环节,它们主要包括:评价方法和检测技术、检测评价体系的构成、抽样数量和检测项目,它们共同组成了水利工程质量验收评价体系。研究内容可为水利工程竣工验收检测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且为水利工程管理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水务产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近年来产业效率较低,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随着我国5G、大数据等技术的成熟,面临瓶颈期的水务产业可以充分利用智能数字化技术,促进产业升级为具有协同效应的高效产业链。因此,对我国水务产业的协同效应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有利于水务产业的高效与健康发展。本文将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角度对当前水务产业链进行分析,并提出资金链协同、服务链协同、技术链协同、信息链协同四个一级指标构成的水务产业链协同效应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各类评估方法,结合国内各地区水利信息化发展现状及未来需求,提出一套适合我国各地区水利信息化建设要求的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用以评价某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某区域的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从而有效指导各地水利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河流治理与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以来浙江省河流治理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满足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河流治理和管理任务依然很重.为对河流治理的综合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依据新时期浙江省河流治理与管理的主要任务,选择了29项指标构建了多层结构的评价体系,并对指标定义、评价标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改性植物单宁絮凝剂(TGCC-A)对污水处理厂的二沉池出水进行絮凝处理,探究TGCC-A对污水中胞内抗生素抗性基因(iARGs)、胞外抗生素抗性基因(eARGs)的去除效果以及对后续污水储存过程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9 mg/L TGCC-A和7 mg/L聚合氯化铝对原水中8种胞内目标基因的平均对数去除量分别为103.82 copies/mL、103.92 copies/mL,胞外目标基因的平均对数去除量分别为102.27 copies/mL、102.89 copies/mL;两种絮凝剂絮凝处理后的水样中同种ARGs在胞外的丰度都大于其在胞内的丰度,且在后续5 d的储存过程中8种目标基因丰度基本保持在絮凝后的即时丰度;TGCC-A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的ARGs具有良好的去除和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提出了河流健康的内涵包括三方面:河道健康、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和流域社会经济价值,具体为河流自身结构完整,功能完备;具有满足自身维持与更新的能力,能发挥其正常的生态环境效益;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合理需求。在河流健康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河流的功能和属性,提出了构建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5项原则,分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建立了包括河道健康、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和流域社会经济价值三方面共24个指标的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相应指标的量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赖永辉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9,29(3):29-31
从构建河道采沙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出发,在考虑河道采沙行为影响的适度性控制和河流系统的自我调整、自我适应能力两方面耦合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了所建体系的框架、构成和指标权重及量值的确定,构建了由目标层、影响层、因素层、指标层构成的河道采沙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指出健康河流不但应当具有健康的生态系统,还应具有良好的社会服务功能;与生态河道和景观河道相比,健康河流兼有生态河道和景观河道的有益特征,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河流健康评价指标应当具备易于理解、便于定性或定量描述、便于监测、便于作为管理目标和拟定相应对策等特点。以此为依据,提出包括流量偏离率、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河流廊道连通性、河道稳定性、栖息地质量、缓冲带宽度、林草覆盖度、河流美景度和实际防洪能力等指标的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我国当前水利现代化建设的特点和总体要求,通过增加水生态环境、水利法制建设和水利管理机构建设等方面的评价指标,构建了更加完整的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该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特点,通过建立模糊聚类迭代模型,采用基于重要性互补的二元一致性方法确定权重,以避免和消除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的缺陷,确保评价成果的客观性。最后,将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和模型、权重确定方法应用于浙江省、辽宁省、湖北省和甘肃省4个典型省份的评价,结果表明,2007年部分发达省份水利发展较快,这些国民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相应的水利现代化水平也较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