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优化滑雪服的结构和围度设计,以新型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绒絮片作为滑雪服的保暖层,结合暖体假人实验和三维扫描技术,对这种材料作为保暖材料时衣下空气层对滑雪服的热湿舒适性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滑雪服衣下空气层的平均厚度为12.80~25.02 mm,空气层体积在32.30~64.43 dm3范围内,随着服装围度的增加,衣下空气层呈增加状态,滑雪服的热阻呈先增后减再趋于稳定的状态,湿阻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当服装衣下空气层的平均厚度为15.94 mm,体积为40.54 dm3时,服装胸围130 cm,腰围94 cm,臀围114 cm,滑雪服的保暖性较好,总热阻达到最大值0.52 m2·℃·W-1,服装的总湿阻129.25 m2·Pa·W-1,可以较好地发挥蓄热材料的保暖作用。 相似文献
2.
3.
4.
对消防服用织物热防护性能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并总结了领域内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消防服热防护性能改进和评估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目前热防护领域学者的研究课题主要集中在热防护过程中的热传导,各类损伤对消防服面料功能的影响,厚度、空气层等因素对消防服热防护性能的影响,热防护和皮肤烧伤相关模型的建立,消防领域的热应激研究,储藏热对消防服热防护性能的影响,热液体对热防护性能的影响,相变材料等新材料向消防服领域的引入,消防服的智能防护等方向。在各领域内都有一定的研究进步,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值得科研人员继续探索发现。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传统太阳墙在白天对空气加热存在滞后,夜间集热墙体向外散热严重等问题,设计了新型太阳墙结构,并搭建了供热性能测试实验台.通过对太阳辐射强度、室外空气温度、风口温度、集热板温度,以及室内温度场等参数测量,定量分析新型太阳墙的热性能随室外环境的变化规律.对连续3个典型室外环境日下的系统性能分析表明:太阳墙的送风口最高温度为31.6℃,实验房间内最高温度达24.1℃,最低温度12.9℃,平均温度为18.4℃,实验房间与对比房间最高温差为3.3℃,当太阳辐照平均强度为438.4 W/m~2时,实验房间温升速率达1.4℃/h.室内温度频率分布的计算结果表明,实验房间温度在52.8%的时间内达到18℃以上.因此,新型太阳墙结构在日间能够及时将得热输送到室内,并且在夜间可以维持一定的温度水平,全天将室内温度控制在人体感觉舒适的范围内,有效改善室内热环境.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我院先进的热工静态实验台对加气块空心砖复合墙体进行热工性能和湿度实测,通过测试,证明了湿迁移过程对墙体热工性能影响较大,材料湿度与导热系数呈一致变化。 相似文献
7.
8.
在热湿交换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温度与湿度间变化相关关系的分析,建立了井巷围岩与风流间热湿交换的温度和湿度预测模型,并用实例加以验证,从而为矿井围岩散热计算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方法,对矿井降温措施的采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制备兼具热湿功能的建筑石膏材料,将自制的温湿调节剂按照不同比例掺入石膏中配制多元复合材料.通过采用"时间-温度"坐标系方法,测试复合材料调温性能的变化规律,采用饱和盐溶液法测试复合材料的调湿性能,分析了调节剂对热湿综合性能的影响并进行评价.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压汞仪、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组成、孔结构、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及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温湿调节剂掺量为40%时,建筑石膏复合材料相变温度20.86~34.52℃,相变潜热10.72~12.61 J/g,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满足建筑室内对热性能要求,建筑石膏复合材料最大平衡含湿量为0.046 44~0.047 34 g/g,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调湿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井巷围岩与风流间热湿交换的温湿预测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热湿交换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温度与湿度间变化相关关系的分析,建立了井巷围央与风流间热湿交换的温度和湿度预测模型,并用实例加以验证,从而为矿井围岩散热计算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方法,对矿井降温措施的采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空气源热泵工作时能效比会随着气温下降而明显降低的问题,在空气源热泵上增加了一级蓄热装置。在MATLAB下对单级蓄热器空气源热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增加蓄热装置可以平衡空气源热泵的能效比。以太原最冷月统计24 h平均温度为前提,模拟蓄热器在不同质量的蓄热材料、不同长度的蓄热管和放热管下的不同表现。仿真结果表明,最优换热材料质量为170 kg,蓄热管为30 m,放热管为8 m。 相似文献
12.
Harlan模型的基本原理,即把温度场和水分场分别用各自的基本方程进行表述,把未冻水含量作为温度函数,建立两个方程的函数关系,得到冻土的Harlan水—热耦合数学模型.将Harlan模型应用于某铁路路基计算,比较了二场单独作用以及耦合作用的结果,分析了相互作用和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3.
粮食的温度和含水率(湿度)是安全储粮的重要指标。不合理的储藏方式,会使粮食品质劣变速度加快,甚至会霉烂变质。因此,了解掌握不同粮食的各种物性参数,是保管好粮食的有利因素。本文是属于粮仓热湿性能专题研究的一部分,着重对各种粮食不同物性参数进行了系统测定,找出了相互之间的关系,整理、绘制了图表和计算公式,介绍了测定方法,为粮食在保管过程中热湿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使用房间热平衡法进行冷风机热工性能试验的原理与装置。通过实验实例与误差分析,充分表明;用房间热平衡法进行冷风机热工性能试验是可行的,试验结果足够精确,且具有很好的再现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出汗暖体假人“Walter”测试各层服装及不同服装组合在10℃、45%的温湿度环境下的热阻、湿阻,研究了多层服装系统的热阻值与各层服装热阻值算术和之间的关系及多层服装系统的湿阻值与各层服装湿阻值算术和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服装系统内各单件服装的有效热阻(或湿阻)或基本热阻(或湿阻)累加和可以用来预测服装系统的热阻(或湿阻)。 相似文献
16.
利用房间热平衡对冷风机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冷风机制冷量和传热系数的变化规律,并由实验结果推导出了冷风机空气侧放热系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
The samples cut from U75V 60 kg/m heavy rail are heated to 900 ℃ in resistance furnace and then put into air spraying channel to be cooled for 80 s, and change air pressure from 0.16 MPa to 0.33 MPa, and observe the effect of air pressure on hardened layer. The thickness and hardness of hardened layer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air pressure, and the thickness is more than 24 mm at the center and top fillets of rail head, and more than 15 mm at the blow fillets of rail head when air pressure is more than 0.26 MPa. During the tempering after heat treatment, tempering temperature of rail head is more than 570 ℃ when air pressure is separately 0.16 MPa, 0.20 MPa and 0.23 MPa, which is higher than finishing temperature of pearlite transformation at the cooling rate of 3 ℃/s according to CCT curve of U75V steel. When air pressure is separately 0.26, 0.30 and 0.33 MPa, the tempering temperature is 529 ℃ lower than finishing temperature of pearlite transformation at the cooling rate of 3 ℃/s. Under this condition, pearlite transformation is finished totally, so in order to reduce air consumption and control the cost, proper air pressure for U75V 60 kg/m heavy rail heat treating should be 0.26 MPa; the cooling rat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air pressure, and the average cooling rate on the surface of rail head is more than 3.21 ℃/s when air pressure is more than 0.26 MPa, and the largest cooling rate occurs at the top fillets of rail head. 相似文献
18.
我国第Ⅲ类建筑气候区夏季闷热,冬季湿冷,影响这一地区热环境一个重要参数就是空气的相对湿度。本文就空气相对湿度对室内热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认为降低湿度是改善室内热环境最有效的措施,它能有效地节约空调机械能耗,从自然环境中获得舒适的热环境。 相似文献
19.
根据Motakef和E1-Masri的研究,将墙体分为“干-湿-干”3个区域。以多孔介质传热传质学为基础,将水蒸气冷凝看成是湿源、热源、蒸汽汇,建立起墙体湿区域内、热湿耦合传递方程。通过分析解得到了墙体内冷凝率和液态含湿量的分布曲线以及达到临界含湿量所需的时间。分析结果表明墙体内的冷凝率跟湿区域两侧的温差成正比,最大冷凝率出现在低温侧的湿区域边界处。 相似文献
20.
对以聚四氟乙烯(PTFE)为原料的憎水型空气电极的防水透气膜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以稳态电流-电压极化曲线的方法对不同防水透气膜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用透气率测量装置对防水膜透气性能进行测试,并用扫描电镜对防水透气膜的表观形貌进行观察,采用以空气电极为阴极,钢板为阳极的电解装置对空气电极寿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防水透气膜中PTFE的最佳含量在60%~70%范围内,采用热处理工艺后,防水透气膜的孔径分布更加均匀,防水透气膜的透气性能提高,空气电极极化明显减小.电极稳定运行800h.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