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煤矿机械》2018,(1):117-121
介绍了渐开线齿轮齿廓修形的基本原理,重点推导了不同齿廓修形渐开线方程的统一表达方法、建立了修形渐开线方程;讨论了在相同总修形量时采用不同修形曲线、及不同自变量的修形渐开线的区别;介绍了不同齿廓修形类型及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用于最终产品的修形、工艺过程的修形、及用于一种变棱边倒棱刀的修形,拓展了齿廓修形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
瞿铁  徐为民 《矿山机械》1996,24(9):43-45
详细分析了低速重载渐开线齿轮修形的试验与研究结果,指出齿廓修形是提高齿轮承载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煤矿机械》2019,(1):158-161
齿轮拓扑修形能改善矿用传动机械的性能,基于Romax与齿轮啮合原理,针对人字齿轮的特点,提出了刀具齿廓方向正弦曲线修形及人字齿轮齿向方向鼓形修形的拓扑修形方法,推导齿廓修形量的求解方法,确定修形参数,分析了压力角误差与螺旋角误差对传动线性误差、轮齿接触温度、轮齿最大接触应力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此拓扑修形方法对误差的灵敏度低,为人字齿轮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齿轮箱齿轮齿面接触应力分布,提高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以某变速箱一级齿轮副为研究对象,介绍了齿轮齿廓及齿向修形原理,在此基础上采用Kisssoft仿真软件对减速箱一级齿轮进行了齿廓及齿向修形仿真分析。通过齿廓修形,得到了修形前后齿轮传动误差及接触应力的变化情况,通过计算多组不同齿向修形参数,得到了不同修形量对齿轮齿向载荷分布系数Khβ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适当的齿廓修形可使齿面接触平滑;适当齿向鼓形修形,能有效改善齿向载荷分布,优化接触斑点分布,降低齿面接触应力。  相似文献   

5.
重载齿轮齿面接触应力分布及轮齿修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山  徐振忠 《矿山机械》1995,(11):21-24
利用三维有限元法和矩阵理论,给出了同时计算啮合轮齿接触线载荷分布的方法。根据齿轮轮齿的啮合情况来确定轮齿的齿廓修彤和齿向修形参数,并给出了一对斜齿轮副的计算实例。计算表明,合理地和化齿修形参数,可以有效地改善轮齿的啮合状态,从而显著地提高齿轮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6.
毛君  朱煜  陈洪月  袁智  宋振铎 《煤炭学报》2017,42(6):1598-1606
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建立齿轮啮合力学模型,依据渐开线形成原理推导出滚动距离和滚动角变化规律,以牛顿冷却定律和傅里叶定律为理论基础,结合采煤机摇臂工作特性,对齿轮系统对流换热和摩擦热流量进行计算,在对流换热系数确定中综合考虑齿轮与润滑油,润滑油与箱体内壁,箱体外壁与外界空气的热传递特性,以Blok理论为基础,本体温度为初始温度,分析了齿轮表面闪温和接触温度随滚动距离及滚动角变化规律。采用Romax Design建立了采煤机摇臂齿轮传动系统模型,对惰轮轴齿轮副进行固热耦合分析,基于Romax微观几何修形理论对渐开线齿廓进行修形,分析了齿廓修形对温度场影响。结果表明:齿廓修形消除了赫兹接触应力瞬增现象,最大接触应力减少72 MPa,修形后高温区由齿顶和齿根向齿廓中部移动,改善了轮齿温度分布,最高温度降低31.4℃。为研究采煤机摇臂齿轮传动系统修形及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齿轮修形能够有效改善重载齿轮的啮合状况,提出一种齿廓修形设计的新方法,建立了修形齿廓的参数方程;基于Romax软件对齿轮进行轮齿接触分析,对修形前后齿面载荷分布情况及传动误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修形后的齿轮传动误差明显减小,齿面载荷分布更加均匀,改善了齿轮的啮合特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煤矿机械传动齿轮疲劳寿命低、冲击和噪声大等问题,以某煤矿机械传动齿轮为研究对象,运用专业齿轮传动分析软件Romax建立仿真模型。先对其修形技术和传动误差进行求解计算,再对其齿向、齿廓及齿向和齿廓修形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齿轮修形可以减小齿轮承载及传动误差,有效地改善齿轮啮合状态,提高齿轮疲劳寿命,减小齿轮冲击和振动。  相似文献   

9.
笔者以某采掘机械用斜齿圆柱齿轮副为研究对象,运用齿条刀具与被加工齿轮的共轭啮合理论,推导得出斜齿圆柱齿轮齿面与齿根的曲面方程,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斜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化建模程序,自动生成斜齿圆柱齿轮的精确齿廓;进而建立了齿轮副实体模型及三维动力接触有限元分析模型,根据显式动力接触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了齿轮副的动态啮合性能。并对齿廓修形参数与斜齿圆柱齿轮副动态特性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改善齿轮副冲击与齿根应力的最佳齿廓修形参数,以达到优化其动态特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现代齿轮传动设计为了改善轮齿接触位置、降低 齿轮噪声、提高齿轮承载能力常采用齿廓修形的方法。齿廓修形方法有齿高和齿向修形两种。齿高修形是人为改变轮齿的渐开线形状,按部位可分为齿顶、齿根和全齿高修形(即齿廓全修形);按修形曲线分为直线、圆弧和任意曲线(在齿条型刀具的法向截面上看)。 本文将针对齿轮齿高修形的一个特殊情况(见图1),讨论和确定经全齿高修形后的渐开线斜齿轮啮合接触区形状和方位。显然,在这种情况下轮齿呈鼓形,啮合节点接触区形状不再是线性带状,而是一个长轴很大的椭圆,见图2。 轮齿有可能同时…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型齿轮尺寸较大不易修形的问题,从齿轮啮合理论出发,研究了通过修正刀具实现大型齿轮齿廓修形的可行性;建立了大型齿轮刀具修形数学模型,重点研究了齿轮修形参数与刀具修正参数之间的关系和修形刀具的参数设计方法;以φ4.8 m×105 m回转窑开式大齿轮修形为例,设计加工了一组修形梳齿刀,并通过对大齿圈进行梳齿修形,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销齿传动以其结构简单、加工容易、造价低、拆修方便、适用于低速重载传动和工作环境恶劣等特点,显示出它的一系列优越性,适合机械行业向大型化发展的要求,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由于其发展在我国比较晚,因此这种传动的齿廓坐标计算,特别是等幅摆线内啮合传动齿廓坐标推导与计算的文章,到目前为止,还很少见到。由于这种齿轮的加工一般都用成形法,因此,齿廓坐标推导计算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因工作关系,对这种坐标计算作了详细的推导并用于实际中。一、齿廓坐标推导计算内齿圈为销轮,与其相配合的为一外摆线齿轮,见图1…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型齿轮不易修形的难题,笔者提出了通过对刀具进行修正,实现在加工过程中对齿轮齿廓进行展成修形的方法,并详细分析了大型齿轮的修形原理和修形刀具的设计方法。笔者采用齿轮啮合理论,推导了修形刀具加工大型齿轮的齿面方程。以?4.8 m×105 m回转窑开式大齿轮为研究对象,采用MATLAB软件对加工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从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设计方法的合理性,为精制修形滚刀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对改善大型齿轮的传动特性,提高承载能力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减速器摆线轮参数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现有摆线轮齿形修形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摆线啮合副的啮合原理和摆线轮的加工实践,采取5种修形方式优化组合,对三环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减速器摆线轮齿形进行修形,为摆线针轮啮合副齿廓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Visual Basic对Solidworks进行开发,实现了摆线轮模型的参数化设计。  相似文献   

15.
《煤矿机械》2017,(8):37-39
通过对HTD 2M同步带轮的合理修形,减小带传动的多边形效应,提高带传动精度,并通过检测设备加以验证。研究表明:同步带嵌在齿槽的约1/2直线节距还原成1/2弧线节距后,Y轴所需要的变形量是0.051 2 mm,通过有限元计算的结果为0.051 9 mm,说明同步带轮的齿廓是所需要的齿廓。改进后相位差在空载运行减少了17.46%~50%,负载运行时减少了7.3%~26.19%。  相似文献   

16.
内齿轮齿廓几何的精确描述是在三坐标测量机上实现其齿形、齿向及齿距测量的首要环节。运用坐标变换原理,推导了直线齿廓内齿轮直角坐标方程。该方程能准确、真实地描述直线齿廓内齿轮端面齿廓,为三坐标测量提供了必要的测量数据。  相似文献   

17.
双转子摆线齿廓齿轮式气动马达主要参数设计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叙述了双转子摆线齿廓齿轮式气动马达的特点和工作原理,并介绍了摆线齿轮齿廓参数方程式,摆线齿廓齿轮几何参数计算以及气动马达主要参数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8.
采用齿向两端梯形修薄和鼓形修形的方式,对某运输机减速器输出端直齿圆柱齿轮齿面进行修形。对修形前后齿轮的接触应力分布、瞬时接触温度和润滑油的油膜比厚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了两端梯形修薄和鼓形修形对齿面接触的影响规律,实现了运输机减速器齿轮接触设计优化。结果表明:适当的齿面修形可以减小齿向载荷分布系数,降低齿面接触应力,并能使齿轮瞬时接触温度降低,润滑油的油膜比厚增大,提高齿轮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9.
齿轮修形是提高齿轮承载能力,改善其运转质量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对硬齿面的低速重载齿轮。本文概要地阐述了GPRR500减速器齿轮修形的设计、加工、检测和试验的过程及结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UG的直齿圆锥齿轮三维建模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圆锥齿轮齿形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建模中齿形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论述,并对直齿圆锥齿轮齿廓曲线的绘制方法和直齿圆锥齿轮在UG中的三维建模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最终给出了直齿圆锥齿轮的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