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移动互联网是指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如手机、PDA等采用移动网络接入互联网的方式,使用网页浏览、移动支付或定位等各类互联网的网络服务。移动互联网所提供的各类产品均有服务的特征。在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手机的推动下,手机应用产品的服务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以手机应用产品服务设计为出发点,分析了移动互联网对手机应用产品设计的影响,并探讨了相关的设计流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移动互联网与PC互联网有着截然不同的属性,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并非天然属于PC互联网企业,PC互联网企业若不主动变革,将很可能会败下阵来。尽管目前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层出不穷,但我们并未真正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用户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使用的应用和服务几乎都是由PC互联网企业提供的,而且多数是"手机版PC应用",其界面和功能都与PC雷同。于是,有很多人认为,新浪、腾讯、百度等PC互联网企业将天然地在移动互联网产业中处于优势地位。这,当然是一种错觉!移动互联网与PC互联网特性不同事实上,从平台到应用,在许多方面移动互联网与PC互联网都有着与生俱来的不同特质。  相似文献   

3.
周兰 《世界电信》2011,(4):59-61
2011年,移动互联网业务将持续繁荣,成为互联网应用中的领军者。2010年,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成为互联网用户增长的主要来源,移动互联网热点不断,移动互联网业务繁荣发展。手机在线支付、手机微博、手机网上银行、手机网上购物、手机旅行预订、移动广告、位置服务、二维码等新业务也不断推出,业务种类增长  相似文献   

4.
《信息通信技术》2009,3(4):83-83
<正>当前,以移动化、宽带化、IP化为特征的通信业务发展强劲,移动通信和互联网加速融合,使移动互联网应用成为我国运营商开启3G时代、发展新型服务的最重要着力点。移动互联网融合了当今世界上所有发展最快、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其热门业务包括移动社交、手机电视、手机搜索、移动支付、手机内容共享服务等。建设支撑应用丰富的移动互联网平台,最核心的是打造性能卓越的数据中心,满足各种丰富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形态以及上亿级用户数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5.
黄海峰 《通信世界》2012,(32):31-32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智能终端产品的换代更新,在新的发展环境下,中国移动希望通过终端应用创新来打造个性化优势。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手机上网。同时,用户使用手机时,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在移动应用上,而不是打电话。可以看到,移动互联网时期手机用户行为习惯发生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移动互联网是以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作为接收网络服务的设备,以互联网为核心技术手段,使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设备上接收互联网网络服务。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  相似文献   

7.
陈琛 《通信世界》2009,(46):16-17
手机浏览器是用户感知移动互联网服务的“第一人口”。近日,随着各手机浏览器厂商深挖本土用户需求,并将更多的业务和应用集成到下一代手机浏览器功能中,未来手机浏览器将承载更多用户满意度的实现,从而进一步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舒文琼 《通信世界》2009,(22):12-12
Widget,一种用户可以制作或者下载之后放到桌面或者网页上的Web应用,它们能够像本地应用那样运行。作为Web2.0的典型应用之一.Widget目前在桌面以及固定互联网领域大行其道,包括苹果、雅虎、Google及微软在内的公司都开发出了相关应用,很多用户也在利用Widget,有的还把它植入个人博客中。伴随着手机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和移动互联网的日益普及,Widget开始出现在了手机领域。笔者认为,Widget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燎天南可为。  相似文献   

9.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各种应用更是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企业来说,能够让自己的移动APP应用在用户的手机屏幕上占据一席之地,将成为今后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服务用户和树立企业形象的最重要的宣传方式.而作为广电这样一个以大众用户为基石的运营商企业,通过这样的方式与用户取得最紧密的联系,实现企业与用户一对一的服务,将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生存下来的新的法宝.本文针对适合广电运营的APP应用的开发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希望对公司在这一新的营销手段建设方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数据通信》2011,(6):49-50
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新业务应用层出不穷,而作为最接近用户的电信设备,手机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承载众多新业务应用的关键产品。目前,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正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增长,移动终端已经全面进入了智能化时代。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年初,我国发放3G牌照,到今年3月底,3G用户已经突破6千万,手机上网用户快速增长,随着以3G技术和应用模式为核心的移动互联网的逐步完善和普及,以手机为主要智能终端的移动互联网对人们生活、工作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而且,随着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移动互联网还在以更快的加速度普及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通信》2008,10(12):32
3G的核心体现在无线互联网的应用 “TD刚面世不久,产业链还不完善,媒体的宣传也还没有完全深入到应用上去”,中移动的一位高管这样告诉记者。据悉,目前3G最核心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移动互联网方面,而这项应用其实广大手机上网用户早已通过GPRS或EDGE功能部分实现。尤其是在4月份TD放号试商用的3G浪潮下,移动搜索与即时通讯、博客、音乐等四大手机上网业务开始展现诱人前景,这就是无线互联网带给用户最新鲜的体验,  相似文献   

13.
移动互联网是当前非常热门的互联网技术之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成熟,越来越多的移动应用在移动互联网的基础上得到了充分的实现和发挥,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平台是移动互联网得以成为现实的主要途径,本文您主要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中国移动无线Java业务(百宝箱服务)正式商用,这是一种新的移动数据增值服务,为移动互联网开辟了新的应用环境,能为用户提供全新的图形化、动态化的移动增值服务。用户使用支持Java功能的手机终端,通过GPRS方式接入中国移动无线Java服务平台,就能享受类似于Internet上的各种服务,并可使用各种在线应用。无线Java业务使得手机终端的功能类似于可移动上网的个人电脑,符合用户接入固定互联网的使用习惯,可以充分利用固定互联网的应用资源,为用户提供高性能、全方位的移动互联网使用体验。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移动互联网手机应用的安全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典型的手机应用恶意行为。为降低恶意应用给用户带来的安全威胁,着眼整个移动互联网手机应用行业,提出了一个手机应用安全管控体系,该体系包含了应用上线前检测和上线后监控2个主要阶段。通过手机安全管控体系可以有效管控手机恶意应用,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相似文献   

16.
移动互联网是使用手机、上网本、笔记本、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可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多媒体等业务应用的开放式互联网络。移动互联网为视听节目、游戏、电子书籍等数字内容的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用户消费数字内容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本文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特征,提出了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移动互联网的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安全从业者的关注。针对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特点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安全框架,从业务流程安全、内容安全、手机应用安全和用户信息安全4个方面探讨了移动互联网业务面临的安全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安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据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Enfodesk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第1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了2.06亿人,环比增长0.4%,相比2009年同期则呈现48.4%的增长速度。易观国际分析认为,第一季度手机上网用户数增长主要归因于节日影响,一季度中有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春节带动了大批人员流动,而流动人员在无法使用PC的情况下,手机上网的使用比例有所增加,尤其是对移动IM、微博等交互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使用活跃度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通信》2011,(1):40-51,7
移动互联网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短信、铃图下载、移动音乐、手机游戏、视频应用、手机支付、位置服务等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移动互联网经过几年的曲折前行,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移动互联网引发产业巨变——运营商三大定位突破移动互联网困局——打造和谐共赢的移动互联网产业链  相似文献   

20.
高弋坤 《通信世界》2011,(35):31-31
在大量引进全球经典机型后,目前,中国联通3G手机已多元化,并给用户以丰富的选择。联通希望将这些中高档手机,与其千元3G手机一起,构成联通冲刺年底用户目标的重要利器。走进国展8号馆,联通展台上的"红围脖"、"沃友"等一系列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便展现在眼前。今年通信展,中国联通集中对物联网、智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