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苏毅明 《陕西电力》2009,37(12):42-45
分析了建设中国特色的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力营销工作以及配网管理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智能化的电力营销业务与配网管理的理论体系。基于提出的体系,进一步构建与之对应的电力营销技术支持系统,具体包括智能化市场管理、智能化多元服务、智能化配网可靠性管理以及智能计量管理4个模块,并对各模块的功能和特性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2.
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现代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将电力营销工作进行电子化管理的综合信息系统,是集业扩报装、计量管理、电费计算及核算、电费收取于一体的用电管理信息系统.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是为电力工作提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转变管理模式的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对电力营销的有益补充.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的体系和一些设计思想以及企业在应用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时需要开发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基于智能电网建设的背景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客户双向互动智能化电力营销体系。对比传统的电力营销模式,从客户知识管理、客户负荷管控、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客户资源价值评价等5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各子体系的基本功能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浅谈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现代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将电力营销工作进行电子化管理的综合信息系统,是集业扩报装、计量管理、电费计算及核算、电费收取于一体的用电管理信息系统。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是为电力工作提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转变管理模式的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对电力营销的有益补充。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的体系和一些设计思想以及企业在应用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时需要开发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电力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使电力营销系统走上了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为电力营销业务工作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供电企业电力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系统是电力企业增供扩销和提供优质服务的有效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拓展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功能,将业扩流程中记录工作过程的纸质资料全部转换为电子图像并随业务处理保存在系统服务器中,实现了客户档案从实物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转变。保证了业扩报装服务质量,提高了管理水平。智能化客户档案管理系统适用于业扩报装、变更用电、计量故障、申请校表等各类用电业务、客户档案管理以及对电力客户的售后服务。  相似文献   

7.
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是县供电企业核心业务,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机制关系到公司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决定着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电力营销管理的开展应立足于"电网是基础,技术是支撑,服务和管理是保障"的原则.在电力经营体制的转变和电力供需矛盾缓和的新形势下,在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指示下,笔者认为县供电企业应根据其营销特点在内部营销管理模式上建立新型营销管理模式和思想创新.以实施向市场营销体制的转变,以建立电力营销市场,适应买方市场需要的新型电力营销理念.即以电力市场营销需求为导向,以优质服务为手段,以适应商业化运营,充满市场活力的市场营销体系和营销机制,以有力推动县供电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国家电网公司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全面推广与深入应用,电力营销自动化系统已成为面向客户和日常应用的常见工具.就系统应用而言,数据质量至关重要,对电力营销各项业务的开展、经营决策的正确性、应用分析的准确性起决定使用.基于数据质量的重要性,电力企业多次组织与数据质量相关的普查活动,从多角度对现行数据进行分析,积累了一定的数据分析经验.结合现行营销工作现状,开发了营销稽查监控系统,并建立了电力营销稽查监控体系,立足提升电力营销工作.以体系为手段,以系统为工具,通过对营销数据的分析,利用营销稽查监控体系有效提升了数据质量,从管理手段上保证了数据质量的准确性、可用性,有效解决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日益紧迫的电力营销全业务精益化管理问题,提出了电力营销全业务集约管控平台的构建任务和课题,分析微服务模型数据,构建用于电力营销全业务集约管控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对营销业务的统一管理和集约管控,并兼容电力营销的全业务包括业扩、检查、抄表、配电抢修等各个方面,在数据模拟和实操作业中提高电力营销工作的工作效率,从而实现电力营销全业务的精益化管理。认为应当根据营销现场的实际需要,将相应的电力营销数据发送给营销现场的智能接收端,通过智能接收端将相应的电力营销数据通过增强现实的方式进行展示,有效的实现电力营销全业务集约管控。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电力营销工作的集约化、精细化、实时化管理。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在建设和推广营销技术支持系统时创造性的将四大业务中心、两大虚拟管理中心和五大基础业务主体相结合。系统符合“SG186”工程营销技术支持系统规范有关要求,功能涵盖省级电力营销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全部岗位、流程。系统的成功运行使得集团公司的营销决策更加科学.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得以优化,营销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以提升电力企业营销服务水平为目的,根据智能用电服务体系建设要求, 依托电力企业现有营销业务信息化以及当前主流的流媒体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智能分析技术等,建设了电力企业智能营业厅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对营业网点的服务质量监控,推进了电力企业营销管理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云南电网公司电力营销管理中具体工作、标准化工作、信息化工作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营销监控系统的应用框架设计,同时阐述了营销资源整合、业务流程监督、客户服务监管、营销运营管理等系统功能。提出了应依托信息技术,与电力营销监控系统建设紧密结合,建立具有全过程闭环管理模式的省、地两级电力营销监控标准化工作体系,可以较好地推动云南电网营销"一部四中心"体制的运作,对未来打造基于全员服务的营销监控指挥中心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璐  赵杉 《山东电力技术》2013,(1):51-53,64
分析当前电力营销工作中数据采集和营销管理信息化现状,提出利用GPRS或CDMA无线通信网络,形成以客户营业厅、社会代收网点、购电营业点三级分布的在线移动售电营销网络,建立电费中心统一集中收费,社会代收、片区购电营业点就近购电,电费充值,用电监测闭环监控的电力营销售电在线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即将开始,售电政策放开,售电市场竞争挑战加大.政府监管、社会监督标准以及用户期望越来越高,对供电服务“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越来越严.随着智能电能表的大力推广应用,计量业务操作将更加频繁,计量管理工作日趋复杂,工作差错、指标异常等风险逐渐增大.基于计量业务运营监控建设需要,结合计量专业建设现状和现有营销计量信息化成果,全面分析计量业务运营监控需求,开展计量全业务集中监督管理,为公司“大营销”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5.
日本电力公司发、输、配、售垂直一体化经营管理,电力营销具有一定特色.概述日本电力公司营销部门结构及主要职能,并分析电价体系与形成机制.介绍了日本电力公司采取多种营销策略,特别是大力推进“全电化”住宅营销活动.日本的电力营销工作对我国电网企业营销策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方式的重要转变即为管理体系变革,因此,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两中心"的总体部署及要求,研究了大营销建设体系、运营监(测)控管理体系、客户服务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确定了体系的总体建设目标及建设原则,论述了各体系的系统架构(包括业务架构、应用架构等),并分析了体系变革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应用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国家电网公司营销业务管理带来了变革,也势必将为国家电网公司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以电力光纤到户公共平台建设为基础,搭建了光伏储能电站、光导照明系统和能效管理平台为核心的绿色清洁能源示范应用体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探索研究基于电力光纤网络的智能电网业务应用,实现了配用电侧低压信息自动采集、小区配电自动化、商户(居民)能效管理、智能家居与安防技术、一体化缴费方式等新型业务应用技术,搭建了光纤到户气候小区运营管理平台,并与智慧城市云平台建立接口,实现供电企业与广电网络、通信运营商、小区物业和居民等多方利益主体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发展;配套建立了社区"六位一体"公共服务体系,为小区住户提供点对点信息服务、专职社区经理、定期社区服务、供电质量监测、标准户表改造工程、电动汽车充电服务、民商互动营销、公共Wi-Fi等服务,拓展提升了供电服务的外延和内涵。  相似文献   

18.
甘肃电力营销业务系统建设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电力公司营销管理业务应用系统建设采用"先试点、后推广"的实施路线,以试点先行,促进整体推进,加快了以营销信息化系统为依托的营销业务标准化、规范化和集约化建设。通过营销管理业务应用系统的实施,构建一体化的作业平台,实现全省营销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的有效统一,并在运行中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