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目前茶叶杀青机存在杀青不均匀、热能利用率低等缺陷,提出了一种以红外辐射为热源的滚筒式杀青机,将红外热源置于滚筒中心,采用Fluent-EDEM耦合杀青过程中的离散场、流场和温度场,并进行耦合分析,在流体软件Fluent中设置湍流模型和辐射模型,在离散元软件EDEM中建立茶叶与茶叶及茶叶与滚筒的接触模型,耦合求解计算得到杀青机滚筒内流场温度分布和杀青叶升温曲线,实现对茶叶杀青过程中流场的数值模拟,并与同型号的电加热滚筒内流场模拟结果进行比较。模拟结果表明,电加热结构的温度流场在滚筒内均匀分布,热能利用率低;而红外杀青机滚筒内流场温度分布主要集中在滚筒右部及底部,能将大部分热能直接辐射到杀青叶上,热能利用率高,该杀青装置能使杀青叶在短时间内快速升温,从而快速钝化酶的活性,提高茶叶品质。红外杀青机滚筒内的温度实测值与模拟值的相对误差约为0.99%,说明模拟过程中参数设置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一项效果显著的杀青机改进措施张友炯(建德市农业局)杀青是能耗大、节能潜力也大的工序,同时也是对茶叶品质有着决定性影响的工序。目前,在茶叶初制中滚筒连续杀青机应用较多。根据调查,滚筒杀青机的热能利用率算是比较高的,但也只有30%多一点;杀青质量也还不够...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螺旋杀青机的热力学过程的分析,得出杀青机满足果蔬杀青效果所应具有的机械参数,即杀青机长度L,杀青机的外箱体的下圆弧半径R2,滚筒的外径R1,内径r等,为设计杀青机CAD的专用软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Arduino为下位机,LabVIEW为上位机,开发了一套茶叶红外杀青机控制系统。由LabVIEW设计控制系统的前面板,前面板上设计了温度、湿度和滚筒转速等控制按钮,由Arduino采集滚筒内的温度、湿度和滚筒转速等参数,上传至上位机LabVIEW进行分析处理,Arduino根据处理结果控制红外管的开启、风扇电机的正反转和滚筒正反转及转速,从而实现滚筒内温度和湿度的同时控制,使杀青叶不会产生烧焦和闷黄等现象,而滚筒正反转可使鲜茶叶杀青均匀。样机杀青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杀青均匀,具有良好的杀青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绿茶加工过程中,杀青环节直接影响绿茶质量的好坏,而对温度的控制是杀青环节的关键所在。该系统提出用煤作为加热能源,通过传感器采集杀青机滚筒内部的温度信号,送入PID控制器运算比较,再通过PLC控制变频器对滚筒和鼓风机调速,能解决加热过程的迟滞效应,并可对温度进行稳定控制。该系统能有效提高绿茶的加工质量,节约茶叶的加工成本,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过婉珍  童一飞 《茶苑》2005,(3):37-38
9 6CGS-60型滚筒式吹风出叶杀青机.在1990年之前,临安生产的名优茶均为全手工炒制,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且工效低,名茶质量不稳定。当时临安还没有自己生产的名优茶机。1990年,临安县农业局派姜定祥去与临安天目茶机厂厂长石小才合作研制名茶滚筒吹风出叶杀青机。经过半年多的努力,试制出了首台样机,并在横溪乡钱皇铺村搞适应性试验,初试便基本达到了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不同投叶量与杀青机转速的杀青条件对铁观音毛茶品质的影响。方法选用春季闽南乌龙茶品种铁观音,按一芽三四叶标准在晴天进行采摘,采用6CTS-90型杀青机进行杀青,杀青温度280℃,通过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实验,设置转速与投叶量不同参数组合对茶叶进行不同杀青处理,比较经过各杀青处理组铁观音生化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差异。结果生化成分分析表明,各组茶样的水浸出物含量在25.09%~42.03%之间、游离氨基酸总量在2.1%~2.9%之间,随着杀青滚筒转速的增加,投叶量的减少,所对应处理组茶样的水浸出物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皆呈现增长趋势;各处理组茶样的茶多酚总量在20%~32%之间,且转速的提高呈递增趋势。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杀青参数以投叶量3 kg,转速24 r/min时,铁观音感官品质最佳。结论在使用6CTS-90型杀青机进行杀青时,一定程度上,若投叶量相同,杀青机滚筒转速越高越有利于提高铁观音的质量;杀青机转速相同时,投叶量不宜过大。  相似文献   

8.
不同杀青工艺对秋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杀青过程是绿茶加工过程中的重要步骤。采用滚筒、汽热混合、热风3种杀青方式,对秋季绿茶进行8种杀青处理。利用热像仪对杀青叶叶温进行测定,结合感官审评和理化分析,研究了不同杀青过程对秋茶香气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杀青条件下,杀青叶叶温及理化成分含量有所差异,滚筒杀青对秋茶鲜叶的杀青效果较难控制,而汽热杀青和热风杀青比较容易控制杀青效果,而采用汽热混合杀青能够获得茶样更好的香气品质。理化分析也表明,采用汽热混合杀青能够较多地固定茶多酚、儿茶素等物质,降低花青素、黄酮甙等苦味物质,可以作为提高秋茶品质的加工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鄂茶10号优质鲜叶为原料,比较了滚筒杀青、电磁杀青及蒸汽杀青方式对绿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滚筒杀青与电磁杀青处理的绿茶外形色泽更翠,滋味更鲜醇、花香明显,感官品质极显著优于蒸汽杀青处理;茶多酚、水浸出物、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以滚筒杀青处理最高,显著高于其它2种处理;氨基酸和咖啡碱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滚筒杀青处理的酯类、酮类香气成分含量最高,电磁杀青处理碳氢化合物和醛类香气物质丰富,而蒸汽杀青处理的醇类香气成分最多。色差分析表明,滚筒杀青处理干茶及茶汤L*值和b*值最高,茶汤a*值最低,与其它2种处理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其干茶和茶汤明亮度,黄绿色度优于其他两种杀青处理。结合感官和理化品质,滚筒杀青方式最有利于鄂茶10号鲜叶的绿茶加工,其次是电磁杀青方式。  相似文献   

10.
名优茶杀青机的维护与保养周仁贵(杭州富阳茶叶机械总厂311422)收稿日期:1998—04—09一、结构、用途与特点名优茶杀青机结构如图所示,其主要技术参数列于表1。名优茶杀青机结构示图表1名优茶杀青机主要技术参数型号6CSM-306CSM-30D6...  相似文献   

11.
6CSM3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孙立民韩延江(黄山市白云微型茶机厂)赵和涛(安徽祁门茶叶研究所)收稿日期:19961101随着我国高档名优茶的迅速发展,广大茶区对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作业性能好、价格比较适中的各类名优茶机有着迫切的需求。据此,我...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茶叶杀青机存在杀青不均匀、热能利用率低等缺陷,提出了一种以红外辐射为热源的滚筒式杀青机,将红外热源置于滚筒中心,采用Fluent-EDEM耦合杀青过程中的离散场、流场和温度场,并进行耦合分析,在流体软件Fluent中设置湍流模型和辐射模型,在离散元软件EDEM中建立茶叶与茶叶及茶叶与滚筒的接触模型,耦合求解计算得到杀青机滚筒内流场温度分布和杀青叶升温曲线,实现对茶叶杀青过程中流场的数值模拟,并与同型号的电加热滚筒内流场模拟结果进行比较。模拟结果表明,电加热结构的温度流场在滚筒内均匀分布,热能利用率低;而红外杀青机滚筒内流场温度分布主要集中在滚筒右部及底部,能将大部分热能直接辐射到杀青叶上,热能利用率高,该杀青装置能使杀青叶在短时间内快速升温,从而快速钝化酶的活性,提高茶叶品质。红外杀青机滚筒内的温度实测值与模拟值的相对误差约为0.99%,说明模拟过程中参数设置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杀青工艺对杜仲绿茶活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杜仲鲜叶直接采用复干机杀青有利于减少活性成分的损失;2)低温短时杀青利于活性成分的保留,杀青条件以100℃、3min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创新型联合杀青方式对绿茶栗香形成的影响,以滚筒杀青为对照,设定滚筒-微波、滚筒-远红外、滚筒-微波-远红外、滚筒-远红外-微波联合杀青,共5 种方式,结合感官审评,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成品茶样香气成分68 种,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层次聚类分析、香气活度值法、差异显著性分析等探明绿茶栗香形成的最佳杀青方式,寻找栗香关键组分。结果表明,滚筒联合远红外有利于栗香品质的提升,其中以滚筒-远红外-微波联合杀青可获得高扬持久的栗香,且滋味鲜爽,整体品质最优;滚筒联合远红外杀青处理利于高沸点醇类、酮类、芳香烃类如芳樟醇、反式-β-紫罗酮等的转化与形成,以滚筒-远红外-微波处理含量显著最高;PLS-DA及层次聚类分析可根据栗香强度将不同类杀青方式准确区分及聚类,结合香气活度值,明确反式-β-紫罗酮、芳樟醇、顺-3-己酸己烯酯、壬醛、香叶醇、苯乙醛6 种物质为栗香关键组分。本研究可为定向化、标准化生产优质栗香绿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以秋季黄金芽鲜叶为原料加工绿茶,比较滚筒、蒸汽和微波三种不同杀青方式对其品质的影响。感官评估结合品质成分分析表明,三种杀青方式所制秋季黄金芽绿茶均品质优异,但不同杀青方式处理的茶叶色泽、香气、滋味存在较大差异。滚筒杀青处理的干茶色泽最绿,香气最优,栗香明显,氨基酸含量比蒸汽和微波杀青分别高11.01%和5.20%,茶多酚含量低3.54%和3.94%,滋味醇和鲜爽;蒸汽杀青处理后滋味得分最高,拥有最高的茶氨酸(7.69 mg/g)和最低的咖啡碱(27.91 mg/g),同时电子舌结果表明,其鲜味值、丰度均最大,苦味值最小;电子舌滋味属性与化学成分相关性分析表明,秋季黄金芽绿茶茶汤鲜味值与茶氨酸含量有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99;苦味值与苦味儿茶素含量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为0.99;此外,不同杀青方式的黄金芽绿茶对不同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不同,总抗氧化能力依次为微波杀青(0.83)>蒸汽杀青(0.80)>滚筒杀青(0.66)。综上所述,滚筒杀青滋味醇和,香气高长;蒸汽杀青滋味醇厚,色泽黄绿。虽有所侧重,但所制秋季黄金芽绿茶均体现了其良好的品种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对绿茶丙烯酰胺生成的影响。方法:利用三重串联四极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量,对比杀青方式、揉捻时间、干燥方式等对丙烯酰胺生成的影响规律,并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得出减少丙烯酰胺生成量的最佳加工方式。结果:通过L_9(3~4)正交试验,对绿茶中丙烯酰胺含量的影响程度排序为热风干燥温度揉捻时间滚筒杀青温度,滚筒杀青温度150℃、揉捻时间30 min、热风干燥温度150℃为优选工艺。结论:茶叶加工过程中,常规热处理方式较微波热处理方式更不利于丙烯酰胺的生成;其中,随着滚筒杀青温度的升高丙烯酰胺的生成量增加,揉捻时间延长和热风干燥温度升高则丙烯酰胺的生成量降低。  相似文献   

17.
杀青理条多功能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青理条多功能机的改进黄建琴吴明亮(安徽省祁门茶叶研究所245600)(黄山朝阳集团祁门茶机分厂245600)杀青理条多功能机已广泛用于名优茶杀青、理条、整形作业,制成的茶叶其条索匀直、芽叶完整、锋苗显露,因而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但该机投叶量较少,...  相似文献   

18.
对滚筒连续杀青机筒体结构提出了合理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9.
应用GC-MS技术对不同杀青方式处理的杀青叶的香气组分以及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波杀青叶挥发性成分的总量为59.29%,明显高于烘青绿茶以及滚筒杀青、蒸汽杀青2种杀青叶,尤其是在绿茶香气形成过程当中起关键作用的高级脂肪醇、萜烯醇、酮类和酯类含量较高,微波杀青叶的香气组成较滚筒杀青叶和蒸汽杀青叶更为接近烘膏绿茶。采用微波杀青叶生产绿茶鲜汁饮料可有效改善饮料的香气品质。  相似文献   

20.
以目前普遍采用的松阳香茶工艺为基础,采用不同的杀青温度对其制得的香茶成品茶进行感官审评和生化检测,并对不同杀青温度的杀青叶外观品质及干茶碎末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投叶量一定的情况下(130 kg/h),采用80型电磁滚筒杀青机杀青,其滚筒各段温度为290℃,280℃,265℃时,加工的香茶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